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灾难心理学
定价:88.00元
作者:时勘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2-07-01
ISBN:9787030274069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740kg
编辑推荐
灾难心理学是一门临床心理学、社会心理学和组织行为学的新兴的交叉学科,在国际上也是上世纪九十年始出现的新的心理学研究领域。目前,国内尚无《灾难心理学》的专著出版。本书是作者时勘及其科研团队在借鉴国内外灾难心理学研究的**进展之基础上,根据承担的多项国家科学研究基金和中国科学院创新基金的研究成果,特别是近年来在SARS、雪灾和512特大地震,以及人为性灾难预防,如失业、金融危机和交通安全的基础上完成的。本书分为理论方法、灾难预防、灾难救助和灾区重建四大部分:**篇理论方法;第二篇灾难预防;第三篇灾难救援;第四篇灾区重建。
内容提要
本书是我国部灾难心理学专著,系统地介绍了灾难心理学的基础理论、研究范式以及常用的心理诊断和干预技术;在探索社会安全心理学理论、社会预警系统和灾害预防方法学的基础上,讨论了灾难救援中、军队和救援人员的胜任特征、紧急心理危机干预的指导原则;分析了灾难不同时期人们的心理行为特征,特别是孤儿、孤寡老人和伤残人员的心理救援方法,并对救援官兵、灾区干部、后勤保障人员、新闻记者和志愿者等救援群体的压力管理提出了建议;此外,还特别阐述了灾区重建中伤病员的心理关爱,灾区学校的心理辅导,以及企业恢复建设中应注意的问题。
本书可作为高等院校的专业课和选修课教材,也可作为、军队和企业等机构的培训教材。
目录
前言
篇 理论方法
章 灾难心理学概述
节 灾难心理学的概念
第二节 灾难心理学的学科特点
第二章 灾难心理学的理论基础
节 灾难心理学研究的系统观
第二节 风险认知理论
第三节 急性应激障碍和创伤后应激障碍
第四节 压力管理理论
第五节 抗逆力、心理资本和主观幸福感
第三章 灾难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节 灾难心理学的研究方法论
第二节 质化研究方法
第三节 问卷调查法
第四节 心理测量方法
第五节 实验法
第六节 其他研究方法
第四章 心理诊断与干预技术
节 心理诊断与测量技术
第二节 心理治疗与干预技术
第三节 九分割统合绘画法
第四节 螺旋心理剧
第五节 团体心理辅导
附件
第二篇 灾难预防
第五章 社会安全的心理预警
节 社会心理预警系统
第二节 社会安全预警的心理学基础
第三节 心理行为的预警指标体系
第四节 SARS危机中民众的心理行为预测模型
第六章 灾害、灾难与预防教育
节 自然灾害的预防
第二节 交通安全及事故预防
第三节 食品安全与危机预防
第四节 失业与社会保障
第五节 金融危机与预防
第三篇 灾难救援
第七章 抗击灾难的心理援助
节 灾难救援的组织
第二节 灾难早期的心理援助
第三节 次生灾害应对及人群疏散
第八章 受灾群众的心理援助
节 受灾儿童的心理特征
第二节 灾后孤儿的心理救助
第三节 孤寡老人与失亲者
第九章 伤残病员的心理关爱
节 伤残病员的心理特征
第二节 伤残病员的早期心理干预
第三节 不同治疗阶段的心理干预
第四节 伤残病员新闻采访的管理
第五节 伤残病员出院后的再辅导
第六节 相关人员的心理关爱
附件
第十章 救援人员的压力管理
节 救援人员的心理健康
第二节 压力与压力源
第三节 救援人员的心理健康促进系统
第四节 救援人员的压力应对
附件
第十一章 灾难救援的危机决策
节 危机决策理论
第二节 危机救援与行为决策
第三节 风险沟通与谣言控制
第四节 助人行为与责任扩散
第五节 社会骚乱与危机应对
第四篇 灾区重建
第十二章 灾区重建的心理适应
节 灾区民众的心理重建
第二节 农村的心理重建和互助
第三节 灾后外迁的心理适应
第四节 受灾群众的就业转移适应
附件
第十三章 灾区学校的心理辅昱
节 学校心理辅导的必要性
第二节 心理辅导的总体要求
第三节 心理辅导的方法
第四节 儿童、青少年的学习辅导
第五节 高考前的心理调试
第十四章 企业重建与员工援助
节 灾后员工的心理特征
第二节 员工的心理创伤及组织干预
第三节 工作一家庭冲突及平衡
第四节 企业的组织再设计
第五节 员工援助计划
第六节 健康型组织建设
附件
参考文献
作者介绍
时勘博士,湖北枝江人。中国科学院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研究员,社会与经济行为研究中心主任,兼任清华大学现代管理研究中心教授、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高层管理者培训中心和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教授,同时担任中国社会心理学会副会长、
文摘
序言
作为一名对社会现象保持高度关注的读者,《灾难心理学》这本书吸引我的地方在于它可能揭示的集体心理行为模式。科学出版社作为权威的学术出版机构,其出品的书籍通常都具有相当的深度和广度。我很好奇,在面对大规模灾难时,群体情绪是如何传播和放大的?书中是否会分析恐慌、谣言的产生机制,以及如何进行有效的危机沟通?我非常希望看到一些关于社会心理学在群体危机管理中的应用案例,比如如何通过科学的引导来稳定民心,如何构建有凝聚力的社区来共同面对挑战。这类内容不仅具有理论价值,更能在现实社会中提供重要的参考和借鉴意义。
评分《灾难心理学》这套书,我真的太想和大家分享了!最近刚好经历了点事情,才猛然惊觉,原来心理学在应对危机时的力量如此巨大。拿到这本书,我几乎是迫不及待地翻开。封面设计就带着一种沉静而深刻的质感,让人一看就觉得这是有分量的作品。科学出版社的名字也给了我信心,毕竟这是国内顶尖的科学出版机构。我一直对人类面对突发状况时的反应感到好奇,比如地震、海啸、疫情这些,人们的内心究竟经历了怎样的波澜?这本书似乎正是解答我疑问的金钥匙。从书的厚度来看,内容应该非常丰富,我期待它能深入浅出地剖析灾难对个体和群体心理的影响,更重要的是,它是否能提供一些实用的应对策略,帮助我们在困境中找到力量,重建生活?我希望这本书不仅仅是理论的堆砌,更能触及人心,带来实际的指导和慰藉。
评分对于《灾难心理学》这本书,我有一个很特别的期待,那就是它能否帮助我理解那些在极端环境下,一些人之所以能够展现出惊人的韧性和勇气,而另一些人却可能因此崩溃的根本原因。科学出版社的背书让我相信,这本书的内容会基于扎实的学术研究,但同时我也希望它不会过于枯燥,能够用生动的案例和清晰的逻辑来阐述复杂的心理学原理。我常常会思考,在经历了巨大的创伤之后,如何才能真正地“走出来”,而不是仅仅“活下去”。这本书是否会探讨长期的心理恢复过程,以及社会支持系统在其中的作用?比如,在灾难过后,社区的互助、心理援助的及时性,这些都可能成为影响一个人心理健康的关键因素。我希望书中能有一些关于心理创伤的分类、表现以及干预方法的介绍,让我能够更全面地认识这一领域。
评分我最近读《灾难心理学》的时候,最大的感受就是,原来我们对“灾难”的理解,不单单是物理上的破坏,更深层次的是对我们心理防线的冲击。科学出版社出品的这本书,给我的第一印象就是它的专业性和严谨性。我尤其关注书中对于儿童和青少年在灾难中的心理反应的描述,因为我总觉得这个群体在面对突如其来的变故时,会更加脆弱,他们的心理创伤也可能留下更长远的痕迹。这本书是否会提供一些给家长、老师或者社会工作者的指导,让他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帮助这些孩子们?我希望书中不仅能阐述问题,更能提供一些积极的解决方案,比如如何建立儿童的心理韧性,如何在灾难后引导他们进行情绪的疏导和表达。
评分我最近拿到《灾难心理学》这本书,第一眼就被它的标题深深吸引。科学出版社的名字让我对这本书的内容充满信心,觉得它应该是一部严谨而有分量的作品。我一直以来都对人类在极端压力下的心理反应感到好奇,特别是那些能够从绝境中走出来,甚至变得更强大的人,他们身上究竟有哪些我们值得学习的特质?这本书会不会深入探讨逆商、韧性、以及积极心理学在灾难应对中的作用?我希望它不仅仅停留在对负面情绪的分析,更能着重于挖掘和提升人类内在的力量,提供一些切实可行的方法,帮助我们在面对生活中的“小灾难”时,也能保持内心的平静和坚定,不至于被轻易击垮。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