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中华国学经典 阅微草堂笔记 9787512650831

ZH中华国学经典 阅微草堂笔记 9787512650831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清] 纪昀,方永义 著
图书标签:
  • 国学
  • 经典
  • 阅微草堂笔记
  • 清代
  • 文学
  • 文化
  • 历史
  • 赵翼
  • 思想
  • 笔记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淘淘书屋专卖店
出版社: 团结出版社
ISBN:9787512650831
商品编码:30012462276
包装:精装
出版时间:2017-09-01

具体描述

基本信息

书名:中华国学经典 阅微草堂笔记

定价:32.00元

作者: 纪昀,方永义

出版社:团结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7-09-01

ISBN:9787512650831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精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阅微草堂笔记》一书为纪昀晚年所作,写于乾隆五十四年(1789)至嘉庆三年(1798)之间。全书共二十四卷,包括《滦阳消夏录》《如是我闻》《槐西杂志》《姑妄听之》和《滦阳续录》5种。整部作品恬淡古雅,质朴简洁,无论是写人还是叙事,皆着墨不多,不过粗陈梗概,点到为止,但极有章法,颇见情致。

目录


作者介绍


方永义,原名张煜锋,男,长期从事编辑工作。先后主编《中华传统文化丛书》,参编《华夏名传》等图书。

文摘


序言



《阅微草堂笔记》:一场跨越时空的鬼神游历与人间洞察 在浩瀚的中华传统文化星河中,《阅微草堂笔记》宛如一颗璀璨的明珠,静静地闪耀着它独特的光芒。这部由清代文学家纪晓岚编纂的鸿篇巨著,以其包罗万象的鬼神故事、奇闻异事,以及其中蕴含的深刻人生哲理,穿越百年时光,至今仍吸引着无数读者驻足品味。它并非是一部虚构的志怪小说,更像是一部以笔记形式记录的,充满想象力的“非虚构”作品,将作者在现实生活中的观察、聆听、甚至梦境,加以艺术化的加工,呈现给世人一个既神秘莫测又无比真实的奇幻世界。 《阅微草堂笔记》的篇幅浩繁,共包含十六卷,数千则条目,其内容之驳杂,涉及之广泛,令人惊叹。其中,最为人熟知的便是那些形形色色的鬼怪狐仙、神灵精怪的故事。然而,作者的笔触并非止步于此,他更是将目光投向了人间百态,记录了历史上的逸闻趣事、民间传说、社会风俗,甚至是作者自身的读书心得、人生感悟。这些故事,有的惊心动魄,引人入胜;有的幽默诙谐,令人捧腹;有的则寓意深远,发人深省。 鬼神世界的奇幻描摹与人间道德的镜鉴 在《阅微草堂笔记》中,鬼神的世界并非是完全脱离现实的彼岸。纪晓岚巧妙地将神鬼之事与人间现实交织在一起,使得读者在阅读鬼怪故事的同时,也能够审视自身,反思人性。笔记中的鬼魂,并非仅仅是恐怖的象征,他们往往带着生前的执念、情感,甚至是未了的心愿。他们或因冤屈而徘徊,或因执着而不得安宁,或因功德而得超度。这些鬼魂的命运,在某种程度上,折射出人世间的种种不公、贪婪、情爱与悔恨。 例如,书中记录了许多因果报应的故事。一些为富不仁、欺压百姓的恶人,在死后化为厉鬼,受尽折磨;而一些善良正直、乐善好施之人,即便在生前遭遇不幸,死后也能得到超脱,甚至得到神灵的庇佑。这些故事,在潜移默化中,向读者传递着朴素的道德观念: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纪晓岚并非是简单的说教者,他以生动的故事,将道德伦理融入其中,让读者在感官的冲击中,体会到某种超越功利的价值。 同时,《阅微草堂笔记》也展现了鬼神世界的“人性化”。书中的狐仙、精怪,很多都具备了人的情感、欲望,甚至会参与到人间事务中。它们或为报恩,或为报仇,或为了自身的利益,与人类产生各种各样的交集。这些描写,不仅增加了故事的趣味性,更重要的是,它打破了人与非人之间的界限,暗示着世间万物皆有灵性,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对于未知世界的某种想象与探索。 细节的精妙之处:窥探清代社会的缩影 《阅微草堂笔记》的价值,绝不仅仅在于那些光怪陆离的鬼神故事。细心品读,我们会发现,这部笔记是了解清代社会风貌、人情世故的一面绝佳的镜子。纪晓岚以其敏锐的观察力,记录了大量的社会生活细节,从官员的腐败、士人的清高,到市井的繁华、农民的疾苦,再到民间信仰、习俗禁忌,无不包含其中。 笔记中对官场百态的描写,尤其值得关注。纪晓岚本人便是身居官场之人,他对官场的黑暗、官员的贪婪、以及士人之间的明争暗斗,有着深刻的体会。他通过各种故事,揭露了官场的虚伪与腐朽,同时也展现了一些正直官员的清廉与担当。这些描写,虽然以笔记的形式呈现,却具有极强的现实批判意义。 此外,书中对民间社会的描绘也同样生动。例如,关于各种祭祀活动、节日习俗的记录,让我们得以窥见当时人们的精神世界和生活方式。那些关于乡野传说、民间故事的片段,则为我们保留了珍贵的民俗文化遗产。 艺术价值的独特魅力 《阅微草堂笔记》的艺术价值,在于其独特的叙事风格和语言魅力。纪晓岚的文笔,朴实而不失雅致,简洁而不失生动。他善于运用简练的语言,勾勒出鲜活的人物形象,营造出引人入胜的故事情节。他的叙述,往往带着一种不动声色的幽默感,即使是描写恐怖之事,也常常能让读者在心生敬畏的同时,感受到一丝莞尔。 这种“寓庄于谐”、“寓警于趣”的写作手法,使得《阅微草堂笔记》摆脱了单纯的志怪小说的窠臼,成为一部老少皆宜、雅俗共赏的经典。读者在享受故事带来的阅读快感时,也能从中汲取养分,增长见识,启迪智慧。 思想深度:对人生、命运与宇宙的哲思 超越了表面的鬼神奇谈,《阅微草堂笔记》深藏着纪晓岚对人生、命运、以及宇宙的深刻思考。他通过无数个看似独立的个体故事,串联起一个关于人性和宇宙运行的宏大叙事。 笔记中充斥着对“宿命”与“自由意志”的探讨。一些故事似乎在暗示,人的命运早已注定,无可逃避;而另一些故事,又强调了人为的努力和选择对命运的影响。这种辩证的思考,反映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对天命与人为关系的复杂认知。 同时,纪晓岚对“情”的描绘也极为深刻。无论是人间的爱恨情仇,还是鬼神世界的依恋不舍,他都以一种悲悯的笔触加以展现。他看到了“情”的力量,能够驱动人心,也能带来无尽的苦难。 更深层次的,笔记中也透露出作者对宇宙运行规律的探索。他从鬼神现象中,试图寻找某种秩序和必然性,这与中国古代哲学中“天人合一”的思想有着内在的联系。 结语:一本值得反复品读的文化宝藏 《阅微草堂笔记》是一部百科全书式的作品,它包含了历史、哲学、民俗、文学等多个层面的价值。它以一种轻松而引人入胜的方式,带领读者走进一个充满想象力的世界,但同时,它又将我们拉回到现实,引发我们对人生、道德、以及宇宙的深刻思考。 时至今日,当我们翻开《阅微草堂笔记》,不仅是在阅读一个故事,更是在与一位伟大的思想家、观察家进行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它是一部中华传统文化的宝藏,值得每一位热爱中国文化的读者,去细细品味,去深入探究,去从中获得属于自己的感悟与启迪。它以其博大精深的内涵,证明了经典永恒的生命力,也为我们理解中国文化、理解中国人的思维方式,提供了一个独特的视角。

用户评价

评分

对于我们这些在传统文化和现代思潮中寻求平衡的读者来说,这本书无疑提供了一个极佳的参照系。它的学术严谨性毋庸置疑,但更难能可贵的是,它并没有将自己束之高阁,而是以一种非常“接地气”的方式与我们进行沟通。我感受得到作者试图跨越时代的鸿沟,将那些经过时间淘洗的精髓,用最适宜当代人理解的语境去重新阐释。这使得阅读过程充满乐趣,既能享受探寻古法的乐趣,又不至于在艰涩的文字中迷失方向。总而言之,这是一部集美学享受、智力启迪与精神滋养于一体的佳作,值得每一个对中华文化有敬畏之心的人反复品读,常读常新。

评分

这本书的装帧设计真是让人眼前一亮,那种古典的韵味扑面而来,拿到手上就感觉沉甸甸的,很扎实。纸张的质感也非常好,摸起来光滑细腻,油墨的印刷清晰锐利,每一个字都仿佛是精心雕琢过的艺术品。特别是封面那烫金的纹饰,在光线下微微闪烁,透着一种低调的奢华。我特地找了个阳光好的午后,泡上一壶清茶,就这么静静地端详着,光是欣赏它的外在美,就足以让人心生敬意。这本书的开本大小也设计得恰到好处,既方便拿在手里阅读,又能保证版面有一定的舒展度,阅读起来不会觉得局促。可见出版方在制作这套书时,是下了大功夫的,绝对不是那种粗制滥造的普及本,而是真正用心去对待经典的一种态度。这种对“物”本身的尊重,无形中也提升了阅读的仪式感和期待值,让我对即将展开的阅读之旅更加充满向往。

评分

我最近开始尝试重新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希望能从更古老的智慧中汲取营养,而这本书的出现,简直是雪中送炭。它给我的感觉就像是走进了一座尘封已久却又被精心打理的古典园林,每走一步,都能发现新的景致,新的感悟。我特别欣赏作者那种旁征博引却又抽丝剥茧的叙事方式,他似乎总能用最朴素的语言,点破那些深藏在字里行间的玄机。阅读过程中,我发现自己不仅在吸收知识,更是在体验一种思维方式的转变,那种缜密的逻辑和深邃的洞察力,即便放在今天来看,也具有强大的生命力。这不像是在被动接受信息,更像是一场与古代智者的平等对话,让人在不经意间就提升了格局和视野。

评分

这本书的价值,绝不仅仅是提供知识的堆砌,它更像是一面镜子,映照出我们现代人思维中的盲区和局限。我发现,在快节奏的生活中,我们似乎已经习惯于追求即时的、表层的满足,而这本书却敦促我们慢下来,去探究事物背后的深层规律和人性的本质。它让我开始反思自己对“成功”、“智慧”、“和谐”这些概念的理解是否过于单薄。读完某一章节后,我常常会合上书本,陷入长久的沉思,去对比书中所述与我自身经历的差异。这种内观和反思的过程,比单纯的记忆知识点要深刻得多,它正在潜移默化地改变我的处事态度和看待世界的角度,让人感觉整个人都变得更沉静、更有韧性了。

评分

说实话,最初被这本书吸引,是冲着它名字里带着的“国学经典”这四个字去的,担心内容会过于晦涩难懂,像啃石头一样费劲。可真正翻开后,却惊喜地发现,作者的笔触是如此的温和而富有启发性。他仿佛一位经验丰富的引路人,总能在关键时刻给出恰到好处的解释和注释,让那些原本看似高深莫测的理论变得平易近人起来。我尤其喜欢其中一些小故事和案例的穿插,它们如同生动的画面,将抽象的道理具象化了,让我的理解不再停留在表面。特别是当我在思考一些人生抉择时,不经意间翻到书中某一页,那些穿越了时空的真知灼见,总能给我带来醍醐灌顶般的清明感,让人茅塞顿开,这大概就是经典真正的魅力所在吧。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