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岁前妈妈要知道的80个心理学法则

13岁前妈妈要知道的80个心理学法则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杨冰 编
图书标签:
  • 亲子关系
  • 儿童心理学
  • 育儿
  • 心理学
  • 家庭教育
  • 青少年心理
  • 行为习惯
  • 情绪管理
  • 沟通技巧
  • 正面教育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北尚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中国纺织
ISBN:9787518034765
商品编码:30183963803
开本:16
出版时间:2017-08-01

具体描述

基本信息

  • 商品名称:13岁前妈妈要知道的80个心理学法则
  • 作者:编者:杨冰
  • 定价:36.8
  • 出版社:中国纺织
  • ISBN号:9787518034765

其他参考信息(以实物为准)

  • 出版时间:2017-08-01
  • 印刷时间:2017-08-01
  • 版次:1
  • 印次:1
  • 开本:16开
  • 包装:平装
  • 页数:260
  • 字数:189千字

编辑推荐语

杨冰编著的《13岁前妈妈要知道的80个心理学法则》通过简单易懂的语言把专业的心理学知识轻松地向家长们尾尾道来,向家长们传达了**流行的教育理念。引导家长们掌握科学的育儿方法,让家长们以*好的姿态去引导孩子健康成长。 本书运用***新流行的理念解读家庭教育,把西方**的教育思想和中**庭教育实际状况相结合,行文深入浅出,内容通俗易懂。 本书运用罗森塔尔效应、狐狸法则、母狼法则、刺猬法则、木桶原理、墨非定律等**教育理论来指导中国的父母们,令人有一种别有洞天、耳目一新、茅塞顿开的感觉。

内容提要

在美国,有三分之一的父母知道“罗森塔尔效应 ”,懂得如何去欣赏和赞美孩子;在日本,有一半的 父母看过《狐狸的故事》,知道“狐狸法则”和培养 孩子的独立性;在法国,很多父母知道“斯万高利效 应”,面对挫折与失败要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作为 中国的父母,我们做了什么呢? 现在,摆在你面前的这本由杨冰编著的《13岁前 妈妈要知道的80个心理学法则》,运用***新流行 的理念解读家庭教育,把西方**的教育思想和中国 家庭教育实际状况相结合,用罗森塔尔效应、狐狸法 则、母狼法则、刺猬法则、木桶原理、墨非定律等著 名教育理论来指导中国的父母们。本书具有较强的实 用性和操作性,父母在教育孩子时可以照方行事,对 症下药,因人而异,因材施教,从而有效地剔除父母 们因为教育孩子而产生的各种困惑,让孩子健康成长 。
    

作者简介

杨冰,男,笔名冰洋,以全新的教育理念,实用独到的教育方法,打造了多部家庭教育优质畅销书,深受广大父母们的好评,被誉为*接地气的“平民教育家”。 主要家庭教育作品有:《成就一生好习惯》(1、2)《这样教子*无效》《好习惯坏习惯》(与人合作)《发现孩子》《细节成就孩子一生》《教育孩子从父母开始》《左右孩子命运的黄金法则》等,总发行量300余万册。其中《成就一生好习惯》先后获得天津市**畅销常销书奖、第十四届中国图书奖,连续荣登全国36家大型书店、书城图书销售排行榜,《中国图书商报》《新京报》《新文化报》、新浪网、**网、京东网、**网、豆瓣读书网、***网等先后连载或介绍。《左右孩子命逗的黄金法则》曾在韩国出版。

目录

A篇 理想课堂——目标决定人生的层次
A—01 目标法则
A—02 亚瑟尔现象
A—03 跳蚤效应
A—04 巴奴姆效应
A—05 手表定律
A—06 贝尔效应
A—07 隧道视野效应
A—08 临界点效应
A—09 强刺激效应
B篇 智力课堂——智力提升生命的智慧
B—01 罗森塔尔效应
B—02 木桶理论
B—03 吉格勒定理
B—04 皮尔斯定理
B—05 天赋递减法则
B—06 吊胃口效应
B—07 瓦拉赫效应
B—08 母狼法则
B—09 鸟笼逻辑
B—10 二八法则
C篇 家庭课堂——环境影响一生的成长
C—01 破窗理论
C—02 鱼缸法则
C—03 餐桌效应
C—04 真爱原则
C—05 信任原则
C—06 尊重原则
C—07 理解原则
C—08 宽容原则
C—09 解放原则
C—10 赖莱法则
C—11 比马龙效应
C—12 多米诺现象
C—13 放手原则
C—14 榜样原则
C—15 黑票作用
C—16 鹅卵石的启示
D篇 习惯课堂——习惯决定孩子的命运
D—01 斯万高利效应
D—02 史塔勒公理
D—03 哈德飞实验
D—04 捐款实验
D—05 跨栏定律
D—06 瓦伦达心态
D—07 投射效应
D—08 犬獒效应
D—09 墨菲定律
D—10 卢维斯定理
D—11 凯迪拉克效应
D—12 狐狸法则
D—13 甘地夫人法则
D—14 王永庆法则
D—15 蝴蝶效应
D—16 路径依赖
D—17 回潮效应
D—18 横山法则
D—19 蓝柏格定理
D—20 沸腾效应
E篇 时间课堂——时间掌控孩子的人生
E—01 帕金森时间定律
E—02 伯伦森原则
E—03 泰勒效应
E—04 飞镖实验
F篇 社会课堂——合作锻炼交往的技能
F—01 晕轮效应
F—02 首因效应
F—03 跷跷板互惠原则
F—04 史提尔定律
F—05 模糊哲学
F—06 杠杆原理
G篇 方法课堂——父母才是*好的老师
G—01 “1+1>2”效应
G—02 避雷针效应
G—03 登楼梯效应
G—04 马太效应
G—05 潘多拉效应
G—06 异性效应
G—07 章鱼心态
G—08 德西效应
G—09 免疫效应
G—10 延迟满足
G—11 放飞效应
G—12 倒U形假说
G—13 霍桑效应
G—14 刺猬法则
G—15 热炉法则


理解少年心事,点亮成长之路:家庭教育的深度解析 孩子,如同破土而出的嫩芽,在成长的土壤中汲取养分,蓬勃向上。而家长,正是那辛勤的园丁,悉心呵护,引导其向阳而生。然而,这其中并非一帆风顺,每个孩子的心灵都是一座迷宫,充满着奇思妙想,也伴随着困惑与不安。如何在纷繁复杂的青少年心理世界中找到正确的航向?如何才能更有效地与孩子沟通,化解矛盾,激发潜能?本书将带您深入探索少年儿童的心灵花园,揭示影响孩子行为和情感的关键因素,为您提供一套科学、实用且富有温度的家庭教育指南,帮助您成为孩子成长路上最懂TA的引路人。 本书并非是一本枯燥的心理学教科书,而是一份充满智慧与关怀的实践手册。它不追求晦涩难懂的理论,而是将心理学的精髓转化为家长们能够轻松理解和应用的日常方法。我们深知,每一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他们的成长轨迹也各有不同。因此,本书的内容并非提供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标准答案”,而是提供一套理解孩子、与孩子共处的“思维工具箱”,帮助家长们根据自己孩子的具体情况,灵活运用,找到最适合自己的育儿之道。 洞察儿童心智,解构成长密码 孩子的心智发展是一个极其复杂且充满魅力的过程。从咿呀学语的婴儿到步入青春期的少年,他们的认知、情感、社交方式都在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本书将从儿童心理学的核心视角出发,为您解析这些变化背后的原因。 好奇心的驱动与探索欲的培养: 孩子天生就充满了对未知世界的好奇。这种好奇心是他们学习和成长的源动力。本书将探讨如何有效保护和引导孩子的这份宝贵特质,避免过度压抑或盲目放任,让孩子在安全的环境中尽情探索,从而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和创造力。我们会分享一些具体的亲子互动方法,例如如何回应孩子的“十万个为什么”,如何鼓励孩子动手实践,以及如何通过游戏的方式引导孩子学习新知识。 情绪的产生与管理: 孩子的情绪如同潮水般起伏不定,时而欣喜若狂,时而沮丧悲伤。理解孩子情绪的来源,学会辨识他们的真实感受,是家长们面临的一大挑战。本书将深入浅出地剖析各种常见儿童情绪的心理机制,例如为什么孩子会发脾气、害怕、嫉妒,以及如何帮助孩子认识、表达和调节自己的情绪。我们将提供一系列有效的沟通技巧,例如积极倾听、情绪命名、同理心表达,帮助家长们在孩子情绪失控时,能够冷静应对,成为孩子最坚实的后盾。 自我意识的萌芽与建立: 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逐渐开始认识到自己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拥有自己的想法和感受。自我意识的建立是孩子形成独立人格的关键。本书将探讨如何帮助孩子建立健康的自我认知,让他们懂得欣赏自己的优点,也能接纳自己的不足。我们会提供一些关于如何肯定孩子、鼓励孩子自主选择、以及如何处理孩子犯错后的心理疏导等方面的建议,帮助家长们塑造孩子积极的自我评价体系。 社交能力的形成与人际关系的构建: 孩子需要学会如何与他人相处,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从幼儿园的小朋友到学校里的同学,社交环境的变化对孩子的成长至关重要。本书将分析孩子社交发展的不同阶段,探讨如何帮助孩子发展同理心、合作意识、解决冲突的能力,以及如何引导孩子交到真正的朋友。我们将分享一些关于家庭角色扮演、故事讲解、以及在日常生活中培养孩子社交技巧的实用方法。 学习动机的激发与学习习惯的养成: 学习是孩子成长的重要途径,但如何让孩子爱上学习,并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却让许多家长头疼。本书将从心理学角度出发,揭示影响孩子学习动机的内在和外在因素,并提供一系列激发孩子学习兴趣、培养自主学习能力、以及应对学习压力的有效策略。我们将探讨如何运用正向激励、成就感反馈、以及个性化学习方法,让学习变得更有趣、更有意义。 科学方法赋能,构建和谐亲子关系 家庭是孩子成长的摇篮,也是他们学习社会规则、形成价值观的第一个场所。父母的行为和教育方式,对孩子的人生观、价值观有着深远的影响。本书旨在为家长们提供一套科学、有效且富有针对性的育儿方法,帮助您在日常生活中,与孩子建立起更加和谐、信任的亲子关系。 积极沟通的艺术: 沟通是连接心灵的桥梁。然而,许多家长在与孩子沟通时,常常陷入误区,例如说教、指责、忽视孩子的感受。本书将详细阐述积极沟通的原则和技巧,例如如何做到倾听而不打断、表达而非抱怨、提问而非审问。我们将提供大量的对话范例和情景模拟,帮助您掌握与孩子有效沟通的艺术,让每一次对话都能拉近您与孩子的心灵距离。 规则的建立与界限的设定: 适度的规则和界限是孩子安全感和行为规范的重要保障。然而,如何在建立规则的同时,不剥夺孩子的自由,不引发孩子的逆反心理,是许多家长所困惑的。本书将探讨如何科学地设定家庭规则,如何有效地执行规则,以及如何让孩子理解规则背后的意义。我们将提供关于奖励与惩罚的心理学原理,以及如何运用“自然后果”和“逻辑后果”等方法,帮助孩子形成自律意识。 正面管教的实践: “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情可以理解,但过度的期望和严苛的要求,反而可能适得其反。本书倡导的是正面管教的理念,即在尊重孩子个体差异和发展规律的基础上,通过积极的引导和鼓励,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健全的人格。我们将提供一系列具体的操作方法,例如如何给予恰当的赞美,如何引导孩子承担责任,以及如何处理孩子的不当行为,同时不伤害他们的自尊心。 延迟满足的教育: 在物质极大丰富的时代,如何教会孩子延迟满足,培养他们的忍耐力和目标感,是家长们面临的新挑战。本书将从心理学角度,解析延迟满足对孩子长远发展的重要性,并提供一些引导孩子练习延迟满足的日常实践方法,例如如何引导孩子为目标储蓄,如何通过规划和等待来获得更大的成就感。 培养孩子的抗挫折能力: 人生并非一帆风顺,孩子未来的道路上必然会遇到各种困难和挫折。教会孩子如何面对失败,如何从挫折中学习和成长,是家长的一项重要使命。本书将探讨如何通过创造性的游戏、积极的榜样引导、以及鼓励孩子尝试和冒险等方式,帮助孩子培养坚韧不拔的意志品质和积极乐观的心态。 关注孩子的个体差异,点亮孩子的独特潜能 我们深知,每一个孩子都是一颗独一无二的种子,拥有着自己独特的基因密码和成长节奏。本书在强调普适性教育理念的同时,也格外关注孩子的个体差异,鼓励家长们去发现和欣赏自己孩子身上闪耀的独特光芒。 天赋与兴趣的挖掘: 每个孩子都有自己擅长和感兴趣的领域。本书将引导家长们观察孩子在不同活动中的表现,了解他们的天赋和潜在兴趣,并提供如何为孩子创造机会去探索和发展这些天赋的建议。我们将分享一些关于如何通过游戏、阅读、以及参与社会实践活动来发掘孩子兴趣的方法。 理解孩子的学习风格: 孩子在学习上存在着视觉型、听觉型、动觉型等不同的学习风格。了解孩子的学习风格,能够帮助家长们更有针对性地辅导孩子,提高学习效率。本书将介绍识别孩子学习风格的方法,并提供相应的学习策略建议。 尊重孩子的成长节奏: 孩子的成长并非一个线性的过程,他们有自己的发展轨迹和心理需求。盲目攀比或过度催促,都可能给孩子带来不必要的压力。本书将强调尊重孩子的成长节奏,理解他们在不同年龄段的心理特点,并提供如何给予恰当支持和引导的建议。 结语 养育一个孩子,如同进行一场漫长而充满探索的旅程。这条旅程中,有欢声笑语,也有挑战与困惑。本书希望成为您旅途中值得信赖的伙伴,为您提供科学的知识,实用的方法,以及温暖的启示。通过深入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掌握有效的沟通与教育技巧,您将能够更好地引导孩子,帮助他们健康快乐地成长,最终成为一个独立、自信、有责任感的优秀个体。让我们一起,用爱与智慧,点亮孩子成长的每一段光辉岁月。

用户评价

评分

怎么说呢,这本书简直是我近期阅读体验中最棒的一本育儿书籍了!我是一名非常普通的全职妈妈,每天围着孩子团团转,感觉自己快要被日常琐碎淹没了。我之前也看过一些育儿的书,但很多都太理论化了,读起来费劲,而且感觉离我的生活很遥远。这本就不一样了,它写得特别接地气,就像一个经验丰富的朋友在给我讲故事,然后慢慢地把一些心理学的小知识点穿插进去。我记得里面有一段讲“归因偏差”的,我以前总觉得孩子不听话就是故意的,看了这本书才明白,原来很多时候他们的行为可能是我没有理解到位,或者是我无意中传递了错误的信号。还有“正面管教”的那几个原则,真的是太实用了!我之前总是忍不住吼孩子,看了这本书我才意识到,声音的大小并不代表道理的大小,反而容易让孩子产生逆反心理。现在我尝试用更温和、更有策略的方式去沟通,孩子听进去了,我也没那么累了。这本书不仅仅是教我怎么“管”孩子,更是教我怎么“理解”孩子,怎么和他们建立更深的连接。感觉自己像从一个“战士”变成了“伙伴”,这种转变真的太美妙了!

评分

我一直认为,真正的教育不仅仅是知识的灌输,更是心灵的引导。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父母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而如何与孩子建立健康的亲子关系,让他们拥有健全的人格,是我一直在思考的问题。这本书的出现,无疑给我带来了很多启发。它并没有提供包治百病的“秘籍”,而是深入浅出地剖析了孩子在不同年龄段的心理特点和发展需求。我尤其对书中关于“依恋关系”的阐述印象深刻,它让我意识到,早期安全依恋对孩子成年后的人际交往和自我认同有着深远的影响。我还学到了很多关于“界限感”的知识,以前我总是担心过分溺爱孩子,但这本书告诉我,恰恰是模糊不清的界限才更容易让孩子感到不安和迷失。它引导我思考如何给予孩子足够的爱,同时又不失原则,让他们学会独立和负责。读这本书的过程,更像是一次自我反思和成长的旅程。我开始审视自己的育儿方式,并尝试做出调整,让我的孩子感受到更多的理解、尊重和支持。这本书的价值,远远超过了它本身的定价,它为我打开了一扇通往孩子内心世界的大门。

评分

我一直对心理学充满好奇,尤其是在我成为父母之后,这种好奇心更是被放大。我想了解我的孩子,更想了解他们内心深处的想法和感受。这本书恰好满足了我的这份渴望。它用一种非常友善且充满智慧的方式,将复杂的心理学概念变得通俗易懂,并且将其与儿童成长紧密结合。书中的“动机理论”部分,让我深刻理解到,孩子行为背后的驱动力远比我们想象的要复杂,单纯的奖励和惩罚往往不是长久之计。我开始思考如何去激发孩子的内在动机,让他们发自内心地去学习和探索。另外,“认知发展”的章节,也让我对孩子思维方式的演变有了更清晰的认识,这让我能够更有耐心地去引导他们解决问题,而不是急于给出答案。这本书的好处在于,它不仅仅提供理论,更提供了实践的方向。它鼓励父母去观察、去倾听,去建立一个真正以孩子为中心的沟通模式。读完这本书,我感觉自己不再是一个懵懂的旁观者,而是更有能力去陪伴孩子,成为他们成长道路上坚实的后盾。

评分

天哪,这本书我简直是爱不释手!自从我闺蜜推荐给我之后,我就迫不及待地捧着看了起来。作为一位母亲,我一直都在学习如何更好地理解和教育我的孩子,尤其是在他们成长的关键时期,总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让人头疼不已。这本书简直就像一个及时雨,它用非常通俗易懂的语言,讲解了很多我之前完全没有意识到的心理学原理。我尤其喜欢其中关于“情绪管理”的部分,我以前总是很急躁,孩子一哭闹我就跟着心烦意乱,看了这本书之后,我才明白原来很多时候孩子的行为背后都有原因,我需要做的不是压制,而是理解和引导。还有“规则建立”那块,简直是我的救星!我之前总是不知道怎么立规矩,孩子也不听话,这本书给出了很多实操性的建议,我试了试,效果真的立竿见影!它不是那种枯燥的理论书,里面有很多生动的例子,让我觉得很有共鸣,也更容易理解。读完之后,我感觉自己就像被打通了任督二脉一样,对孩子有了更深的认识,也更有信心去面对育儿路上的挑战了。强烈推荐给所有正在经历或者即将经历孩子青春期的家长们,这本书一定会让你受益匪浅!

评分

这本书绝对是我近一年来最值得购买的育儿类书籍之一!我特别喜欢它贯穿始终的那种“同理心”的视角。我之前总是习惯于站在自己的立场去评判孩子的行为,总觉得他们应该“这样”或者“那样”。但是看了这本书之后,我才真正开始尝试去站在孩子的角度思考问题。比如,关于“游戏化学习”的那个章节,让我茅塞顿开!我之前总是强迫孩子做枯燥的学习任务,但这本书告诉我们,把学习变成一场游戏,孩子会更乐于接受。我试着把一些学习内容融入到游戏里,孩子的参与度一下子就提高了。还有关于“挫折教育”的讨论,让我认识到,适度的挫折是孩子成长的催化剂,我不能总是替他们扫清障碍,而是要教会他们如何面对和克服困难。这本书没有给人一种高高在上的说教感,反而像是一个温柔的朋友,一步一步引导我,让我重新认识了育儿这件事。它让我明白了,养育孩子不仅仅是责任,更是一种爱与智慧的修行。我已经迫不及待地想把书中的一些方法应用到我的日常生活中,期待看到更好的改变。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