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信息
书名:民国诗歌史著集成(第十五册)
定价:110.00元
作者:陈引驰 周兴陆
出版社:南开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5-10-01
ISBN:9787310049691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精装
开本:32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本册包括《乐府通论》《汉诗研究》《魏晋诗歌概论》三册。《乐府通论》着重从音乐的角度研究乐府。全书共五章,分别从渊源、流变、体制、歌辞、声律等五个角度入手,阐述乐府作品的特点和发展历程。除第四章以外,其他各章的论述都与音乐和乐制关联紧密,如*章讨论诗乐关系,第二章讨论“国乐”、“夷乐”关系的变迁,第三章讨论各类音乐的体制,第五章专论乐律。《汉诗研究》书中论及古诗十九首、苏李诗,含提要、原文、辨证、集评。辨证部分触及汉魏诗研究界众说纷纭的五言诗起源、“古诗十九首”产生时代、苏李诗作者等论题,是较早讨论这些问题的现代著作。《魏晋诗歌概论》,将魏晋诗史分为“建安”“正始”“太康”“永嘉以后”四个时期,论及各个时期的历史背景与诗风诗艺承转脉络,对有代表性的诗人进行个别分析。使读者对魏晋诗史大势形成整体把握。
目录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作为一名业余的文学爱好者,我原本以为这样一套“集成”会非常晦涩难懂,充满了佶屈聱牙的专业术语。出乎意料的是,尽管它无疑是学术性的,但其行文风格在保持高度专业性的同时,保持了一种对非专业读者相对友好的姿态。它没有刻意回避复杂的文学理论,但总能在引入概念后,马上用具体的诗歌文本和历史事件来佐证说明。这种“理论联系实际”的编排方式,让我在阅读时能紧跟作者的思路,不至于迷失在抽象的分析之中。比如,当讨论到“象征主义”对国诗的影响时,作者引用了大量当时诗人的书信和日记片段,使得抽象的文学思潮变得鲜活可感。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它不仅记录了“写了什么”,更深入地探讨了“为什么这么写”,提供了理解民国文人精神世界的钥匙。
评分这本厚重的典籍,拿到手就有一种沉甸甸的历史感,仿佛能透过泛黄的书页触摸到那个风云变幻的年代。虽然我还没有完全翻完,但光是目录和前言部分就让我对民国诗歌的整体脉络有了初步的认识。它不像一般的诗歌选集那样只罗列作品,而是更侧重于对各个流派、重要诗人及其创作背景的梳理和分析。我尤其欣赏其中对“新旧交替”时期诗歌思潮的剖析,那种在传统与现代之间拉扯、挣扎的文学状态,被作者娓娓道来,既有学术的严谨,又不失文学的感染力。比如,它对“新月派”的格律探索,以及“现代派”对自由体诗的实践,都有非常详尽的考证和比较,为我理解那个时期诗歌创作的内在逻辑提供了坚实的理论支撑。这本书的装帧和印刷质量也相当不错,经得起反复翻阅和品味。总的来说,它更像是一部严肃的学术工具书,而非轻松的消遣读物,适合那些想要深入研究民国文学史的读者。
评分我对这套书的整体印象是“博大精深”,但更让我感到震撼的是其编纂者的工作量和细致程度。这绝不是一蹴而就的作品,背后想必是耗费了数十年心血的田野调查和文献比对。我注意到其中对一些罕见刊物的引用标注极其精确,这对于需要进行深度研究的学者来说,无疑是极大的便利。这本书在某种程度上,已经超越了一本“诗歌史”的范畴,更像是一部民国文化生态的侧影集。它不仅仅关乎诗歌的审美取向,更折射出教育改革、思想启蒙、政治动荡对知识分子精神生活带来的全方位冲击。阅读它,仿佛置身于一个巨大的、正在坍塌与重建的知识殿堂中,感受着知识分子群体的复杂心境和坚韧的文化传承意志。
评分初读这套书的感受,是扑面而来的史料气息和扎实的文献功底。我过去对民国诗坛的了解,大多停留在一些耳熟能详的片段和名家作品上,总觉得缺乏一个宏观的框架去串联。这本书恰恰弥补了这一空白。它不是那种引人入胜的小说式叙述,而是更像一个细致入微的档案管理员,将散落在各处的诗歌文献、诗论、报刊资料进行了系统性的汇编和梳理。我特别留意了其中对于一些边缘诗人或小型诗社的介绍,这些往往是主流文学史容易忽略的部分,但它们恰恰是构成那个时代文学生态的重要组成元素。通过这些梳理,我能更清晰地看到不同地域、不同政治立场下的诗人是如何用笔尖记录和反思他们所处的时代困境。阅读过程需要极大的耐心和专注力,但每当挖掘到一个新的史料细节,那种“原来如此”的豁然开朗感,是阅读其他文学读物难以替代的。
评分这本书的篇幅和深度让我意识到,过去我们对民国诗歌的认知是多么的碎片化和片面化。它提供了一个全景式的视图,让人得以一窥那个百家争鸣、群星璀璨的文学图景。特别是对于那些对传统诗体如何向白话诗过渡的细节感兴趣的读者,这本书的考据工作令人叹服。它对每一个重要的转折点都有详尽的文本分析,清晰地勾勒出一条条文学演进的脉络,避免了历史的简单化叙事。虽然阅读速度必然缓慢,需要经常停下来查阅背景资料,但这正是一本真正的好书应该带来的体验——它激发你主动去学习和探索。它不是提供现成的结论,而是提供通往结论的严密阶梯,其学术价值和历史意义不言而喻。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