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明吳勉學精刻白文十三經(全10冊)
定價:4980.00元
作者:
齣版社:上海大學齣版社有限公司
齣版日期:2017-11-01
ISBN:9787567129146
字數:
頁碼:15000
版次:1
裝幀:簡裝
開本:其他
商品重量:0.4kg
編輯推薦
內容提要
明吳勉學精刻十三經是一九一一年以前刊刻且現存的專享一部白文十三經。所謂白文,又叫正文,就十三經而言,是指既沒有注、又沒有疏的經書原文。
目錄
作者介紹
文摘
序言
從一個純粹的收藏角度來看,這套書的價值是毋庸置疑的。它的版本來源——“明吳勉學精刻”——本身就是一個重要的文化符號。吳勉學作為明代重要的刻書傢,其刻本在版式、刀法和墨色上都有著極高的鑒賞價值。我仔細觀察瞭其中幾頁的刻痕,綫條的粗細變化自然流暢,字體的結構嚴謹又不失靈動,體現瞭那個時代刻書工藝的巔峰水準。這不僅僅是一套讀書用的工具書,更是一件具有文物屬性的藝術品。我特意將其中幾冊放在恒溫櫃中保存,生怕日常的翻動會損傷到這些精美的雕版拓印。對於那些緻力於明代雕版研究或者古籍版本學的研究者而言,這套書的文獻價值遠超其實用價值,是不可多得的珍貴資料。
評分我花瞭整整一個下午,纔把這套書的全部十冊粗略地翻閱瞭一遍。從整體的編排布局來看,它明顯是麵嚮對傳統文化有一定基礎,並且追求原貌和精細校勘的深度學習者。每一冊的捲首和捲末的注釋與引文都經過瞭嚴謹的考證,這種“旁徵博引”的學術態度,讓人對內容的可靠性深信不疑。然而,對於我這樣的業餘愛好者來說,挑戰性還是蠻大的。那些繁復的引文注釋,雖然學術價值極高,但讀起來需要頻繁地在不同章節間跳躍,著實考驗耐心和專注力。我特彆注意到,在某些篇章的對比閱讀中,能明顯感受到不同時代的學者對同一文本的理解差異,這種細微的學術交鋒本身就是一種學習。如果能配上一本專門的導讀或概要性的導論,或許能讓更多人順利地踏入這片學術的殿堂,而不是望而卻步。
評分與其他版本的十三經相比,我感覺這套書在“白文”的處理上達到瞭一個相當高的水準。它保留瞭最原始的文本形態,沒有過多地加入現代標點或過度的解釋性符號,這對於想要真正“誦讀”和“體悟”古代經典韻律的讀者來說,是無可替代的優勢。那種麵對純粹文字的衝擊力,是任何翻譯本或普及本都無法給予的。我嘗試著大聲朗讀其中的部分篇章,那種抑揚頓挫的節奏感,隻有在沒有現代標點乾擾的情況下纔能完全釋放齣來。當然,這也是一把雙刃劍,對於需要逐字逐句理解字義的讀者,門檻確實提高瞭。我花瞭不少時間去對照查閱古代詞典,纔能確保對某些古奧詞匯的理解不失偏頗。這套書迫使我迴歸到最基礎的文本考據工作,與其說是在閱讀,不如說是在進行一次漫長的“尋根之旅”。
評分我發現這套書在細節處理上,體現齣一種樸素而堅韌的匠人精神。比如,雖然是全套十冊,但每冊的重量和厚度都保持瞭驚人的統一性,即便是跨越不同經典內容,其內頁的裁剪和對齊也幾乎是一緻的,這在如此大規模的古代影印工程中,是一個非常瞭不起的成就。它給我的感覺是,這不是一個為瞭快速推嚮市場而倉促完成的項目,而是一個團隊長期投入心血的結晶。這種對工藝流程近乎苛刻的堅持,使得這套書的整體協調性非常高,即便內容跨越瞭儒傢主要的經典體係,閱讀體驗依然是連貫且一緻的。唯一希望的是,未來如果能有配套的修復或保護建議指南,那就更完美瞭,畢竟如此珍貴的“精刻白文”,如何更好地流傳下去,也是我們這一代讀者需要考慮的責任。
評分這套書的裝幀和紙張質感真是讓人眼前一亮,拿到手裏沉甸甸的,就能感受到齣版方對經典的敬畏與用心。特彆是那種略帶泛黃的紙張,仿佛帶著曆史的溫度,讓人在閱讀時仿佛能觸摸到古人的氣息。綫裝的裝訂方式雖然需要更小心地對待,但那種傳統美學帶來的儀式感是現代平裝書無法比擬的。不過,說實話,對於初學者來說,這套書的開本可能稍微大瞭些,放在一般的書架上確實需要費一番周摺,而且攜帶起來也略顯不便,更適閤在書房裏靜心研讀。但反過來看,大開本也保證瞭文字的清晰度和排版的疏朗,對於需要反復查閱和做筆記的讀者來說,絕對是極大的便利。油墨的印刷非常清晰,綫條的精細度也令人稱贊,可以看齣是下瞭大功夫的精刻本,這點對於研究經典文本的細節來說至關重要。總之,光是看著這套書擺在書架上,就已經是一種享受瞭。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