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目:
第一章 预备知识
第一节 钢琴弹奏的坐姿、手型和触键
第二节 钢琴弹奏的指法名称及运用
第二章 基 础 练 习(一)
第一节 左手练习
第二节 右手练习
第三节 双手练习
第四节 乐曲练习
01.小星星,亮晶晶
02.四季歌
03.送别
04.大鹿
05.春
06.荒城之月
07.小鸟飞来了
08.妈妈之歌
09.纺织姑娘
10.莫斯科郊外的晚上
11.娃哈哈
12.小红帽
13.多年以前
14.喀秋莎
15.DO、RE、MI
16.摇篮曲
17.八月桂花遍地开(一)
18.渴望春天
19.破碎的戒指
20.爱的浪漫曲
第三章 基 础 练 习(二)
第一节 左手练习
第二节 双手大调音阶练习
第三节 乐曲练习
21.丰收之歌
22.羊毛剪子咔嚓响
23.铃儿响叮当
24.苏珊娜
25.顽皮的杜鹃
26.啊!朋友
27.卖报歌
28.幸福在哪里
29.只要妈妈露笑脸
30.小松树
31.达坂城的姑娘
32.阿拉木汗
33.青春舞曲
34.情网
35.摇篮曲
36.共产儿童团歌
第四章 基 础 练 习(三)
第一节 左手三种带低音的柱式和弦伴奏音型与踏板练习
第二节 双手和声小调音阶指法与练习
37.三套车
38.蓝色的爱
39.夏日泛舟海上
40.拥护八路军
41.桑塔-露琪亚
42.红河谷
43.敖包相会
44.西班牙女郎
45.牧场上的歌
46.青年之歌
47.西风的话
48.来生缘
49.骊歌
50.大海啊,故乡
51.深深的海洋
52.长江之歌
53.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阳
54.春天年年来到人间
55.一片丹心
56.牵手
57.听海
58.我和你
59.花儿为什么这样红
60.瑶族舞曲
第五章 基 础 练 习(四)
第一节 左手练习
第二节 双手大调音阶指法与练习
第三节 乐曲练习
61.乘着歌声的翅膀
62.夜来香
63.山楂树
64.愉快的梦
65.边疆的泉水清又纯
66.今天是你的生日,中国
67.雪绒花
68.阿里郎
69.在北京的金山上
70.我是不是该安静地走开
71.故乡的亲人
72.梭罗河
73.春天的夜莺
74.画心
75.在路旁
76.天空之城
77.咱当兵的人
78.我只在乎你
79.鸿雁
80.故乡的云
81.涛声依旧
82.大约在冬季
83.我们与太阳一同升起
84.千千阕歌
85.渔光曲
86.可爱的家
87.花湖边
88.绒花
89.秧歌调
90.秸梗谣
第六章 基 础 练 习(五)
第一节 左手练习
第二节 双手小调琶音指法与练习
第三节 乐曲练习
91.小白船
92.故乡
93.德聂泊尔
94.古老的法兰西
95.平安夜
96.茉莉花
97.啊!我的太阳
98.海滨之歌
99.其实你不懂我的心
100.爸爸的祝福
101.在遥远的地方
102.歌声与微笑
103.友谊地久天长
104.让我们荡起双桨
105.我不想说
106.一剪梅
107.牧歌
108.下一站天后
109.樱花
110.珊瑚颂
111.小城故事
112.北国之春
113.赤诚花
114.大红枣儿甜又香
115.在水一方
116.海港之夜
117.好久不见
118.小情歌
119.驶向彼岸
120.十送红军
121.知道不知道
122.军民大生产
123.绣荷包
124.八月桂花遍地开(二)
125.南泥湾
24个大小调(和声小调)简谱音阶与键盘音位对照表
对学习简谱钢琴即兴伴奏的几点建议
后 记
我一直苦于找不到一本能真正连接“理论”与“实践”的钢琴教程,大部分书要么过于枯燥地讲解和声学原理,要么就是只提供一堆现成的曲谱让你机械地模仿。但这本让我看到了不一样的可能性。它似乎有一种魔力,能把那些抽象的乐理概念,通过非常直观的方式,与我们熟悉的流行音乐片段结合起来。我特别欣赏它在解析歌曲结构时所采用的“模块化”思路,不像以往那样死板地套用“主歌-副歌”的框架,而是更注重色彩变化和情绪递进。对于我这样喜欢即兴演奏,但又缺乏系统性思维的人来说,这简直是醍醐灌顶。它不是在教你“怎么弹某个特定的和弦”,而是在教你“在特定情境下,如何选择最合适的和弦进行来表达情感”,这种思维方式的转变,才是真正的价值所在。
评分这本书的深度和广度都超出了我的预期。我原本以为它会集中在某个特定的风格,比如只讲布鲁斯或者只讲爵士,但翻开目录才发现,它居然涵盖了从经典老歌到最新流行趋势的方方面面。更令人惊叹的是,它没有止步于表面,而是深入剖析了不同风格背后的核心“公式”。比如,它如何用一套通用的框架来解构不同年代的民谣的和弦走向,又如何在高难度R&B中拆解出那些看似复杂实则规律严谨的转调技巧。这种系统性的梳理,让原本杂乱无章的流行音乐知识点一下子变得井井有条。读完某几个章节后,我立刻拿出一首以前觉得“弹不动”的歌试了一下,惊喜地发现那些原本让我束手无策的地方,现在都有清晰的路径可以遵循了,成就感简直爆棚。
评分从一个纯粹的钢琴爱好者角度来看,这本书简直是教科书级别的存在。它不仅仅是一本技术手册,更像是一本音乐思维的构建指南。我尤其喜欢它在探讨不同歌曲“公式化”处理时,所穿插的那些关于音乐史和风格演变的简短介绍。这些背景知识虽然不是教程的核心,却极大地丰富了我的音乐视野,让我明白为什么某些和弦进行会成为经典,为什么特定的节奏型会流行起来。它引导我去听更多的音乐,去分析更多的曲谱,而不是仅仅停留在如何完美复刻书上的内容。这种由内而外的驱动力,远比死记硬背更有价值,它真正点燃了我对深入探索钢琴伴奏艺术的热情。
评分作为一名自学钢琴多年的爱好者,我经历过无数次瓶颈期,最怕的就是那种“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教程。这本书最打动我的地方,恰恰在于它对“即兴”二字的精准把控。它没有把即兴神化,而是将其视为一种可以学习和掌握的语言。它用大量的实例和非常接地气的比喻来解释那些高深的乐理知识,比如将复杂的属七和弦的功能比喻成“剧情转折点”,将琶音的运用描述为“给旋律镶边”。这种“去神秘化”的处理方式,极大地降低了学习的心理门槛。我感觉自己不再是单纯地在“模仿演奏”,而是开始真正理解音乐的内在逻辑,这对于我建立自己的演奏风格至关重要。
评分这本书的装帧和印刷质量简直让人眼前一亮,纸张厚实,文字和谱例清晰易读,没有任何模糊不清的地方。装帧设计上,它没有采用那种千篇一律的严肃风格,而是融入了一些现代的设计元素,看起来既专业又不失活力。内页的排版也做得非常考究,音符和指法标记都恰到好处,阅读起来非常舒适,长时间看也不会觉得眼睛累。特别是对于我这种视力不太好的学习者来说,这种细节上的用心简直是福音。翻阅起来感觉非常顺滑,书本的耐用性看起来也很不错,相信能够经受住我这个“翻烂狂人”的折腾。总之,从拿到书的那一刻起,我就能感受到作者和出版方在制作这本书上倾注的心血,这种对品质的执着,让人对后续的学习内容充满了期待。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