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书基本信息 | |
| 图书名称 | 新书--中国古典文学丛书 玉台新咏汇校(全二册) |
| 作者 | 吴冠文, 談蓓芳, 章培恒彙校 |
| 定价 | 88.00元 |
| 出版社 | 上海古籍出版社 |
| ISBN | 9787532569137 |
| 出版日期 | 2014-03-01 |
| 字数 | |
| 页码 | |
| 版次 | 1 |
| 装帧 | 平装 |
| 开本 | 32开 |
| 商品重量 | 0.4Kg |
| 内容简介 | |
| 《玉台新咏》是我国文学遗产中的一块瑰宝,它汇集了自汉代至六朝六百余年间的千余首诗歌,是保存该时期诗歌面貌的重要文献,对后世文学发展也有重要的影响。然而时至今日,关于它的编纂者等问题仍众说纷纭,同时也没有一个真正的版本面世。章培恒先生关注《玉台新咏》已有多年,谈蓓芳、吴冠文都是他的弟子,在他的指导下负责具体校点工作。此次出版的《玉台新咏汇校(上下)》,以明嘉靖十九年郑玄抚刊本为底本,校以明五云溪馆铜活字本,明崇祯冯班抄本、赵均刻本,清翁心存影抄冯知十抄本等四《玉台》本,以及《汉书》、《后汉书》、《文选》、《乐府诗集》、《北堂书钞》、《艺文类聚》等史书、总集和类书。可以说,为读者呈上了一个既全面精善,又便于阅读的《玉台新咏》版本。 |
| 作者简介 | |
| 目录 | |
| 玉台新咏汇校 上 玉台新咏汇校 下 |
| 编辑推荐 | |
| 文摘 | |
| 序言 | |
我购买这套书纯粹是出于一种“收藏癖”和对“全集”的执念。在数字阅读日益盛行的当下,拥有一套实体书,尤其是这种具有文献价值的丛书,会带来一种难以言喻的安全感和归属感。我喜欢那种书本本身的质感,纸张的触感,以及油墨散发出的淡淡的墨香。翻开它,就能暂时隔绝掉外界的喧嚣,沉浸在一个纯粹由文字构建的世界里。关于内容本身,虽然我了解《玉台新咏》的地位,但更吸引我的是“全二册”这个配置,意味着它尽可能地囊括了所有重要的参校版本和详尽的考证说明。我希望它能成为我书房里一个重要的精神坐标,一个随时可以驻足回望中国早期叙事诗和抒情诗发展历程的基石。
评分最近我迷上了一种“慢阅读”的生活态度,拒绝碎片化的信息摄入,转而拥抱那些需要时间去咀嚼和消化的经典。这套《玉台新咏汇校》正好契合了我的需求。我不是文学专业的学生,但对中国文人特有的那种细腻的情感表达方式情有独钟。很多现代作品中那种直白的宣泄,总比不上古人含蓄而又力量十足的隐喻。我尤其期待在这些篇章中找到关于“离愁别绪”和“闺怨”的最高境界的表达。我希望这本书能提供一个清晰的对照系统,让我能够比较不同时代、不同地域的诗人是如何处理相似的主题的。阅读这类严谨的校注本,能让我感受到一种踏实的满足感,仿佛我手里拿着的不仅仅是诗歌,而是千百年来文人精神世界的交汇点。
评分说实话,我本来对“汇校”这种学术用语有点望而却步,总觉得会像啃石头一样枯燥乏味,充满了密密麻麻的校勘符号和旁征博引。然而,当我翻开第一册的序言时,那种对文字近乎偏执的敬畏感立刻感染了我。编纂者显然下了大工夫,不仅是简单地罗列不同版本之间的差异,更是试图通过对比来还原文本最接近原貌的面貌。这对我这样一个追求阅读“原汁原味”的爱好者来说,简直是天籁之音。我特别关注的是那些在流传过程中可能被误读或曲解的篇章,看看经过这番“大手术”后,它们的面目是否焕然一新。如果能从中发现一些新的阐释角度,那简直比中彩票还令人兴奋。这套书不只是文学作品的集合,更像是一部活着的、不断被重新审视的文化遗产的记录。
评分从一个普通爱好者的角度来看,一套好的古典文学汇校本,其价值在于降低了阅读门槛,同时又保证了学术的深度。我常常在网上读到一些零散的、未经考证的诗句,读起来总觉得不踏实,好像脚下踩着的是流沙。这套书的出现,就像是给我搭建了一个坚实的脚手架,让我可以安心地攀爬上去,去欣赏那些宏伟的文学景观。我最看重的是它对那些被后世文学掩盖了光芒的早期作家的重新审视和评价。希望通过这套书的梳理,我能更全面地理解中国文学“转折点”前后的风貌,看到那些充满生命力的、尚未被后世文人风格完全同化的原始表达。它不应该只是用来供奉的,而应该是我日常阅读中可以信赖的“工具书”,随时为我提供最准确的文本支持。
评分这部古典文学丛书,光是“玉台新咏”这四个字就让人心驰神往,勾起了对魏晋南北朝那段风流才子、绮丽辞藻的无限遐想。我最近沉迷于唐诗宋词的研究,但总觉得缺少了一块关键的拼图,那就是早期诗歌的脉络。这套书的汇校本,听起来就充满了学术的严谨性,对于我们这些非专业读者来说,能接触到经过精心整理和考据的文本,无疑是莫大的福音。我期待着它能帮我梳理出那些缠绵悱恻、或慷慨激昂的篇章背后的时代气息和文人情怀。想象一下,捧着这两册厚重的书卷,仿佛就能穿越时空,与那些风雅的古人对饮,品味他们笔下流淌出的那些或哀怨或欢快的音符。希望它的注释详尽,能为我解读那些晦涩的典故和用语提供可靠的指引,让我在阅读的乐趣中,也能完成一次深刻的文化溯源之旅。这本书的装帧设计如果也带着古典韵味,那就更完美了,能让阅读本身成为一种仪式感十足的享受。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