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纸闲墨

片纸闲墨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薛冰 著
图书标签:
  • 诗歌
  • 散文
  • 文学
  • 中国古典诗词
  • 文化
  • 艺术
  • 书画
  • 人生感悟
  • 情感
  • 治愈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百花文艺出版社
ISBN:9787530656013
版次:1
商品编码:10187436
包装:平装
丛书名: 文心藏趣丛书
开本:大32开
出版时间:2010-06-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228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内容简介

  淘书年久,养成了个无奈的习惯,见到有字的纸片,都要伸过头去多看一眼——居然也就时有幸遇,诚应了汉人的旧话,道是“十步之泽,必有香草”。记得是一九九六年的初夏,在南京朝天宫的一家小古玩铺中,意外地发现了一批晚清信札,大多是凌乱散页,少量粘贴在苏州观前街利苏印书社一九二八年排印《木渎小志》的宣纸书页上,据店主说,是从苏州旧家流至南京的。随手粗略翻检,计有三百余帧;多系彩纸花笺,图案达一百余种,不觉心勃勃动,视为奇遇。昔年读《鲁迅书简》和《西谛书话》,对于二位前辈苦心搜求旧笺纸编印《北平笺谱》的艰辛,深有感触,既得见此,自不会放过。不无遗憾的是,在我见到之前,已有一位年轻人买去一部分,说是送给了他在苏州木渎的外公,所以这批信笺中,有些已成零页,内容不完整了。

作者简介

  薛冰,人称金陵行者。花甲之年,犹淘书不辍,读书不倦,片纸零缣,积腋成裘,已出版书话、随笔三十余种,关涉收藏者有《旧书笔谭》、《淘书随录》、《版本杂谈》、《钱神意蕴》等。

目录


花笺光华
尺牍留真
封缄故事
零落江南的晚清花笺
画人文士的闲情逸趣
诗笺唱和见世情
现代笺纸与新制花笺
名纸、拜帖与贺卡
明信片与请柬
杂纸小品
晚清苏沪画人掌故
李嘉福与苏州潘氏
潘家是苏州的“护官符”
上海和苏州的书画交易
求画者的众生相
文人之间的藏品交流
徐熙与“度辽将军”汉铜印
西法照相与画家绘像
沙馥的几件家事
沙馥的县令女婿张栋
苏州民间生活小景
官场交游打秋风
求职酸辛说不尽

精彩书摘

  “四宝”印款三种,皆甚典雅:其一绘立龙烛台上插红烛,旁置印袱、卷轴,款题北宋郑獬诗:“中使传宣内翰家,君王令草侍中麻;紫泥印罢细封了,银烛才烧一寸花。”这是有名的才思敏捷故事,宋徽宗熙宁二年重召富弼为相,翰林学士郑獬奉旨草诏,片刻即成,作此诗以为荣。其二绘红烛、书匣、短剑、酒杯,题句“检书烧烛短,看剑引杯长”,出自杜甫五律<夜宴左氏庄>,隐含着一桩雅聚故事。“检书烧烛短”一句,尤搔到文人痒处。即我写这一组文章,也是常常为检索人名、掌故,不觉时光飞逝,一天写不成几百字,然而也正好逼着自己读了不少平时懒怠去翻的史料。其三绘铜镜、奇石和旌节,题“镜铸千秋,石瞻一品,又旌节花开骀荡”,“铸得千秋镜,光生百炼金”是唐明皇李隆基千秋节铸镜赐群臣的故事,石瞻一品是米芾爱石故事,旌节花生西域,让人联想到苏武牧羊的旧典。这几幅画的作者署“华林主人”,颇有界画的风格。署“华林摹古”的还有一种“汉铜镜铭”:“令尹作竟宜侯王,定当大富乐未央。”只是这铭文很可能是臆造的。又见“缀云”制笺,取古代刀币、布币、方孔圆钱等拓片为一组,署“高干伯手拓”。古代文人虽不屑“铜臭”,但搜集已退出流通的古钱,则仍属雅玩。此外如绘书函、卷轴、爵杯的“书简爵秩”,绘瓶中插三枝戟的“平升三级”,属于常用的吉祥图案;又如摹带钩、摹砖铭、摹古钱串、摹青铜器,不一而足。别有风味的,是绘一只茶笥,题款道:“茶产于阳羡山中,珍重一时,煎法又得赵州之传,因命湘君设司检束。”湘君是竹的代称:“司”隐喻笥。又绘一只方壶,款题“君子之交澹如此”,亦有俗中见雅之意。

前言/序言

  淘书年久,养成了个无奈的习惯,见到有字的纸片,都要伸过头去多看一眼——居然也就时有幸遇,诚应了汉人的旧话,道是“十步之泽,必有香草”。
  记得是一九九六年的初夏,在南京朝天宫的一家小古玩铺中,意外地发现了一批晚清信札,大多是凌乱散页,少量粘贴在苏州观前街利苏印书社一九二八年排印《木渎小志》的宣纸书页上,据店主说,是从苏州旧家流至南京的。随手粗略翻检,计有三百余帧;多系彩纸花笺,图案达一百余种,不觉心勃勃动,视为奇遇。昔年读《鲁迅书简》和《西谛书话》,对于二位前辈苦心搜求旧笺纸编印《北平笺谱》的艰辛,深有感触,既得见此,自不会放过。不无遗憾的是,在我见到之前,已有一位年轻人买去一部分,说是送给了他在苏州木渎的外公,所以这批信笺中,有些已成零页,内容不完整了。
《片纸闲墨》是一本精心打磨的随笔集,它不以哗众取宠的篇幅见长,也不刻意追求宏大的叙事,而是将目光投向日常生活的细微之处,用平淡而温润的笔触,勾勒出作者内心深处的情感涟漪与独到思考。全书由一系列短小精悍的文章构成,每一篇都像是一张轻轻拈起的旧照片,在光影流转间,唤醒那些被时光掩埋的温暖,或是点醒那些不曾留意过的美好。 作者在书中,仿佛是一位不疾不徐的行走者,不急于抵达目的地,而是全然沉浸于沿途的风景。他会在一个寻常的午后,静坐窗边,看阳光如何穿过玻璃,在空气中投下斑驳的光影,思绪便由此飘向远方,或是回忆起童年某个细小的片段,亦或是对当下生活的某种状态进行细致的体察。这些瞬间,普通人或许会匆匆掠过,但作者却能捕捉到其中蕴含的诗意与哲思,并将它们化为笔下生动的文字。 《片纸闲墨》的语言,如同其名,带着一种闲适而自在的气息。没有冗长的辞藻,没有故作高深的理论,只有朴素、真诚的表达。作者仿佛是坐在你的对面,娓娓道来,用最贴近生活的词语,描述着那些最触动心灵的情感。例如,他会写到一次雨后初霁的散步,空气中弥漫着泥土与青草混合的清新气息,远处的山峦在薄雾中若隐若现,这种宁静与舒畅,通过他细腻的笔触,便能直接传递给读者,让读者仿佛也一同漫步在那条湿漉漉的小径上。 本书的内容,并非围绕着某个特定的主题展开,它更像是一幅由无数小块拼图构成的马赛克,每一块都自有其色彩与形状,但当它们组合在一起时,便能呈现出一种独特的整体美感。这些“片纸”,或许是生活中的琐碎见闻,或许是阅读中的片段感悟,或许是与友人的一次寻常交谈,又或许是对过往某个事件的回溯。作者善于从这些看似平凡的素材中,挖掘出不平凡的意义。 比如,在谈及“旧物”时,作者不会去讲述那些古董的价值,而是会描摹一件老旧的木椅,它曾见证了多少个日夜的沉思,承载了多少代人的记忆;又或是谈及“时间”,他不会去引用什么名人名言,而是会描绘一枚泛黄的照片,上面定格的是青春飞扬的笑脸,而照片背后的时光,早已悄无声息地流逝,只留下淡淡的忧伤与无尽的怀念。这种对生活细节的敏感,对情感的深刻捕捉,使得《片纸闲墨》具有一种别样的魅力。 本书的“闲墨”,是一种内心的安顿,一种精神的自由。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我们常常被各种信息轰炸,被各种欲望驱赶,而这本书,则提供了一个让人可以暂时抽离的空间。读者可以在字里行间,找到一份难得的宁静,去倾听自己内心的声音,去审视那些被忽略的生命体验。作者不是一个说教者,他更像是一位陪伴者,与你一同品味生活的甘苦,一同感受人生的无常。 例如,书中可能会有一篇关于“等待”的文章。作者不会去讨论什么效率,什么目标,而是会描绘那种在漫长的等待中,心绪的起伏,从最初的焦躁不安,到后来的平静接受,再到最后,或许是一种意外的惊喜。这种对心理过程的精准描绘,能够引起读者的强烈共鸣,因为等待,是每个人生命中都会经历的课题。 又或者,作者会写到“告别”。告别或许是与一个地方,或许是与一个人,或许是与一段时光。作者不会去渲染悲伤,而是会用一种更平和的视角,去审视告别的意义,去体悟分离中的成长,去感谢曾经的相遇。这种成熟而温厚的态度,让读者在读到这些文字时,心中会涌起一种释然,一种对生命更深层的理解。 《片纸闲墨》的书写,是一种“慢”的生活态度。在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习惯于快速阅读,快速获取,而这本书,则需要读者慢下来,去细细品味,去反复琢磨。每一个句子,每一个词语,都可能蕴含着作者的心血与思考。它不适合被囫囵吞枣地读完,而是适合被放在床头,在睡前,在闲暇时,随意翻开一页,便能获得一份心灵的滋养。 本书的内容,还常常会触及一些普遍的人生哲学,但这些哲学并非通过抽象的理论来阐述,而是通过具体的、有血有肉的例子来展现。比如,关于“选择”,作者不会去分析选择的利弊,而是会描绘一个人在面对两个看似相似的选项时,内心的挣扎与最终的决定,以及这个决定所带来的后续影响。这种细节的描摹,比任何理论都更能打动人心。 《片纸闲墨》也并非全是关于沉思与感悟,其中不乏一些轻松愉悦的篇章。作者也懂得生活的乐趣,懂得那些微小的喜悦能够带来的慰藉。他可能会写到一次精心准备的家常饭菜,那种烟火气带来的温暖;也可能写到一次与宠物的互动,那种纯粹的陪伴带来的治愈。这些篇章,如同清风拂面,让人心旷神怡。 总而言之,《片纸闲墨》是一本用真心、用情、用观察书写的随笔集。它没有宏大的叙事,没有惊心动魄的情节,只有那些散落在生活中的点点滴滴,被作者用温润的笔触,串联成了一串串充满智慧与情感的珍珠。它是一份给忙碌生活的宁静调剂,一份给浮躁心灵的温和慰藉。阅读这本书,就像是在与一位知心的朋友进行一场深入的交流,它会让你重新审视自己的生活,重新感受那些被忽略的美好,并从中获得一份平静的力量。它适合每一个愿意慢下来,去倾听内心声音,去品味生活细微之处的人。这本书,或许不能改变你的生活,但它一定能够丰富你的心灵。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本书的结构,如果用传统文学的标准来衡量,或许会显得有些松散,但正是这种看似无拘无束的布局,才成就了它独特的魅力。它没有一个贯穿始终的主线任务,更像是随心所欲的笔记集合,或是一本被精心整理过的日记残页。我尤其欣赏作者在字里行间流露出的那种克制感,他从不刻意渲染情绪,而是用最朴实的白描,将情感的重量悄悄地压在读者的心头。譬如讲述某次远行中的短暂驻足,那些景物的描绘,看似平淡无奇,但反复品味之后,你会发现每个词语的选择都经过了千锤百炼,恰到好处地承载了那种“到此一游”的惆怅与释然。这种风格,让我联想到了中国传统绘画中“计白当黑”的留白艺术,作者懂得在文字的边界处,给读者留出足够的想象空间去完成作品的构建。这不仅仅是一本书,更像是一张邀请函,邀请我们进入作者的内心世界,共同完成那未尽的诗意。

评分

这本书,说实话,刚拿到手的时候,我对它的期待值其实挺高的,毕竟“片纸闲墨”这个名字本身就带着一股古典的韵味,让人联想到那些文人雅士在案头信手拈来的诗文小品。然而,读完之后,我得承认,这本书给我的触动,远比我想象的要微妙,甚至可以说,它更像是一面镜子,映照出的是读者自身的某种心境,而非作者刻意构建的宏大世界。它不像那些情节跌宕起伏的小说那样能让你一口气读完,它需要一种“慢”下来的态度去品味。我特别喜欢其中一些对日常琐事的描摹,那种笔触细腻得让人仿佛能嗅到空气中弥漫的淡淡墨香,或是听到雨滴敲打窗棂的声响。作者似乎有一种魔力,能将最平凡的瞬间提升到一种近乎哲学的层面。比如描述一次清晨的对弈,那绝不仅仅是棋局的输赢,而是关于时间流逝、关于选择与放弃的无声对话。这种叙事方式,初期可能会让习惯了快节奏阅读的人感到些许不适应,但一旦沉浸进去,那种由内而外的宁静感是其他书籍难以给予的。它不提供答案,它只是温柔地引导你去提出问题。

评分

这本书给我的整体感受,可以用“清冽”二字来概括。它没有华丽辞藻的堆砌,没有煽情做作的表达,一切都显得那么干净、透彻。它像是山涧里的一股清泉,初尝时可能感觉平淡,但饮用过后,那种深入骨髓的清爽和回甘,却是久久不散的。作者对文字的掌控力,体现在他对意象的精准捕捉上,他似乎能抓住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火花,并将其固定在纸面上。比如描写一次夜雨,他没有去写雨声有多大,而是着墨于雨后空气中那种泥土与植物混合的清新味道,以及灯光透过湿漉漉的玻璃投射出的朦胧光晕。这种对感官体验的细致捕捉,构建了一个极其真实而又诗意的场域。阅读的过程,与其说是吸收信息,不如说是一种精神上的“洗涤”,让人在阅读完毕后,内心能达到一种罕见的平和与澄明。这是一本需要被反复翻阅,且每次翻阅都会有新发现的佳作。

评分

坦白讲,这本书的受众可能不会太广,它更像是为那些已经在生活中有了一定阅历,开始关注“内在富足”而非“外在喧哗”的读者准备的。如果你期待的是逻辑严密的论证或者高潮迭起的剧情,那么你可能会失望。对我而言,最大的收获在于它对“时间”这个概念的重新定义。书中很多篇章似乎都在探讨时间的不可逆性和流逝感,但作者的处理方式非常高明,他不是在悲叹时间的消逝,而是在赞美时间留下的痕迹。那些被时间打磨过的器物、被记忆沉淀下的感悟,都被他用极具美感的语言重新打捞起来。这种对“物”的凝视,充满了对过往的尊重和对当下的珍视。读完之后,我发现自己看待家中的旧物时,眼神都变得不一样了,仿佛每一道划痕、每一处褪色,都隐藏着一段不为人知的故事。这是一种潜移默化的影响,它改变的不是你的知识储备,而是你的感知世界的方式。

评分

初读这本书时,我的第一反应是,这简直就是一本“生活减速器”。现在的阅读环境充斥着各种信息爆炸和即时反馈的刺激,我们的大脑似乎越来越难以接受那种需要耐心构建的意境。但《片纸闲墨》却反其道而行之,它强迫你放慢呼吸,去注意那些在你日常生活中被你匆匆掠过的细节。比如书中有一篇关于“一盏旧灯”的文字,从灯的材质、光线的色温、到它陪伴主人度过的无数个不眠之夜,作者的笔墨如同拉长的慢镜头,细致入微。我甚至能感觉到那种老旧灯罩上积累的微尘,以及它散发出的那种带着年代感的暖黄光芒。这种描写,简直是对现代人“注意力涣散”状态的一种温柔的对抗。它不是在讲一个故事,而是在创造一种氛围,一种让你暂时逃离喧嚣、回到自己内心世界的庇护所。它需要的不是你的快速理解,而是你的全然接纳和共鸣,像是在与一位老友进行一场跨越时空的静默交谈。

评分

促销给力,闲来看看。

评分

淘书不辍,读书不倦,不错的书,送货很快

评分

没有塑封,书皮脏兮兮的。

评分

介绍了作者收集的民国信札,林林总总,很是可爱。

评分

没有全看完,还挺有意思的内容

评分

喜欢在京东有活动的时候购书

评分

非常满意非常满意非常满意

评分

活动购入,价格还算便宜,这本帮朋友带的,脏兮兮的,烦人

评分

收藏是当今社会的关注点之一,但宫廷贵族名器已很难寻得,民间家具虽在材质上逊于皇宫贵族器具,但仍不乏典雅之作,尤其是苏、晋两地,文人荟萃,雅韵四溢,不乏精品。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