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信息
作 者:(南朝宋)刘义庆著;中华文化讲堂注译
版 次:1
页 数:504
字 数:330千
印刷时间:2017-6
开 本:32开
纸 张:胶版纸
印 次:1
包 装:平装
中图分类号:I242.1
编辑
★中国人应读的国学经典
★荟萃儒释道三家经典 涵盖经史子集精华
★古籍整理团队 历时六年的成果荟萃
★内容更全 译注更精 字体够大 阅读更宜
内容简介
《世说新语》是南朝刘义庆编撰的“志人小说”,主要记述汉末、三国、两晋士族阶层的言谈风尚和遗闻轶事。它真实反映了这一时代人们的风俗习惯和社会风貌,所涉及的人物上至将相,下至士庶僧徒,因而成为研究这一时期历史的重要史料。本次出版,为方便现代读者阅读,我们在对原文进行精心校对的基础上,又进行了详尽的注释和准确流畅的翻译。
作者简介
刘义庆(403年-444年),彭城(今江苏徐州市)人,刘宋宗室,武帝刘裕之侄,袭临川王。曾集士人门客作《世说新语》、《幽明录》等书。
中华文化讲堂是一个致力于中华传统文化典籍整理与出版的编辑团队。现已编辑出版有《群书治要考译》《群书治要(原文版)》《中华经典诵读教材》《中华经典诵读教材(第二辑)》《国学治要》《文白对照史记》《纳兰词笺》等,广受读者的喜爱。
书籍目录
德行*一
言语第二
政事第三
文学第四
方正第五
雅量第六
识鉴第七
赏誉第八
品藻第九
规箴第十
捷悟第十一
夙惠第十二
豪爽第十三
容止第十四
自新第十五
企羡第十六
伤逝第十七
栖逸第十八
贤媛第十九
术解第二十
巧艺第二十一
宠礼第二十二
任诞第二十三
简傲第二十四
排调第二十五
轻诋第二十六
假谲第二十七
黜免第二十八
俭啬第二十九
汰侈第三十
忿狷第三十一
谗险第三十二
尤悔第三十三
纰漏第三十四
惑溺第三十五
仇隙第三十六
媒体评论
出版说明
人类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经济与科技超速发展,人们在体验经济繁荣和科技成果的同时,欲望的膨胀和内心的焦虑也日益放大。如何在物质繁荣的时代,让我们获得内心的满足和安详,从经典中获取智慧和慰藉,或许是我们不二的选择。
之所以要读经典,根本在于,我们应当更好地认识我们自己从何而来,去往何处。一个人如此,一个民族亦如此。一个爱读经典的人,其内心世界必定是丰富深邃的。而一个被经典浸润的民族,必定是一个思想丰赡、文化深厚的民族。因为,文化是民族之灵魂,一个民族如果不能认识其民族发展的精神源泉,必定就会失去其未来的生机。而一个民族的精神源泉,就保藏在经典之中。
,我们提倡复兴中华传统文化,当自提倡重读经典始。然而,读经典之目的,绝不仅在徒增知识而已,应是古人所说的“变化气质”,进一步,是要引*我们进德修业。《易》曰:“君子以多识前言往行,以蓄其德。”实乃读经典之要旨所在。
基于此理念,我们决定出版此套《谦德国学文库》,“谦德”,即本《周易》谦卦之精神。正如谦卦初六爻所言:“谦谦君子,用涉大川”,我们期冀以谦虚恭敬之心,用今注今译的方式,让古圣先贤的教诲能够普及到每一个人。引导有心的读者,透过扫除古老经典的文字障碍,从而进入经典的智慧之海。
作为一套普及型的国学丛书,我们选择经典,不仅广泛选录以儒家文化为主的经、史、子、集,也将视野开拓到释、道的各种经典。一些大家所熟知的经典,基本全部收录。同时,有一些不太为人熟知,但有当代价值的经典,我们也选择性收录。整个丛书几乎囊括中国历史上哲学、史学、文学、宗教、科学、艺术等各领域的基本经典。
在注译工作方面,版本上我们主要以主流学界公认的权*版本为底本,在此基础上参考古今学者的研究成果,使整套丛书的注译既能博采众长而又独具一格。今文白话不求字字对应,只在保证文意准确的基础上进行了梳理,使译文更加通俗晓畅,更能贴合现代读者的阅读习惯。
古籍的注译,固然是现代读者进入经典的一条方便门径,然而这也仅仅是阅读经典的一个开端。要真正领悟经典的微言大义,我们提倡*好还是研读原本,因为再的白话语译,也不可能完全表达出文言经典的原有内涵,而这也正是中国经典的古典魅力所在吧。我们所做的工作,不过是打开阅读经典的一扇门而已。期望藉由此门,让更多读者能够领略经典的风采,走上领悟古人思想之路。进而在生活中体证,方能直趋圣贤之境,真得圣贤典籍之大用。
经典,是一代代的古圣先贤留给我们的恩泽与财富,是前辈先人的智慧精华。我们在享用这一份财富与恩泽时,更应对古人心存无尽的崇敬与感恩。我们虽恭敬从事,求备求全,然因学养所限、才力不及,舛误难免,恳请先贤原谅,读者海涵。期望这一套国学经典文库,能够为更多人打开博大精深之中华文化的大门。同时也期望得到各界人士的襄助和博雅君子的指正,让我们的工作能够做得更好!
说实话,初次接触这类古典笔记小说,我还有点担心会因为语言隔阂而晦涩难懂,但《世说新语(谦德国学文库)》的编排和注释工作做得相当到位,让这段历史变得触手可及。它最大的魅力在于那种“讲故事”的叙事能力,寥寥数语,便勾勒出一个鲜活的人物形象,连带着他们那个时代的风尚和价值取向也一览无余。我特别喜欢那种关于“容止”的描摹,寥寥几笔就能让人在脑海中构建出一个具体可感的“美男子”形象,这种文字功力,简直是鬼斧神工。这种“以小见大”的手法,比宏大的历史叙事更具感染力,它让我们看到了那些历史巨人是如何在日常生活中流露出他们真实的情感和性情。它不仅仅是记录了逸闻轶事,更是在潜移默化中,构建了一种独特的审美标准,影响了后世文人对“风度”的理解。
评分我将这本书视为一种精神上的“慢食”,必须得沉下心来细细品味,才能体会到其中韵味。它不像现代快餐文学那样追求即时的刺激,而是需要时间去消化和回味的。书中的许多对话场景,逻辑性或许不如严谨的哲学论辩,但其机锋和趣味性却是无与伦比的。我发现自己常常会因为某个精彩的机智应答而会心一笑,甚至忍不住停下来,在脑海中模拟当时的场景和氛围。这种阅读体验带来的愉悦感是多层次的,它不仅是知识的获取,更是一种审美上的享受和智力上的激发。它记录的那些冲突与和解,那些对时局的微妙反应,都折射出那个特定历史时期知识分子群体复杂的内心世界,让人深思。
评分这本《世说新语(谦德国学文库)》简直是打开了一扇通往魏晋风度之门的钥匙。我一直对那个时代的名士风流、那些或清高孤傲、或率性洒脱的人物充满好奇,而这本书的呈现方式,恰到好处地满足了我对那个“竹林七贤”式生活哲学的想象。它不是那种枯燥的史书,更像是一本精心编纂的“名士生活指南”和“高级段子集”。阅读过程中,我仿佛能闻到空气中弥漫的兰花香气,看到那些人在雪夜里秉烛夜谈,讨论玄学,或者在东山之上悠然自得。那些看似随意的言谈举止背后,蕴含的却是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对生命意义的独特体悟。比如,某些人物面对困境时表现出的那份超然物外的淡定,实在是令人叹为观止,远非我们现代社会里常见的焦虑与浮躁所能比拟。它教会我的,不是具体的知识点,而是一种态度,一种在乱世之中保持精神独立和人格尊严的艺术。每一次翻阅,都能从中汲取到一股清流,洗涤心灵上的尘埃。
评分这本书最令我着迷的一点,在于它对“瞬间”的捕捉和定格。它不长篇大论地分析人物的动机,而是通过一个眼神、一句短评、一个不经意的动作,就完成了对人物性格的刻画,极其精炼和传神。这种叙事风格,极大地提升了文字的张力。我感觉自己像一个旁观者,坐在历史的角落里,亲眼目睹了那些传奇人物的真实瞬间,而不是通过后人的刻板加工。这种亲历感,使得书中的人物形象格外立体和可信。它为我们后人提供了一个观察传统社会中“雅”与“俗”、“入世”与“出世”之间微妙平衡点的绝佳范本,值得反复玩味和揣摩。
评分作为一名国学爱好者,我深知传统文化体系庞杂,而这本《世说新语》无疑是理解魏晋士人精神内核的绝佳入口。它展现的并非帝王将相的功过是非,而是知识精英阶层如何在高压环境下寻求自我解放和精神寄托的路径。那些关于“名士风流”的记载,与其说是炫耀,不如说是在维护一种精神上的洁癖,是对同类人之间心意相通的渴望。这种对个性解放的执着追求,在后世许多文学和艺术作品中都能找到源头。阅读时,我常常感叹,在那个物质条件相对匮乏的时代,他们的精神世界却如此丰沛和自由,这份反差带来的震撼,比读任何励志书籍都要来得深刻和持久。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