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中國科學院年鑒 2014
作者:中國科學院科學傳播局
齣版社:科學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4-12-1
ISBN:9787030424013
字數:
頁碼:411
版次:1
裝幀:平裝
開本:16開
商品重量:
編輯推薦
暫無相關內容
目錄
暫無相關內容
內容提要
《中國科學院年鑒(2014)》全麵、係統反映瞭中國科學院2013年各方麵工作,分綜閤情況、學部與院士工作和院直屬單位情況三部分。綜閤情況主要記錄中國科學院領導、機構變更、規劃與戰略、基地建設與科研管理、重大科技成果、隊伍建設與人纔培養、基礎設施與支撐條件、科技成果轉移轉化與院地閤作、國際閤作與港澳颱工作、基本設施建設、科學傳播與科學普及、2013年大事記等內容;學部與院士工作主要記錄學部領導機構、院士名單、谘詢評議工作、科學道德建設、學術工作、院士聯誼會工作、陳嘉庚科學奬基金會工作等內容;院直屬單位情況全麵介紹分院機構、科研機構、學校及公共支撐單位、新聞齣版單位、其他機構以及院直接投資的控股企業情況等。本年鑒各種資料的截止時間為2013年12月31日。
文摘
暫無相關內容
作者介紹
暫無相關內容
這本書,它承載著一個時代的科技脈搏,卻似乎有意迴避瞭過於微觀的細節,如同一個經驗豐富的長者,在講述傢族的曆史時,更側重於那些影響深遠的重大事件和世代傳承的傢風,而非傢長裏短的瑣碎生活。我渴望從中窺見那些具體的科學發現是如何孕育的,那些實驗數據背後隱藏著怎樣的艱辛與堅持,那些突破性理論是如何在無數次的推導與驗證中逐漸成型的。然而,《中國科學院年鑒 2014》提供的,更多是一種俯瞰式的視角,它為我描繪瞭2014年中國科技發展的宏觀藍圖:國傢在基礎科學研究、前沿技術探索、以及關鍵領域攻關上的總體部署,科研體製改革的動嚮,以及各個主要科研機構在這一年裏的工作重點和取得的成就。它像一本國傢科研的“白皮書”,梳理著政策的走嚮,指引著未來的方嚮。我雖然能夠從中感受到中國科技事業蓬勃發展的勢頭,能夠理解國傢對於科學創新的重視程度,但對於那些真正推動科學進步的“微觀肌理”,卻顯得有些模糊。我無法在其中找到某位科學傢是如何剋服睏難,某項實驗是如何一步步走嚮成功的具體過程。這讓我産生瞭一種“遠觀而不到其精”的遺憾,我站在高處眺望,看到瞭壯麗的山河,卻無法觸及每一片葉子的脈絡。
評分一本厚重的捲帙,沉甸甸地壓在我的案頭,封麵上的“中國科學院年鑒 2014”字樣,仿佛預示著一段關於科學探索、創新突破與國傢進步的宏大敘事。我懷揣著對中國科研力量的好奇與敬意,翻開瞭它。然而,當我細細品讀,卻發現這本年鑒並未如我所預期的那樣,直接呈現齣一幅幅具體的科技發明、突破性研究的細節圖景。它更像是一份宏觀的報告,一種對過去一年科研格局的總結與梳理。我期待看到具體的實驗數據、前沿的理論推演,甚至是某位科學傢伏案疾書的身影,但呈現在我麵前的是政策導嚮、戰略規劃、科研機構的年度概覽,以及重要的學術會議、科學人物的簡要介紹。這讓我産生瞭一種微妙的落差感。我渴望瞭解那些微觀的、觸及靈魂的科研故事,那些日復一日的實驗室堅守,那些靈光一閃的瞬間。而年鑒所提供的,更多是一種宏觀的視角,一種對整個科研體係的鳥瞰。它教會我理解國傢在科技發展中的整體布局,理解科研資金的流嚮,理解重大項目的立項邏輯。但這終究不是我心中那個關於“科學”的、具體而生動的圖畫。它像是一張描繪瞭國傢地圖的宏偉藍圖,我卻想在地圖上找到每一條小路、每一棟建築的模樣。
評分這本《中國科學院年鑒 2014》就像一位睿智的智者,它用一種概括性的語言,嚮我講述瞭中國科學院在2014年的整體麵貌。我從中看到瞭國傢對科技創新戰略的重視,看到瞭各個研究機構在不同領域的發展方嚮,看到瞭人纔培養和國際閤作的成果。它像一份高屋建瓴的報告,為我提供瞭一個瞭解中國科技體係整體運作的窗口。我能夠從中瞭解到,在這一年裏,哪些重大的科技項目得到瞭推進,哪些關鍵性的科研領域被寄予厚望。然而,當我試圖深入探尋那些“為什麼”和“怎麼樣”的時候,卻發現年鑒的篇幅似乎並不傾嚮於此。我渴望知道,在某個具體的科學問題上,中國的科學傢們是如何一步步探索並最終取得突破的;我希望瞭解,某個重要的科研成果,是如何在無數次的實驗、失敗與修正中最終誕生的。這本年鑒,它更側重於“是什麼”和“有多少”,而非“怎麼做”和“為何如此”。它像是在描繪一幅星空圖,我看到瞭璀璨的星辰,但卻無法觸摸到每一顆星星燃燒的火焰。這種感覺,就好比我看瞭一場盛大的閱兵式,看到瞭整齊劃一的方隊和先進的武器裝備,卻錯過瞭背後每一位士兵的汗水和訓練。
評分我帶著一種學習者的心態,試圖從這本《中國科學院年鑒 2014》中挖掘齣對我的研究領域——人工智能——的最新進展。我知道,中國科學院在人工智能領域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有著許多頂尖的實驗室和研究團隊。因此,我滿懷期待地尋找著關於深度學習、神經網絡、自然語言處理等方麵最新的突破性成果。然而,當我深入翻閱,卻發現年鑒中的內容更多是關於宏觀的政策傾斜、國傢層麵的科研項目部署、以及一些大型科研機構的整體性介紹。我期待看到具體的算法模型、實驗數據集的公開,甚至是關於某個算法在特定問題上取得突破性進展的詳細論述,但這些細節在年鑒中蹤跡難尋。它更像是一份記錄,記錄瞭在2014年,國傢在科技創新方麵的宏觀戰略和總體方嚮,以及各個主要科研院所的年度工作重點。我可以從中瞭解到哪些領域受到瞭重點扶持,哪些方嚮被認為是未來的發展熱點,但我卻無法在其中找到我所渴望的那種“硬核”的技術信息。這種感覺就像我渴望學習一項精湛的烹飪技巧,卻隻拿到瞭一份關於食材供應、餐飲業政策的報告。這本年鑒更像是在描繪一幅宏大的科技産業版圖,而我卻想在版圖上找到每一個具體的“點”,瞭解它們的“質”與“量”。
評分手捧《中國科學院年鑒 2014》,我期待著一場關於科學前沿的深度對話,一場關於那些改變世界的研究成果的細膩描摹。我希望能從中看到科學傢們是如何思考的,他們的靈感從何而來,他們的實驗過程是怎樣一番跌宕起伏。然而,當我沉浸其中,卻發現它更像是一份精心編織的“國傢科技成就清單”,它羅列瞭在2014年,中國科學院在各個學科領域所取得的重大進展、重要奬項、以及在國際閤作中的貢獻。它清晰地勾勒齣瞭中國科研力量的版圖,展示瞭國傢在基礎研究、應用研究以及高技術産業化方麵的宏偉布局。我可以從中瞭解到,在過去的一年裏,哪些領域獲得瞭重點支持,哪些科研機構承擔瞭國傢重要的使命。但遺憾的是,對於那些構成這些成就背後,更加生動、更加個體化的科學探索過程,年鑒所提供的篇幅卻顯得尤為有限。我無法從字裏行間感受到科學傢們在實驗室裏的日夜兼程,無法體會他們麵對未知時那種既興奮又忐忑的心情,更無法觸摸到那些微小的、決定性的科學發現是如何誕生的。這本年鑒,仿佛是一幅宏大的壁畫,色彩斑斕,氣勢磅礴,但我渴望的是能夠近距離欣賞壁畫上每一筆細緻的綫條和暈染。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