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理,是敲开音乐大门的金钥匙。不管你是学习 声乐、器乐亦或学习创作,都离不开乐理知识作为基 础。就像写文章必须先学会写字一样,学音乐就必须 要先学会乐理。
你可能听说过,学习乐理很枯燥;或许也听到过 ,乐理很难学。其实,那都是一些没有毅力的人用来 吓唬别人的话。乐理根本没那么难学,只要你掌握了 方法,寻找出一些轻松的方式,让自己喜欢上它,乐 理其实很简单。
尤静波所著的《乐理速成/流行音乐自学入门丛 书》的特点就是抛去了那些深奥的专业术语,采用通 俗化、口语化的表述方式,以一首首熟悉的歌曲为例 ,让你在哼唱歌曲的过程中便轻松掌握乐理知识。这 里有音高、音长、节奏、节拍、音程、和弦、调式等 内容,全部谱例均选用了当代流行歌曲。有这些你所 喜爱的流行歌曲相伴,学乐理还会感觉枯燥吗? 一定要相信自己的能力,只要你觉得自己不比别 人差,就一定能够学好乐理。若想轻松学乐理,这本 书就是你*好的入门教材。
尤静波,浙江宁海人。北京现代音乐学院教授,流行演唱学院副院长,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流行音乐学会理事。长期从事流行音乐教学与研究工作,已出版《流行音乐历史与风格》《中国流行音乐简史》《欧美流行音乐简史》《歌词文化鉴赏教程》《流行歌曲创作教程》《流行演唱法》《儿童歌曲演唱教程》等著作,主编《中国儿童歌曲百年经典》(四卷),创作专辑《将小调进行到底》《时光日记》《如果你只是路过这个世界》《爸爸我爱你》等,曾受邀在北京大学、中央音乐学院、中国音乐学院、天津音乐学院、中国传媒大学等大学做流行音乐讲座。
**关 音高
**招 七个自然音
第二招 半音与全音
第三招 五个变化音
第四招 音高与具体位置
第二关 音长
**招 时值
第二招 附点
第三招 休止
第四招 连音线
第三关 节奏
**招 基本节奏
第二招 连音节奏
第四关 节拍
**招 2/4拍
第二招 3/4拍
……
第五关 音程
第六关 和弦
第七关 调试调性
第八关 常用记号
我花了大量时间对比了市面上几本主流的音乐基础教材,坦白说,大多内容要么过于学院派,充斥着大量五线谱和古典和声学的术语,要么就是流于表面,只教你几个和弦图就草草收场。但这本书的深度和广度拿捏得非常到位。它的编排逻辑非常注重“实用性反馈”。它不只是告诉你“这是什么”,更重要的是引导你去思考“它在音乐中起到的作用是什么”。例如,在讲解节奏型时,它没有仅仅罗列常见的4/4拍节奏,而是深入探讨了切分音在营造律动感上的魔力,并且配有大量的鼓点和贝斯线范例,这对于我这种主要兴趣在编曲和制作上的学习者来说,简直是醍醐灌顶。我特别欣赏它对“听感”的重视,很多乐理知识点都是从听觉体验出发,反推到理论结构,而不是反过来。这使得我在学习过程中,能始终保持对音乐本身的热情,而不是被枯燥的符号系统磨平了兴趣。如果说有什么美中不足,大概是部分复杂的配器法内容略显精简,但考虑到它的定位是“入门丛书”,这点瑕不掩瑜。
评分我是一位对音乐理论有一定基础,但一直苦于无法将其有效转化为实际创作的“卡壳者”。这本书最大的价值在于它提供了一个绝佳的“桥梁”——它成功地连接了“知道”和“做到”之间的鸿沟。书中后半部分有一个贯穿始终的实践项目,它引导读者从一个简单的动机开始,逐步添加节奏、构建和声、设计旋律线,最终完成一首小型作品的草稿。这个过程设计得非常巧妙,它不是一次性把所有知识点都砸给你,而是每学完一个模块,就立刻要求你用上它。这种“边学边做”的迭代式学习法,极大地增强了我的即时应用能力。以前我学完一个新知识点,转身就忘了,因为没有立刻找到使用的场景。但这本书的结构强迫我必须动手,让理论知识真正地“长”在了我的指尖和思维中。这种沉浸式的实践驱动学习体验,是我在其他任何资料中都未曾获得过的宝贵财富。
评分这本书的装帧设计和排版简直是艺术品级别的享受。作为一名视觉敏感型学习者,我发现很多乐理书的图示和谱例都密密麻麻地挤在一起,看得人头晕眼花。而这本丛书在这方面做得极其克制和专业。大量的留白,清晰的字体选择,以及关键概念用不同颜色和加粗效果突出显示,极大地提升了阅读体验。更重要的是,它在讲解复杂概念时,大量使用了精心制作的示意图,这些图表并非简单的流程图,而是带有强烈视觉冲击力的信息图表,能瞬间将抽象的音高关系具象化。比如,它用一个类似“音高滚轮”的模型来解释半音和全音之间的相对距离,比单纯看键盘图清晰太多了。我甚至觉得,就算不学习里面的乐理内容,光是把这些图表拿出来作为音乐设计的灵感来源,也很有价值。这种对细节的极致打磨,体现了作者团队对最终用户体验的尊重,而不是敷衍了事地把内容堆砌在一起。
评分这本书带给我的最大惊喜,是它对“非传统”音乐元素的包容性。很多传统的乐理教材,似乎只承认古典乐和某些固定的流行曲式是“正统”。但这本书一上来就明确表示,它的一切理论工具,最终都是为了更好地理解和驾驭流行音乐(包括但不限于摇滚、电子、R&B乃至电影配乐中的片段)。它非常坦诚地探讨了“打破规则”的重要性,并明确指出哪些规则是必须掌握的基础,哪些又是可以根据创作需求灵活变通甚至完全舍弃的。例如,在讲到模态调式时,它没有花费大量篇幅在复杂的教会调式历史溯源上,而是直接切入布鲁斯音阶和五声音阶在不同现代音乐风格中的实际运用频率和效果对比。这种“结果导向型”的教学方法,让我感觉自己不是在学一门古老的学科,而是在掌握一套现代的创作工具箱,里面的每一样工具都有其明确的战场定位。
评分这本乐理入门书,拿到手里就感觉沉甸甸的,不是那种薄薄的速成小册子。开篇的讲解方式非常接地气,作者似乎很清楚自学者的痛点。比如,在讲到音程和调式时,他没有直接抛出一堆枯燥的定义,而是先用日常生活中的例子来类比,让我这个对传统乐理知识一窍不通的人,一下子就能抓住核心概念。特别是他对和弦构成的阐述,简直是化繁为简的高手。我以前在网上找的那些教程,总是在讲三和弦、七和弦的构成音,听起来就像绕口令,但这本书里,作者把它们比喻成“搭积木”,不同的音高是不同形状的积木块,组合起来就有不同的“质感”。这种直观的教学方法,极大地降低了我的畏难情绪。我花了整整一个下午,只是沉浸在对基础和弦色彩的理解上,而不是被复杂的数学公式困扰。而且,书中还穿插了一些针对流行音乐的实际应用案例,比如分析某首著名R&B歌曲的和弦进行,让我感觉学到的东西立刻就能派上用场,而不是停留在纸面上。这对于急于想上手弹奏或创作的人来说,无疑是巨大的鼓舞。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