蛤仔屬雙殼綱簾蛤目簾蛤科綴錦亞科蛤仔屬,南方稱花蛤,北方稱雜色蛤、沙蜆子等,是我國四大養殖貝類之一,目前已成為世界性養殖貝類。 閆喜武、張國範著的《蛤仔育種學(精)》係統總結瞭作者及其研究團隊2002年以來在蛤仔育種方麵取得的主要成果,是迄今為止有關蛤仔遺傳育種*為完整和係統的專著,對其他貝類育種也有重要參考價值。
閆喜武、張國範著的《蛤仔育種學(精)》詳細總 結瞭蛤仔遺傳育種研究的*新成果,是迄今關於蛤仔 遺傳育種*為完整和係統的專著。全書共分6章,** 章介紹瞭貝類育種學及相關概念,貝類育種方法,我 國海洋貝類育種發展曆程、現狀及展望;第2章主要 內容為蛤仔不同群體傢係建立及生長性狀遺傳參數估 計,蛤仔殼色和殼麵花紋,蛤仔的殼型;第3章介紹 瞭蛤仔群體選育,蛤仔不同殼色群體選育,蛤仔傢係 選擇;第4章為蛤仔雜交育種,包括蛤仔不同地理群 體、不同殼色品係、不同殼內麵顔色品係、不同殼型 品係之間的雜交,以及蛤仔傢係間的雜交;第5章研 究瞭蛤仔近交及迴交效應,有效群體大小對子代影響 ,蛤仔9個父係半同胞傢係F1的近交效應,上選、下 選兩種規格奶牛蛤品係間的近交效應,奶牛蛤兩個世 代的近交效應,橙蛤品係兩個世代的近交效應,近交 對橙蛤品係生長及存活的影響,不同近交係數對橙蛤 品係生長和存活的影響,白斑馬蛤品係間的近交效應 ,傢係迴交與迴交效應;第6章主要介紹瞭菲律賓蛤 仔‘斑馬蛤’和‘白斑馬蛤’的品種概況、培育背景 、育種過程、品種特性和中試情況。
本書可供從事貝類養殖和遺傳育種研究的科研人 員及相關專業的本科生、研究生參考。
前言
第1章 緒論
1.1 貝類育種的相關概念
1.2 育種方法
1.3 我國海洋貝類育種發展曆程、現狀及展望
主要參考文獻
第2章 蛤仔育種基礎研究
2.1 蛤仔不同群體傢係建立及生長性狀遺傳參數估計
2.2 蛤仔殼色和殼麵花紋
2.3 蛤仔的殼型
主要參考文獻
第3章 蛤仔選擇育種
3.1 蛤仔群體選育
3.2 蛤仔不同殼色群體選育
3.3 蛤仔傢係選擇
主要參考文獻
第4章 蛤仔雜交育種
4.1 蛤仔不同地理群體的雜交
4.2 不同殼色蛤仔的雜交
4.3 蛤仔不同殼內麵顔色品係間的雜交
4.4 蛤仔不同殼型品係雜交
4.5 蛤仔傢係間的雜交
主要參考文獻
第5章 蛤仔近交及迴交效應
5.1 有效群體大小對子代影響
5.2 蛤仔9個父係半同胞傢係F1的近交效應
5.3 上選、下選兩種規格奶牛蛤品係間的近交效應
5.4 奶牛蛤兩個世代的近交效應
5.5 橙蛤品係兩個世代的近交效應
5.6 近交對橙蛤品係生長及存活的影響
5.7 不同近交係數對蛤仔橙蛤品係生長和存活的影響
5.8 白斑馬蛤品係間的近交效應
5.9 傢係迴交與迴交效應
主要參考文獻
第6章 蛤仔新品種培育
6.1 菲律賓蛤仔‘斑馬蛤’
6.2 菲律賓蛤仔‘白斑馬蛤’
彩圖
這本書的封麵設計就吸引瞭我。深邃的藍色背景,點綴著幾隻栩栩如生的蛤仔,仿佛泛著微微的光澤。標題“蛤仔育種學(精)”的字體是那種沉穩而又不失靈動的宋體,在視覺上給人一種專業又不失親和的感覺。初拿到手,它的分量就很實在,厚厚的紙張,傳遞齣一種紮實的學術氣息。我一直對海洋生物養殖領域充滿好奇,尤其是那些經濟價值高、又與我們日常生活息息相關的物種。蛤仔,這個在我們餐桌上常見的美味,背後究竟有著怎樣的科學奧秘?這本書的名字直接點明瞭主題,讓我對接下來的閱讀充滿瞭期待。我迫不及待地想知道,從一顆小小的種苗,到肥美的成貝,這背後需要多少精心的培育和科學的指導。書中是否會詳述不同品種蛤仔的生長習性、對水質、餌料的需求,以及病蟲害防治的關鍵技術?我尤其關心的是,對於“精”這個字,它是否意味著這本書會包含一些更深入、更前沿的育種技術,比如分子育種、基因改良等,還是僅僅指代其內容詳盡、係統全麵?這本書給我的第一印象是,它不僅僅是一本技術手冊,更像是一扇通往海洋養殖智慧的大門,等待著我去探索。
評分我對這本書的期待,更多的是來自於它所傳達齣的“科學性”和“係統性”。在很多人的印象中,蛤仔的養殖似乎是一項經驗性的工作,靠的是世代相傳的訣竅。然而,隨著科技的發展,我深知,任何一項産業要實現可持續發展,都離不開科學的支撐。“蛤仔育種學(精)”這個書名,恰恰反映瞭這種科學化的趨勢。我希望這本書能夠提供一套完整、科學的蛤仔育種體係。從種質資源的收集、鑒定和保存,到遺傳改良的策略和技術,再到雜交育種、多倍體育種等具體方法的詳細闡述,都可能在這本書中得到體現。我還會非常關注書中關於育種目標設定的部分,比如如何根據市場需求和生態環境,來確定育種的重點(如生長速度、抗病性、繁殖能力、肉質風味等)。同時,我期望書中能提供一些評估育種效果的科學方法和指標,以及如何將育種成果應用到實際生産中的指導。這本書,在我看來,不僅僅是一本關於蛤仔的書,它更可能是一本關於如何運用現代科學技術,改造和提升一個經濟物種的書,它所蘊含的科學思維和研究方法,具有普適性,能夠為其他物種的育種研究提供藉鑒。
評分這本書的書名“蛤仔育種學(精)”讓我聯想到一種嚴謹的學術研究。我希望它能夠為我提供關於蛤仔遺傳育種方麵的深度知識。這意味著書中可能涉及到遺傳學、育種學、水産養殖學等多個學科的交叉融閤。我希望能夠瞭解到關於蛤仔的遺傳多樣性、基因組學研究的最新進展,以及這些研究成果如何應用於實際的育種實踐中。例如,書中是否會介紹利用分子標記技術進行種質鑒定和遺傳評估的方法?是否會探討如何通過基因工程或基因編輯技術來改良蛤仔的某些性狀,例如提高其生長速率、增強抗病能力,或者改善其肉質風味?我還會對書中關於雜交育種策略的論述感興趣,例如如何選擇親本,如何設計雜交方案,以及如何進行後代的選育。此外,我期望書中能提供一些關於育種試驗設計和數據分析的指導,幫助我理解和掌握科學的育種研究方法。這本書給我的感覺,它不僅僅是一本“怎麼做”的指南,更是一本“為什麼這麼做”的解釋,它能夠幫助我建立起對蛤仔育種學的係統性認知,並能夠啓迪我進行更深入的科學探索。
評分作為一個對自然科學,特彆是海洋生物學有著濃厚興趣的讀者,我一直在尋找能夠深入瞭解特定物種培育過程的權威著作。“蛤仔育種學(精)”這個名字,著實勾起瞭我的好奇心。它不僅僅是一個簡單的介紹,更透露齣一種專業性和深入性。我猜想,這本書很可能涵蓋瞭蛤仔從基因到個體,再到群體繁育的完整鏈條。從基礎的遺傳學原理在蛤仔育種中的應用,到具體的選育技術和雜交育種策略,再到現代生物技術如分子標記輔助育種、基因編輯等在提升蛤仔品質和抗逆性方麵的潛力,都可能在這本書中有所體現。我尤其關注那些能夠解答“為什麼”的書籍,而不是僅僅告訴“怎麼做”。這本書是否能夠解釋清楚不同育種方法背後的科學原理?例如,為什麼某種特定的基因可以提高蛤仔的生長速度?為什麼某種雜交組閤能夠産生更優良的後代?除瞭理論,我同樣期待它能提供詳實的案例研究,展示成功的育種實踐,以及在育種過程中可能遇到的挑戰和解決方法。這本書帶給我的感覺,不僅僅是知識的獲取,更是一種思維方式的啓發,它可能引導我從更宏觀、更科學的視角去理解和看待蛤仔的培育。
評分我之所以會被這本書吸引,更多的是因為它所承載的“精”字。在當下信息爆炸的時代,很多關於養殖的書籍都流於錶麵,充斥著一些泛泛而談的理論,缺乏實操性和前沿性。而“蛤仔育種學(精)”,這個標題本身就給我一種“硬核”的感覺。我希望能在這本書中找到那些真正能指導生産實踐的乾貨。比如,在種苗培育環節,如何纔能最大限度地提高成活率?不同生長階段的蛤仔,它們的餌料配比是否需要有顯著的調整?書中會不會提供一些具體的實驗數據和案例分析,來支持其提齣的育種方案?我特彆希望看到關於病害防控的章節,畢竟病害是養殖過程中最令人頭疼的問題之一。書中是否會詳細介紹常見病害的種類、癥狀、發生原因,以及有效的藥物和非藥物防治措施?更進一步,對於“育種”這個概念,我理解它不僅僅是簡單的養殖,更包含瞭選育優良品係、提高産量和品質等方麵的研究。這本書會不會涉及到這方麵的科學理論和實踐方法?例如,如何通過選育來獲得抗病性強、生長速度快、肉質鮮美的蛤仔品種?這些問題,都讓我對這本書的內容充滿瞭濃厚的興趣和探索的欲望。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