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中信国学大典 黄帝内经
定价:45.00元
作者:导读苏晶, 袁世宏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3-09-01
ISBN:9787508640730
字数:
页码:
版次:5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 香港中华书局百年典藏,全套50册;跨越经典**、引领国学变革
★ 的创作团队,国学泰斗饶宗颐名誉主编,集结两岸三地空前阵容,全球汉学界的**学者倾力打造
★ 深具国际视野,展现中西文明的碰撞与交融,以现代眼光、世界眼光、未来眼光来抚慰人心的摩登新国学
★ 贴近当代社会的解读,挖掘古代国学经典的当代意义,浮躁社会的醒世箴言,迷茫心灵的治愈良药
★老少皆宜,修身必读、学习,导读、原典、注释、译文、赏析与点评、名句索引、插图等一应俱全,解读全面专业。真正读懂思想、受益一生
★ 诗书传家久,国学继世长,双色印刷,装帧典雅,用纸考究,附全彩阅读指南,馈赠佳品、传世国学典藏
内容提要
中信国学大典(50册)是中信出版社引进自香港中华书局的一套深具国际视野、贴近当代社会的中华传统文化经典藏书。中信国学大典延聘国学泰斗饶宗颐为名誉主编,邀请海内外知名国学家担任经典的选编、导读及译注。中信国学大典既收录了《论语》、《》、《孙子兵法》、《孟子》、《庄子》等不可不读、不可不知的中华经典名著,也囊括了《礼记孝经》《心经金刚经》《六祖坛经》《净土三经》等耳熟能详的经典作品。
《黄帝内经》是中国现存医学文献中早的一部典籍,它比较全面地论述了中医学的基本理论和学术思想,为中医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现存《黄帝内经》,包括《素问》和《灵枢》两部分,每部分八十一篇。其所揭示的生命活动规律和思维方式,对当命科学的研究也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目录
作者介绍
袁世宏,医学博士,曾任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现任香港大学中医学院高级教学顾问。全国五百名老中医学术思想与临床经验继承人之一,获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首批中医临床人才称号。
苏晶,医学博士,曾任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中国500名老中医学术思想与临床经验继承人,获国家卫生部、人事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颁发证书。获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首批中医临床人才称号。全国时间生物学与时间医学学会理事,香港中西医结合学会会员,中国睡眠研究会会员。曾主持参与科研课题十余项,发表学术论文三十余篇,出版学术专著十余部。现在香港大学从事中医经典教学和临床工作。
文摘
序言
从整体的阅读感受来看,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关于传统医学的著作,它更像是一面折射中国古代士人生活哲学与世界观的镜子。导读者在梳理脉络时,展现出了一种宏大的历史视野,他们将书中的理论置于更广阔的文化和历史长河中去审视,而不是孤立地看待这些知识点。这种处理方式,使得即便是对医学知识本身兴趣不大的读者,也能从中汲取到关于“天人合一”的东方智慧,了解到古人是如何看待生命、健康与自然的和谐统一。阅读过程中,我感觉自己仿佛穿越了时空,与那位遥远的先贤进行了一场跨越千年的对话。它成功地激发了我对中国传统智慧的敬畏之心,并且让我开始重新审视自己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习惯和观念,这种由内而外的触动和启发,是任何一本纯粹的知识传授书籍都难以企及的深度体验。
评分作为一位业余的传统文化爱好者,我常常在阅读过程中遇到这样的困扰:当遇到一个不理解的词汇或者一个典故时,需要频繁地在好几本不同的参考书和字典之间来回切换,这极大地打断了阅读的连贯性和沉浸感。这本书在这方面表现得极为出色,可以说是一个“一站式”的解决方案。它的注释系统做得极其细致和人性化,并非简单地在页脚标注一个脚注,而是将相关联的解释、背景知识甚至是一些相关的哲学流派的观点,都巧妙地融入到了导读的文字结构中。举个例子,当谈到某个养生理论时,它会立刻补充说明该理论在当时社会背景下的应用,以及它与同时期其他学派的异同。这种丰富的关联性,使得阅读体验不再是线性的,而是多维度的立体展开。每一次翻阅,都像是在进行一次深度的主题探索,而不是简单地接收信息,极大地提升了学习的效率和乐趣。
评分我一直对古代的哲学思想抱有浓厚的兴趣,但很多译本或者导读版本,要么过于学术化,充满了晦涩难懂的术语,让人望而却步;要么就是过于通俗化,为了追求流畅性而牺牲了原著的精髓和严谨性。然而,这本导读的切入点处理得非常精妙。作者们似乎深谙普通读者与深奥古籍之间的那道鸿沟,他们没有试图用现代的口吻去“重新诠释”那些流传千年的智慧,而是像一位耐心的老者,一步一步地引领我们走入迷宫。我特别喜欢它对一些核心概念的辨析,那种层层剥茧,引经据典的论证方式,既保持了对经典的尊重,又极大地降低了理解的门槛。读完其中几章,我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仿佛那些原本笼罩在历史尘埃中的概念,在现代的语境下重新焕发了光彩。这种平衡感的把握,绝对是导读者功力的体现,它让人在学习的过程中,既能感到知识的厚重,又不至于被其压垮,真正做到了“雅俗共赏”的境界。
评分这本书的装帧设计真是让人眼前一亮,那种沉稳大气的格调,很符合它深厚的文化底蕴。拿到手的时候,首先注意到的是纸张的质感,不是那种廉价的、一看就容易泛黄的材料,而是偏向于温润的、带着一丝哑光的触感,读起来非常舒服,长时间翻阅也不会觉得眼睛疲劳。封面上的字体选择也颇有讲究,楷书和篆书的穿插使用,瞬间就把人带入了一种古朴典雅的氛围之中。我个人特别欣赏出版社在细节上的处理,比如书脊的烫金工艺,虽然低调,但却在光线下折射出一种低调的奢华感,让人感觉这不是一本普通的工具书,而是一件值得珍藏的艺术品。而且,这本书的开本选择得非常恰当,既不像那种小开本那样拿在手里显得单薄,也不像特大开本那样笨重,刚好能一手持握,方便在任何场合阅读。光是翻阅这本书的物理体验,就足以让人对手中的这份国学经典产生敬畏之心。它成功地将现代的印刷技术与古典的美学完美融合,为读者提供了一种沉浸式的阅读准备,让人在正式进入文字内容之前,就已经被其外观所折服。
评分这本书的排版布局简直是教科书级别的典范,充分考虑了长时间阅读的视觉舒适度。首先是字号和行距的比例拿捏得恰到好处,字体选择了那种笔画清晰、结构端正的字体,即使在光线不佳的环境下阅读,也不会感到吃力。更值得称赞的是边距的处理。它没有为了塞入更多的内容而压缩边距,而是留出了足够的空白区域,这不仅使得整页看起来疏朗有致,呼吸感十足,而且也为读者在需要时做批注留下了宝贵的空间。我是一个喜欢在书上做标记和思考的人,这本书的留白设计恰到好处地满足了我的这种“互动式”阅读需求。很多学术性强的书籍往往为了追求紧凑,排版得密密麻麻,让人产生一种压迫感,而这本书则完全避免了这种问题,它懂得留白也是一种设计语言,用空间的疏松来衬托内容的深邃,让人在阅读中能保持一种心境的平和。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