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明吴勉学精刻白文十三经(全10册)
定价:4980.00元
作者:
出版社:上海大学出版社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2017-11-01
ISBN:9787567129146
字数:
页码:15000
版次:1
装帧:简装
开本:其他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明吴勉学精刻十三经是一九一一年以前刊刻且现存的专享一部白文十三经。所谓白文,又叫正文,就十三经而言,是指既没有注、又没有疏的经书原文。
目录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从一个纯粹的收藏角度来看,这套书的价值是毋庸置疑的。它的版本来源——“明吴勉学精刻”——本身就是一个重要的文化符号。吴勉学作为明代重要的刻书家,其刻本在版式、刀法和墨色上都有着极高的鉴赏价值。我仔细观察了其中几页的刻痕,线条的粗细变化自然流畅,字体的结构严谨又不失灵动,体现了那个时代刻书工艺的巅峰水准。这不仅仅是一套读书用的工具书,更是一件具有文物属性的艺术品。我特意将其中几册放在恒温柜中保存,生怕日常的翻动会损伤到这些精美的雕版拓印。对于那些致力于明代雕版研究或者古籍版本学的研究者而言,这套书的文献价值远超其实用价值,是不可多得的珍贵资料。
评分这套书的装帧和纸张质感真是让人眼前一亮,拿到手里沉甸甸的,就能感受到出版方对经典的敬畏与用心。特别是那种略带泛黄的纸张,仿佛带着历史的温度,让人在阅读时仿佛能触摸到古人的气息。线装的装订方式虽然需要更小心地对待,但那种传统美学带来的仪式感是现代平装书无法比拟的。不过,说实话,对于初学者来说,这套书的开本可能稍微大了些,放在一般的书架上确实需要费一番周折,而且携带起来也略显不便,更适合在书房里静心研读。但反过来看,大开本也保证了文字的清晰度和排版的疏朗,对于需要反复查阅和做笔记的读者来说,绝对是极大的便利。油墨的印刷非常清晰,线条的精细度也令人称赞,可以看出是下了大功夫的精刻本,这点对于研究经典文本的细节来说至关重要。总之,光是看着这套书摆在书架上,就已经是一种享受了。
评分我发现这套书在细节处理上,体现出一种朴素而坚韧的匠人精神。比如,虽然是全套十册,但每册的重量和厚度都保持了惊人的统一性,即便是跨越不同经典内容,其内页的裁剪和对齐也几乎是一致的,这在如此大规模的古代影印工程中,是一个非常了不起的成就。它给我的感觉是,这不是一个为了快速推向市场而仓促完成的项目,而是一个团队长期投入心血的结晶。这种对工艺流程近乎苛刻的坚持,使得这套书的整体协调性非常高,即便内容跨越了儒家主要的经典体系,阅读体验依然是连贯且一致的。唯一希望的是,未来如果能有配套的修复或保护建议指南,那就更完美了,毕竟如此珍贵的“精刻白文”,如何更好地流传下去,也是我们这一代读者需要考虑的责任。
评分与其他版本的十三经相比,我感觉这套书在“白文”的处理上达到了一个相当高的水准。它保留了最原始的文本形态,没有过多地加入现代标点或过度的解释性符号,这对于想要真正“诵读”和“体悟”古代经典韵律的读者来说,是无可替代的优势。那种面对纯粹文字的冲击力,是任何翻译本或普及本都无法给予的。我尝试着大声朗读其中的部分篇章,那种抑扬顿挫的节奏感,只有在没有现代标点干扰的情况下才能完全释放出来。当然,这也是一把双刃剑,对于需要逐字逐句理解字义的读者,门槛确实提高了。我花了不少时间去对照查阅古代词典,才能确保对某些古奥词汇的理解不失偏颇。这套书迫使我回归到最基础的文本考据工作,与其说是在阅读,不如说是在进行一次漫长的“寻根之旅”。
评分我花了整整一个下午,才把这套书的全部十册粗略地翻阅了一遍。从整体的编排布局来看,它明显是面向对传统文化有一定基础,并且追求原貌和精细校勘的深度学习者。每一册的卷首和卷末的注释与引文都经过了严谨的考证,这种“旁征博引”的学术态度,让人对内容的可靠性深信不疑。然而,对于我这样的业余爱好者来说,挑战性还是蛮大的。那些繁复的引文注释,虽然学术价值极高,但读起来需要频繁地在不同章节间跳跃,着实考验耐心和专注力。我特别注意到,在某些篇章的对比阅读中,能明显感受到不同时代的学者对同一文本的理解差异,这种细微的学术交锋本身就是一种学习。如果能配上一本专门的导读或概要性的导论,或许能让更多人顺利地踏入这片学术的殿堂,而不是望而却步。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