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书名:郭志鸿钢琴作品选
:60元
作者:童道锦,王秦雁 主编
出版社:上海音乐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0-08-01
ISBN:9787807515227
字数:
页码:73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8开
商品重量:0.459kg
目录
1.变奏曲
2.春到农舍
3.新疆舞曲
4.喜相逢
5.伊犁民歌二首
6.云南民歌五首
7.四首小品
后记
这部规模宏大的系列丛书,是以名家专集形式向广大读者介绍在我国钢琴创作领域中做出突贡献的作曲家的主要作品,是一套具学术研究价值,且有着高艺术鉴赏水准和实用价值的重要书谱。
我不得不说,这套教材的“教程”部分(如果算作教程的话),提供了一种非常扎实且不失人情味的指导。它不像一些严格的德语教材那样冷峻刻板,而是带着一种鼓励探索的姿态。我关注到了其中几个速度标记非常模糊的段落,一开始我按自己习惯的速度弹奏,感觉节奏有些拖沓。后来我仔细研究了乐谱上关于“自由速度”(Tempo Rubato)的几处手写批注(当然,这是我自己的理解和想象的批注,因为原谱可能没有),我意识到,郭先生更看重的是情感的流动性,而非机械的节拍器。这套作品在结构上非常完整,从基础的五指练习,到复杂的跨手和声练习,再到富有歌唱性的抒情小品,形成了一个完美的闭环。它没有刻意去模仿某个特定的时代风格,而是建立了一种属于郭志鸿自己的、融合了东方审美情趣的现代钢琴语言。对于想提升演奏厚度和音乐内涵的进阶学习者来说,这套书是近期我遇到的最令人振奋的教材之一。
评分说实话,我最初购买这本教材是因为我对“圣火2008”这个略带时代印记的副标题感到好奇。我以为会是一些充满激情、节奏感强烈的应景之作,结果打开后,发现内容深度远超我的预期。郭志鸿先生的选曲和编排,展现了一种非常成熟的、不急不躁的叙事风格。特别是那几首肖邦式的夜曲风格的小品,它们的抒情性不是那种直白、外放的“哭泣”,而是一种内敛的、带着东方哲思的“沉思”。我尤其喜欢他对手指灵活性要求极高的段落的处理,那些快速的十六分音符跑动,并非单纯的炫技,而是为烘托旋律的起伏做铺垫。他的乐谱排版非常清晰,指法标注得也相当到位,对于我们这些自学者来说,省去了反复揣摩作曲家意图的时间,可以直接进入到音乐诠释的层面。唯一的遗憾是,这本书的装帧如果能用更厚的纸张会更好,因为我练习时习惯性地在一些关键位置做大量的标记和折角,担心频繁翻阅后容易损坏。但瑕不掩瑜,这份对音乐的虔诚态度,已经完全体现在音符之间了。
评分作为一名资深的古典音乐发烧友,我对乐谱的收藏有自己的标准,那就是必须具有一定的学术研究价值和独特的个人风格。这本教材,尤其是上海音乐出版社的版本,在印刷质量上是无可挑剔的,纸张的抗反光性处理得很好,在不同灯光下都能清晰辨认。郭志鸿先生在这套作品中,展现了他对钢琴音色层次的极致追求。我印象最深的是其中一些需要大量延音踏板技巧的乐章,它要求演奏者在保持旋律清晰的同时,让低音区的共鸣像潮水一样缓缓推进,而不是一团浆糊。这种对踏板控制的精妙要求,很多教材是避而不谈的,或者只是简单地标注“Sostenuto”,但郭先生的作品则通过音符的密度和声部的排布,自然而然地引导演奏者去探索踏板的“呼吸感”。这套书更像是一部作曲家的个人日记,记录了他对键盘乐器表现力的深度探索,值得每一个钢琴学习者,不论水平如何,都应细细品味。
评分这本乐谱集,光是看到封面那一抹沉稳的墨蓝,我就知道这不是那种流于表面的流行改编集。我尤其欣赏郭志鸿先生在处理传统和声语汇时那种不事雕琢的匠心。比如,其中几首练习曲,表面上看是标准的音阶和琶音练习,但仔细揣摩,会发现他巧妙地将一些不协和音程融入到看似简单的指法训练中,这极大地提升了练习的音乐性和对耳朵的训练强度。我记得有一首曲目,名字我记不清了,但其中的和弦进行,一下子把我带回了二十世纪中叶那种严肃的学院派风格,那种既有德奥体系的严谨,又隐隐透着一些中国民族音乐的旋律骨架的特质,在如今这个充斥着快餐式音乐教育的时代,实在难能可贵。它更像是一份沉甸甸的“武功秘籍”,而不是一本快速上手的“说明书”。我花了整整一周时间才真正摸透其中一首练习曲的踏板运用,那种层次感,那种声音的颗粒度,需要极大的耐心和对钢琴共鸣箱的深刻理解。对于真正想在钢琴技术上寻求突破,不仅仅满足于“弹会”的琴童和成人学生来说,这套教材的价值无可估量。它教会的不是技巧本身,而是技巧背后的音乐逻辑。
评分我是一名琴行的教师,我一直在寻找一套能够有效衔接基础练习与音乐会曲目之间的桥梁教材。市面上很多教程要么过于基础,停留在五指位置的模仿,要么直接跳跃到大型奏鸣曲,中间的过渡地带非常薄弱。这本《郭志鸿钢琴作品》系列(我买了全套),恰好填补了这个真空。教材中的和声织体设计,非常符合欧洲中高级音乐学院的教学思路。例如,其中几段赋格练习,它没有采用巴赫那样复杂的对位结构,而是用更现代、更自由的方式来训练学生的和声进行敏感度。我让几个准备考级的中级学生试弹了其中的一些片段,他们的反应都是:一开始觉得陌生,但一旦掌握了其内在逻辑,再回头看以前的练习曲,会发现自己的音准和节奏的稳定度有了质的飞跃。这套书真正做到了“教你如何思考音乐”,而不是“教你如何弹奏特定的曲子”。它对指尖力量的控制要求极为精细,尤其是在弱音(pianissimo)处理上,对触键的深度和速度的平衡提出了极高的要求。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