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書基本信息 | |
| 書名: | 周龍音樂作品選:琴麯 |
| 叢書名: | |
| 作者/主編: | 周龍 |
| 齣版社: | 上海音樂齣版社 |
| ISBN號: | 9787552313291 |
| 齣版年份: | 2017年9月 |
| 版次: | 第1版 |
| 總頁數: | 56頁 |
| 開本: | 16 |
| 圖書定價: | 30元 |
| 實際重量: | 209g |
| 新舊程度: | 正版全新 |
周龍,作麯傢,1953年齣生於中國北京。1973年開始嚮羅忠鎔、黎英海、樊祖蔭學習作麯,嚮嚴良壟學習指揮。1983年畢業於音樂學院,師從蘇夏。曾任中國廣播藝術團駐團作麯傢。1985年獲紐約哥倫比亞大學奬學金赴美學習,師從周文中、達維多夫斯基和愛德華茲。1993年獲音樂藝術博士學位。現任美國密蘇裏大學堪薩斯城音樂舞蹈學院作麯教授及天津音樂學院特聘教授。
周龍的作品匯集瞭東西方審美觀念和音樂元素。2011年,周龍以他的部歌劇《白蛇傳》成為獲得普利策音樂奬的首位美籍華裔作麯傢(波士頓歌劇院與北京音樂節聯閤委約)。他獲得的奬項還包括美國文學藝術院終身成就奬、紐約林肯中心室內樂協會頒發的斯托格大奬、美國巴羅基金會作麯比賽首奬、美國古根海姆基金會奬金。他曾多次受到美國國會圖書館庫茨維斯基音樂基金會、哈佛大學弗朗姆音樂基金會、美國國傢藝術委員會委約創作。此外,周龍和陳怡的交響樂《虎門1839》唱片專輯被提名2016年格萊美奬,同年周龍被授予紐約藝術基金會名人堂榮譽稱號。
近年來,周龍完成瞭由青島交響樂團委約的《琴島》序麯(獲得中國國傢藝術基金);由北京交響樂團委約的交響組麯《京華風韻》;由新加坡交響樂團與BBc逍遙音樂節聯閤委約的鋼琴協奏麯《態勢》(2014音樂季首演);由北京音樂節委約的大型交響史詩《九歌》(2013年首演)。這些作品均由世界各大音樂團體委約演齣並錄製唱片,由上海音樂齣版社及牛津大學齣版社各自齣版中英語樂譜。
正文
《琴麯(原版引進)/周龍音樂作品選》創作於1982年,是一部以古琴麯《漁歌》為主題發展而成的大三部麯。1985年獲中國國傢作麯比賽一等奬。周龍的這部作品受到導師周文中教授音樂的啓發和影響,以東西方文化為橋梁,將中國古代音樂的精髓應用到西方器樂的寫作中。
古琴是中國古代文人喜愛的七弦彈撥樂器。在唐代(618—906)*早的手抄本中就呈現瞭古琴豐富多彩的裝飾音、泛音及勾剔、抹挑、吟猱、綽注等指法。
《琴麯》以西方弦樂四重奏的形式呈現,藉鑒瞭古琴演奏的技巧及韻味,旨在捕捉古琴音樂中的特殊音樂韻律。作品力求體現唐代思想傢和作傢柳宗元(773—819)詩歌《漁翁》的意境。漁翁夜傍西岩宿,曉汲清湘燃楚竹。煙消日齣不見人,欺乃一聲山水綠。迴看天際下中流,岩上無心雲相逐。
我是一位音樂學院的學生,正在為即將到來的專業課考試做準備,對於教材的選擇自然是極其挑剔的。市麵上充斥著大量陳舊或翻譯質量堪憂的樂譜,但這一本《周龍音樂作品選琴麯》顯然是經過精心編輯和校訂的。它不僅僅是一本簡單的麯譜匯編,更像是一份深入研究這位作麯傢創作風格的專業指南。我特彆欣賞的是它在麯目注釋部分提供的背景信息,雖然篇幅不長,但寥寥數語卻能點明每首作品在創作背景或技術運用上的關鍵點,這對於理解作品的內涵至關重要。例如,其中一首奏鳴麯的某個樂章,標注瞭其對某種特定地域音樂元素的藉鑒,這讓我可以將演奏從機械的音符堆砌提升到文化層麵的詮釋。裝幀設計也顯得非常專業和嚴謹,體現瞭齣版社對學術內容的尊重,這在考研和專業學習資料中是極為寶貴的品質。
評分我是一名音樂教育工作者,為我的高中生學生尋找既能打好基本功又能激發他們學習熱情的麯目,是一個永恒的挑戰。這本書的價值在於其難度梯度的閤理分布。它沒有一股腦地堆砌超級復雜的技巧難關,而是通過不同作品的組閤,循序漸進地訓練學生的節奏感、和聲敏感度以及對音樂情感的捕捉能力。例如,有些作品看似簡單,實則對重音的控製和聲部的獨立性要求極高,這恰恰是學生容易忽略卻又至關重要的基礎環節。我發現,當學生們不再將目光僅僅集中在那些耳熟能詳的古典名麯上,而是開始對這些更貼近本土文化土壤的作品産生興趣時,他們的學習主動性明顯提高瞭。這本書無疑為我們提供瞭一個絕佳的本土化教學資源,它讓我們在教授音樂理論和技巧的同時,也播撒瞭對本國優秀音樂文化的認同感。
評分這本樂譜集真是讓人眼前一亮,光是翻開扉頁就能感受到排版設計的用心。作為一名業餘的鋼琴愛好者,我一直在尋找一些既有藝術深度又不至於過於晦澀難懂的麯目來提升自己的演奏水平。這本書的選麯恰到好處地平衡瞭這一點,很多麯目初聽之下鏇律優美流暢,但細細品味後,又能發現其中蘊含的豐富和聲色彩和精巧的織體處理。尤其是那些技巧要求適中的部分,對於我這種希望在練習中逐步積纍經驗的學習者來說,簡直是福音。我花瞭整整一個下午,隻是沉浸在其中一首練習麯的對位關係裏,那種探索音樂內在邏輯的樂趣,是單純聽音樂無法替代的。而且,紙張的質感和印刷的清晰度也讓人非常滿意,即使在昏暗的光綫下看譜,關鍵的指法標記和力度記號也清晰可見,這極大地減少瞭閱讀錯誤,讓練習效率大大提高。希望接下來的麯目能帶來更多驚喜,讓我能在指尖下“對話”這位作麯傢的內心世界。
評分說實話,我本來對“當代作品”抱持著一種敬而遠之的態度,總覺得它們要麼過於前衛晦澀,要麼就是缺乏傳統音樂那種直抵人心的鏇律感。然而,朋友極力推薦我試試這本選集,抱著試試看的心態翻閱後,我完全改變瞭看法。這批作品的鏇律綫條非常具有韌性和生命力,它們不是那種一眼就能哼齣來的“口水歌”,但隻要你願意投入時間去聆聽和演奏,它們會在你腦海中慢慢生長,形成一種獨特的記憶點。我嘗試演奏其中一首帶有明顯敘事色彩的小品,它就像一幅流動的中國山水畫,意境深遠,情感錶達細膩得近乎透明。對於想要拓展自己音樂視野的演奏者來說,這本書提供瞭一個極好的“橋梁”,讓我們能夠在堅守傳統審美愉悅的同時,接觸到更具時代氣息的音樂語言。
評分從一個對樂譜的物理形態有偏執要求的收藏者的角度來看,這本樂譜的品控簡直無可挑剔。封麵設計簡潔大氣,沒有過度花哨的裝飾,黑白灰的配色方案透露著一種沉靜的力量感,與作品本身的藝術氣質非常契閤。裝訂工藝尤其值得稱贊,我將它完全攤平在琴凳上,也沒有齣現任何頁麵鬆動或書脊斷裂的跡象,這對於需要長時間反復翻閱和研習的樂譜來說,是決定性的優點。更重要的是,紙張的選擇非常齣色,它既能很好地承載油墨的厚重感,又不會因為反光而影響演奏時的視綫。很多盜版或低質量的樂譜,哪怕內容一樣,但糟糕的觸感和視覺體驗都會大大降低學習的意願,這本書則完全避免瞭這些問題,讓人每次打開它都像進行一次儀式性的準備。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