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中華國學典藏讀本:
定價:68.00元
作者:任憲寶
齣版社:中國言實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7-02-01
ISBN:9787517120315
字數:
頁碼:237
版次:1
裝幀:精裝
開本:16開
商品重量:0.4kg
編輯推薦
內容提要
《》又名《道德經》,是道傢思想的重要來源,文意深奧,包涵廣博,涵蓋修身、治國、用兵、養生之道,閃耀著樸素的辯證主義的光芒,對後世哲學、科學、政治、宗教等領域的發展,都産生瞭非常深遠的影響。
《中華國學典藏讀本:》以原文、注釋、集注、譯文、解析的架構形式,對《》進行瞭深入淺齣的解讀,希望能夠為讀者掌握《》的思想精髓提供一些助益。
目錄
【道經】
章 玄之又玄
第二章 功成弗居
第三章 無為則治
第四章 和光同塵
第五章 天地不仁
第六章 榖神不死
第七章 天長地久
第八章 上善若水
第九章 功遂身退
第十章 生而不有
第十一章 無之為用
第十二章 去彼取此
第十三章 寵辱若驚
第十四章 執古禦今
第十五章 微妙玄通
第十六章 知常日明
第十七章 下知有之
第十八章 亂生仁義
第十九章 絕聖棄智
第二十章 絕學無憂
第二十一章 孔德之容
第二十二章 聖人抱一
第二十三章 希言自然
第二十四章 企者不立
第二十五章 道法自然
第二十六章 重為輕根
第二十七章 善行無跡
第二十八章 大製不割
第二十九章 去奢去泰
第三十章 物壯則老
第三十一章 不祥之器
第三十二章 道常無名
第三十三章 知人者智
第三十四章 不自為大
第三十五章 大象所往
第三十六章 以柔勝剛
第三十七章 無名之樸
【德經】
第三十八章 上德不德
第三十九章 至譽無譽
第四十章 無中生有
第四十一章 大器晚成
第四十二章 萬物之生
第四十三章 不言之教
第四十四章 知止不殆
第四十五章 大巧若拙
第四十六章 知足之足
第四十七章 不行而知
第四十八章 為學日益
第四十九章 德善德信
第五十章 齣生入死
第五十一章 長而不宰
第五十二章 天下有始
第五十三章 大道甚夷
第五十四章 善建不拔
第五十五章 含德之厚
第五十六章 知者不言
第五十七章 以正治國
第五十八章 福禍相倚
第五十九章 深根固柢
第六十章 若烹小鮮
第六十一章 大者為下
第六十二章 美言市尊
第六十三章 報怨以德
第六十四章 慎終如始
第六十五章 以愚治國
第六十六章 不爭之爭
第六十七章 我有三寶
第六十八章 德配天古
第六十九章 哀兵必勝
第七十章 被褐懷玉
第七十一章 聖人不病
第七十二章 民不畏威
第七十三章 天網恢恢
第七十四章 民不畏死
第七十五章 無以生為
第七十六章 兵強則滅
第七十七章 為而不恃
第七十八章 受國不祥
第七十九章 天道無親
第八十章 小國寡民
第八十一章 信言不美
附錄《》(王弼本)
作者介紹
文摘
《中華國學典藏讀本:》:
道者萬物之奧(1),善人之寶,不善人之所保(2)。美言可以市尊(3),美行可以加人(4)。人之不善,何棄之有?故立天子,置三公(5),雖有拱璧以先駟馬(6),不如坐進此道(7)。古之所以貴此道者何?不日以求得(8),有罪以免邪(9)?故為天下貴。
(注釋)
(1)奧:一說為深的意思,不被人看見的地方;一說是藏,含有庇蔭之意。其實兩說比較接近,不必僅執其一。
(2)不善人之所保:不善之人也要保持它。
(3)美言可以市尊:美好的言辭,可以換來彆人對你的敬仰。
(4)美行可以加入:良好的行為,可以見重於人。
(5)三公:太師、太傅、太保。
(6)拱璧以先駟馬:古代的獻禮,輕物在前,重物在後。拱璧,指雙手捧著貴重的玉。駟馬,四匹馬駕的車。
(7)坐進此道:獻上清靜無為的道。
(8)以求得:有求就得到。
(9)有罪以免邪:有罪的人得到“道”,可以免去罪過。
(集注)
唐玄宗注:萬物皆資妙本以生成,是萬物取給之所,故興言為萬物之奧內也。
唐玄宗注:善人知守道者昌,失道者亡,故常寶貴之,而無患纍。
……
序言
這個書架上擺著一本厚厚的精裝書,封麵設計得古樸典雅,一看就知道是下過一番功夫的。我其實對國學一直抱有濃厚的興趣,但很多經典讀物要麼過於艱深晦澀,要麼就是內容零散,不成體係。我尤其期待的是那種能真正將傳統文化精髓以現代讀者易於接受的方式呈現齣來的作品。我拿起這本書,沉甸甸的手感讓人覺得踏實,仿佛握住瞭韆年的智慧。我希望能看到它在選材上是否有獨到的眼光,不僅僅是羅列那些耳熟能詳的篇章,而是能挖掘齣一些鮮為人知卻又極具啓發性的文本,並且在解讀上能真正做到“言簡意賅,切中肯綮”。如果它能像一位循循善誘的老師,將那些看似遙遠的古人智慧,轉化成與我們當下生活息息相關的思考工具,那就太棒瞭。我希望它能真正成為一本可以時常翻閱,每次都能有所得益的案頭書,而不是束之高閣的“麵子工程”。
評分我試著讀瞭幾頁關於古代文學批評的部分,感覺作者的選文眼光非常獨到,避開瞭那些被過度解讀的“聖賢語錄”,轉而選取瞭一些更具思辨性和實踐指導意義的篇章。這讓我感到非常驚喜。它似乎在努力打破傳統國學讀物那種高高在上、不食人間煙火的刻闆印象。更重要的是,語言的現代化處理,拿捏得恰到好處。既保留瞭文言的韻味和莊重感,又避免瞭現代白話翻譯腔的油膩和輕浮,讀起來有一種如沐春風的舒適感,仿佛穿越時空與古人進行瞭真誠的對話,而不是在啃一塊生硬的石頭。這種平衡的藝術,是極難把握的,看來編者在這方麵下瞭大功夫。
評分從裝幀設計的角度來看,這本書的紙張選擇和印刷質量也頗為考究。在如今這個電子閱讀盛行的時代,實體書的魅力就在於它能提供一種沉浸式的、多感官的體驗。這本讀本的紙張觸感細膩,字跡清晰,裝訂牢固,即便是經常翻閱,也不易鬆散。這體現瞭齣版方對“典藏”二字的敬畏之心——隻有看得久、用得牢的書,纔值得被珍藏。我希望它不僅是一套知識的載體,更是一件值得細細品味的工藝品。畢竟,我們對待經典,應該給予最高規格的尊重,而這種尊重,首先體現在它被製作齣來的每一個細節上。如果連實體書的質感都敷衍瞭事,那麼內容的深度和廣度也會令人懷疑。
評分最近我入手瞭一本據說是“典藏”級彆的讀本,心裏其實是抱著一絲懷疑的。現在的齣版市場,很多書打著“典藏”的旗號,內容卻不過是東拼西湊的二手貨,缺乏真正的學術支撐和精心的編排。我尤其看重的是譯注的準確性和深度。對於一些晦澀的古文,如果注釋停留在簡單的字麵解釋,那無異於浪費讀者的時間。我期待的是那種能夠結閤曆史背景、哲學思想,甚至文化語境來深入剖析文本的注釋體係。好的注釋,本身就是一篇精彩的解讀,能瞬間打通閱讀的障礙,讓人領略到文字背後的磅礴氣象。如果這本書的注解能做到既保持原貌的凝練,又不失現代學術研究的嚴謹性,那它纔配得上“典藏”二字。我希望能看到一些令人眼前一亮的考證和辨析,而不是韆篇一律的陳詞濫調。
評分翻開這本書的目錄,我最關注的是它的編排邏輯。是按照時間順序,還是主題分類?抑或是采取一種全新的、更貼近現代人認知習慣的結構來組織這些浩如煙海的國學素材?如果它能構建一個清晰的知識地圖,引導讀者從基礎概念逐步深入到復雜的思想體係中去,那就非常加分瞭。我個人認為,好的選本不應該隻是一個文選集,而應該是一部微型的、高度濃縮的文化史。它應該巧妙地串聯起不同時代、不同流派的思想火花,讓讀者在閱讀的過程中,能清晰地感受到中華文明思想脈絡的演進和發展。如果能配上一些精妙的圖錶或思維導圖來輔助理解那些相互交織的學說,那就更讓人稱贊瞭。我討厭那種隻是把不同作者的文章並列在一起,讓讀者自己去摸索關聯性的做法,那樣實在太纍人瞭。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