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孙子兵法 (中华国学经典精粹 诸子经典必读本)
定价:12.0元
作者:(春秋)孙武,臧宪柱
出版社: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出版日期:2015-07-01
ISBN:9787550243637
字数:130000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32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千古兵学奇书,万世兵家鼻祖!
法国军事家拿破仑,在兵败滑铁卢之后,偶然得见《孙子兵法》,无限感慨地说:“如果二十年前能见到《孙子兵法》,历史将会是另外一种结局。”
《孙子兵法》问世以后,为历代军事家们所注视,自曹操以来,历代注家蜂起,其中以孟氏、李筌、贾林、杜佑、杜牧、陈皞、王皙、梅尧臣等人为代表,这版《孙子兵法》综合了各代表注家的精彩注评,博采众家之长!
除《孙子兵法》之外,本书还附有《孙膑兵法》,两大兵法合体,更有料!
内容提要
《孙子兵法》又称《孙武兵法》、《吴孙子兵法》、《孙子兵书》《孙武兵书》等,是中国乃至世界上的军事著作,被誉为“兵学圣典”。处处表现了道家与兵家的哲学。共有六千字左右,一共十三篇。
目录
作者介绍
文摘
计篇
本篇论述的是能否进行战争的问题。孙武在本篇中指出,战争是关乎国家生死存亡的大事。“道”“天” “地”“将”“法”是决定战争胜负的五项基本要素。“道”是指使人民与统治者同心同德;“天”指昼夜、晴雨、寒暑等气候时节和天命、人事、道义;“地”指土地,具体如地势、地形的高下、险要、平坦,距离的远近等对于攻守进退的利弊;“将”指将帅的智谋、赏罚必信、爱抚士卒、英勇果断和军纪严明;“法”则指军队的组织编制、将吏职责的划分和管理,以及物资的供应、管理。孙子认为,从这五要素出发,根据国君是否贤明,将帅有无才能,“天”“地”两方面的条件如何,法令能否贯彻实行,兵力强弱,军队是不是训练有素,赏罚是否分明,可以预知战争的胜负,从而采取适当的对策和相应的行动。
【原文】
孙子曰:兵①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②也。
【注释】
①兵:指战争。
②察:研究。
【译文】
孙子说:战争是国家的头等大事,关系着民众的生死,决定着国家的存亡,因此,不得不认真、谨慎地去研究。
【原文】
故经①之以五事,校②之以计,而索③其情④。一曰道⑤,二曰天⑥,三曰地⑦,四曰将⑧,五曰法⑨。道者,令民与上⑩同意也,故可以与之死,可以与之生,而不畏危11也。天者,阴阳12、寒暑、时制也。地者,远近、险易13、广狭、死生14也。将者,智、信、仁、勇、严也。法者,曲制15、官道、主用16也。凡此五者,将莫不闻17,知之者胜,不知之者不胜。故校之以计,而索其情。曰:主孰18有道?将孰有能?天地孰得?法令孰行?兵众孰强?士卒孰练?赏罚孰明?吾以此知胜负矣。将19听吾计,用之必胜,留之;将不听吾计,用之必败,去20之。
【注释】
①经:衡量,在这里是分析的意思。
②校:比较。
③索:探索。
④情:实际情况。
⑤道:道义。此处指是否得民心。
⑥天:天时。即气候、时令等自然方面的条件。
⑦地:地理条件。如地势险要或平坦,场地开阔或狭隘等具体的地形、地势。
⑧将:将令。此处指战争中指挥官的谋略、智慧。
⑨法:军令。
⑩上:国君。
11不畏危:不怕危险。
12阴阳:昼夜。指春、夏、秋、冬时令季节。
13险易:地势情况,即地势是险要还是较为平坦等。
14死生:死地与生地,即所选地形是否利于己方的战争,有利为生地,不利为死地。
15曲制:军队编制、制度。
16主用:后勤管理。主是掌管,用为物资。此处指战略物资等后勤保障。
17闻:知道。
18孰:谁,哪一方。
19将:虚词,表示假设,类似“如果”。
20去:离开。
【译文】
要从以下五个方面着手,比较、分析双方的各种条件,考察双方的实际情况,以预测战争的走向。一是道义,二是天时,三是地形,四是将帅,五是法规。
所谓“道义”,就是君主要有民心,让民众和君主心意相通,这样军士们才有同生共死的信念,便不怕危险。所谓“天时”,就是指阴阳时节、寒暑交替、春夏秋冬四季等。所谓“地形”,就是指路程的远近,地势的险要情况,战场是开阔还是狭窄,所选战场属生地还是死地等自然地理条件。所谓“将帅”,就是指军队的指挥官是否有足够的智谋才能,是否赏罚有信,对部下是否仁慈关爱,能否做到果断勇敢,所制军队是否军纪严明。所谓“法规”,就是指军队的组织编制是否简洁轻便,将吏的责权划分是否清晰明了,物资的掌管是否规范以及供给是否充足。这五个方面,将领要深刻了解。了解了就能胜利,否则必将失败。
要通过对战争双方的考察,掌握尽可能多的实际情况,并据此加以比较、分析,从而去预测战争胜负的可能。要知道:哪一方的君主更得民心?哪一方的将领能力更强?哪一方占有天时地利?哪一方军法严明、赏罚有信?哪一方兵力更加强大?哪一方的军士训练更为有素?哪一方军令执行更为有效?透彻分析了这些条件,自然就能够判定哪一方更容易取胜了。
如果听从我的计策,那么必然能取得胜利,这样我就留下;如果不听我的计策,那么必然导致战争失利,那我就离开。
序言
《孙子兵法》是我国春秋末期大军事家孙武所著的一部军事经典著作,素有“武学之圣典,兵家之绝唱”之美誉。
孙武的生卒年月现已不可考。据史载,他本是齐国人,后移居吴国,因擅长兵法,被吴国大臣伍子胥推荐给吴王阖闾。孙武见吴王时,将其所撰兵法十三篇献给吴王,阖闾读后大悦,遂以孙武为将,为自己练兵。后来孙武带兵西破强楚,北威齐晋,扬名诸侯之间,让吴国顺利成为当时的霸主。孙武终老于吴国,葬在吴都巫门外。
《孙子兵法》虽然篇幅不长,但信息量极大,可谓字字珠玑,无半点累赘之言。孙武在其书中揭示了一系列具有普遍意义的军事规律,提出了一套完整的军事理论体系。这一理论不仅深受战国以来历代军事家的重视和推崇,对他们的军事思想和实践产生了重要的影响,而且在世界军事思想领域内拥有广泛的影响,享有极高的声誉,至今仍有其不可忽视的科学价值。我最近翻阅了一本关于家庭园艺的实用指南,主要侧重于北方地区春季的植物养护技巧。这本书的特点就是极其接地气,完全是“手把手”的教学模式。它没有过分冗余的理论介绍,而是直接切入痛点:比如如何判断土壤的酸碱度、如何科学地进行第一次换盆以及如何应对早春的倒春寒等。书中配有大量高清的实物照片和步骤分解图,即便是园艺新手,对照着书中的图示操作,也能很快上手。我特别欣赏它对常见病虫害的识别和物理防治方法的详细介绍,避免了盲目使用化学药剂对植物和环境造成伤害。书中的“月度养护日历”做得尤其实用,我根据日历的提示,提前为我的月季做了修剪和施肥,效果立竿见影。这本书真正做到了将专业的园艺知识转化为普通家庭爱好者可以轻松掌握的操作指南,对于想要把阳台打造成小花园的初学者来说,无疑是一本极具操作价值的“工具书”。
评分我正在啃的一本关于文艺复兴时期欧洲政治思想史的学术专著,说实话,啃起来颇有难度,但其内容的前沿性和资料的翔实度,绝对是同类著作中的佼佼者。作者在书中对马基雅维利的《君主论》进行了非常颠覆性的重构性解读,不再将其简单地视为权术手册,而是将其置于特定的历史断裂期,探讨其作为一种“理性化”政治工具的诞生过程。书中引用的第一手史料和跨学科的论证方法,让人不得不佩服作者深厚的学术功底。每每读到一个复杂的论点,作者都会非常耐心地铺陈背景,层层递进,虽然阅读速度不快,但每消化一小段,都会有豁然开朗之感。对于那些想深入了解近代西方政治思想基石的读者来说,这本书是绕不开的硬骨头,但也正因为其硬度,才更显其价值。它不仅是知识的传递,更是一种思维方式的训练,教会你如何带着批判的眼光去审视那些被奉为圭臬的经典理论。
评分最近沉迷于一本关于宋代美学的散文集,其中对于“雅”的探讨,简直是拨动了我的心弦。作者以极其细腻且富有画面感的笔触,描绘了宋人如何在日常的器物、服饰乃至生活态度中,渗透出那种不动声色的精致与内敛。书中提到,真正的美,不是外放的张扬,而是一种深入骨髓的自洽与和谐。比如,作者对一件宋代青瓷的描述,寥寥数语,却能让人仿佛亲手触摸到那温润如玉的釉面,感受到它跨越千年的静默之美。我尤其喜欢其中探讨“留白”艺术的部分,它不仅指绘画上的空间处理,更是一种人生哲学的体现——懂得克制,懂得有余地,才能将事物的美感推向极致。读完这本书,我开始审视自己的生活方式,试着从那些快节奏的喧嚣中抽离出来,去捕捉那些被我忽略的、微小的美好瞬间。这本书像是一面清澈的镜子,映照出内心深处对宁静与高雅的向往,让我对“生活美学”有了更深一层的理解和实践动力。
评分最近读完了一部近期出版的科幻小说,让我对“赛博朋克”这个题材有了全新的认识。以往的赛博朋克总是充斥着霓虹灯下的颓废与高科技的反乌托邦,但这部作品却将视角聚焦到了“意识上传”后的身份认同危机上。故事的设定非常大胆,探讨了当人的记忆和个性被数字化并可以无限复制时,何为“真实的我”?小说的主角是一个游走在虚拟与现实夹缝中的“数据幽灵”,他的每一次存在都伴随着对自我边界的模糊和挑战。作者的想象力天马行空,但最令人称道的是,在构建宏大未来图景的同时,并没有丢失对人类情感的细腻捕捉。那些关于孤独、爱与背叛的情节,即便发生在遥远的未来,也具有极强的代入感和共鸣性。读完后劲很足,我甚至花了好几天时间去回味那些关于“存在意义”的哲学思考。这部作品成功地将硬核的科幻设定与深刻的人文关怀结合起来,是近年来难得的佳作。
评分这本《红楼梦》的装帧真是让人眼前一亮,初拿到手时,那素雅的封面设计,配合着烫金的书名,立刻就散发出一种古典的韵味。内页的纸张选择也颇为考究,摸上去细腻而有质感,即便是长时间阅读,眼睛也不会感到过于疲劳。我个人对古典名著的实体书有种偏执的追求,希望它不仅是文字的载体,更是一件值得收藏的艺术品。这本书显然在这方面下足了功夫。线装的工艺处理得非常精致,每一页的装订都牢固可靠,让人在翻阅时倍感安心。更值得称赞的是,排版布局相当合理,字号大小适中,行间距也把握得恰到好处,为深度阅读提供了极佳的物理条件。初读时,我特意将它与我收藏的另一版本进行了对比,无论是从印刷的清晰度还是墨色的均匀程度来看,这本都展现出了更高的水准。对于喜爱传统文化的读者而言,一本好的实体书能极大地提升阅读体验,而这本《红楼梦》无疑是上乘之作,光是摆在书架上,也是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体现了出版方对经典的尊重与匠心。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