書名:國學大講堂 天工開物導讀
定價:24.00元
售價:16.8元,便宜7.2元,摺扣70
作者:潘吉星
齣版社:中國國際廣播齣版社
齣版日期:2009-01-01
ISBN:9787507830088
字數:100000
頁碼:207
版次:1
裝幀:平裝
開本:16開
商品重量:0.281kg
改革開放以後,中華民族的曆史開啓瞭新的一頁,民族復興的潮流勢不可擋。但當西風拂麵之時,媚外的思潮也暗流湧動。好萊塢大片被熱捧,屈原、司馬遷蝸居牆隅。莘莘學子們的托福、GRE高分令命題者咋舌,而淺顯的文言文卻譯得啼笑皆非。長期以來忽視傳承中華傳統文化的惡果日益顯露。
馬剋思說,人民創造曆史必須“從過去繼承下來的條件下創造”。社會主義的文化建設同樣不能拋開傳統文化遺産。中華民族要實現復興,必須有凝聚力。凝聚力的基礎是人民具有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而民族自尊心、自信心的根本來源於對民族文化傳統的明確認知。
值得欣慰的是,在精深博大的中華傳統文化中,蘊含著豐富的精神資源。生生不已的變易之道,居安思危的憂患意識,富貴不淫、貧賤不移的大丈夫氣概,民為邦本的政治哲學,正德、利用、厚生相統一的精神物質兼顧的文明觀,等等,都是救治“現代病”的良藥,開啓今人智慧、滋養今人心靈的營養。
國學不腐更不會朽,它是清新而流動的活水,亙古常青,生機盎然。有鑒於此,我社組織學術界的專傢,編輯瞭這套《國學大講堂》。
本書係涵蓋文學、曆史、哲學、科學等多方麵,分冊導讀,重點在“導”,力求用較短的篇幅,使廣大讀者對這些元典有較為全麵的認識,既能發掘文化瑰寶,又可辨彆、掃除障眼的糟粕。
本套叢書的作者,都是學有專長的長者,在國內外享有盛譽,相信通過他們通俗易懂、深入淺齣的闡釋,廣大讀者會有多方麵的收獲。
潘吉星,1931年生,遼寜人,1954年畢業於大連理工大學化學工程係,現任中國科學院自然科學史研究所科學史教授。近30年來以在中國科學史及中外科學交流方麵的研究而名聞於中外,選任國際科學史研究院(巴黎)通訊院士,受聘為英國劍橋大學羅賓遜學院客座研究員、美夕法尼
我最近在深入研究古代的科技發展史,希望能找到一些關於中國古代社會運作機製的宏觀理解。這本書的敘事邏輯和知識體係的構建,給我提供瞭全新的視角。它不像一般的史書那樣隻是簡單地羅列事件和人物,而是緻力於揭示背後的原理和操作細節。比如,對於古代工匠如何運用自然界的規律來解決實際工程問題的那部分闡述,我深感震撼。作者似乎有一種魔力,能夠將那些看似晦澀難懂的古代技術語言,轉化為清晰、有條理的現代邏輯框架。我特彆喜歡它引入的那種“係統思維”,它教會瞭我如何將分散的知識點串聯起來,看到一個完整的古代生産力圖景。這種結構化的分析方法,遠比碎片化的閱讀收獲要大得多,它幫助我建立瞭一個更穩固的知識底座,對於理解古代社會的韌性和創造力,起到瞭關鍵性的引導作用。
評分這本書的裝幀設計真是讓人眼前一亮,那種古典與現代交織的美感,拿在手裏就感覺像是在觸摸一段流淌的時光。封麵那燙金的紋飾,既有傳統書捲的厚重感,又透著一股沉靜的學術氣息,讓人忍不住想一探究竟。內頁的紙張質地也十分考究,觸感溫潤,油墨的印刷清晰銳利,即便是復雜的圖版也能展現得淋灕盡緻,這對於需要仔細研讀的文本來說,簡直是福音。長時間閱讀也不會感到眼睛疲勞,這無疑是齣版方在細節上用心付齣的體現。我尤其欣賞它在版式上的布局,字體的選擇典雅得體,疏密有緻,使得原本可能顯得枯燥的古籍內容變得易於親近。可以想象,設計團隊在排版校對上花費瞭多少心血,纔能在保持原著風貌的同時,兼顧現代讀者的閱讀習慣。這不僅僅是一本書,更像是一件精心打磨的工藝品,擺在書架上本身就是一種藝術陳設,讓人心情愉悅。
評分閱讀這本書的過程,對我來說更像是一場與古人的心靈對話。我驚嘆於古人對自然界觀察的細緻入微,那種近乎偏執的求真精神令人肅然起敬。書中對一些自然現象的記錄和解釋,即使用現代科學的眼光來看,也展現齣驚人的準確性。這不僅僅是技術的積纍,更是一種深刻的哲學思考在技術實踐中的投射。我常常讀到深夜,沉浸在那些關於材料、工具、環境如何相互作用的描述中,思緒不禁飄迴到那個沒有現代工業的時代,想象著工匠們在烈日下、在簡陋的工坊裏,是如何憑藉著智慧和經驗,創造齣流傳韆古的奇跡。這種閱讀體驗帶來的精神上的衝擊和洗禮,是很多快餐式讀物無法比擬的,它滋養瞭我的內在精神世界,讓我對人類文明的創造力有瞭更深的敬畏。
評分說實話,我以前對這類傳統文化典籍一直有點敬而遠之,總覺得它們太遙遠、太高深莫測,像是一座難以攀登的高峰。但是,這本書的導讀部分處理得極其巧妙,簡直是為初學者量身定做的一座平穩的登山步道。它並沒有一上來就拋齣艱深的術語,而是循循善誘,從最基礎、最貼近生活的現象入手,逐步引導讀者進入到那個宏大的知識體係內部。作者的文筆非常具有親和力,仿佛有一位耐心的老師在耳邊細細講解,那種溫和的引導,極大地消除瞭我原有的畏難情緒。這種“化繁為簡,寓教於樂”的教學方式,真的非常高明,讓原本望而生畏的內容變得生動有趣,充滿瞭探索的樂趣。這種對讀者體驗的尊重,是這本書最讓我贊賞的一點,它真正做到瞭“普及”而非“炫技”。
評分這本書在學術引用和注釋方麵做得非常紮實,這對於任何想要深入研究的用戶來說都是至關重要的品質。我注意到,作者在提齣每一個觀點時,都附有詳盡的原始齣處考證,這極大地增強瞭文本的可信度和嚴謹性。無論是對某個特定工藝步驟的描述,還是對某一術語的曆史演變追溯,都有清晰的文獻支持。這使得這本書不僅適閤作為入門讀物,也完全有資格成為專業研究者的案頭參考書。更難得的是,這些引注和注釋並沒有過多地打斷主文的流暢性,它們被處理得恰到好處,需要時可以查閱,不需要時可以忽略,這種平衡把握得非常精準。這種對學術規範的堅守,讓整本書的厚重感和權威性得到瞭質的提升,體現瞭齣版方對知識本身的尊重和責任心。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