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書基本信息 | |||
| 圖書名稱 | 北湖小誌 | 作者 | 焦循, 阮元 輯 |
| 定價 | 60.00元 | 齣版社 | 江蘇廣陵書社 |
| ISBN | 9787555407928 | 齣版日期 | 2017-06-01 |
| 字數 | 頁碼 | ||
| 版次 | 1 | 裝幀 | 平裝-膠訂 |
| 開本 | 16開 | 商品重量 | 0.4Kg |
| 內容簡介 | |
| 作者簡介 | |
| 焦循(1763~1820),清哲學傢、數學傢、戲麯理論傢。字理堂(一字裏堂),江蘇揚州黃玨鎮人,嘉慶舉鄉試,與阮元齊名。阮元督學山東、浙江,俱招往遊。後應禮部試不第,托足疾不入城市者十餘年。構一樓名'雕菰樓',讀書著述其中。博聞強記,於經史、曆算、聲韻、訓詁之學都有研究。有《裏堂學算記》《易章句》《易通釋》《孟子正義》《劇說》等。(據1999年版《辭海》'焦循'條) 阮元(1764~1849)字伯元,號雲颱、雷塘庵主,晚號怡性老人,江蘇儀徵人,乾隆五十四年進士,先後任禮部、兵部、戶部、工部侍郎,山東、浙江學政,浙江、江西、河南巡撫及漕運總督、湖廣總督、兩廣總督、雲貴總督等職。曆乾隆、嘉慶、道光三朝,體仁閣大學士,太傅,謚號文達。他是著作傢、刊刻傢、思想傢,在經史、數學、天算、輿地、編纂、金石、校勘等方麵都有著非常高的造詣,被尊為三朝閣老、九省疆臣,一代文宗。 |
| 目錄 | |
| 編輯推薦 | |
| 文摘 | |
| |
| 序言 | |
初捧此書,便被其古樸典雅的文字風格所吸引。不同於許多官方修撰的誌書,這本“小誌”多瞭幾分文人墨客的閑適與洞察力。它沒有宏大敘事的包袱,而是專注於捕捉那些細碎卻足以構成時代底色的瞬間。比如,書中對某一時期文壇雅集的描述,從詩詞唱和到茶點酒水,無不透露齣那個精英群體特有的生活品味和精神追求。這種從日常細節中提煉齣時代精神的做法,使得閱讀過程充滿瞭探索的樂趣。每讀完一個章節,都會忍不住閤上書本,在腦海中構築那個特定場景的畫麵,思考著當時的社會環境是如何塑造瞭這些文人的精神麵貌的。這種沉浸式的體驗,是其他嚴肅學術著作難以給予的。
評分這部《北湖小誌》簡直是瞭解清代吳中地區社會風貌的絕佳窗口。書中的記載,無論是對當時士紳階層的日常交往,還是市井百姓的生計百態,都描繪得淋灕盡緻。我尤其欣賞作者在記述地方風俗習慣時的那種細緻入微,仿佛能讓人親眼目睹那些早已消逝的節日慶典和民間儀式。它不僅僅是一部地方誌,更像是一部活生生的清代社會風俗百科全書。讀著這些文字,我仿佛能感受到那個時代特有的溫潤氣息和繁復禮儀,那種人與人之間微妙的互動關係,通過焦循和阮元的梳理,變得清晰可見。特彆是對於一些已經失傳的技藝和行業描述,更顯得彌足珍貴,為後世研究提供瞭第一手的珍貴資料。
評分讓我感到驚喜的是,這部匯編對地方文化遺産的保護意識超前。焦循和阮元在輯錄過程中,顯然花費瞭極大的心力去搜集那些零散的碑刻、佚失的文稿以及口耳相傳的故事。這種“搶救式”的記錄,使得許多原本可能煙消雲散的文化記憶得以留存。對於一個地方史愛好者來說,這簡直是一座等待挖掘的寶藏。書中對於某些古建築的形製記載,細緻到連梁柱的榫卯結構都有所提及,這種近乎工匠精神的記錄態度,讓人對兩位編者的敬業程度深感佩服。他們的工作,不僅僅是文字的記錄,更是對曆史責任的一種承擔。
評分這本書的閱讀體驗是層層遞進的,初看是記述,細品則是考據。隨著閱讀深入,你會發現編者在看似隨意的記錄背後,隱藏著嚴謹的交叉驗證和審慎的判斷。例如,對於某一曆史事件發生的時間和地點,書中往往會引用多方材料進行對比,即使存在矛盾,也會坦誠地列齣,供後人參考。這種對史料真實性的不懈追求,極大地增強瞭文本的可信度。它教會我們,真正的曆史研究,從來都不是單方麵的陳述,而是多角度的還原和重建。對於那些希望瞭解清代地方史研究方法的讀者來說,這部《小誌》本身就是一部極好的範本。
評分坦白說,我原本以為地方誌都會是枯燥乏味的年代流水賬,但《北湖小誌》徹底顛覆瞭我的刻闆印象。它有著極強的敘事性和畫麵感,讀起來絲毫沒有晦澀之感。特彆是那些關於自然景觀的描摹,筆法細膩,意境悠遠,仿佛帶著讀者漫步在北湖之畔,感受著四季更迭帶來的光影變化。那種將人文活動與自然環境有機結閤的敘事方式,賦予瞭這部著作獨特的詩意和生命力。它讓我們看到,即便是最樸實的地域記錄,也能通過高超的文字駕馭,升華為一種具有審美價值的文學作品。這本“小誌”稱得上是地方文獻中的一顆璀璨明珠。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