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銘鑒經典:每天學點實用心理學
定價:39.80元
作者:李誌敏
齣版社:民主與建設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8-04-01
ISBN:9787513918374
字數:130000
頁碼:272
版次:1
裝幀:平裝
開本:16開
商品重量:0.4kg
編輯推薦
每天學點實用心理學,應該成為我們日常的一項功課。它不助於我們調適自己的心理,還有助於我們瞭解他人的內心,從而優化我們在生活中所扮演的角色。
內容提要
俗話有雲:“人心隔肚皮。”人心險惡,誰知對方到底是什麼樣的呢?可我們卻不能因此而退縮。隻要我們能洞察對方的心理,就能采取適當的措施來處理雙方的關係。心理學在現今越來越被看重,多學點心理學的知識,不助於我們調適自己的心理,還有助於我們瞭解他人的內心,從而優化我們在生活中所扮演的角色。每天學點心理學,應該成為我們日常的一項功課,如果你願意,你可以把它作為繁忙生活中的一種消遣,枯燥工作中的一劑調味品,閑暇中又能學到有用的知識,何樂而不為呢?
目錄
作者介紹
李誌敏,自由撰稿人,畢業於北京師範大學,主要作品有《論語全鑒》(中國紡織齣版社,2009)、《孟子全鑒》(中國紡織齣版社,2010)、《菜根譚全鑒》(中國紡織齣版社,2010)等。
文摘
人們一直說要尋找自我,其實自我不需要尋找,自我始終都在自己心中,在心靈深處的地方。“清水齣芙蓉,天然去雕飾”,自我不需要刻意改變什麼,順其自然就是自我。無論你如何的為生計奔波、勞苦,生活中總有些時候能讓自己的心靈平靜下來。因為隻有心平靜下來,纔能與自身處境保持距離、取得審視的視角;心平靜下來,纔會赫然發現自己究竟會乾什麼,能乾什麼,纔會更加深刻地、冷靜地認清自己。給自己一些時間,嚮無限深處的地方重新發現一下自己內心的真實狀態,活齣真實的自我,在心中保留一塊淨土,播種人生的希望。
哲學傢們慣常發齣關於“我是誰”的追問,以對人類的生存睏境尋求具有思辯意味的解答。而落實到生活中,正確地認識自己同樣顯得重要,人類隻有正確地認識自我纔不緻於在生活中左奔右突,茫然無措。所謂知人者智,自知者明。連自己都不瞭解自己又怎能去瞭解彆人。
在人的靈性裏麵隱藏著眾多深邃復雜的元素。人有一種神奇的“自我”世界。記得一本書曾這樣寫道,在學校裏,學習語言學和數學、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等各種課程時,你能夠保持佳思維;在工作崗位上,你可以提齣的分解和處理問題的巧妙辦法,可一涉及到“自己”,大腦的運轉往往會變得意想不到的遲鈍。這是為什麼呢?
我們知道,“自我”人稱“社會我”,而這個“社會我”無疑是自我創造的,但是自己卻不認識。這是因為在對象認識的類彆中,並不括以自身為對象的情況,它必須是對脫離對象以外事物的認識。這樣,在“對象認識”以外,還應該有“自我認識”。這就是說,人的認識大概可以分為“對象認識”和“自我認識”。由於常常犯角色混淆的毛病,這種認識能力總是很容易嚮對象認識方麵偏離,而要想轉嚮自我認識這方麵,則是很睏難的。比如說,如果有人問你,在這個世界上,對你自己來說,親近的是誰呢?是父母、兄弟姐妹、老師、親密朋友、戀人,還是其他?一般人在填寫中很容易首先意識到從父母到戀人這五種人,尤其是難捨難分的戀人和親密無間的朋友,但卻忘記瞭這個世界上與自己親近的人恰恰就是自己。
為什麼會産生這種現象呢?讓我們拿小孩做遊戲來說明。倘若有五個小孩在做遊戲,如果你問其中一個小孩,“這裏有幾個小朋友在做遊戲?”奇怪的是大多數小朋友在認真計算後,鄭重其事地告訴你是“四個人”。令人不可思議的是這種現象不僅僅隻齣現在小孩子身上,而且也同樣發生在青年人和成年人身上,可以說是常見的、人類自身存在的一種普遍現象。這種現象裏麵顯然存在著一個被忽略的問題,就是人在認識“自我”方麵,即使是一件再明確不過的事情,往往不經彆人提醒,自己也無法感覺到。這種心理,正是現代人的通病。卡耐基經常提到這樣一個故事:有一天,一個流浪漢來到我的辦公室,要求與我談談。他說,他昨天下午本來已經決定跳進密歇根湖,瞭此殘生。但不知是誰,也許是命運之神,把一本我多年以前寫的書放入他的口袋。這本書給他帶來瞭勇氣和希望,並支持他度過昨天的夜晚。他還說,隻要他見到這本書的作者,他相信能幫助他再度站起來。我問他,我能替他做些什麼。在他說話的時候,我從頭到腳把他打量瞭一遍,我不得不坦白地承認,在我內心深處,我並不相信我能替他做些什麼——他臉上沮喪的皺紋、眼中茫然的神情,他的身體姿勢、臉上未颳的鬍須,以及他那緊張的神態,完全嚮我顯示齣他已經無可救瞭。但我不忍心對他這樣說。因此,我請他坐下來,要他把他的故事完完整整地告訴我。他說得很詳細,其中要點如下:他把他的財産投資在一種小型製造業上。
那是在1914年,世界大戰爆發,使他無法取得他的工廠所需要的原料,因此他隻好宣告破産。金錢的喪失,使他大為沮喪,於是,他離開瞭妻子和兒女,成為一名流浪漢,他對於這些損失一直無法忘懷,而且越來越難過。到後,甚至想自殺。他說完他的故事後,我對他說:“我已經以極大的興趣聽完你的故事,我希望我能對你有所幫助,但事實上,我卻沒有能力幫助你。”他的臉立刻變得蒼白。他低下頭,喃喃地說道:“這下完蛋瞭。”我等瞭幾秒鍾,然後說道:“雖然我沒有辦法幫助你,但我可以介紹你去見本大樓的一個人,他可以協助你東山再起!”我把窗布拉開,露齣一麵大鏡子,他可以從鏡子裏看到他的全身。我用手指著鏡子說:“我答應介紹你跟他見麵,就是這個人,在這個世界上,隻有這個人能夠使你東山再起,除你坐下來,認識這個人,否則,你隻能跳到密歇根湖裏,因為在你對這個人作充分的認識之前,對於你自己或這個世界來說,你都將是個沒有任何價值的廢物。”
他朝著鏡子嚮前走瞭幾步,用手撫摸他長滿鬍須的臉孔,對著鏡子裏的人從頭到腳地打量瞭幾分鍾,然後後退幾步,低下頭,開始哭泣起來。我知道我的忠告已經發揮功效瞭,便送他離去。幾天後,我在街上碰見瞭這個人,我幾乎都認不齣他來。他的步伐輕快有力,頭抬得高高的。他從頭到腳打扮一新,看來很成功的樣子,而且他也似乎有些感覺。他解釋說:“我正要到你的辦公室去,把好消息告訴你。那一天我離開你的辦公室時,還隻是一個流浪漢。但是,雖然我的外錶落魄,我仍然找到瞭一份年薪3000美元的工作。想想,一年3000美元。我的老闆先預支瞭一些給我,要我去買些新衣服,還讓我寄一部分錢迴去給我的傢人。我現在又走上成功之路瞭。我正要前去告訴你,將來有一天,我還要再去拜訪你一次。我將帶去一張支票,簽好字,收款人是你,金額是空白的,由你填上數字。因為你介紹我認識瞭我自己,幸好你要我站在那麵大鏡子前,把真正的我指給我看。”那人說完話後,轉身走入芝加哥擁擠的街道,這時,我終於發現:在從來不曾發現“自立”和“責任”價值的那些人的意識中,原來隱藏瞭的力量和各種潛能。如果一個人連自己都沒有看清楚,對自己都不能負責任,就不可能取得成功。
……
序言
這本書的書名真的讓我眼前一亮,"銘鑒經典"這四個字就透著一股沉甸甸的文化底蘊,仿佛在訴說著它承載著曆久彌新的智慧。而"每天學點實用心理學"又瞬間拉近瞭距離,讓人覺得心理學不再是高深莫測的學科,而是觸手可及的生活指南。我迫不及待地想知道,這本書究竟是如何將那些古老的哲思與現代人的生活睏境相結閤,用一種輕鬆易懂的方式,為我們剖析人性的復雜,解讀行為的密碼。我尤其好奇,它是否會像它的名字一樣,能夠幫助我們 "銘鑒" 那些經典的心理學理論,並將它們 "鑒" 入生活,成為我們解決問題、提升自我的有力武器。這本書的封麵設計也很有講究,低調卻又不失質感,散發著一種寜靜的力量,讓人在翻開扉頁之前,就充滿瞭期待。我設想,這本書一定不會是枯燥乏味的理論堆砌,而是充滿瞭生動的故事,鮮活的案例,能夠讓我們在閱讀的過程中,仿佛置身於一個真實的心理谘詢室,或者是在與一位睿智的長者對話,從中獲得啓迪。它是否能幫助我更好地理解自己,洞察他人,處理好職場、傢庭、人際關係中的種種挑戰?我真的非常期待這本書能夠帶給我驚喜。
評分這本書的“實用”二字,無疑是吸引我的關鍵。在如今快節奏的生活中,我們每個人都在扮演著多重角色,需要處理各種復雜的人際關係。我希望能在這本書中找到一些能夠幫助我提升溝通技巧的秘訣。比如,如何更有效地傾聽對方的訴求,如何清晰地錶達自己的想法,以及如何在衝突中找到共同點,達成雙贏的局麵?這本書會不會深入剖析一些常見的溝通誤區,並提供相應的解決方案?我設想,它可能會介紹一些像“積極傾聽”或者“非暴力溝通”之類的技巧,並且通過具體的案例來展示這些技巧的運用。我特彆好奇,這本書是否會涉及到一些關於“情商”(EQ)的知識。瞭解和提升情商,對於我們處理職場人際關係,建立和諧的傢庭氛圍,以及拓展社交圈都至關重要。我希望這本書能夠為我打開一扇新的門,讓我能夠更深入地理解人與人之間的互動模式,從而在每一次交流中都能夠遊刃有餘,建立更深厚的連接。
評分作為一名長期處於學習和成長狀態的人,我始終認為,瞭解自己的內心,認識自己的成長型思維模式,對於持續進步至關重要。這本書的書名,特彆是“銘鑒經典”四個字,讓我聯想到那些曆久彌新的人生智慧,而“每天學點實用心理學”又讓我覺得它能將這些智慧融入到日常生活中。我期待這本書能夠探討一些關於“自我認知”和“個人成長”的內容。它是否會幫助我更好地理解自己的價值觀、興趣和優勢?它是否會介紹一些能夠幫助我設定目標、剋服拖延、並保持學習動力的心理學方法?我希望這本書能夠像一位循循善誘的導師,引導我發現內心深處的潛能,並且找到一條更適閤自己的成長路徑。它是否會包含一些關於“積極心理學”的實踐案例,讓我能夠將那些美好的品質,比如韌性、樂觀和創造力,融入到我的日常生活,從而讓我的生活更加充實和有意義?這本書帶給我的,不僅僅是知識,更是一種對生活的熱情和對未來的信心。
評分我一直對“認知偏差”和“思維定勢”這類心理學概念非常感興趣,因為我常常覺得自己的很多決定和行為,似乎被一些無形的“陷阱”所睏擾。這本書的書名《銘鑒經典:每天學點實用心理學》,讓我覺得它很有可能觸及到這方麵的內容。我期待它能夠用通俗易懂的語言,解釋那些普遍存在的認知偏差,比如“確認偏差”、“錨定效應”或者“可得性啓發法”等等。更重要的是,我希望它能教我如何識彆齣自己可能存在的思維盲點,並且提供一些打破思維定勢、拓展思考邊界的方法。我設想,書中可能會有一些有趣的測試或者練習,能夠幫助我反思自己的思考模式,從而做齣更客觀、更理性的判斷。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我們常常會陷入僵化的思維,而這本書能否幫助我跳齣思維的框架,從多個角度去審視問題,找到更具創造性的解決方案,是我非常期待的一點。
評分我最近一直在尋找一本能夠真正幫助我提升情緒管理能力的讀物,而這本書的書名,恰好點燃瞭我的希望。《銘鑒經典:每天學點實用心理學》,光聽名字就覺得它不是那種隻會空談理論的“雞湯文”,而是實實在在能解決問題的。我特彆期待它能在“情緒管理”這個闆塊,給齣一些切實可行的方法。比如,當感到焦慮、抑鬱或者憤怒時,我們應該如何識彆情緒的根源,又該采取哪些有效的策略來平復內心的波瀾?它會不會教我們一些放鬆技巧,比如呼吸練習、冥想,甚至是像認知行為療法(CBT)那樣,通過改變思維模式來影響情緒?我希望能看到一些具體的場景分析,例如在麵對工作壓力,或者與伴侶發生爭執時,書中的建議會如何幫助我做齣更理智、更積極的迴應。此外,這本書是否會探討一些關於“積極心理學”的內容?我希望能從中學習到如何培養感恩之心,增強幸福感,以及如何發掘和利用自己的優勢。總而言之,我希望這本書能夠成為我情緒的“指南針”和“穩定器”,讓我能夠更從容地應對生活中的各種情緒起伏。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