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环境生态学》是作者多年来从事环境生态学教学和科研实践总结的一部分,系统地介绍了环境生态系统的概念、理论与模式。主要内容包括:环境和生态系统;生态因子种群和生态位;生物竞争理论与群落结构;陆地生态系统生产力及其模型;海洋生态系统及其模型;生态系统元素循环及其动力学模式;生态系统物质能量输送观测与计算方法;城市环境生态系统;全球变化研究与模式。
《环境生态学》可作为地球科学、环境科学、生态科学、大气科学、地理科学、资源科学等专业进行研究和管理的工作人员参考,也可作为我国高等教育自然科学、政治、法律、经济、管理、历史、哲学等学科各专业的环境生态学通识教育课程教材或参考书。
内页插图
目录
第1章 绪论
1.1 环境生态学的产生、定义及发展
1.2 环境生态学的内容、任务及研究方法
第2章 生态因子与种群
2.1 生态因子的基本概念
2.2 生态因子的生态作用及生物的适应性
2.3 温度因子的生态作用及生物的适应性
2.4 种群和种群数量统计
2.5 资源环境与人口容量
2.6 生态位
第3章 生物竞争与群落结构
3.1 种内关系
3.2 生物竞争理论
3.3 生物群落组成
3.4 生物群落结构与干扰
第4章 陆地生态系统生产力及其模型
4.1 影响植物光合作用、净光合速率的主导因子
4.2 生态系统生物生产力概念
4.3 生物生产力模型
4.4 陆地碳循环模型
4.5 典型生态系统的碳收支和模型
4.6 生态系统动力学模式
第5章 海洋环境生态及其模型
5.1 水生生态系统碳收支
5.2 海洋生物和碳循环模型
5.3 耦合大气环流碳循环模型
5.4 模式存在的问题和改进
第6章 生态系统元素循环及动力学模式
6.1 各圈层碳、氮库存量的计算方
6.2 碳、氮流通率的计算方法
6.3 区域生态系统元素循环动力学模式
6.4 区域元素生物地球化学循环模型及动力学模式
6.5 数学模式中的子项及其参数化方法
6.6 京津渤区域生态系统N流量平衡研究举例
第7章 生态系统物质能量输送观测及计算方法
7.1 太阳辐射能在生态动力源中的作用
7.2 生态系统物质能量输送的观测
7.3 生态系统物质能量输送的计算
第8章 城市环境生态与城市化发展对区域气候的影响
8.1 城市环境生态的特点和研究的紧迫性
8.2 国际城市环境与生态研究的进展
8.3 城市生态系统的组成、结构和功能
8.4 生态城市概念
8.5 城市环境生态规划
8.6 城市生态可持续发展理论与计算模型
8.7 城市化发展对区域气候影响
第9章 全球变化研究与模式
9.1 全球变化研究目标、研究现状、科学问题与发展趋势
9.2 全球变化的模式研究方法
9.3 区域气候变化的模式研究方法
9.4 陆面过程的模式
9.5 土壤-植被-大气系统耦合模式(CMSVAS)
精彩书摘
第1章 绪论
1.1 环境生态学的产生、定义及发展
1.1.1 环境生态学的产生
20世纪初以来,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社会生产力的提高,人类创造了前所未有的财富。与此同时,人口剧增、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生态破坏、全球变化,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环境生态问题日趋严重,已构成人类生存与发展的现实威胁,严重地阻碍了人类经济的发展和生活质量的提高,继而威胁着全人类的未来生存与发展。因此,全球环境生态与可持续发展问题已成为国际社会广泛关注的焦点,人们想迫切了解地球环境生态系统在人类干扰下的变化规律和建立适应对策。全球变化及其人类生存环境的恶化,促进了环境生态学等学科的产生和发展。
当今社会向生态学研究提出了严峻的挑战,促使人们必须寻求一条经济、社会的发展与资源、环境相协调的可持续发展道路。世界著名生态学家E.P.Odum对经典生态学提出了修改意见,他于1997年在《生态学:科学和社会的桥梁》一书中明确指出:“生态学源于生物学,然而越来越独立于生物学,是综合研究生物、环境和人类社会之间关系的科学,是一门系统科学。”现代生态学与经典生态学不同点就在于将人类活动融于生态学中来,不单单研究生物和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而且要研究生物、环境和人类社会三者之间的关系及其相互作用规律。
前言/序言
当今世界,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人口的增长,人类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强度和广度影响着地球环境生态系统,环境污染、生态退化等环境生态问题已严重影响到人类的生存安全、经济发展和社会和谐。人类与自然关系日趋尖锐化,人类与地球协同共进、有序人类活动和适应全球变化、实现和谐社会与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当今世界的最强音。
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任重而道远。环境生态理论与技术虽然是环境生态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所必不可少和迫切需要的,但是起根本作用的却是全人类环境生态保护意识的觉醒和一致的行动。呼吁全人类行动起来,改变人类的生活方式,发扬新的环境文化,有序人类活动,保护和恢复赖以生存的地球环境生态系统。只有把环境生态保护意识上升为全民意识和全球意识,中国和全球的环境生态保护才有希望。尤其是年轻一代,他们是未来的主人,他们的意识、伦理、道德、信念、知识决定着国家和世界的未来。提高大学生群体的环境生态学理论和环境生态保护意识的教育水平,对广为传播保护环境生态理念和提高我国公民综合素质至关重要。因此,环境生态学可作为我国高等学校通识教育课程教材。正是出于这样的目的,该课程作为北京大学校选课——素质教育通选课已讲授多年,并深受学生的欢迎。
环境生态学(environmental ecology)是研究地球环境和生态关系的科学,是由环境科学和生态科学发展起来的一门交叉学科,研究环境、生物和人类社会相互作用及其可持续发展的机制是环境生态学的基本内容。随着人类活动对自然生态系统干扰和破坏的加剧,著名生态学家E.P.Odum于1997年在《生态学:科学和社会的桥梁》一书中指出,“生态学是一门联系生物、环境和人类社会有关可持续发展的系统科学”。作者为促进人类发展进步,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协调人类社会发展与环境生态的关系,提高环境生态保护意识,掌握环境生态学知识的社会需求和环境生态学学科发展的需求,并通过在北京大学多年的教学实践,撰写了这本《环境生态学》。
环境生态学 电子书 下载 mobi epub pdf txt
评分
☆☆☆☆☆
里面内容一般
评分
☆☆☆☆☆
径及全球生态问题。本书内容适度、结构合理,各章均附有学习要点、核心概念、课后复习、课后思考及推荐阅读文献。
评分
☆☆☆☆☆
沟通中达成共识。
评分
☆☆☆☆☆
②民主平等是指在学术面前人人平等,在知识面前人人平等。不因家庭背景、地区差异而歧视,不因成绩落后、学习困难遭冷落。民主的核心是遵照大多数人的意志而行事,教学民主的核心就是发展、提高多数人。可是总有人把眼睛盯在几个尖子学生身上,有意无意地忽视多数学生的存在。“抓两头带中间”就是典型的做法。但结果往往是抓“两头”变成抓“一头”,“带中间”变成“丢中间”。教学民主最好的体现是以能者为师,教学相长。信息时代的特征,能者未必一定是教师,未必一定是“好”学生。在特定领域,特定环节上,有兴趣占有知识高地的学生可以为同学“师”,甚至为教师“师”。在教学中发现不足,补充知识、改善教法、
评分
☆☆☆☆☆
评分
☆☆☆☆☆
题质疑、成果展示、心得交流、小组讨论、合作学习、疑难解析、观点验证、问题综述。
评分
☆☆☆☆☆
④关系和谐,才能有轻松愉快;关系融洽,才能够民主平等。生生和谐、师生和谐、环境和谐、氛围和谐,都需要教师的大度、风度与气度。与同行斤斤计较,对学生寸步不让,艰难有和谐的课堂。和谐的关键在
评分
☆☆☆☆☆
径及全球生态问题。本书内容适度、结构合理,各章均附有学习要点、核心概念、课后复习、课后思考及推荐阅读文献。
评分
☆☆☆☆☆
介绍了生态学的基础知识,第8~12章介绍了退化生态系统以及生态系统层面上的管理,第13、14章介绍了生态系统可持续管理的途径及全球生态问题。本书内容适度、结构合理,各章均附有学习要点、核心概念、课后复习、课后思考及推荐阅读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