右手常见技术问题
01 弹挑类
02 轮指类
03 扫弦类
04 摇指类
05 摭分类
左手常见技术问题
06 按音动作
07 润音类
DVD 2
01 腔韵类动作
02 打、擞、带
03 泛音
组织动作过程中的常见技术问题
04 右手换弦类动作
05 左手变位动作
其他类问题
06 触弦技术类
07 持琴
08 呼吸
09 感觉记忆
10 方法类问题
本片由上海音乐学院民族音乐系主任、教授、研究生导师、中国一位琵琶演奏艺术与教学法硕士学位的获得者李景侠主讲。介绍了琵琶演奏技术中常见问题的解决方法。李景侠1936年以全优成绩毕业于中国音乐学院并留校任教。1989年赴奥地利、德国留学,1990年回国任教于上海音乐学院。继1986年在北京举办个人独奏专场音乐会以来,她先后在十几个国家和地区举办音乐会多次应邀在海内外院校举办专题讲座及主持大师班。2001年以来,多次担任包括中国音乐金钟奖在内的琵琶专业大赛评委。她还长期致力于专业理论的研究,已发表学术论文12篇。2003年33万字的学术著作《中国琵琶演奏艺术》出版,影响广泛。
这本书的讲解方式实在太“接地气”了,完全没有那种高高在上的学院派说教感。作者似乎深知我们这些自学者或进修者在面对复杂技术时的困惑和挫败感,所以她总是用一种循循善诱的语气来引导。我最欣赏的是它对“错误示范”的处理,它没有回避那些初学者最容易犯的错误,反而把这些错误清晰地列出来,并分析产生这些错误的原因,然后给出纠正的步骤。这种“反向教学法”非常有效,因为我们往往更容易从自己犯错的地方找到突破口。举个例子,关于右手“扫轮”时手臂的放松度,书里通过一个形象的比喻来解释肌肉的联动,让我茅塞顿开,之前紧绷的手臂瞬间找到了正确的发力点。这种化繁为简、直击痛点的讲解风格,让复杂的演奏问题变得清晰明了,极大地增强了我的学习信心。
评分我之所以对这本书抱有极高的兴趣,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它在理论阐述上的深度和广度。它并没有停留在简单地罗列技巧,而是深入探讨了琵琶演奏中一些长期困扰演奏者和教师的“疑难杂症”。例如,关于揉弦力度和泛音控制的物理学基础分析,这本书给出了非常令人信服的解释,不同于以往那种“多练就好了”的模糊指导。我尤其欣赏作者对于“音色塑造”的细致剖析,她将音色分解为力度、触弦角度、指甲形状等多个变量,并一一提供了对应的练习方法,这使得我们不再是凭感觉去调整,而是有章可循地去雕琢自己的声音。对于一些高难度技巧,比如“轮指”的连贯性问题,书中不仅提供了基础练习,还结合了实际曲目片段进行讲解,非常具有实操性。读完前几章,我感觉自己对琵琶的声音物理特性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这对于突破瓶颈期至关重要。
评分从教学法体系来看,这本书无疑是建立在一个非常成熟的教学框架之上的。它不仅仅是一本演奏手册,更像是一套完整的教学思路的展现。我注意到,它在章节的递进上遵循了从易到难、由局部到整体的原则,确保学习者能够稳扎稳打地建立起扎实的演奏体系。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它对于不同年龄段和不同学习阶段的习琴者都提供了相应的建议,比如如何为少儿设计练习内容,以及如何指导进阶演奏者进行曲目诠释。这种全方位的教学考量,使得这本书的适用范围大大拓宽,不再局限于某一种特定人群。对于我这样的兼职教师来说,它提供了一种系统化的、可以信赖的教学蓝图,帮助我更好地规划课程,提升教学质量,展现出高度的职业素养。
评分阅读这本书的过程,仿佛进行了一次与资深演奏家的深度对话,从中获得的不仅仅是技术层面的提升,更是一种对音乐本体的敬畏与思考。书中穿插的一些历史背景和曲目赏析,虽然不是直接的技法教学,但它们极大地丰富了我对所演奏曲目的理解深度。了解了创作背景和当时对演奏风格的要求,再回过头来练习,我的演奏立刻多了一层“语境感”,不再是生硬地完成动作。这种文化与技术相结合的教学方式,让整个学习过程充满了乐趣和意义。它促使我超越了单纯的“弹奏”层面,开始真正思考如何用琵琶来“讲述”故事,如何用指尖传递出作曲家想要表达的情感内核。这本书真正做到了提升演奏者的艺术修养,不仅仅是技术工具书。
评分这本书的装帧和设计真是让人眼前一亮,尤其是封面那种沉稳又不失典雅的风格,一看就知道是下了功夫的。拿到手里,分量感十足,厚实的书页纸质摸起来就很舒服,翻阅起来也不会有那种廉价的粗糙感,这对于一本注重细节的专业书籍来说太重要了。我特别喜欢它在排版上的用心,图文的布局疏密得当,既保证了信息的密度,又没有让人感到视觉疲劳。那些乐谱的印刷清晰度简直是教科书级别的,每一个符号、每一个指位标记都看得清清楚楚,这对于我们学习者来说,能省去太多猜度和反复确认的时间。而且,书本的装订也非常牢固,那种可以完全摊平的设计,让我在练习时可以把书本放在琴谱架上,不用担心它会合拢,这对于长时间的练习者来说,简直是福音。总的来说,从拿到手的那一刻起,这本书就传递出一种专业、严谨的态度,让人对后续的内容充满了期待,感觉这不是一本普通的教材,更像是一件精美的艺术品,是对演奏艺术的尊重。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