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湘西原始宗教艺术研究
定价:60.00元
作者:陆群
出版社:民族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3-02-01
ISBN:9787105117154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目录
苹导言
一、湘西原始宗教艺术的界定
二、湘西原始宗教艺术之研究综述和研究意义、研究
目标和研究内容
三、湘西原始宗教艺术研究的基本方法
第二章湘西原始宗教艺术产生和发展的文化环境
一、自然地理环境
二、经济生产方式
三、民族宗教模式
四、民族文化气质
第三章湘西原始宗教艺术的产生
一、湘西原始宗教是巫术宗教
二、巫术宗教导致实用性原始宗教艺术的产生
三、原始宗教与原始艺术的内在亲和性
第四章湘西原始宗教仪式中的艺术形态(上)
一、神意灵动的酣姿狂舞:仪式中的舞蹈
二、神灵面前的交响和吟唱:仪式中的音乐
三、通向忘我之境的神圣之“象”:仪式中的面具
四、超然灵动的视觉空间:仪式中的绘画
第五章湘西原始宗教仪式中的艺术形态(下)
一、神意翻飞的完美演绎:仪式中的服饰
二、驱邪降魔令鬼神:仪式中的法器
三、祭向超验时空的密语:仪式中的符篆、咒语和手诀
四、神圣空问的遮障与间隔:仪式的神坛和庙宇
五、人与自然起源的神话哲学:仪式中的巫经
第六章湘西原始宗教艺术的特征
一、相对封闭的地域自足性
二、民族文化的历史叙述性
三、价值目标的实用功利性
四、表达方式的具象性与象征性
五、情感表现的恣肆张扬
第七章湘西原始宗教艺术变迁的个案研究
一、“扎巴舞”:土家族古老的生殖舞
二、“毛古斯”舞蹈表现形态的衍变
三、湘西苗族生育神话的历史衍变
四、湘西血祭仪式的历史流变
五、湘西苗族“巴岱”宗教仪式中的道教因子
第八章湘西原始宗教艺术的功能
一、民族文化的承传功能
二、民族精神的凝聚功能
三、民族审美的熏陶功能
四、民众心理的调适功能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作者介绍
陆群,湘西古丈县人,1992年毕业于华中师范大学历史系。现任职于吉首大学哲学研究所,教授,硕士生导师,湖南省民俗学会副会长、湘西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委员会副主任,湘西州文联理事,吉首市第八届代表。主要从事民族宗教与文化研究。独立主持国家社科基金课题2项、国家民委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课题及湖南省社科课题多项。在《宗教学研究》等杨心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其中6篇被《新华文摘》、《中国社会科学文摘》、复印资料以及高校文摘转摘。出版学术专著《民间思想的村落——苗族巫文化的宗教透视》(2000)、《少数民族村寨调查·土家族卷》《2004)以及“文化与田野”人类学图文系列丛书《湘西巫蛊》、《湘西赶尸》、《湘西落洞》(2006)。其中《民间思想的村落》获2006年湖南省第八届哲学社会科学成果三等奖。著有诗集《二月花调》、《命里的村庄》、《旧日子》。
文摘
序言
刚收到这本书,还没来得及深入阅读,但从书名和大致浏览下来,就能感受到其沉甸甸的学术分量。《湘西原始宗教艺术研究》这个题目本身就极具吸引力,湘西,一个充满神秘色彩和深厚文化底蕴的地域,而“原始宗教艺术”更是指向了人类文明的源头和最古老的精神表达。我一直对那些埋藏在历史深处的信仰和与之相伴的视觉形式充满好奇,它们往往蕴含着人类最初对宇宙、生命、死亡的理解,以及对超自然力量的敬畏与沟通。这本书的出版,对于我这样一个对此领域充满求知欲但又缺乏专业知识的普通读者来说,无疑打开了一扇通往未知世界的窗口。我对书中可能涉及到的图腾崇拜、祖先祭祀、萨满巫术等内容充满了期待。想象一下,那些凝固在古代器物、岩画、雕塑上的符号和形象,它们背后隐藏着怎样的故事,承载着怎样的情感和智慧?这本书能否帮我拨开历史的迷雾,窥见那些早已消逝的古老灵魂的痕迹?民族出版社的出品,通常在学术严谨性上有着不错的口碑,这让我对内容的真实性和研究的深入程度有了初步的信心。虽然还未深入,但仅仅是书名和出版社信息,就已经激起了我强烈的阅读欲望,迫不及待想要探索湘西那片古老土地上,原始信仰与艺术交织出的独特魅力。
评分对于《湘西原始宗教艺术研究》这本书,我抱着一种谨慎而又充满探究的热情。作为一个对民俗学和艺术史略有涉猎的爱好者,我深知“原始宗教艺术”这一领域的研究难度和复杂性。它不仅仅是简单的图像辨析,更需要深入理解其背后的社会结构、信仰体系、宇宙观,甚至当时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情感世界。湘西地区,本身就拥有着丰富多元的民族文化,尤其是那些保留着较多古老习俗的少数民族,其宗教信仰和与之相关的艺术表现,往往具有极高的研究价值。我非常关心这本书在史料的梳理和考证方面做得如何。例如,作者是否能够整合多方面的文献资料,包括考古发现、田野调查、口头传说等,来构建一个相对完整的湘西原始宗教艺术图景?同时,书中对艺术形式的分析,是侧重于形式美感,还是深入挖掘其象征意义和功能性?我期待看到作者能够运用比较学的方法,将湘西的原始宗教艺术与其他地区,甚至是跨文化的类似艺术进行对比,从而揭示其独特性和普遍性。这本书的厚度(虽然还没看到具体页数,但通常这类学术著作都不薄)和其所覆盖的地域范围,都预示着这是一项艰巨而细致的研究。
评分拿到《湘西原始宗教艺术研究》这本书,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封面上那种沉静而富有历史感的色调,立刻就勾起了我内心深处对于那些古老文明的向往。我一直在思考,在文字尚未普及的年代,艺术是如何成为人类记录历史、传承信仰、表达情感的最重要载体?湘西,这片被誉为“神秘之地”的地域,其原始宗教艺术究竟隐藏着怎样独特的密码?书中是否会探讨那些构成原始宗教艺术的物质媒介,比如木雕、石刻、彩绘,甚至是那些被遗忘在山野间的岩画?我更感兴趣的是,这些艺术形式在当时是如何服务于宗教仪式的,它们是纯粹的装饰,还是具有某种神圣的象征意义?例如,某些图案是否代表着特定的神灵,某些形状是否具有法力,某些色彩又是否象征着特定的意义?我希望这本书能够为我解答这些疑问,让我能够透过那些古老的艺术符号,窥见湘西先民们的心灵世界,理解他们是如何通过艺术与自然、与神灵建立联系的。民族出版社的名字,也让我对这本书的内容深度和学术严谨性抱有很大的期待。
评分尽管还没来得及细读《湘西原始宗教艺术研究》的每一个字,但仅仅是翻阅目录和一些章节的标题,就足以让人感受到作者在湘西这片土地上,对于“原始宗教艺术”这个宏大命题所进行的深入探索。我特别期待书中能够展现出湘西地区在原始宗教艺术方面独有的地域特色和文化脉络。例如,是否会涉及苗族、土家族等主要民族的宗教信仰及其艺术表现?这些不同民族之间的宗教艺术,又是否存在相互影响和融合的痕迹?我设想,书中可能会对一些具体的艺术形式进行细致的剖析,比如那些具有象征意义的图案、造型奇特的雕塑,甚至是那些在祭祀活动中使用的道具。这些艺术品,是否能够帮助我们理解湘西先民们的世界观、宇宙观,以及他们对生死的态度?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提供一个清晰的研究思路和扎实的学术论证,让我能够更系统地了解湘西原始宗教艺术的形成、发展及其文化内涵。民族出版社作为一家在民族文化研究领域享有盛誉的出版社,相信这本书的学术价值一定不菲。
评分说实话,《湘西原始宗教艺术研究》这个名字,一开始就让我联想到了那些深藏在湘西山区里的古老传说和神秘祭祀。《湘西赶尸》虽然是民间故事,但它恰恰也折射出人们对于生命、死亡以及超自然力量的某种想象,而这种想象,往往就体现在原始宗教的艺术之中。这本书,会不会是一次对这些遥远而模糊的影像的具象化呈现?我特别好奇书中会不会有大量精美的图片,比如那些描绘神灵、鬼怪、图腾的壁画、雕塑、甚至是一些祭祀用的器物。图腾,这个概念本身就充满了神秘感,湘西地区是否也存在着独特的图腾崇拜,书中对此是如何解读的?那些符号和图案,是简单地象征,还是承载着更复杂的叙事和仪式功能?我甚至在想,这本书会不会涉及到一些关于巫术和祭祀的描写,比如人们如何通过艺术品与神灵沟通,如何祈求丰收、避灾,甚至如何安抚亡灵。当然,我并不期待它像文学作品那样有跌宕起伏的情节,而是希望它能够以一种客观、严谨但又不失感染力的方式,展现湘西那片土地上,在现代文明到来之前,人们是如何用艺术来表达他们对生命的理解和对未知的敬畏。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