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四库全书杂家类:春渚纪闻
定价:70.00元
作者: 何薳
出版社:中国书店
出版日期:2018-02-01
ISBN:9787514918908
字数:
页码:326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春渚纪闻》是宋代何薳撰。作者,蒲城(今属福建)人,号韩青老农。其书分《杂记》五卷,《东坡事实》一卷,《诗词事略》一卷,《杂书、琴事附墨说》一卷,《记研》一卷,《记丹药》一卷。明陈继儒《秘笈》所刊仅前五卷,乃姚士粦得于沈虎臣者。后毛晋得旧本,补其脱遗,始为完书。莲父去非尝以苏轼荐得官,故记轼事特详。其杂记多引仙鬼报应兼及琐事。
目录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这本书的学术价值或许不在于提供一个系统化的知识体系,而在于它作为“杂家”文集的独特视角。它不像官方史书那样森严刻板,也不像纯粹的文学创作那样天马行空,它恰好处于两者之间,汇集了古代知识分子在不同心境下随手记录下的观察和思考。对我而言,这种混杂性正是它最吸引人的地方——你可以从中看到古代士人对自然科学的萌芽式探索,也能瞥见他们对人情世故的深刻洞察。这种未经雕琢的、带着烟火气的文字,反而比那些经过层层筛选和美化的文本更具研究价值,因为它更贴近知识分子在日常生活中的真实思维活动。我常常在不同章节间跳跃阅读,这种不确定性带来的惊喜感,远胜于按部就班地阅读一部结构严谨的大部头著作。
评分这本书的装帧设计着实让人眼前一亮,那种典雅的复古气息扑面而来,拿在手里沉甸甸的,让人感到一种对知识的敬畏。内页的纸张质感也处理得相当考究,墨色的印刷清晰有力,即便是那些繁复的古文,看起来也丝毫没有费力感。作为一名热衷于传统文化的业余爱好者,我总是在寻找那些能够跨越时空、与古代文人进行无声对话的载体,而这本精装本无疑提供了绝佳的物质体验。它不仅仅是一堆文字的堆砌,更像是一件精心制作的工艺品,放在书架上,本身就是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我尤其欣赏出版社在排版上所下的功夫,合理的留白和章节的划分,使得阅读过程非常流畅,即便是长时间沉浸其中,眼睛也不会感到过分的疲劳。这种对阅读体验的极致追求,使得每一次翻开它,都像是在进行一场庄重的仪式。
评分我对那些记录了地方风土人情和奇闻异事的古籍向来抱有浓厚的兴趣,总觉得在正史的宏大叙事之外,那些零散的记载才更能勾勒出真实、鲜活的历史侧影。这本书的叙事风格非常古朴自然,没有太多矫饰的辞藻,如同一个老者在茶余饭后,娓娓道来他所见所闻的种种趣事和轶闻。它像是打开了一扇通往旧时光的窗户,让我得以窥见彼时社会的一些侧面——可能是某个地方的奇特习俗,可能是某位隐士的非凡举动,抑或是某些自然现象的古人解释。这种非虚构的叙事魅力,在于它的“真”,即使有些记载在今日看来或许带有迷信色彩,但正是这种“信”与“不信”之间的张力,构成了历史的厚度。它让我思考,在信息传播如此缓慢的古代,人们是如何理解和构建他们周遭的世界的,这种纯粹的好奇心得到了极大的满足。
评分从文学性角度审视,这本书的语言风格呈现出一种令人愉悦的多样性。虽然整体基调是古典的,但在具体描述某些场景或人物时,作者们往往会不经意地流露出非常生动、甚至有些诙谐的笔触。有些篇章的叙事节奏紧凑,如同短篇小说般引人入胜,让人忍不住一口气读完;而另一些则更偏向于札记或随笔,笔调悠闲,适合在静谧的午后慢慢品味,如同品尝陈年的佳茗。特别是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往往寥寥数语,却能勾勒出极富画面感的意境,体现了中国传统美学中“以少胜多”的精髓。这使得阅读过程充满了惊喜,你永远不知道下一页等待你的是一个令人拍案叫绝的典故,还是一个令人会心一笑的生活哲理,这种阅读体验的丰富性,极大地提升了对传统文献的亲近感。
评分阅读此书的过程,对我个人心性的锤炼起到了潜移默化的作用。在如今这个信息爆炸、节奏极快的时代,我们似乎失去了耐心去细细品味一件事物,总是追求即时的反馈和快速的结论。然而,这本书的文字节奏明显慢了下来,它要求读者也必须放慢脚步,去适应那种古老的语境和悠长的思绪。当我沉浸在那些关于古代士大夫生活片段的描摹中时,我仿佛能感受到一种久违的宁静。这种宁静不是逃避现实,而是在喧嚣中找到一个精神的栖息地。它让我反思自己日常的焦虑来源,并学习用一种更宏大、更超脱的视角去看待眼前的得失。对于那些寻求精神慰藉或渴望培养更深层次专注力的读者来说,这种慢读的体验是无价的,它像是一剂安神的药,温和却有效。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