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职业资格培训教程·婚姻家庭咨询师:基础知识

国家职业资格培训教程·婚姻家庭咨询师:基础知识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中国就业培训技术指导中心 编
图书标签:
  • 婚姻家庭咨询
  • 心理咨询
  • 职业资格
  • 基础知识
  • 培训教程
  • 咨询师
  • 国家职业资格
  • 心理学
  • 家庭教育
  • 情感沟通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
ISBN:9787504575326
版次:1
商品编码:10093596
包装:平装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09-03-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484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内容简介

  书中内容根据《国家职业标准·婚姻家庭咨询师》(试行)要求编写,是婚姻家庭咨询师职业技能鉴定国家题库命题的直接依据。《婚姻家庭咨询师:基础知识》介绍了各级别婚姻家庭咨询师应掌握的基础知识,涉及职业道德、中国婚姻家庭制度的历史演变、性别平等理论、婚姻家庭伦理、家庭社会学、婚姻与家庭心理、婚姻中的性学、婚姻家庭理财、家庭教育、婚姻家庭心理咨询、家庭社会工作、咨询礼仪与程序、婚姻家庭法律知识等内容。

内页插图

目录

第1章 职业道德(1)
第1节 道德基本知识(1)
第2节 职业道德基本知识(3)
第3节 婚姻家庭咨询师职业守则(7)
思考题(13)

第2章 中国婚姻家庭制度的历史演变(14)
第1节 婚姻家庭的社会性和历史性(14)
第2节 原始社会两性和血缘关系的社会形式(19)
第3节 古代宗法社会的婚姻家庭(23)
第4节 近代的婚姻家庭制度改革(30)
第5节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婚姻法》的颁行与修改(34)
第6节 我国当代婚姻家庭生活的主流与问题(40)
思考题(46)

第3章 性别平等理论(47)
第1节 性别平等基本概念(47)
第2节 社会性别的社会化(52)
第3节 社会性别的主流化(55)
第4节 男女平等的基本国策(60)
思考题(72)

第4章 婚姻家庭伦理(73)
第1节 婚姻家庭伦理的基础理论(73)
第2节 恋爱中的伦理道德(88)
第3节 性伦理道德(90)
第4节 离婚中的伦理道德(103)
第5节 树立良好家风(105)
思考题(109)

第5章 家庭社会学(110)
第1节 家庭社会学概述(110)
第2节 家庭结构与家庭生命周期(117)
第3节 择偶的社会性(122)
第4节 家庭中的两性角色(126)
第5节 婚姻关系(129)
第6节 离婚与再婚(135)
第7节 家庭暴力与制止对策(141)
第8节 社会养老与家庭养老(149)
思考题(154)

第6章 婚姻与家庭心理(155)
第1节 爱情与择偶心理(155)
第2节 婚姻心理(174)
第3节 离婚与再婚心理(194)
第4节 家庭对个体社会化的影响(203)
思考题(221)

第7章 婚姻中的性学(223)
第1节 生殖健康与性健康(223)
第2节 人类生殖系统的解剖与生理(226)
第3节 生育与避孕(231)
第4节 人类性反应周期和性功能障碍概论(236)
第5节 性心理障碍及相关问题(239)
第6节 性功能障碍(245)
第7节 躯体疾病与性(253)
第8节 性咨询与性治疗(262)
第9节 常见性传播疾病与艾滋病(268)
思考题(272)

第8章 婚姻家庭理财(273)
第1节 婚姻家庭理财基础知识(273)
第2节 婚前理财(279)
第3节 婚内理财(281)
第4节 离婚时的财产处理(288)
第5节 再婚家庭理财(289)
思考题(291)

第9章 家庭教育(292)
第1节 家庭教育概论(292)
第2节 影响儿童发展的家庭因素(305)
第3节 合格家长应具备的素质(310)
第4节 家庭教育的原则和方法(324)
思考题(336)

第10章 婚姻家庭心理咨询(337)
第1节 婚姻家庭心理咨询的起源与发展(337)
第2节 婚姻家庭心理咨询概述(341)
第3节 婚姻家庭心理咨询的基本理论和主要流派(348)
第4节 婚姻家庭咨询的应用技术(354)
第5节 婚姻家庭心理咨询的注意事项(368)
思考题(375)

第11章 家庭社会工作(376)
第1节 社会工作概述(376)
第2节 家庭社会工作概述(383)
第3节 家庭社会工作理论的应用(386)
第4节 家庭社会工作的实务方法(390)
思考题(401)

第12章 咨询礼仪与程序(402)
第1节 咨询师的社交礼仪(402)
第2节 咨询的一般程序(406)
第3节 家庭心理咨询程序(410)
思考题(419)

第13章 婚姻家庭法律知识(420)
第1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420)
第2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收养法(434)
第3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444)
第4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453)
第5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457)
第6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459)
第7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462)
第8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母婴保健法(464)
第9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467)
第10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472)
思考题(479)
参考文献(481)

精彩书摘

  4)夫妻角色的观念。夫妻双方都有自己关于丈夫和妻子的角色的观念。如果夫妻双方都认为对方没有尽职尽责,冲突就会发生。如果丈夫认为带孩子做家务是妻子应该承担的义务,妻子也是这样认为的,那么,他们的适应是很好的。但是,如果妻子认为男女应该平等,要求丈夫分担家务,不肯独自承担家务,那么,他们之间就会发生矛盾。 有调查发现,夫妻之间的家务分工对婚姻有很大的影响。其中丈夫每多分担一项家务,婚姻持久的几率就增加了18倍。受访的离婚者平均只静忙分担3项家务,而那些婚姻良好的丈夫在家中分担的家务多达5项。
  5)兴趣爱好。婚姻的良好适应,有赖于夫妻双方兴趣爱好的一致性。研究表明,已婚年轻夫妻如何消遣休闲时间,共同的兴趣爱好起着很大作用。有关研究指出,导致婚姻失败的一个重要因素是“错用了休闲的时间”。如果休闲时间夫妻共同从事感兴趣的活动,那么不仅可以降低情绪紧张的程度,缓和冲突的发生,达到休息和放松的目的,还可以增加生活乐趣,增进夫妻感情。但是,如果夫妻缺乏共同兴趣,对休闲时间的安排就常常会引发新的矛盾。例如,妻子在休息日喜欢外出娱乐消遣,而丈夫喜欢待在家里,这就会进一步增强夫妻之间的紧张情绪,甚至引发冲突。
  6)价值观念。虽然相似的背景会产生类似的价值观,但这不是绝对的。如果夫妻二人价值观是一致的,共同为生活质量的提高而努力,那么他们之间就会有好的适应。相反,如果夫妻双方的价值观不同,甚至背道而驰,同床异梦,彼此之间就很难适应。例如,人们经常为“钱”吵架,总认为是钱少,事实上是对钱的态度造成的。
  7)对家庭生活模式的适应。婚后夫妻双方要组合新的生活方式,要重建友谊,调整社交活动等,使之适应家庭生活。告别快乐的单身生活,建立起夫妻一体的生活模式,是一个比较难的适应过程,而且往往伴有种种内在的冲突和情绪的波动。

前言/序言

  为推动婚姻家庭咨询师职业培训和职业技能鉴定工作的开展,在婚姻家庭咨询师从业人员中推行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制度,中国就业培训技术指导中心在完成《国家职业标准·婚姻家庭咨询师》(试行)(以下简称《标准》)制定工作的基础上,组织参加《标准》编写和审定的专家及其他有关专家,编写了婚姻家庭咨询师国家职业资格培训系列教程。
  婚姻家庭咨询师国家职业资格培训系列教程紧贴《标准》要求,内容上体现“以职业活动为导向、以职业能力为核心”的指导思想,突出职业资格培训特色;结构上针对婚姻家庭咨询师职业活动领域,按照职业功能模块分级别编写。
  婚姻家庭咨询师国家职业资格培训系列教程共包括《婚姻家庭咨询师(基础知识)》《婚姻家庭咨询师(国家职业资格三级)》《婚姻家庭咨询师(国家职业资格二级)》《婚姻家庭咨询师(国家职业资格一级)》4本。《婚姻家庭咨询师(基础知识)》内容涵盖《标准》的“基本要求”,是各级别婚姻家庭咨询师均需掌握的基础知识;其他各级别教程的章对应于《标准》的“职业功能”,节对应于《标准》的“工作内容”,节中阐述的内容对应于《标准》的“能力要求”和“相关知识”。
  本书是婚姻家庭咨询师国家职业资格培训系列教程中的一本,适用于对各级别婚姻家庭咨询师的职业资格培训,是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推荐辅导用书。
  本书在编写过程中得到中国婚姻家庭研究会的大力支持与协助,在此表示衷心的感谢。
《幸福婚姻的基石:理解亲密关系的动态与成长》 本书旨在深入剖析现代婚姻家庭关系的核心要素,为读者提供一套系统性的视角,以理解并构建健康、持久的亲密联结。我们不再局限于传统的婚姻观念,而是着眼于情感的互动模式、沟通的艺术以及个体在关系中的成长与演变。 第一部分:亲密关系的演化与类型 从承诺到伙伴:婚姻模式的变迁 我们将追溯婚姻制度的历史演变,探讨工业革命、社会变迁以及女性地位提升等因素如何重塑了我们对婚姻的期待。从经济互助的契约关系,到情感共鸣与精神寄托的伙伴关系,理解这一转变对于把握当下亲密关系的挑战与机遇至关重要。我们将分析不同历史时期婚姻观念的特点,以及这些观念如何影响着家庭结构和成员间的互动。 多元化的亲密联结:超越传统 在现代社会,亲密关系的形态日益多元。本书将探讨包括开放式关系、同居、单亲家庭、重组家庭等多种亲密联结模式。我们并非评判优劣,而是致力于理解不同关系结构下的动态、潜在的挑战以及支持系统的重要性。深入分析这些非传统模式的出现背景、社会接受度以及可能面临的独特问题,并提供相应的思考框架。 第二部分:情感互动的核心机制 依恋理论:连接的起点与羁绊 我们将引入依恋理论,解析童年时期形成的依恋模式(安全型、焦虑型、回避型、混乱型)如何深远地影响成人期的亲密关系。了解自己的依恋风格以及伴侣的依恋风格,是理解冲突模式、建立安全感和促进情感联结的关键。我们将通过案例分析,具体展示不同依恋风格在关系中的表现,以及如何通过意识和努力走向更健康的依恋模式。 爱的语言:理解与表达的需求 “爱的语言”理论揭示了人们表达和接收爱的方式各不相同,包括肯定言语、服务行动、接受礼物、优质时光和身体接触。掌握自己和伴侣的爱的语言,能够有效减少误解和隔阂,让爱意直达心田,增强关系的满足感。我们将详细阐述五种爱的语言的内涵,并提供实用的练习,帮助读者识别并运用伴侣的爱的语言。 情绪的洪流:识别、管理与共情 情绪在亲密关系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本书将引导读者识别并理解自身及伴侣的情绪,学习有效的负面情绪管理技巧,以及培养共情能力,即站在对方的角度理解其感受。我们将探讨情绪在冲突中的作用,以及如何避免情绪化反应,转变为建设性的沟通。 第三部分:沟通的艺术与冲突的智慧 有效沟通的法则:倾听、表达与反馈 良好的沟通是亲密关系的生命线。我们将详细讲解积极倾听的技巧、清晰准确地表达需求与感受的方法,以及如何给予和接受建设性的反馈。从“我”信息的使用到避免指责性语言,本书提供了一系列实用的沟通工具。 冲突的生成与化解:从对抗到合作 冲突在任何关系中都不可避免,关键在于如何处理。我们将分析冲突产生的根源,如资源分配、价值差异、沟通不畅等,并提供多种化解冲突的策略,如妥协、协商、共同寻找解决方案等,引导读者将冲突视为增进理解和关系成长的机会。 沉默的代价与修复的桥梁 有时,不沟通比无效沟通更具破坏性。本书将探讨“沉默应对”模式的危害,以及如何打破沟通僵局,重建连接。我们还将关注关系中的“修复”,即在冲突或误解发生后,如何进行有效的道歉、原谅和情感重建。 第四部分:个体成长与关系共舞 自我认知与边界的建立 健康的亲密关系建立在健康的自我之上。本书强调自我认知的重要性,包括了解自己的价值观、需求、优势和局限。同时,我们将探讨如何设定健康的个人边界,保护自己的空间和感受,以及如何在关系中维护这些边界。 共同成长的动力:目标、支持与探索 超越日常生活琐碎,共同成长是维持亲密关系活力的重要源泉。我们将探讨如何与伴侣设定共同目标,互相支持彼此的个人发展,以及如何共同探索新的兴趣和体验,让关系保持新鲜感与深度。 处理关系中的挑战:信任危机、倦怠与外遇 本书还将触及婚姻家庭关系中最具挑战性的议题,如信任的建立与修复、亲密关系中的倦怠感以及婚外情的复杂性。我们将以客观、专业的视角,分析这些问题的成因,探讨应对策略,并强调寻求专业帮助的重要性。 结语:构建有韧性且充满爱意的亲密关系 《幸福婚姻的基石》并非一本提供万能答案的指南,而是一份邀请,邀请您深入探索亲密关系的奥秘,学习有效的工具,培养智慧,最终与您的伴侣共同构建一段充满理解、尊重、爱意和持久韧性的关系。我们相信,理解关系的动态,掌握沟通的艺术,并致力于个体与关系的共同成长,是通往幸福婚姻的不二法门。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它为我们提供了一套系统且实用的工具,去理解和应对婚姻家庭中错综复杂的情感动态。它不仅仅是为专业的咨询师准备的,更是为每一个渴望拥有健康、和谐家庭关系的人量身打造的指南。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关于“家庭系统理论”的章节。过去,我总倾向于将家庭成员间的冲突孤立地看待,认为问题出在某个人身上。但这本书让我豁然开朗,认识到家庭是一个相互依存的有机整体,任何一个成员的行为都可能影响到整个系统的平衡。它引导我去观察家庭成员之间的互动模式、权责分配、以及隐藏的家族传承。例如,书中分析了“三角化”的现象,即当两个家庭成员之间出现矛盾时,第三个家庭成员被无意识地卷入,成为缓解或加剧矛盾的媒介。这让我回想起自己家庭的一些过往,恍然大悟,原来很多看似偶然的家庭事件,背后都有着深刻的系统性原因。这本书教会我跳出“指责”的思维模式,去理解个体行为背后的家庭动力,并思考如何从整体上去疗愈和优化这个家庭系统。

评分

这本书的行文流畅,逻辑清晰,每一章节都像是在为读者铺设一条通往更深刻理解的道路。我特别喜欢书中关于“原生家庭的影响”的论述。它非常生动地解释了,我们的父母在不知不觉中,会将他们的成长经历、他们未实现的愿望,甚至他们所承受的创伤,传递给下一代。这是一种代际传递的力量,既可以是积极的祝福,也可能是无形的束缚。书中通过大量的案例分析,展示了这种代际传递是如何在婚姻家庭关系中循环往复,影响着我们的选择和行为。它并没有鼓励我们去怨恨父母,而是提供了一种理解的视角,帮助我们打破负面的代际模式,并创造属于自己的、更健康的家庭叙事。这种视角,让我对过去的一些家庭纠葛有了新的认识,也让我对未来如何经营自己的家庭有了更清晰的方向。

评分

这本书的叙述风格非常细腻,仿佛是一位循循善诱的智者,将那些触及心灵深处的情感议题,以一种温和而坚定的方式呈现出来。我被书中对于“自我认知”的强调深深吸引。它告诉我们,要成为一个好的婚姻家庭咨询师,首先要成为一个了解自己、接纳自己的人。书中引导读者进行内省,去探索自己的原生家庭经历、自己的价值体系、以及自己的情感盲区。这让我意识到,我们内心深处的某些冲突或困境,往往会投射到我们与伴侣、与家人的关系中。因此,在帮助他人之前,自我疗愈和自我成长是必不可少的。书中关于“边界感”的讨论,也让我受益匪浅。它清晰地界定了个人边界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在一个相互依赖的家庭系统中,既保持独立的自我,又维系亲密的连接。这种平衡的艺术,是维持健康关系的关键。

评分

我发现这本书最大的魅力在于,它并没有给出标准化的“万能药”,而是鼓励读者去探索和发现属于自己的答案。它提倡的是一种“赋能”的理念,让读者在理解理论的基础上,培养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书中关于“危机干预”的章节,虽然篇幅不长,但却充满了实操的指导意义。它教会我们如何在紧急情况下,保持冷静,评估风险,并采取有效的行动来缓解危机。这不仅适用于专业的咨询师,对于任何一个家庭成员来说,都是一种宝贵的生存技能。此外,书中对“家庭动力学”的深入剖析,让我看到家庭成员之间是如何通过互动来塑造彼此的身份和关系的。这种动态的视角,让我意识到家庭是一个不断变化和发展的过程,理解这些动力,有助于我们更好地适应和引导家庭的变革。

评分

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它提供了一个看待婚姻家庭问题的全新视角,一个更加包容、更加理解、也更加充满希望的视角。我被书中对于“家庭治疗的目标”的阐述深深吸引。它并非仅仅是为了解决眼前的矛盾,更是为了帮助家庭成员实现更深层次的成长和发展,建立更稳固、更具韧性的家庭关系。书中强调,治疗的目标是“赋能”,即让家庭成员掌握自我疗愈和自我发展的能力,而不是依赖于外部的咨询师。这种理念,让我觉得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教程,更像是一种人生启迪,它教会我们如何在充满挑战的人生旅途中,去经营好自己最重要的关系——家庭。它让我相信,即使面对困难,只要我们愿意去学习、去改变、去付出,就一定能够拥有一个充满爱和幸福的家。

评分

读完这本书,我感到自己对“爱”的理解有了更深层次的升华。它并没有用过于浪漫或理想化的词汇来描绘爱情,而是将其置于现实生活的土壤中,探讨了爱在长久关系中的具体表现和维系方式。书中关于“依恋理论”的讲解,让我对自己在亲密关系中的行为模式有了更清晰的认识。我终于理解了,为什么有时我会在亲密关系中表现出过度的依赖,有时又会因为害怕被拒绝而表现出疏离。这种内在的模式,往往源于早年的养育经历。这本书并没有因此而责备任何人,而是强调理解和接纳,并提供了具体的策略,帮助我们建立更安全、更健康的依恋关系。此外,书中对“冲突管理”的探讨,更是充满了智慧。它没有回避冲突的必然性,而是教会我们如何将冲突视为成长的契机,而非关系的终结。那些关于如何表达愤怒、如何处理分歧、以及如何进行有效的修复性对话的技巧,都非常具有操作性。

评分

这本书的深度和广度都令人惊叹,它不仅仅是一本关于婚姻家庭咨询的教科书,更是一部关于人生智慧的百科全书。我尤其欣赏书中对于“儿童发展心理学”和“家庭生命周期”的结合。它清晰地描绘了家庭在不同阶段所面临的挑战和任务,从新婚燕尔到子女成年离家,每一个阶段都有其独特的课题需要面对。这让我能够更宏观地理解家庭的演变过程,并为即将到来的或正在经历的家庭挑战做好准备。书中还探讨了“家庭治疗”的不同流派和技术,虽然我不是专业咨询师,但这些介绍让我对如何从更专业的角度去理解和介入家庭问题有了初步的认识。它让我明白,婚姻家庭咨询并非简单的“劝和不劝分”,而是需要专业的知识、技巧和伦理操守。

评分

这本书的语言风格非常引人入胜,它能够将复杂的心理学理论,以一种通俗易懂、生动形象的方式呈现出来,让人在不知不觉中就吸收了大量的知识。我特别欣赏书中对于“家庭角色”的探讨。它解释了在家庭中,我们每个人都扮演着不同的角色,而这些角色的扮演,既受到个人性格的影响,也受到家庭环境和文化的影响。书中鼓励我们去识别和理解自己和他人在家庭中的角色,并思考这些角色是否健康、是否阻碍了我们个人的成长或家庭的和谐。它也提倡了一种“角色弹性”,即在不同的情境下,能够灵活地调整自己的角色,以更好地适应家庭的需求。这种对家庭角色的深刻洞察,让我对自己和家人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评分

这本书就像一本开启心灵对话的钥匙,它并非仅仅罗列婚姻家庭咨询的理论框架,更像是一位经验丰富的老友,娓娓道来那些藏匿于日常琐碎却又至关重要的情感密码。我尤其喜欢书中对于“沟通”这一概念的深入剖析。它没有止步于简单的“听与说”,而是将沟通的层次、模式、以及潜藏的障碍一一拆解。例如,书中对“积极倾听”的阐述,不仅仅是简单地重复对方的话语,而是强调去理解对方的感受、需求和潜在的信息,甚至是那些没有被直接表达出来的部分。这让我意识到,很多时候我们以为自己在倾听,实际上却在等待发言的机会,或者带着预设的评判去解读对方。书中还通过大量生动的案例,将抽象的理论具象化,让我看到了不同家庭模式下,沟通的困境是如何产生的,以及如何通过调整沟通方式来化解冲突,重建连接。那些关于非暴力沟通、同理心倾听的章节,读来如同醍醐灌顶,让我开始审视自己在亲密关系中的沟通习惯,并尝试做出一些细微但深刻的改变。书中的语言风格也很独特,既有学术的严谨,又不失人文的温度,读起来一点都不枯燥,反而充满了启发和共鸣。

评分

这本书就像一面明镜,照出了婚姻家庭关系中那些常常被我们忽略却又至关重要的细节。我被书中对于“情感连接”的细腻描绘所打动。它不仅仅是关于浪漫的爱情,更是关于在日常生活中,如何通过细微的关怀、真诚的倾听、以及共同的经历,来不断滋养和加深情感的纽带。书中提供的很多建议,都非常生活化,例如如何进行高质量的共处时光,如何在忙碌的生活中找到彼此的关注点,以及如何在争执之后进行有效的修复。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细节,却构成了婚姻家庭关系稳固的基石。它让我重新审视了自己在亲密关系中的付出和回报,并认识到,真正的爱,是需要被持续地表达和经营的。

评分

正打算考这个资格证,所以才买的,没想到京东还会有这种类型的工具书呢!刚看了几页,挺容易理解的。

评分

非常经典的教科书 原文更原汁原味

评分

2.人80%的痛苦都与金钱息息相关

评分

3.乐观、悲观,一念之间

评分

18.不怕你犯错,就怕你掩饰

评分

5.请别嘲笑有生理缺陷的人

评分

纸质太差了,大打折扣啊!真的不是盗版的么?!

评分

8.人有善念,天必佑之

评分

很好。。。。。。。。。。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