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中信国学大典 孔子家语
定价:42.00元
作者:潘树仁 导读及译注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4-02-01
ISBN:9787508643625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 香港中华书局百年典藏,全套50册;跨越经典**、引领国学变革
★ 的创作团队,国学泰斗饶宗颐名誉主编,集结两岸三地空前阵容,全球汉学界的**学者倾力打造
★ 深具国际视野,展现中西文明的碰撞与交融,以现代眼光、世界眼光、未来眼光来抚慰人心的摩登新国学
★ 贴近当代社会的解读,挖掘古代国学经典的当代意义,浮躁社会的醒世箴言,迷茫心灵的治愈良药
★ 老少皆宜,修身必读、学习,导读、原典、注释、译文、赏析与点评、名句索引、插图等一应俱全,解读全面专业。真正读懂思想、受益一生
★ 诗书传家久,国学继世长,双色印刷,装帧典雅,用纸考究,附全彩阅读指南,馈赠佳品、传世国学典藏
内容提要
中信国学大典(50册)是中信出版社引进自香港中华书局的一套深具国际视野、贴近当代社会的中华传统文化经典藏书。中信国学大典延聘国学泰斗饶宗颐为名誉主编,邀请海内外知名国学家担任经典的选编、导读及译注。中信国学大典既收录了《论语》、《》、《孙子兵法》、《孟子》、《庄子》等不可不读、不可不知的中华经典名著,也囊括了《诗经》《楚辞》《唐诗三百首》《宋词三百首》《元曲三百首》等耳熟能详的经典作品。
孔子修身以礼、从政以德、待人以恕,他的哲学思维深度,通天达地,宽厚宏博,令人赞叹,堪称“一支妙笔,战胜七雄五霸;几卷诗礼,流传亿万斯年”。孔子以生命影响生命,散发着巨大的感染力,潜心书中,犹如站在圣贤的身旁,聆听他一字一句的倾谈和教诲,实为人生一大乐事。“中信国学大典”之《孔子家语》,由潘树仁撰写导读,并对精彩段落、经典语句加以赏析与点评,因此这是一个版本、评点精准、特色鲜明的《孔子家语》新注,尤其适合普通国学爱好者阅读。
目录
作者介绍
潘树仁
香港中知书院客座教授,香港大学专业进修学院客座讲师,人文学会客座教授及课程部副主任,香港专业教育学院客座讲师,济川文化研究会德育礼仪及生命教育课程总监。主要从事传统中华文化的现代应用研究,包括通识、生命教育、德育、管治学、水文化、文字学、气功等,并在两岸四地发表多种相关学术论文。著作有《济川水的科学与哲学》、《历海笙歌萧大宗师昌明传奇一生》、《容睿集之一文字创意学之廿字漫画》等。
文摘
序言
我最近迷上了一套关于中国古代哲学思想的丛书,特别是涉及到道家思想的那几本,简直是打开了我认知世界的新大门。这套书的选材非常独到,不像市面上那些泛泛而谈的入门读物,它深入挖掘了庄子思想中那些看似玄妙实则深刻的辩证关系。作者的解读非常有耐心,而且逻辑性极强,对于那些晦涩难懂的篇章,总能用当下生活中的实例来加以阐释,让人茅塞顿开。我记得有一段讲“逍遥游”的,以前总觉得是脱离现实的空想,但经过作者的层层剖析,才明白那是一种精神上的自由和超越,是面对既定现实时保持独立思考和人格完整的一种至高境界。阅读的过程,与其说是学习,不如说是一种心灵的洗涤。每当我感到世事纷扰、心神不宁时,捧起这本书,那些清净无为、顺应自然的理念,总能像一股清泉,涤荡掉内心的浮躁。对于想真正理解中国式智慧的读者来说,这套书的价值无可估量。
评分天哪,我简直要为这本关于明代园林艺术的画册尖叫!我一直对古典园林抱有深厚的兴趣,但很多书籍侧重于理论分析,缺乏直观的视觉冲击力。然而,这本画册完全不同,它就像是把苏州园林的精髓浓缩在了纸上。里面的摄影作品简直是艺术品级别的,每一个角度、每一束光影都被捕捉得淋漓尽致。无论是拙政园的曲径通幽,还是留园的精巧布局,通过这些高清的图片,我仿佛真的能闻到空气中弥漫的苔藓和水汽的味道。更赞的是,它不仅仅是漂亮图片,每处景致的旁边都会附上简短而精准的文字说明,介绍其设计理念和历史典故。比如,那块被精心摆放的太湖石,不仅仅是石头,它承载着文人对“瘦、皱、漏、透”的审美追求。这本书极大地满足了我对古典美学细节的探究欲,强烈推荐给所有从事设计或者对传统建筑美学有追求的朋友们。
评分我的阅读习惯比较杂,最近正好读完了一本关于上古神话与民族起源的学术著作,这本书的学术态度非常严谨,让人不得不佩服作者团队的扎实功底。它没有采用那种流行的“神话故事集”的叙事方式,而是将神话文本置于当时的社会结构、祭祀仪式和地理环境中进行交叉比对和考证。比如,对于夸父逐日和女娲补天的不同区域流传版本,作者都进行了细致的文献比对,并提出了具有说服力的解释。书中的注释和引文非常详尽,每读到一个关键论点,都可以追溯到源头,这对于一个喜欢刨根问底的读者来说,简直是福音。虽然阅读过程中需要一定的耐心和一定的先验知识储备,但一旦进入状态,你会发现自己正在构建一个关于中华文明早期精神世界的宏大图景。这本书的深度,不是随便翻翻就能体会的,它值得反复研读。
评分这本《资治通鉴》简直是历史爱好者的饕餮盛宴啊!初翻开时,就被它那厚重的分量和精美的装帧所吸引,中信出版社的出品果然没得说,纸张的手感和印刷的清晰度都让人爱不释手。更难得的是,它不仅仅是史料的堆砌,司马光老先生的叙事功力真是了得。读起来完全没有那种枯燥的年代感,反而像是在听一位智者娓娓道来那些波谲云诡的权谋斗争和风云变幻的王朝兴衰。我尤其欣赏它那种“以史为鉴”的宏大视角,从战国一直铺陈到五代十国,横跨千年,让你真切感受到历史的复杂性和人性的幽微。随便翻开某一卷,都能从中洞察到为政之道的精髓,比如如何平衡各方势力,如何识人用人,这些在当代社会依然有着极强的借鉴意义。每次读完一个段落,总会忍不住合上书本,沉思良久,感慨良多。那种仿佛穿越时空,亲历朝堂风云的感觉,是其他任何通俗读物都无法比拟的。这本书不仅仅是知识的积累,更是一种思维方式的锤炼。
评分最近读了一本关于欧洲文艺复兴时期音乐理论发展的书籍,老实说,开始有点担心,怕内容会过于偏向技术性,但我发现作者的叙述技巧非常高明。他巧妙地将音乐理论的演进与当时的社会变革——比如人文主义思潮的兴起、印刷术的发明——紧密地联系起来。他不是简单地罗列和声规则的变化,而是解释了为什么这些变化会发生,以及它们如何反映了人们对世界和艺术理解的转变。比如,对复调音乐复杂性的探讨,作者竟然能将其与城市生活节奏的加快联系起来,这个跨学科的视角让我耳目一新。书中的配乐示例(通常以乐谱或二维码形式提供)也非常到位,让你在阅读理论的同时,能立刻听到实践中的效果。这本书成功地将一个相对“小众”的学术领域,变得既专业又引人入胜,让非专业人士也能领略到那个时代艺术革新的魅力所在。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