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唱练耳实战强化训练/普通高校艺术专业招生统一考试复习备考丛书

视唱练耳实战强化训练/普通高校艺术专业招生统一考试复习备考丛书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文艺元叶卫国... 编
图书标签:
  • 视唱练耳
  • 音乐理论
  • 艺术考研
  • 音乐考研
  • 高等教育
  • 艺术专业
  • 考研复习
  • 音乐教学
  • 听力训练
  • 声乐基础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木垛图书旗舰店
出版社: 西南交大
ISBN:9787564359416
商品编码:29931959246
开本:16
出版时间:2017-11-01

具体描述

基本信息

  • 商品名称:视唱练耳实战强化训练/普通高校艺术专业招生统一考试复习备考丛书
  • 作者:编者:文艺元//叶卫国
  • 定价:38
  • 出版社:西南交大
  • ISBN号:9787564359416

其他参考信息(以实物为准)

  • 出版时间:2017-11-01
  • 印刷时间:2017-11-01
  • 版次:1
  • 印次:1
  • 开本:16开
  • 包装:平装
  • 页数:238
  • 字数:376千字

内容提要

由文艺元、叶卫国主编的《视唱练耳实战强化训 练/普通高校艺术专业招生统一考试复习备考丛书》 是一本艺考强化训练的辅导读物。汇集全国部分高校 及艺术高中一线教师多年教学实践经验所编写的实用 性教材,依据全国艺术类招生考试大纲对视唱练耳专 业统考和校考要求,以现行视唱练耳常用命题方式为 切入点,分“客观题听辨专项训练”“听写题专项训 练”“模拟试题综合训练”三大板块,以*不同的命 题方式,对学生进行强化训练,从而使考生能熟练掌 握视唱练耳基本技能。同时,本读物还配备音频,以 二维码的形式附于教材上。书稿中的音频有专门的 app,使用方便。
    

作者简介

文艺元,讲师,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硕士研究生,湖北省音乐家协会会员,武昌理工学院音乐与传媒学院音乐理论教师。多年来,一直从事音乐基础理论研究与教学工作,期间多篇学术论文和音乐作品在**及省市级刊物与活动中发表或获奖,同时参与组织编写多部教材。

目录

第一篇 客观题专项训练
第一章 音程听辨
第一节 音程名称
第二节 音程音位
第二章 和弦听辨
第一节 和弦名称
第二节 和弦音位
第三章 节拍听辨
第一节 以四分音符为一拍
第二节 以八分音符为一拍
第四章 音值组合听辨
第一节 以四分音符为一拍
第二节 以八分音符为一拍
第五章 调性听辨
第一节 和弦识别调性
第二节 音阶识别调性
第三节 旋律识别调性
第六章 客观题综合训练
第二篇 听写题专项训练
第一章 单音听辨
第一节 无升降记号
第二节 增加#F与bB
第三节 增加#C
第四节 增加bE
第五节 增加#G
第二章 和声音程连接听辨
第一节 C大调与a小调
第二节 G大调与e小调
第三节 F大调与d小调
第四节 D大调与b小调
第五节 bB大调与g小调
第三章 和弦连接听辨
第一节 C大调与a小调
第二节 G大调与e小调
第三节 F大调与d小调
第四节 D大调与b小调
第五节 bB大调与g小调
第四章 节奏短句听辨
第一节 以四分音符为一拍的节奏短句
第二节 以八分音符为一拍的节奏短句
第三节 听旋律记节奏
第五章 单声部旋律听辨
第一节 C大调与a小调
第二节 G大调与e小调
第三节 F大调与d小调
第四节 D大调与b小调
第五节 bB大调与g小调
第六章 听写题综合训练
第三篇 模拟试题
20__年听写试题答卷(一)


音乐理论与实践:基础与进阶 一、 音乐的基石:乐理基础教程 本书旨在为音乐学习者构建坚实的乐理知识体系,涵盖从入门到高级的各个层面。 第一部分:音与节奏的构建 1. 音高系统与记谱法: 详细阐述十二平均律、五度圈的概念,系统介绍五线谱、简谱的读写规范。重点解析不同音区记号的准确性,以及变音记号(升、降、还原、重升、重降)在乐谱中的实际应用。对固定唱名法与首调唱名法的区别与联系进行深入对比分析。 2. 节奏与节拍的精确控制: 全面梳理各种时值(全音符、二分音符至三十二分音符)的划分与组合,讲解附点、休止符的规范使用。深入探讨拍号的结构(如2/4、3/4、4/4、6/8、12/8),解析复拍号的内部分组规律,并通过大量实例训练如何准确地视奏复杂节奏型。 3. 音程的辨识与分析: 细致分类所有纯、大、小、增、减音程,教授如何快速判断音程性质和度数。阐述音程在和声构建中的作用,包括进行转位、数位关系的转换练习。 第二部分:和声的色彩与逻辑 1. 三和弦的构成与转位: 详尽讲解大三、小三、增三、减三和弦的构成原理,掌握其三种转位(第一、第二转位)的记写与功能。通过听觉识别训练,区分不同和弦色彩。 2. 七和弦及其扩展: 系统介绍属七和弦(V7)的解决方式、导音的引入与作用。扩展讲解大小七和弦、减七和弦(vii°7)的特性,并初步探讨九和弦、十一和弦在浪漫主义音乐中的应用实例。 3. 和声功能与连接: 深入理解调性体系中的主要功能和弦(T、S、D)及其替代关系。解析和声进行的基本规则,包括平行五八度的避免、经过和弦、副属和弦的运用,以及终止式的类型(正、变、伪终止)。 第三部分:调性与曲式结构 1. 调式与转调: 系统学习大调、小调(自然、和声、旋律)的音阶结构,掌握大小调之间的关系。重点剖析自然大调的属音、下属音如何构建出更丰富的色彩。深入讲解关系大小调、同主音大小调的转调技巧,以及近关系调的转换实例。 2. 曲式基础结构: 辨识并分析复调音乐的基本织体(主调音乐、复调音乐),解析二部曲式、三部曲式、带再现的三部曲式(ABA结构)的内在逻辑。学习变奏曲、回旋曲、奏鸣曲式第一乐章呈示部的基本框架。 --- 二、 听觉的磨砺:听音与视唱进阶 本板块旨在通过系统的训练,全面提升学习者的听辨能力、反应速度与准确性,为专业学习打下坚实的听觉基础。 第一部分:单音与旋律的精确捕捉 1. 音程听辨的实战训练: 针对所有音程进行高度模拟实际演奏情境的听辨练习。训练从三度到八度,以及增减音程的快速识别。重点强化“大三度与小三度”、“增四度与减五度”的听觉区分,要求在听完后能立刻准确唱出或记下。 2. 旋律的即时转录(听写): 涵盖不同拍号(包括3/4、3/8、5/4等不规则拍号)下的单行旋律听写。练习的难度梯度设计合理,从四小节的节奏型到包含装饰音、经过音的八小节完整乐句。强调节奏的准确性是旋律听写成功的关键前提。 3. 节奏的复述与创新: 听取复杂节奏(如附点、切分音、十六分音符的跑动),要求学习者不仅能用口令准确复述,还能将其转化为规范的五线谱记写,并能模仿并创作出具有类似风格的节奏组合。 第二部分:和声的立体感知与分析 1. 和弦性质的听觉定位: 训练区分大、小、属七、减七和弦在听感上的差异。练习“和弦内音的排列”——听完后能准确写出和弦的根音位置(原位、转位)。 2. 和声进行与终止式听辨: 重点训练听辨和弦功能(T-S-D)的转换过程。听辨正、变、伪终止的听觉特征,并能准确标记出乐句结束时的和声功能。听写练习将涉及两声部或三声部基础和声的进行。 3. 调性关系的识别: 通过听觉分析,判断乐曲在不同调性间的转换点,识别关系大小调的色彩变化,并对复杂调式(如弗里吉亚调式、利底亚调式)的音高特性进行敏感捕捉。 第三部分:节奏与旋律的视唱能力 1. 固定调与首调视唱的融合: 分别针对固定唱名法(C调为基础)和首调唱名法(根据调号确定Do的位置)进行大量练习。要求学习者在看到陌生调性时,能迅速确定调性中心,并准确流畅地唱出。 2. 装饰音与技巧的展现: 视唱练习中加入颤音、回音、倚音、琶音等常见的装饰性技巧。要求在保持音准和节奏稳定的前提下,将这些技巧快速、清晰地展现出来。 3. 二声部视唱: 训练两个独立声部(例如高音声部与中音声部,或两个旋律声部)的同时视唱能力。重点在于声部间的独立性、音高对齐与和声音响的整体把握。 --- 三、 演奏的延伸:键盘与实践技巧 本书的最后一部分,将理论与听觉训练与键盘实践相结合,确保学习者能将抽象的音乐概念转化为具体的演奏技能。 1. 键盘基础操作与音阶: 规范演奏所有大小调音阶(包括经过两个升降号的调性),要求达到均匀的力度和流畅的指法转换。熟练演奏琶音及分解和弦的指法练习。 2. 和弦的键盘识别与演奏: 要求学习者能够快速在键盘上找到任意三和弦、属七和弦的根音位置,并能不加思索地演奏其原位与转位。这是将和声理论付诸实践的桥梁。 3. 即兴伴奏与和声配器初探: 结合基础和声学知识,学习如何为简单的旋律(如民歌或练习曲)进行基础的、符合逻辑的和弦伴奏。初步了解不同和弦(如I、IV、V7)在不同节奏型下的键盘织体设计,为未来的即兴创作打下基础。 本书内容严格围绕音乐学的核心技能展开,涵盖了乐理的系统学习、听觉的精确训练以及键盘实践的初步应用,是音乐专业学习者巩固基础、迎接考试的理想辅助教材。

用户评价

评分

说实话,我本来对这种“考试丛书”抱着非常谨慎的态度,因为很多市面上的复习资料往往是“挂羊头卖狗肉”,内容空泛,印刷质量也堪忧。然而,这本书的厚度、纸张的质感和排版的专业度,首先就给人留下了极佳的第一印象。我是一名非音乐专业的跨考者,基础相对薄弱,对那种上来就甩一堆复杂五线谱和变拍子的教材望而却步。这本书最打动我的地方在于它的“循序渐进”和“详尽解析”。在练耳部分,它的听写训练不仅仅是给出正确的音高或节奏,更会附带解释为什么这个和弦是这个功能,为什么这个转调是这样进行的。这种“知其所以然”的讲解方式,极大地降低了我学习的心理门槛。我发现自己不再是被动地去模仿答案,而是主动地去分析音乐语言。更绝的是,它在难度升级时,会用非常直观的图表或对比法来区分相近的音程和调式,比如自然小调和和声小调在听感上的微妙差异,书里用不同颜色的墨水和箭头标记出来,非常人性化。这本书帮我建立起一个扎实且可信赖的知识框架,让我在高强度的复习中找到了安定的力量。

评分

这本书简直是为我这种音乐科班学生量身定做的!我一直觉得视唱练耳这门课,理论知识和实际应用之间总有一道难以逾越的鸿沟,很多教材讲得晦涩难懂,或者例题过于基础,根本达不到应试要求。但拿到这本《视唱练耳实战强化训练》后,那种豁然开朗的感觉太棒了。首先,它的编排逻辑非常清晰,从基础音阶的模唱到复杂的节奏型视唱,再到听辨和旋的进阶,层层递进,完全符合我们从入门到精通的学习路径。特别是它针对“普通高校艺术专业招生统一考试”这个特定目标,里面的练习题型和难度设置,简直就是对历年真题的精准复刻和强化。我特别喜欢它在视唱部分加入的大量“不和谐音程与和弦”的训练,这在很多普通教材里都是一笔带过的内容,但却是考试中拉开分数的关键。而且,这本书的配套音频资源做得非常到位,清晰、准确,没有多余的杂音干扰,真正做到了“实战”的模拟效果。通过高强度的跟唱和跟奏,我感觉自己的音准和节奏感都有了质的飞跃,不再是死记硬背音符,而是真正理解了音乐的结构和进行。强烈推荐给所有正在备考的同学,这绝对是通往理想院校的“加速器”。

评分

从一个多年从事音乐教育工作者的角度来看,这套丛书的价值远远超出了学生备考的需求。我发现,很多在校大学生,甚至一些初级教师,在面对一些新兴的、前沿的听觉训练方法时,知识体系是断裂的。这本书在基础的二部合唱视唱之上,大胆引入了更高阶的对位、卡农片段的听辨与演唱。这对于培养学生对声部独立性的理解至关重要。尤其是它对特定调式(比如弗里吉亚调式、利迪亚调式等)的专门训练单元,内容详实,配有大量真实的听觉例子,这在市面上绝无仅有。我甚至尝试将这本书中的一些听觉分析练习,用于我自己的高级进修课程中,学生们的反应非常好,他们表示第一次清晰地理解了这些“异域”调式在听觉上的色彩和功能。这本书的编者显然对当前国内高校的教学趋势和考试的潜在方向有非常深入的研究,它所选取的范例既有古典音乐的严谨性,也兼顾了现代音乐对听觉的挑战性,是一种非常成熟且富有远见的教材设计。

评分

我得说,这本书的装帧和内容设计简直是一场视觉和听觉的“双重折磨”——当然,是那种让人进步的折磨。我拿到这本书时,首先被它大量的“标记”和“提示”所吸引。在视唱部分,所有容易唱错的音程、容易断裂的乐句,都被用醒目的符号做了标记,仿佛作者提前预知了学生在哪里会犯错。这种“预判式”的教学法,极大地节省了摸索的时间。而在练耳的听辨题库部分,它采取了一种“交叉对比”的模式。比如,一组小三和弦的听辨练习后,紧接着就是一组增三和弦的听辨,迫使大脑必须时刻保持高度警觉,辨别细微的半音差别。这本书的难度曲线设置得非常陡峭,但提供的辅助工具也相应丰富,比如提供了详细的模唱口型建议,以及如何通过闭合口腔共鸣来锁定特定音高的技巧。这套书不仅教你怎么“考”,更重要的是在“训练”你的耳朵和大脑如何高效地协同工作。说实话,如果不是亲身体验,真难以相信一套教材能把枯燥的训练变得如此有针对性和高效益,对于应试者而言,这是不可多得的利器。

评分

对于我们这些常年与乐器打交道的演奏者来说,视唱练耳常常沦为“不得不做的任务”,而不是提升音乐素养的工具。我一直觉得自己的耳朵不够“灵敏”,尤其是在听到复杂转调或者不规则节奏时,大脑处理不过来。这本书的实战强化训练模块,彻底颠覆了我的固有认知。它设计的很多“听辨与模唱结合”的练习,简直是魔鬼级别的挑战,但效果立竿见影。比如,它要求你在听到一个四小节的和弦进行后,立刻用视唱的方式把低音声部模唱出来,这对瞬间的听觉聚焦能力是极大的考验。此外,这本书在节奏训练上非常注重“身体感”,它鼓励读者通过拍腿、跺脚等方式去内化复杂的切分音和复节奏,这比单纯地数拍子要有效得多。我用了这本书半个月后,在排练中,指挥让我对一个非常规的十六分音符组进行修正时,我能立刻准确地捕捉到节奏的“出轨”点,演奏效果比以前精准了不止一个档次。这本书真正做到了将“耳力”转化为“乐感”和“演奏力”,它不是冰冷的应试工具,更像是一位严厉又耐心的私人导师。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