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 巴赫二部创意曲集(教学版)
定价: 16.00元
出版社名称: 西南师大
出版时间: 2011年7月(出版社不定期更新,请以实物为准)
作者: 冯丹等编
页数: 64页
ISBN编号: 9787562115649
分析标记简介
1. C大调 2. c小调 3. D大调 4. d小调 5. 降E大调 6. E大调 7. e小调 8. F大调 9. f小调 10. G大调 11. g小调 12. A大调 13. a小调 14. 降B大调 15. b小调 编者附言
分析标记简介
1. C大调 2. c小调 3. D大调 4. d小调 5. 降E大调 6. E大调 7. e小调 8. F大调 9. f小调 10. G大调 11. g小调 12. A大调 13. a小调 14. 降B大调 15. b小调 编者附言作为一个已经学习了多年钢琴,但总觉得在理解巴赫的对位艺术上隔着一层纱的乐手,我购买这本书的初衷是希望找到一把能真正打开“创意曲”大门的钥匙。这本书的编辑团队显然深谙此道,他们并没有停留在单纯的音符复刻上,而是加入了大量关于结构分析和演奏意图的解读。比如,在处理那些著名的“卡农式”模仿段落时,教材中不仅仅标注了指法,更深入探讨了两个声部之间如何实现“对话”与“平衡”的哲学。这使得我在练习时,不再是机械地跑动手指,而是开始真正思考巴赫这位大师的思维轨迹。这种教学层面的提升,远比我预想的要深刻。它迫使我跳脱出纯粹的技术层面,进入到音乐的逻辑构建层面,极大地丰富了我对巴赫音乐的感知维度。
评分这本书的装帧设计,拿到手时就给人一种沉静而厚重的古典美感。封面设计并没有采用那种花里胡哨的图案,而是选择了简洁的米白色背景,配上清晰易读的黑色衬线字体,尽显专业与严谨。纸张的质感也相当不错,略微偏黄的内页减少了长时间阅读带来的视觉疲劳,对于需要反复研读乐谱的演奏者来说,这一点非常贴心。内页的排版布局更是体现了编者的匠心,五线谱的行距适中,音符间的留白恰到好处,即便是初学者在面对巴赫复杂的复调结构时,也能迅速抓住主旋律与对位声部的走向。我尤其欣赏它在关键技术点旁边的细微提示,那种近乎于导师在身侧的温柔引导,让人感觉这不是一本冷冰冰的教材,而是一位经验丰富的前辈在手把手地传授心得。整体来看,从视觉到触觉的体验,都为接下来的学习奠定了坚实而愉悦的基础。
评分我曾尝试过几本强调“巴洛克风格还原”的教程,它们往往要求使用极度轻盈、几乎没有重量的触键,这对习惯了浪漫主义厚重音色的我来说,简直是一种折磨,练不到五分钟就感觉手指僵硬。这本书在这方面处理得异常圆融。它认可了现代钢琴的共鸣特性,并指导我们如何在保持声部清晰度的同时,利用钢琴的延音和共鸣来展现巴赫的织体美。编者对于踏板使用的建议尤其精妙,精确到小节乃至乐句的推进,避免了那些一踩到底的“和弦泥泞”。对于那些想从初级程度(比如C大调的BWV802)稳步迈向更复杂曲目(比如D小调的BWV775)的琴童和成人学生来说,这种循序渐进的难度划分和精细的演奏提示,是确保学习路径不偏航的关键保障。
评分这本教材最让我感到惊喜的是其附带的“解析”部分,虽然我购买的不是附带音频的版本,但文字部分的深度挖掘已经足够令人称道了。它不仅仅是讲解了巴赫的对位法原理,还巧妙地将其与我们熟悉的其他音乐形式进行了类比,让那些抽象的音乐术语变得具象化。例如,在解释如何保持两个声部的独立性时,教材会用一个非常生动的比喻来描述“A声部像在讲述一个故事,而B声部则是在进行机智的评论”。这种教学语言的“去枯燥化”处理,极大地提高了学习的趣味性和持久性。它成功地将巴赫这位“音乐逻辑的建筑师”从高高在上的神坛上请了下来,变成了一位可以被我们理解、被我们接触的音乐导师。对于提升学习者的音乐素养和理解力,这本书的贡献是不可估量的。
评分说实话,市面上关于巴赫创意曲的教学版本已经多如牛毛,但很多版本要么是过度“现代化”处理,失去了原汁原味的和声色彩,要么就是过于学术化,晦涩难懂,让学生望而却步。然而,这本“教学版”找到了一个绝佳的平衡点。它的注释非常得体,既没有过度干预作曲家的原始意图,又恰到好处地解决了现代钢琴演奏习惯与巴赫时代触键感之间的矛盾。我特别留意了关于力度记号和触键方式的建议,它们并非僵硬的指令,而是提供了多种可能性,鼓励学习者根据自己的乐器特性和个人理解去探索最优解。这种开放式的引导,对于培养演奏者独立思考的能力至关重要。它不是在告诉你“应该怎么做”,而是在告诉你“可以怎么做,以及为什么”。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