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商品名称: 古代汉语词典-全新双色版 | 出版社: 四川辞书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6-01-01 |
| 作者:曾林 | 译者: | 开本: 32开 |
| 定价: 69.80 | 页数:1010 | 印次: 4 |
| ISBN号:9787557900151 | 商品类型:图书 | 版次: 2 |
字词皆收,内容丰富;联系教材,兼顾实用;特点在于注明词性和词类活用。
本词典从学生学习文言文和一般读者阅读古籍的需要出发,收录古汉语常用、次常用字7000个(包括繁体字、异体字);此外还收录了古汉语常用复音词10000余条(包括部分百科行条目)。本词典所选条目有的来自目前中学语文教材文言文,有的来自其他常见古代典籍,例句精短,难懂的例句附有注解或串讲。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本词典释义简明,在单字义项前标注了词性,并结合教学实际,指出词类活用的情况;部分单字下还设有【注】和【辨】,对学习古汉语容易出错的地方进行提示辨析。
曾林,高中特级语文教师。在担任高中语文老师前,还做过初中语文老师。熟悉教学大纲和文言文教学,熟悉考试要点和学生掌握的难点。
凡例.......3
汉语拼音章节索引.....1
笔画索引.....9
词典正文.....1-1010
我是一名古典文献修复工作者,工作中经常需要接触到一些非常古老、字迹模糊的文本,有时候光靠肉眼和经验是无法确定的。对我们这类人来说,词典的准确性和对异体的收录情况就成了工作的生命线。这部词典在收录异体字和罕用古字方面,做得比我预期的还要出色。它对某些字形的不同写法,以及在不同历史阶段的读音变化,都有详尽的考证和标注。最让我感到惊喜的是,它对一些专用于特定领域(比如古代的礼制、医药或官职名称)的复合词汇的处理方式。它不是简单地给出单个字的解释,而是将其作为一个整体概念进行解析,这极大地帮助我理解古代社会运作的复杂性。而且,印刷的清晰度极高,即使是那些笔画复杂的篆隶字体,印制出来也锐利分明,长时间对照查阅也不会造成视觉疲劳。这本工具书的出版,无疑是为我们这些“冷门”专业人士提供了一张坚实的学术后盾,让很多模糊不清的文本辨识工作变得有了可靠的依据。
评分说实话,我本来对“全新双色版”这个宣传语持保留态度的,总觉得不过是营销噱头,但上手后彻底被征服了。我过去习惯用好几部不同的古代汉语词典搭配使用,每本都有各自的侧重点和不足,需要不断地进行交叉验证,非常折腾。但这部《古代汉语词典》似乎做了非常周密的整合工作,它在保持学术严谨性的同时,对词义的演变过程梳理得极其到位。举个例子,同一个字在先秦、汉魏和唐宋时期的语义侧重点差异,它都能用清晰的小标题和时间线索标注出来,这对于理解古典诗词和散文的语境至关重要。我尤其欣赏它在引文选择上的独到眼光,引用的例子不仅准确地诠释了词义,很多本身就是文学史上的经典篇章片段,既是查词,也是一次小型精读,让人在学习语言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地提升了自己的文学素养。这种将工具书的实用性与学术鉴赏性完美结合的做法,是很多同类书籍难以企及的高度。这本书的厚度让人望而生畏,但一旦翻开,那种结构的美感和内容的充实感,会让你心甘情愿地沉浸其中。
评分这本书的装帧设计也值得一提,虽然是工具书,但它绝不是那种可以随意丢弃的速成手册。厚实的纸张,精美的封面,拿在手里沉甸甸的,透露着一种经过时间沉淀的质感。我把它放在书房的书架上,它本身就是一件具有古典美感的陈设。更重要的是,它体现了一种对传统的敬畏和对知识的尊重。我注意到,在词条的校勘和释义的依据上,它引用了大量的古代韵书和字书,这不仅仅是简单的罗列,更是一种学术传承的体现。很多现代词典为了追求“新”和“快”,往往会忽略这些重要的源头活水,但这部词典却非常扎实地立足于传统,再辅以现代语言学研究的成果进行补充和完善。对于追求典范性、希望拥有一本可以代代相传的工具书的读者而言,这部词典在内容和形式上都达到了很高的标准,是值得我郑重收藏和经常使用的良心之作。
评分这部书简直是古汉语学习者的福音,我最近在整理一些古代文献的阅读笔记,经常被一些生僻的词汇卡住,查阅资料费时费力。拿到这本词典后,那种豁然开朗的感觉真是太棒了。它的编排逻辑非常清晰,收词量大且精,很多我以为已经绝版的词条,在这里都能找到详尽的解释和丰富的例句。特别是它采用了双色印刷,这个设计简直是神来之笔,重要的释义和引文部分用不同颜色标注出来,让阅读和查找的效率瞬间翻倍。我记得有一次深夜还在对着一本厚厚的古籍发愁,有了它,只需要在目录里迅速定位,就能准确找到需要的解释,省去了大量来回翻页和对比的麻烦。对于那些想要深入研究古代文学、历史或者哲学的朋友来说,这本词典的权威性和实用性是毋庸置疑的,它不仅仅是一本工具书,更像是一位随时待命的博学导师,总能在你最需要的时候给出精准的指引。我已经推荐给好几位同领域的学者了,大家都对它的内容深度和排版实用性赞不绝口,绝对是案头必备的典藏级工具书。
评分我平时喜欢随手翻阅一些文言小品,享受那种古雅的韵味,但常常因为一两个词语而中断了阅读的流畅性。我过去用的词典,要么释义过于简略,像个字典,缺乏对词汇意蕴的挖掘;要么就是释义过于冗长,把一个简单的词解释成了小型的论文,阅读体验很差。这部《古代汉语词典》的编写者显然深谙此道。它的释义是那种恰到好处的“点到为止”,既准确解释了字面意思,又通过精炼的语言点明了其在特定语境下的深层含义。双色的优势在这里体现得淋漓尽致:主要释义和核心概念用醒目的颜色突出,而次要的、引申的或历史性的解释则用柔和的颜色区分,使得读者在快速浏览时能迅速抓住重点,而在深入探究时又能看到全貌。这种分层级的解释结构,极大地优化了“即时查询”的需求,真正做到了“急用时快速定位,精研时深度挖掘”,对于休闲型读者和专业研究者都非常友好。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