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随园食单 家藏文库
定价:35.00元
作者:袁枚;李开周,张晨 注
出版社:中州古籍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8-01-01
ISBN:9787534873621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胶订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无
内容提要
《家藏文库:随园食单》是清朝文学家袁枚在晚年完成的一本美食小册子。
作为一个学养深厚的文学家,袁枚布局严谨,叙事生动,笔法灵活,个性鲜明,虽然使用文言来表达,但是用词浅白,通俗易懂,今天读来依然亲切。作为一个经验丰富的美食家,袁枚不仅忠实记录了三百多种饮食的色、香、味之美,还详细地介绍了它们的制作方式及烹饪要点,同时还将他自己的美食体验和生活理念融入其中。
故此,《家藏文库:随园食单》既有文学价值和史料价值,又可以作为我们现代人的烹饪指南和人生参考。
目录
无
作者介绍
无
文摘
无
序言
无
读完这本《随园食单》真是让人大开眼界,尤其对于一个像我这样对中国传统饮食文化充满好奇的普通食客来说,简直就是打开了一扇新的大门。袁枚老先生的文笔,那种轻松诙谐中带着几分犀利和对生活的热爱,透过这泛黄的书页仿佛都能扑面而来。他不仅仅是在记录菜肴的制作方法,更是在描摹一种生活态度,一种对精致与本真的追求。书中对于食材的选择、烹饪的火候、调味的精妙,都有着独到的见解,绝非今日许多食谱那种流水账式的记录可以比拟。记得有一段写到“主意”的重要性,强调厨师的心境和对食物的理解远比死记硬背的步骤更关键,这让我反思了自己在生活中对待诸多事情的态度——是否也应该多一份用心和灵性?这本书的价值,不在于教你做出一道一模一样的菜,而在于启发你去思考,去感受食物背后的文化脉络和匠人精神。那种对“味外之旨”的追求,实在令人回味无穷,也让我更加珍视每一次下厨的时光,哪怕只是做一碗简单的面条,也想学着袁枚先生那般,带着一份虔诚与尊重。
评分这本书的装帧和排版处理得相当考究,看得出出版方在“家藏文库”这个系列上是下了真功夫的。内页的纸张质感非常舒服,拿在手上有一种沉甸甸的历史感,这对于阅读古代经典来说至关重要,毕竟,阅读的仪式感能极大地增强沉浸体验。我个人尤其欣赏的是注释和校对部分的用心程度。像袁枚那样的文言文字,加上时代背景的差异,对于现代读者来说,没有详尽的解读和注释,很容易产生望文生义的误解。这套书的注者们显然是下了苦功的,他们不仅解释了生僻的词汇,更对许多菜名背后的典故和文化背景做了细致的考证,使得我们这些“门外汉”也能较为顺畅地领略到原著的精髓。这种对知识尊重的态度,让阅读过程充满了安全感,不必担心理解上的偏差会误导自己对古代饮食哲学的认识。能将这样一部古典佳作以如此高质量的学术标准呈现出来,实属不易,也为这部作品在现代的流传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评分如果抛开食物本身,单就这本书展现的清代士大夫的生活美学来看,它也具有极高的研究价值。它不仅仅是“吃什么”,更是“怎么活”的体现。袁枚对细节的极致关注,从对火候的控制到对餐具的选择,无不体现出一种对“雅”的追求。他所推崇的“清淡而有味”,实则是一种平衡的哲学——在享受物质丰富的同时,不被物欲所累,保持心性的清明。在今天这个追求快速、高效、工业化的大环境下,重温这种对慢工细活、对本真滋味的执着,让人感到一种精神上的休憩。这本书像一面镜子,映照出传统文人阶层对生活品质的苛求,以及他们如何通过日常的饮食起居,来构建自己独立于世俗之外的精神家园。这使得它不再局限于烹饪领域,而是延伸到了对传统生活方式和审美情趣的探讨。
评分作为一个对中国古典文学有一定涉猎的人,我发现《随园食单》的语言风格简直是一绝。它跳脱了传统美食著作的刻板和说教,充满了鲜活的生命力和个人色彩。袁枚先生的文字是如此的率性,他敢于批评那些在他看来“不合时宜”的烹饪陋习,同时也极力赞扬那些返璞归真的美味。这种“真诚”是时至今日很多美食评论中罕见的。我仿佛能想象到他在酒酣耳热之际,挥毫泼墨,记录下他对于一席盛宴的精辟点评。他的叙述逻辑不是严格的菜谱分类,而是带着生活化的游记色彩,让你在阅读中仿佛也参与到了那场场雅集之中,品尝着他笔下那些或清淡或浓郁的滋味。这种叙事上的自由和灵动,让原本可能枯燥的烹饪指南,变成了一部充满人情味的“美食随笔集”。这种对个人体验的尊重和坦率表达,正是这本书超越时代、至今仍能打动人心的重要原因。
评分我对这本书的整体观感是:它需要时间去细品,而不是速食式的阅读。初读时,或许会被那些繁复的菜名和古老的烹饪术语所困扰,但只要耐下性子,跟着袁枚的思路走,你会发现其中蕴含的规律和智慧是极其清晰的。它教导的,是如何调动所有的感官去体验食物,如何用最少的干预去凸显食材的本味。这种对“本真”的坚持,与现代社会过度烹饪、过度调味的趋势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此外,这本书还提供了一个了解清代社会风貌的独特窗口,通过餐桌上的菜品,我们可以侧面窥见当时的物产、风俗乃至阶层差异。它是一部食谱,更是一部生动的社会风俗画卷,其厚重感和文化内涵,远超出了我们通常对“菜谱”的理解。每次翻开,都能从中汲取新的感悟,着实是一本值得反复把玩、常读常新的宝典。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