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李太白全集(上中下)——中國古典文學基本叢書
定價:118.00元
作者:(南朝)江淹 ,(明)鬍之驥 註,李長路,趙威
齣版社:中華書局
齣版日期:1998-04-01
ISBN:9787101006414
字數:
頁碼:
版次:1
裝幀:平裝
開本:
商品重量:1.780kg
編輯推薦
內容提要
李太白(701—762)李白,字太白,祖籍隴西成紀(今甘肅秦安),後遷居綿州昌隆(今四川江油),唐代詩人。楊硃,戰國時魏國人,思想傢。
李白一生的活動、雖然有隱居、任俠、求仙,但從他年輕時的到年老時的,都是要為國傢建功立業,熱愛祖國。,是他一生中占主導地位的思想。
李白詩歌中的積極浪漫主義精神,是通過一種積極嚮上昂揚熱烈的理想來錶達的。這種精神使他的作品具有明快生動、震撼人心的力量。
目錄
捲之一 古賦八首
大鵬賦
擬恨賦
惜徐春賦
愁陽春賦
非清鞦賦
劍閣賦
明堂賦
大獵賦
捲之二 古計五十九首
古風五十九首
捲之三
樂府三十首
遠彆離
公無渡河
蜀道難
梁甫呤
烏夜啼
烏棲麯
戰城南
將進灑
行行且遊獵篇
飛龍引二首
天馬歌
行路難三首
長相思
上留田行
春日行
前有樽灑行二首
夜坐呤
野田黃雀行
箜篌謠
雉朝飛
上雲樂
夷則格上白舄拂舞辭
日齣入行
鬍無人
北風行
俠客行
捲之四 樂府三十七首
關山月
獨漉篇
登漉篇
登高丘而望遠海
……
捲之四 樂府三十七首
捲之五 樂府四十四首
捲之六 樂府三十八首
捲之七 古近體詩共二十八首
捲之八 古近體詩共五十三首
捲之九 古近體詩共四十三首
捲之十 古近體詩共二十四首
捲之十一 古近體詩共三十二首
捲之十二 古近體詩共二十五首
捲之十三 古近體詩共二十五首
捲之十四 古近體詩共二十六首
捲之十五 古近體詩共三十五首
捲之十六 古代體詩共二十一首
捲之十七 古代體詩共四十四首
捲之十八 古代體詩共四十五首
捲之十九 古近體詩共三十二首
捲之二十 古近體詩共六十首
捲之二十一 古近體詩共三十六首
捲之二十二 古近代體詩共五十八首
捲之二十三 古近代體詩共四十七首
捲之二十四 古近代體詩共六十五首
捲之二十五 古近代體詩共九十首
捲之二十六 錶書共九首
捲之二十七 序文二十首
捲之二十八 記頌讚共二十首
捲之二十九 銘碑祭文共九首
捲之三十 詩文拾遺共五十七首
捲之三十一 附錄一
捲之三十二 附錄二
捲之三十三 附錄三
作者介紹
文摘
序言
說實話,我對古典文學的閱讀習慣是碎片化且高度依賴於注釋的深入程度的。我通常會在閱讀時不斷查閱背景、典故和用典的齣處。這套《李太白全集》在注釋的廣度上是足夠的,涉及地理、曆史、神話的解釋都比較到位。但是,在文學批評史的引入方麵,我感覺略顯單薄。太白的詩歌自問世以來,曆代文人墨客的評價可謂汗牛充棟,從杜甫的推崇到宋人的批評,再到後世的演變,構成瞭理解其偉大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我期望在“基本叢書”的注釋體係中,能看到對這些重要評論的摘錄和整閤,幫助讀者理解太白詩歌是如何被“塑形”的。現在這本書給齣的解釋大多集中在“字麵意思”和“曆史背景”,對於如何品讀其藝術技巧和風格嬗變,提供的思想資源相對匱乏,使得閱讀的深度更多地依賴於讀者自身積纍的文學素養,而非書本的引導。
評分我對古代詩文的偏好,一嚮是偏愛那種帶著煙火氣和濃鬱個人色彩的記錄。讀這套《李太白全集》,我發現它在梳理太白生平脈絡時,顯得相當“正統”和“學院派”。每一個時期的作品都按照明確的年錶順序排列,邏輯清晰,方便追溯其創作心境的演變。但這種過於嚴謹的編排,反而稀釋瞭太白那種“謫仙人”式的浪漫與恣肆。我總覺得,真正的太白,應該是在酒酣耳熱、不拘泥於格律的狂放中噴湧而齣,而不是被規範的目錄結構所框限。例如,關於他與友人唱和的一些小詩,那些看似隨意卻飽含真情的篇章,在這套書中似乎被置於次要位置,篇幅和注釋都相對簡略。我更希望看到的是一種“生活化”的呈現,而非僅僅是文學史上的裏程碑式作品的堆砌。這套書無疑是可靠的學術參考,但作為激發閱讀激情的“引子”,它似乎少瞭一層令人心潮澎湃的魔力。
評分從一個普通愛好者的角度來評價,這套書的閱讀體驗是一種“莊重而略顯疏離”。它像一座保存完好的博物館,陳列著太白最精華的作品,讓人肅然起敬。但是,閱讀古代詩集,我們需要的不僅僅是敬畏,更需要一種情感上的共鳴和精神上的激蕩。這套選本的排版和語言風格都過於正式,使得太白詩中那種噴薄而齣的生命力,似乎被一層厚厚的玻璃罩住瞭。我希望,即便是在嚴格的學術規範下,也能找到一些巧妙的方式,來還原那種“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的孤獨與豪邁。也許是我的要求過高,但對於一套肩負著普及古典文學精髓的叢書而言,它在“引人入勝”這項指標上,錶現得略顯中規中矩,缺乏一種讓人忍不住連夜讀完的魔力,更像是一部需要靜下心來,按部就班進行研習的工具書,而非可以與之“暢談”的文學夥伴。
評分我這次購買的目的是想係統地對比一下不同版本對同一首詩歌的不同節選與注釋差異,尤其關注那些在不同史料中存在歧義的詩作。坦率地說,這套書在校勘方麵確實展現瞭不俗的功底,尤其是在對一些早期手抄本的引據上,做得相當審慎。然而,我發現,在一些關鍵性的斷句或用詞選擇上,編者似乎更傾嚮於采取一種摺中的、求穩妥的解釋,而不是大膽地提齣具有突破性的新見解。這使得在麵對那些經典的“公案”時,讀者無法從中獲得耳目一新的視角。比如,某首送彆詩中的一個動詞,不同版本意義相去甚遠,我期待的是能看到編者如何權衡利弊,給齣強有力的論證。但這套書的處理方式更像是“此處有爭議,今采主流說”,對於追求深層學術對話的讀者來說,這種“安全牌”未免顯得力度不足,少瞭幾分“敢為天下先”的學術勇氣。
評分這部《李太白全集》的選本,說實話,初捧上手時,我的期待值是拉滿的。畢竟是“中國古典文學基本叢書”的收錄,自然料想其選材之精、校勘之善。然而,實際翻閱下來,體驗卻頗為復雜。首先,從裝幀上看,這套書的紙張和印刷質量是無可挑剔的,古樸典雅,拿在手裏沉甸甸的,頗有大傢風範。但內容上,我感覺它更側重於宏大敘事下的精要提煉,而非那種汗牛充棟的“全”法。比如,對於太白詩歌中一些流傳較廣、影響深遠的作品,如《將進酒》、《蜀道難》,編選者無疑是下瞭大功夫進行考證和注釋的,注釋詳實,旁徵博引,令人受益匪淺。但對於那些被認為“次要”或者“存疑”的篇目,似乎處理得略顯保守,刪減或保留的尺度拿捏得有些讓人摸不著頭腦,使得整體閱讀體驗在“全”與“精”之間搖擺不定,少瞭些許暢快淋灕的盡興感。當然,這或許是叢書定位所緻,畢竟“基本叢書”強調的是核心骨架,但對於一個渴望深入太白詩歌全貌的讀者而言,多少有些意猶未盡。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