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摄影艺术教程
定价:56.00元
作者:邬春生
出版社:中国电力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5-12-01
ISBN:9787512383944
字数:
页码:140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适读人群 : 《摄影艺术教程》适用于摄影学生及爱好者。
当相机不再只是记录时间与空间的方式,
当镜头不再只是捕捉瞬间的工具,
照片所反映的艺术性便成为衡量摄影者拍摄水平高下的直接标准之一。
为何持同样相机的拍摄者,拍摄出的照片却相差甚远?
为何面对同一景致,不同人却拍出了截然不同的效果?
在市场满目的摄影类图书中,讲授技能技法的随处可见,但从摄影艺术入手,以审美角度切入的却并不多见。
而艺术性的培养,对摄影初学者来说,却比购置优良设备、掌握娴熟技法困难得多。
《摄影艺术教程》正是以摄影的审美艺术为浓墨重彩的渲染点。
内容提要
作者同济大学邬春生副教授,以20余年丰富教学经验及大量深度摄影采风为基础,以摄影艺术美学入手,从摄影艺术的发展历史到摄影技术技巧的应用,再到摄影艺术审美与欣赏,在讲解基本摄影知识的同时,重点讲授了摄影艺术的审美规律和特点,以及如何创造有感染力的艺术形象。书中讲解主题涉及自然景观、人像、静物、建筑,以及动物,涵盖日常摄影中的所有常见题材,全面而系统;而书中所选的作品汇集了作者足迹遍布各地的精华作品,从中国的黔东南、川西北到西疆西部,从东南亚、俄罗斯到西欧、南欧。作者以其细敏的观察与洞见,为读者道出了摄影中不同艺术效果产生的缘由。
目录
作者介绍
邬春生,副教授,现任教于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1963年5月生。1989年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艺术教育系美术专业,获文学学士学位。中国建筑学会建筑师分会建筑美术专业委员会委员兼秘书长,上海美术家协会水彩画工作委员会会员。
作品曾入选:《庆祝上海解放四十周年画展》、《第五届全国建筑画大赛》、《1999上海澳门庆回归画展》、《2000上海水彩水粉大展》、《2005上海水彩画年展》、《上海高校青年教师美术作品展》、《2006首届中国当代学院水彩艺术展》、《2007上海水彩画展暨中韩水彩画展》,《2011上海水彩画展》,《2011日本东京都第十五回纪念展暨日本法国现代国际美术大展》;作品〈小巷〉、〈山乡秋色〉获《第五届全国建筑画大赛》作品奖;水彩作品〈光之韵〉、〈经幡飘飘〉、〈秋韵〉、〈农舍系列之一〉、〈雪域佛光〉、〈小桥流水人家〉分别入选《第九届、第十届全国建筑画大赛》、《2011第十一届全国高等院校建筑与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美术教师作品展》。
作品被编入《中国现代绘画》、《中外建筑》、《中国当代青年建筑美术家作品选》、《中国建筑画选》、《上海高校青年教师美术作品选》、《首届中国当代学院水彩艺术画展-作品选》、《2007上海水彩画展暨中韩水彩画展-作品选》,《2011第十一届全国高等院校建筑与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美术教师作品集》,《2011日本东京都第十五回纪念展暨日本法国现代国际美术大展-作品选》等。
曾主编“高校美术教材系列丛书”-《水粉》、《水彩》和《摄影基础》、《摄影艺术教程》《建筑摄影》《建筑摄影拍摄指南》等多书。曾在美国佛蒙特艺术中心和同济大学举办个人画展,多幅作品被国内外收藏家及艺术中心收藏。
文摘
序言
总论
第 一章 摄影艺术发展史简介6
第 一节 初期摄影(1839~1850年)6
第二节 早期摄影(1850~1889年)7
第三节 近代摄影(1890~1917年)9
第四节 现代摄影(1918~1960年)12
第五节 当代摄影(1960~至今)19
第二章 摄影器材基本知识篇22
第 一节 照相机的基本结构22
一、镜头22
二、快门装置25
三、取景器25
四、控制电路系统25
五、机身部件26
第二节 照相机类型27
一、传统胶片照相机27
二、数码照相机28
第三节 影像的存储29
第四节 影像的色彩控制30
一、色温30
二、数码照相机的白平衡31
第三章 摄影技术、技巧应用篇34
节 光的运用34
一、光线的基本特性35
二、光线的应用35
三、常用的摄影光源43
第二节 空间因素的把握48
一、景深与透视48
二、灭点会聚的应用52
三、视点的选择52
第三节 摄影的特殊效果56
一、影像多重曝光效果56
二、慢速摄影(慢门拍摄)56
三、高速快门58
四、高速度闪光58
五、变焦拍摄58
六、极浅景深控制61
七、模糊影像61
第四章 摄影艺术美学基础篇64
节 构图的基本知识64
一、恰当的画面取舍64
二、画面布局突出重点65
三、画面的均衡66
四、视点的选择69
五、影像的重构与裁切71
第二节 形式的构成71
一、线条的作用71
二、形状的表现77
三、体积的力量77
四、质感的描绘80
第三节 影调的魅力82
一、影调的作用82
二、影调的表现技巧82
三、影像的调性82
四、黑白影像的优势86
第四节 色彩的造型作用87
一、色彩的心理效应88
二、色彩造型中的对比94
三、色彩的和谐95
第五节 图纹语言100
一、肌理的影像效果100
二、图案的影像效果100
第六节 各种题材影像画面的基本视觉元素103
一、自然景观105
二、人像115
三、静物116
四、建筑119
五、动物124
第五章 作品欣赏126
自然景观126
人物128
静物132
建筑135
参考书目139
后记140
作为一名摄影爱好者,我一直渴望找到一本能够真正指导我提升摄影“质感”的书籍。市面上有很多摄影教程,大多停留在器材介绍和参数讲解,看完后感觉知识点很零散,难以形成系统化的认知。然而,这本书完全打破了我的这种顾虑。它以一种非常宏观和艺术化的视角切入,将摄影上升到了“语言”的高度,教你如何通过影像来“说话”。我特别喜欢书中关于“叙事性摄影”的章节,它引导我思考每一张照片背后可能蕴含的故事,以及如何通过构图、景深、色彩等元素来引导观众的情绪和思考。书中的例子都非常有代表性,从人文纪实到自然风光,再到肖像摄影,都提供了极具启发性的分析。我尤其对其中分析几位大师级摄影师作品的部分印象深刻,通过对他们作品的拆解,我得以窥见他们是如何在平凡的场景中捕捉到不平凡的瞬间,又是如何运用独特的视角和技巧来传达自己的艺术理念。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它不仅仅传授技术,更重要的是塑造一种摄影的思维方式,让我在拿起相机时,不再只是机械地按下快门,而是带着思考和情感去创作。
评分我最近刚入手了这本书,刚翻了几页就被深深吸引住了。之前我一直觉得摄影是一门非常技术性的学问,需要掌握很多复杂的参数和后期处理技巧。但这本书让我明白,摄影艺术的本质远不止于此。它更像是一门关于观察、关于表达的艺术。书中对于“观察力”的培养有着非常独到的见解,引导读者去留意生活中的细节,去发现那些被忽略的美。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关于“构图的呼吸感”这一部分,作者用生动的比喻解释了如何通过留白、线条和引导线来让画面显得更加舒展和富有张力,而不是死板地将主体塞满整个画面。这让我反思了自己之前很多照片的构图问题。而且,书中还探讨了不同类型的摄影,比如街头摄影的“决定性瞬间”,以及风光摄影的“情绪渲染”,这些内容都极大地拓展了我的摄影视野。读这本书的过程,就像在与一位经验丰富、见解独到的摄影大师进行一场深度的对话,让我受益匪浅。
评分这本书真的让我大开眼界!我一直对摄影充满热情,但总感觉自己停留在“拍照”的层面,无法真正理解“摄影艺术”的精髓。拿到这本书后,我被它翔实的内容和深入的剖析所震撼。它不仅仅是讲解光圈、快门、ISO这些基础知识,更重要的是,它教我如何去“看”世界,如何用镜头去捕捉和表达情感。从构图的黄金分割到色彩的情感解读,再到不同光线下的运用技巧,这本书都做了详尽的阐述,并且配有大量的优秀摄影作品作为范例,这对我这个视觉学习者来说简直是福音。我花了整整一个下午的时间,仔细研读了关于“光影的魔术”那一章,书中对如何利用自然光和人造光来塑造画面氛围的讲解,让我恍然大悟。之前我总是在抱怨光线不好,拍不出想要的效果,但这本书让我明白,光线是摄影师的画笔,关键在于如何运用它。作者用通俗易懂的语言,结合许多实际拍摄的案例,将抽象的艺术理论转化为可操作的技巧,让我受益匪浅。即使是对摄影稍有了解的朋友,也能在这本书中找到新的启发和深入的理解。
评分这本书的出现,可以说是彻底颠覆了我对摄影的认知。我之前总认为摄影就是“按下快门”的技术活,但这本书却让我明白,真正的摄影艺术,在于“看见”和“表达”。它不仅仅是一本技术指南,更像是一本关于如何用眼睛去感受世界、用镜头去讲述故事的教科书。书中对“意境的营造”的探讨,让我耳目一新。以前我只知道拍清晰、拍好看,但这本书教会我如何通过光影、构图、色彩,甚至是你选择的拍摄角度,来传递一种情绪,一种氛围,一种独特的个人风格。我特别喜欢书中关于“摄影师的内心世界”的章节,它强调了摄影师的个人情感和思考在作品中的重要性,这让我意识到,技术只是工具,真正打动人心的,是摄影师所注入的灵魂。读这本书,我感觉自己不再是被动地模仿,而是开始主动地去思考,去创造,去用摄影这门语言,表达我对世界的理解和感受。
评分坦白说,我拿到这本书之前,对于“摄影艺术”这个概念其实是有些模糊的。我只知道它比一般的拍照要“高级”,但具体高在哪里,怎么才能拍出“艺术感”,我一直没有一个清晰的概念。这本书简直就像是给我拨开了迷雾。它没有一上来就讲那些枯燥的技术名词,而是从摄影的历史、摄影的哲学,以及摄影师的创作心态入手,循序渐进地引导读者进入摄影艺术的殿堂。我特别欣赏书中关于“摄影的语言”和“摄影的节奏”的阐述,这让我开始意识到,每一张照片都是一个独立的表达,它有自己的声音,有自己的生命。书中的案例分析非常到位,作者能够一针见血地指出作品的优点和不足,并提出改进的方向,这比那些泛泛而谈的教程要实用得多。尤其是关于如何运用景深来突出主体,以及如何通过色彩搭配来营造氛围,这些技巧的讲解,让我感觉离拍出高质量的照片又近了一步。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