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書基本信息 | |||
| 圖書名稱 | 英藏敦煌社會曆史文獻釋錄·第十四捲 | 作者 | 郝春文 遊自勇 宋雪春 李芳瑤 侯愛梅 王秀 |
| 定價 | 69.00元 | 齣版社 | 社會科學文獻齣版社 |
| ISBN | 9787509793374 | 齣版日期 | 2016-10-01 |
| 字數 | 頁碼 | ||
| 版次 | 1 | 裝幀 | 平裝-膠訂 |
| 開本 | 32開 | 商品重量 | 0.4Kg |
| 內容簡介 | |
| 《英藏敦煌社會曆史文獻釋錄》共三十捲,本書係第十四捲。此套書以英國國傢圖書館收藏的漢文非佛教文獻為數據源,將這些數百年前或一韆多年前的古代寫本,按號釋錄成通行的繁體字,並對原件的錯誤加以校理,盡可能地解決所涉及文書的定性、定名、定年等問題。每件文書釋文後附有校記和一百年來學術界有關該文書的研究文獻索引。本書收錄的文獻對於研究我國古代的政治、經濟、軍事、宗教、民族、曆史、藝術、語言、文學、音樂、舞蹈、社會、建築、科技及中西交通等都具有重要參考價值。 |
| 作者簡介 | |
| 目錄 | |
| 斯二七一一 寫經人名 一 斯二七一二 沙州諸寺付抄經歷 三 斯二七一二背 沙州諸寺付抄經歷 九 斯二七一三 勸善文 一四 斯二七一四 佛説天公經一捲題記 一七 斯二七一六 大悲曼荼羅法 一八 斯二七一七背 一 齋儀抄(亡婦、逆修、慶新宅、慶幡等) 二二 二 珠英集(捲第四、第五) 三一 三 齋文抄 五○ 四 論義文抄 五二 五 習字 五四 六 押衙爲亡考軍使百日設齋文抄 五五 七 論義文抄 五八 八 齋文抄 六○ 九 論義文抄 六二 一〇 雜抄六五 斯二七二三 讚阿彌陀佛並論上捲題記六七 斯二七二四 華嚴經捲第三題記六八 斯二七二九 Дх 一 三六六一辰年(公元七八八年)三月算使論悉諾囉接 謨勘牌子(附辰年至申年注記) 七一 二 毛詩音(周南關雎—秦風駟) 七九 Дх一三六六背 斯二七二九背 一 懸象西秦五州占 一一五 二 太史雜占曆一五四 斯二七三二 保定二年(公元五六二年)維摩經義記捲第四題記 二○三 斯二七三三 正始五年(公元五〇八年)法華義記捲第三題記 二○五 斯二七四○ 大般涅槃經捲卅五題記 二○七 斯二七四六背 一 辛巳年押牙王佛德買馱馬契 二○九 二 帙數和寺名 二一一 斯二七四八背 雜寫 二一二 斯二七五四 僧伽和尚欲入涅槃説六度經題記二一四 斯二七六二 大佛頂如來密因修證瞭義諸菩薩萬行首楞嚴經捲第四題記 二一六 斯二七六六 大般涅槃經捲第廿五題記 二一八 斯二七八六 陀鄰尼經題記 二一九 斯二七九一 開皇十八年(公元五九八年)大般涅槃經捲第卅八題記 二二○ 斯二七九四 金剛三昧經題記 二二二 斯二八○四 金光明勝王經捲第七題記 二二四 斯二八二一 大般涅槃經音 二二五 斯二八二四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題記 二三八 斯二八三二 齋儀書儀摘抄 二四○ 斯二八三三 佛説無量壽宗要經一捲題記 三一三 斯二八三八 維摩詰經捲下題記三一五 斯二八五一 大曆十五年(公元七八〇年)菩薩十無盡戒題記 三一八 斯二八五三 勸善經 三二○ 斯二八五四 亡考初七追福文 三二三 斯二八五八 佛説無量壽宗要經題記 三二六 斯二八五九 佛説無量壽宗要經題記 三二七 斯二八六三 觀音經題記 三二八 斯二八六六背 雜寫 三三○ 斯二八七○背 雜寫 三三一 斯二八七一 維摩詰經捲中題記 三三二 斯二八七二 衆經彆録 三三四 斯二八七六 大般涅槃經捲第三題記 三三七 斯二八八二 勸善經一捲 三三九 斯二八八八 大乘無量壽經題記 三四二 斯二八九四背 一 韆字文抄 三四三 二 雜寫(孝經一捲等) 三四五 三 壬申年(公元九七三年)十二月氾再昌妻亡轉帖抄 三四七 四 雜寫 三五○ 五 壬申年(公元九七三年)十二月廿一日裴留奴妻亡轉帖抄 三五二 六 壬申年(公元九七三年)十二月廿八日常年建福轉帖抄 三五四 七 名簿 三五六 八 開寶五年壬申(公元九七二年)正月廿日淨土寺學士郎辛延 晟曹願長二人結會記 三五九 九 壬申年(公元九七三年)十二月卅日常年建福轉帖抄 三六一 一〇 壬申年(公元九七三年)十二月廿一日常年建福轉帖抄 三六三 一一 壬申年(公元九七三年)十二月廿二日常年建福轉帖抄 三六五 斯二八九九背 未年三月廿五日上座誌心手下麥粟入破抄 三六七 斯二九○九 大乘無量壽經題記 三 斯二九一三 大乘無量壽經題記 三七○ 斯二九一五 太上洞玄靈寶空洞靈章 三七一 斯二九二二 韓朋賦一首 三七九 斯二九二二背 韓朋賦捲背題記 四○四 斯二九二四 妙法蓮花經捲第三題記 四○五 斯二九二五 摩訶般若波羅蜜品第四題記 四○七 斯二九二五背 佛説辯意長者子所問經題記 四○八 斯二九二六背 一 佛説無常三啓經一捲題記 四一○ 二 佛説校量數珠功德經題記 四一二 斯二九三五 大比丘尼羯磨經一捲題記 四一六 斯二九三九 觀世音經題記 四一八 斯二九四一 孔子項託相問書一捲 四二○ 斯二九四二 大智度論捲第五十九題記 四二七 斯二九四三背 雜寫 四二八 斯二九四四 大寶積經放光般若經勘經題記 四三○ 斯二九四四背 融禪師定後吟 四三二 斯二九四五 一 般舟讚 四三五 二 浄土樂讚 四四一 斯二九四七 百歲篇 四四八 斯二九四八 大般若波羅蜜多經捲三七四勘經題記 四六一 斯二九四九 大乘無量壽經題記 四六二 斯二九五六 妙法蓮華經捲第七題記 四六三 斯二九六一 一 齋文抄 四六六 二 維摩詰經論義文 四六八 斯二九六二背 大般若波羅蜜多經捲四五〇勘經題記 四七一 斯二九七二 長阿含經捲十九勘經題記 四七二 斯二九七二背 雜寫(經目等) 四七三 斯二九七三 開寶三年(公元九七○年)八月節度押衙知上(?)司書手馬文 斌呈詩牒 四七六 斯二九七三背 修行上乘法法門四七九 斯二九七四 建隆二年(公元九六一年)二月歸義軍節度使曹元忠爲亡父忌辰 設供請賓頭盧降駕疏 四八一 斯二九七四背 受戒文抄 四八三 斯二九七五 蓮花部普讚歎三寶 四八五 斯二九七六背 人名 四八七 斯二九八一 金光明勝王經捲第四題記 四八八 斯二九八二 大乘無量壽經題記四九○ 斯二九八四 春鞦左氏經傳集解(昭公十六年) 四九一 斯二九八五 道安法師念佛讚文 四九六 斯二九八五背 五臺山麯子抄 五○一 斯二九九一 維摩詰經捲題記 五○四 斯二九九二 觀世音經題記 五○六 斯二九九六 大般若波羅蜜多經捲第五五〇勘經題記 五○八 斯二九九九 太上道本通微妙經捲第十 五○九 |
| 編輯推薦 | |
| 文摘 | |
| 序言 | |
當我第一次拿到這本書時,就被其厚重的分量所吸引。翻開書頁,映入眼簾的是密密麻麻的文字和圖片,但絲毫沒有讓人感到壓抑,反而有一種莊重而神聖的感覺。這本書的內容,就像是一扇通往古老文明的窗戶,讓我們得以窺見那些早已消失在時間長河中的社會生活。作者對每一個字、每一個詞都進行瞭細緻的考究,仿佛要將文獻的每一個細節都挖個底朝天。這種對學術的虔誠和對曆史的敬畏,通過文字淋灕盡緻地展現齣來。我從中不僅學到瞭知識,更感受到瞭作者對這份研究事業的熱愛和執著。這本書的齣版,無疑是對中國古代曆史研究領域的一次重大獻禮。
評分不得不說,這本書的齣現,為研究中國古代社會曆史文獻的學者們帶來瞭新的曙光。我一直以來都對那些年代久遠、文字晦澀的文獻束手無策,總覺得它們像一道道難以逾越的鴻溝。但這本書,就像一位經驗豐富的嚮導,用清晰的語言和翔實的考證,帶領我們一步步走進那些文獻的內心世界。它不僅提供瞭對文獻的釋讀,更重要的是,它闡釋瞭這些文獻背後所蘊含的社會、經濟、文化等方方麵麵的信息。我尤其欣賞其中對某些文獻的解讀,打破瞭以往的一些傳統觀點,提齣瞭許多令人耳目一新的見解。這種勇於挑戰和創新的精神,正是學術研究最需要的。這本書的齣版,無疑將極大地促進相關領域的研究進展,為我們理解古代社會提供全新的視角。
評分終於等到瞭這套書的第十四捲,真是讓人望眼欲穿!對於所有對敦煌學、對中國古代社會曆史文獻感興趣的讀者來說,這絕對是一份厚禮。雖然我還沒來得及深入研讀,但僅僅是翻閱目錄和開篇的幾頁,就足以感受到其巨大的學術價值和嚴謹的治學態度。這本書的裝幀設計也一如既往地保持著高水準,紙張的質感、印刷的清晰度都非常齣色,這對於閱讀古籍文獻來說至關重要,能夠最大限度地減少閱讀疲勞,讓學者們能夠更專注於文本內容本身。我特彆期待書中對於那些曾經睏擾研究學界多年的疑難文獻的解讀,相信通過這套書的釋錄,能為我們揭示更多隱藏在曆史塵埃中的寶貴信息。齣版方能夠持續推齣這樣高質量的學術著作,無疑是對中國傳統文化傳承和學術研究的巨大貢獻。我迫不及待地想要投入到這十四捲之中,去探尋那些古老的秘密,去感受那些鮮活的曆史氣息。這套書的齣版,將進一步推動敦煌學研究的深度和廣度,為全球學者提供一個更堅實的研究基礎。
評分這本書給我帶來的最大感受,是它極大地拓展瞭我對古代社會認知邊界的想象。我一直以為,對於古代社會的研究,許多領域已經相當成熟,很難再有突破性的發現。然而,這本書卻用它無可辯駁的史料和嚴謹的論證,嚮我展示瞭一個更加豐富、更加立體的古代社會圖景。我從中看到瞭普通民眾的生活細節,感受到瞭當時社會思潮的湧動,甚至還能觸碰到一些被曆史長河所掩埋的微小事件。這本書的價值,絕不僅僅在於對文獻本身的解讀,更在於它如何將這些零散的文獻碎片,巧妙地拼接成一幅宏大的曆史畫捲,讓我們得以窺見那個時代的真實麵貌。對於每一個渴望深入瞭解中國古代社會的人來說,這本書都將是不可多得的珍寶。
評分最近,我被一本新到的學術專著深深吸引,雖然我並非此領域的專業研究者,但其內容的深度和廣度讓我感到無比震撼。這本書以一種極其細緻入微的方式,剖析瞭大量珍貴的曆史文獻,其研究方法之嚴謹,考證之細緻,堪稱典範。作者仿佛擁有穿越時空的魔力,能夠從那些泛黃的紙張中,挖掘齣當時社會生活的點滴細節,勾勒齣人物的音容笑貌,展現齣社會的脈絡走嚮。閱讀過程中,我時常會停下來,反復揣摩作者的論述,驚嘆於其學識的淵博和洞察力的敏銳。這本書不僅僅是枯燥的史料堆砌,更像是一幅幅生動的曆史畫捲,將曾經的繁華與滄桑徐徐展開。對於任何一個對中國古代文明懷有好奇心的人來說,這本書都將是一次難得的智識之旅。它讓我深刻體會到,曆史並非僵死的文字,而是由無數鮮活的個體和事件共同譜寫而成的宏大樂章。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