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书法与古代诗歌是中华民族的珍贵遗产,有极高的美学价值,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书写和欣赏诗书合璧的作品,能使人获得双重的美感享受。
米芾(公元一〇五一年一一〇七年),字元章,北宋书画家,能诗文,擅绘画,精鉴赏。其书法运笔凝重沉着,潇洒凌厉,点画富于变化,笔笔不同。在相同的字中,用笔轻重、方向、转折、起收很少雷同,令人目不暇接,百看不厌。结字奔逸跌宕,变化多端,险中求稳,气势随字而生,豪宕的气势,催人振奋。他作书时大刀阔斧,独往独来,而又出于法度,书法造诣很高。后代书者,很多人研习米字,不仅学习他的技法,还学习他学古不泥古,富于创新的精神。
《米芾行书集唐诗》是根据人们学习和欣赏的需要编写的。诗是从唐代众多诗人作品中选出,这些诗的艺术性强,表达了诗人的思想情感和智慧才能。字从《苕溪诗帖》、《群玉堂米帖》、《三希堂法帖》、《米芾尺牍》等碑帖中所收录的米芾书法之作中选出,反映了米芾行书的全貌。诗的题目和诗人名字由编集者书写。
《米芾行书集唐诗》选诗四十九首,诗与书法结合,按诗的内容集字,每首集字诗也有简化字对照。后附文介绍米芾行书用笔、结字与章法,供初学书法者参考。
于魁荣男,汉族,中共党员,1932年7月生,天津市宁河县人。毕业于北京师范学校,大专文化。1952年参加教育工作,先后当过教师、主任、校长,现任北京市门头沟区教师进修学校教研室主任,中学历史高级教师。兼任北京市教育科学研究所兼职研究员、北京市小学语文研究会理事、北京市书法家协会会员。专著《小学历史启蒙教育》由光明日报出版社1989年出版。作为北京教育丛书作者之一,荣获1993年全国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入选作品”奖,“京版优秀图书”一等奖。在省市级教育杂志上发表历史、地理、自然等论文廿多篇。《历史总结课种种》一文入选《中国教育管理精览》一书。“儿童书法心理研究”被列为北京市“七五”科研计划重点研究项目。主要论文《儿童书法兴趣》《儿童书法审美》《儿童书法生理基础》刊载在《北京教育》《北京教育科学研究》(1991年第6期)。书法教学著作《中小学生书法普及教材》(1992年北京体育出版社出版)、北京市《小学写字课本》六年级部分,由人民美术出版社1995年出版。书法作品多次参加国内重大书法展,两次获奖。书法家作品与艺术简历,收入《北京书法名鉴》《中国当代书法家辞典》《中国当代艺术界名人录》。长期从事教学教研工作,培养了一批历史、书法骨干教师,成绩优异,北京市政府授予“特级教师”称号。教育事迹在《北京教育》上介绍,收入《中国当代教育名人辞典》。
最近在练习行草,感觉自己的笔法总是拘谨放不开,朋友推荐我试试这本《米芾行书集唐诗》。起初,我对米芾的字观感是“险绝”有余而“平和”不足,担心模仿起来会显得过于张扬。然而,在反复翻阅这本书的过程中,我逐渐体会到一种隐藏在“险”之下的“平稳”。米芾的行书,看似信手拈来,其实对整体篇章的平衡感控制得极妙。比如,在一首篇幅较长的五言律诗中,他总能巧妙地通过字距的收放和重心的微调,让整页看起来既有跌宕起伏的旋律感,又不至于失衡倾倒。这本书的排列方式非常有利于我们捕捉这种气息的连贯性。我注意到,书中收录的唐诗涵盖了初唐到晚唐的精品,这使得米芾在演绎不同风格的诗歌时,其用笔也呈现出微妙的变化,这对于学习者来说,是极佳的范例。它教会我,书法上的“变化”不是随意的涂抹,而是对诗歌内容和情感起伏最恰当的书写回应。现在我临摹时,不再只想着把笔画写对,而是开始尝试去“唱”出诗歌的旋律,这进步是这本书带给我的最大收获。
评分我是一个资深的书法收藏者,对市面上各种名家字帖都有涉猎,但这本书在装帧和内容选择上,确实展现出一种独特的品味。它没有走那种过度装裱、追求奢华的路线,而是选择了质朴而典雅的风格,恰恰符合米芾本人那种“不事雕琢”的审美倾向。我重点观察了它的影印质量,这是衡量一本高水平字帖的关键。从放大镜下看,无论是“飞白”的处理,还是渴笔收尾时的枯涩感,都得到了最大程度的还原。这对于研究米芾晚年风格或者某一特定时期的用笔习惯,具有很高的参考价值。更值得称赞的是,它对于唐诗的文本校对和注释也做得相当严谨,确保了艺术性和学术性的统一。我发现有几处米芾的创作习惯使得个别字的结构略有变化,书中对此有细微的标注,这种对细节的尊重,是只有真正懂行的人才能做出来的。这本书对于研究米芾“尚意不尚法”的书学思想,提供了极佳的直观材料。它不仅仅是临摹的工具,更是研究中国书法史中“文人书风”演变的一个重要样本。如果你对书法史有研究兴趣,这本书绝对是案头必备的珍品。
评分说实话,我买这本书主要是冲着唐诗去的,对米芾的了解仅限于教科书上的寥寥几笔。刚翻开时,内心其实是有点忐忑的,生怕满页的狂草看不懂,影响了我对那些经典诗篇的欣赏。但这本书的编排方式非常巧妙,它不是那种简单地将诗句和墨迹堆砌在一起。编者似乎很懂得如何引导读者进入一个“看字”和“读诗”并行的状态。比如,对于一些情感浓烈的诗作,米芾的行书往往带着一种奔放不羁的节奏感,字与字之间连带紧密,气势连绵不绝,这种“动感”极大地增强了诗歌的感染力。更让我惊喜的是,这本书在选诗上非常用心,既有大家耳熟能详的篇章,也有一些相对冷门但意境悠远的佳作。看着那些结构看似松散实则内蕴筋骨的汉字,我开始理解为什么米芾会被誉为“刷字”,那种干净利落、不粘滞的提按顿挫,让人心神为之一振。它不再是冰冷的墨迹,而是一种情感的流淌。我甚至尝试着放下工具书的心态,只是静静地对着某一段落出神,感受那份穿越时空的文人气息。这本书成功地拉近了古代大师和现代读者的距离,让我对书法这门艺术产生了更深层次的兴趣。
评分这本《米芾行书集唐诗》简直是书法爱好者的福音!我原本就对宋代大家米芾的洒脱飘逸的笔法倾心不已,这本书把他的精妙行书与大唐的璀璨诗篇结合在一起,简直是视觉和精神的双重享受。初拿到书时,那厚实的纸张和精致的印刷质量就让人眼前一亮,完全不是那种粗制滥造的字帖可以比拟的。每一页展开,都仿佛能感受到米芾当年挥毫泼墨时的那种气韵生动,尤其是在解读那些脍炙人口的唐诗时,那些字体的结构、墨色的浓淡变化,无声地为诗句增添了深厚的意境。比如读到李白的《静夜思》,那种略带欹侧却又稳健的行笔,将游子的思乡之情表现得淋漓尽致,比单纯的楷书多了一份灵动与洒脱。我特别喜欢它在某些名篇旁会附带一些简短的鉴赏文字,虽然不深奥,但足以引导我这个非专业人士去体会米芾在章法布局上的匠心独运。对于想临摹米芾风格的初学者来说,这本书的清晰度也做得非常到位,墨迹的细节都能看清楚,便于揣摩笔锋的起收。这本书与其说是一本字帖,不如说是一本承载了千年文脉的艺术品,摆在书架上也是极有品位的装饰。强烈推荐给所有热爱中国传统文化和书法艺术的朋友们!
评分我平常很少接触这类偏专业的艺术书籍,这次是送给我正在上大学学中文的侄女的礼物。说实话,我并不懂书法,但我能感觉到这本书里蕴含着一种独特的“精气神”。它给我的感觉就是“大气”与“灵动”的完美结合。那种墨迹,不是工工整整的教科书范本,却有一种让人移不开眼睛的魔力。我侄女拿到手后,非常兴奋,她告诉我,书里的唐诗很多是她课本上学过的,但看到米芾的字,感觉那些诗句一下子“活”了过来,有了三维的画面感。她尤其喜欢其中一些被她称为“草书的边缘”的写法,那些连笔和飞白,在她看来,就是那个时代文人洒脱个性的体现。这本书的好处在于,它不需要你一开始就具备深厚的专业知识,你只需要带着对美的感受力去欣赏,就能被它吸引。对我这个外行来说,它成功地做到了“雅俗共赏”,将高深的艺术以一种最直观、最富感染力的方式呈现出来。它不仅是学习书法的材料,更是一本关于“如何感受中国古典美学”的入门读物。对于培养年轻一代的艺术修养,这绝对是一件值得投资的好书。
评分一次购物下了好多书,质量不错。赞。
评分作为练习非常好。
评分作为练习非常好。
评分可以
评分正版图书,值得信赖!不是很清楚,凑合看吧
评分好,二个字很好,三个字非常好!
评分好!
评分挺好!!!!!!!!!!!!!!!!!!!!!!
评分不错不错?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