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心理學視野中的網絡輿論引導研究
定價:36.00元
作者:曹茹,王鞦菊
齣版社:人民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3-10-01
ISBN:9787010126913
字數:
頁碼:
版次:1
裝幀:平裝
開本:大32開
商品重量:0.4kg
編輯推薦
內容提要
輿論是社會矛盾的反映,但社會矛盾不直接生産輿論;各種媒體是意見交流的平颱,而並非意見的生産者;意見的來源是每個人的頭腦,而終使意見成為輿論的是社會心理。社會心理是輿論的直接生産者。由曹茹、王鞦菊編著的《心理學視野中的網絡輿論引導研究》圍繞這個論題基於對網民心理的分析,在心理學框架下、主要藉鑒社會心理學的知識與原理,分析瞭網絡輿論形成與發展的內在心理機製、網絡輿論問題的心理成因、群體心理在網絡輿論中的角色與作用、網絡輿論引導的心理策略等重要問題,對於認清網絡輿論的實質、尋求解決網絡輿論諸多問題的方法具有重要的參考價值。《心理學視野中的網絡輿論引導研究》為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2009年度項目《基於網民心理的網絡輿論引導研究》(項目批號09YJA860002)的終成果。
目錄
作者介紹
曹茹,女(1963.3一現在),河北灤縣人。河北大學新聞傳播學院教授,碩士生導師。現擔任河北大學新聞學院新聞係主任、河北大學傳播心理研究所所長、中國社會心理學會理事、中國社會心理學會傳播心理專業委員會委員等職。1986年畢業於河北大學中文係新聞專業,獲文學學士學位;2003年考入中國傳媒大學(時為北京廣播學院),師從劉京林教授,主攻傳播心理學方嚮,2006獲文學博士學位。自1986年至今,執教於河北大學,從事新聞傳播學教學與研究20餘年。為本科生、研究生主講《傳播學概論》、《新聞心理學》等課程,主持、參與多項*、省部級科研項目;著有《新聞從業者職業倦怠研究》一書,此書獲河北省社科成果二等奬。《河北省新聞輿論監督狀況》(閤著)一文、河北省社科基金項目“河北省黨報新聞改革研究”(參與)獲河北省社科成果二等奬。在省級以上學術刊物上發錶論文近30篇。
文摘
序言
《心理學視野中的網絡輿論引導研究》這個書名,一下子就擊中瞭我的好奇心。在信息爆炸的時代,網絡輿論早已成為一股不可忽視的力量,但其背後的運作機製卻常常令人費解。而“心理學視野”,則預示著這本書將從一個更為根本的層麵來解讀這個現象。我一直相信,理解人類的心理是理解一切社會現象的關鍵,網絡輿論自然也不例外。我非常期待書中能夠深入剖析,個體在網絡環境中會受到哪些心理因素的影響,例如認知偏差、情緒反應、群體歸屬感等等,以及這些因素是如何相互作用,最終匯聚成一股股強大的網絡輿論洪流。同時,“引導”這個詞也讓我對其潛在的應用價值充滿期待。我希望這本書不僅僅是理論的探討,更能為如何更科學、更有效地引導網絡輿論,促進積極健康的社會討論,提供一些深刻的見解和實踐性的建議。這本書的書名本身就充滿瞭吸引力,讓我覺得它一定能夠為我提供一種全新的視角來理解我們所處的網絡世界。
評分這本書的書名非常吸引我,直覺告訴我它應該是一本能夠深入剖析我們現代社會中一個極其重要且復雜現象的著作。網絡輿論,這個無形的巨獸,在很大程度上塑造著我們的認知,影響著我們的情緒,甚至可能左右著社會的發展方嚮。而“心理學視野”的加入,則讓這本書的定位更加獨特和具有深度。我期待它能不僅僅停留在對現象的描述,而是能從人類心理的底層邏輯齣發,去解釋為什麼網絡輿論會以這樣的方式産生、傳播和演變。是群體心理在作祟?是認知偏差在起作用?還是情緒感染在加速擴散?我希望這本書能夠提供一些令人信服的心理學理論和研究,來揭示這些背後隱藏的機製。同時,“引導”這個詞也暗示著本書可能不僅僅是理論探討,更會觸及如何有效、負責任地塑造和管理網絡輿論,這對於政府、企業、媒體乃至普通網民來說,都具有現實的指導意義。我希望書中能夠提供一些案例分析,讓我們看到成功的輿論引導是如何進行的,以及其中蘊含的心理學智慧。
評分這本書的書名讓我立刻聯想到瞭當下社會中層齣不窮的“羅生門”事件,以及那些在社交媒體上瞬間引爆又迅速冷卻的熱點話題。曹茹和王鞦菊老師的《心理學視野中的網絡輿論引導研究》,聽起來就像一把鑰匙,能夠打開理解這些紛繁現象的門。我個人對心理學在理解人類行為模式上的解釋力非常感興趣,尤其是在網絡這個高度互動且信息爆炸的環境下,個體的心理如何被放大、被感染,進而形成群體性的情緒和觀點,這是非常值得探索的。我好奇書中是否會詳細分析諸如從眾心理、群體思維、確認偏誤、情緒傳染等心理學概念,並結閤具體的網絡輿論案例,來闡述這些理論是如何在網絡空間中得到印證和應用的。此外,“引導”這個主題也讓我對書中可能涉及的倫理和策略産生瞭濃厚的興趣。在信息真假難辨、情緒極易被煽動的網絡世界,如何進行積極、理性、有建設性的輿論引導,避免誤導和操縱,這無疑是一項極具挑戰性的任務。我希望作者能夠在這方麵給齣一些深刻的見解和可行的建議,為構建健康的網絡輿論生態提供理論支撐。
評分《心理學視野中的網絡輿論引導研究》這個書名,如同一道光,照亮瞭我一直以來對網絡世界迷霧重重的睏惑。我們每天都在被海量的信息和觀點所包圍,網絡輿論如同潮水般湧來,深刻地影響著我們的生活和思考。而“心理學視野”,則讓我看到瞭這本書的獨特之處——它並非僅僅停留在現象的描述,而是試圖從人類最本質的心理活動齣發,去探尋網絡輿論形成和發展的深層邏輯。我非常好奇,書中會如何運用心理學理論來解釋那些在網絡上迅速發酵的群體情緒,比如憤怒、恐懼、崇拜,以及它們是如何在虛擬空間中被放大和傳播的。是否存在一些普遍的心理規律,使得某些內容更容易在網絡上獲得關注和認同?“引導”這個詞,更是觸及瞭問題的核心。我期待書中能夠探討,在充分理解人類心理特性的基礎上,如何纔能實現有效且負責任的網絡輿論引導,既能凝聚共識,又能避免操縱和偏見。這本書在我看來,既有學術的深度,也有現實的指導意義,是一本值得深入閱讀的著作。
評分當我看到“心理學視野中的網絡輿論引導研究”這個書名時,我的第一反應是,這終於有人係統地把心理學和網絡輿論這個我們日常生活中無處不在的現象結閤起來探討瞭!我一直覺得,要真正理解網絡上那些時而瘋狂、時而理性、時而又充滿矛盾的輿論,不從心理學角度入手是遠遠不夠的。因為歸根結底,網絡輿論是由一個個鮮活的個體組成的,而這些個體的行為和想法,很大程度上受到其內在心理機製的影響。我迫切想知道,這本書會從哪些心理學理論來解讀網絡輿論的形成?是信息處理的認知模型?還是社會認同和群體動力學?亦或是情緒的爆發與蔓延的機製?我期待書中能夠提供一些紮實的理論框架,並用豐富的案例來加以佐證。更何況,“引導”這個詞,更是讓我看到瞭這本書的現實意義。在信息泛濫、觀點多元甚至對立的網絡時代,如何進行有效的輿論引導,使其朝著積極、健康的方嚮發展,避免負麵情緒的擴散和不實信息的傳播,這對於社會穩定和進步至關重要。我希望這本書能為我們提供一些具有操作性的方法和思路。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