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钢琴经典名曲集(原作版):巴洛克时期到近现代时期中级-高级程度 [Essential Two-Piano Repertoire (Original Pieces)]

双钢琴经典名曲集(原作版):巴洛克时期到近现代时期中级-高级程度 [Essential Two-Piano Repertoire (Original Pieces)]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露茜·莫罗,斯科特·毕尔德 编,王茜 译
图书标签:
  • 钢琴曲
  • 双钢琴
  • 钢琴合奏
  • 巴洛克时期
  • 古典时期
  • 浪漫时期
  • 近现代音乐
  • 音乐教材
  • 乐谱
  • 经典名曲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上海音乐出版社
ISBN:9787807516125
版次:1
商品编码:10245308
包装:平装
外文名称:Essential Two-Piano Repertoire (Original Pieces)
开本:8开
出版时间:2010-06-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146
正文语种:中文,英语

具体描述

编辑推荐

  亲近音乐大师,享受合作乐趣,提升艺术修养。

内容简介

  《双钢琴经典名曲集(原作版):巴洛克时期到近现代时期中级-高级程度》收入C.P.E.巴赫、莫扎特、勃拉姆斯、阿连斯基、德彪西、格里埃尔等巴洛克时期到近现代时期大师作品共20首。原版乐谱均标有清晰而确定的编辑说明。乐谱之前的介绍记录了每一首作品的相关史料。每一首作品都经过仔细编订,并标有指法。关键的装饰音弹奏法在脚注中均有标注。

内页插图

目录

历史背景
关于这本曲集
教学建议
推荐读物
作曲家及音乐作品介绍
安东·阿连斯基
《圆舞曲》(选自《第一组曲》),Op.15,No.2
卡尔·菲利普·埃马努埃尔·巴赫
《为两架键盘乐器而作的四首小二重奏》
Wotq 115,No.2和No.4
No.2
No.4
约翰·克里斯蒂安·巴赫
《G大调奏鸣曲》,Op.15,No.5
快板
小步舞曲速度
约翰内斯·勃拉姆斯
《圆舞曲》,Op.39,No.1、2、11、14和15
No.1
No.2
No.11
No.14
No.15
莱因霍尔德·格里埃尔
《六首小品》,Op.41,No.2和No.3
《悲伤的圆舞曲》
《尚松》
雷纳尔多·哈恩
《忧伤的随想曲》
埃米尔·柯隆卡
《谐谑曲》(选自《抒情曲集》),Op.94,No.5
约翰·麦特森
《阿拉曼德》(选自《双钢琴组曲》)
沃尔夫冈·阿玛多伊斯·莫扎特
《行板》(选自《D大调奏鸣曲》,K.448)
罗伯特·舒曼
《六首卡农风格练习曲》(德彪西改编)
Op.56,No.2和No.4
No.2
No 4
安东尼奥·索勒
《C大调第一协奏曲》
行板
小步舞曲

前言/序言


《世界著名钢琴奏鸣曲精选集(中级至高级)》 一部跨越古典与浪漫高峰的二重奏宝库 本书汇集了西方音乐史上最具代表性、技巧要求与艺术深度兼备的钢琴奏鸣曲作品,专注于单钢琴演奏的十八至十九世纪核心曲目。它不仅是一本练习曲集,更是一部引导演奏者深入理解奏鸣曲式结构、钢琴艺术发展脉络的权威选本。 内容结构与选曲原则 本书的编纂严格遵循了音乐史的演进逻辑,精选了对钢琴演奏艺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作品,旨在为中级至高级水平的演奏者提供一套全面且具有挑战性的曲目集。选曲标准侧重于: 1. 奏鸣曲式的典范性: 选取了结构完整、清晰体现呈示部、发展部、再现部(通常包括呈示部再现和尾声)完整逻辑的经典奏鸣曲。 2. 风格的多样性: 涵盖了从古典主义的均衡典雅到浪漫主义的激情澎湃,再到早期浪漫主义对传统结构的微妙突破。 3. 技术难度与音乐性的平衡: 确保每首作品在技术要求上具有提升空间,同时蕴含深刻的音乐内涵,要求演奏者不仅要处理技术难点,更要理解作曲家的音乐意图。 第一部分:古典主义的辉煌(海顿与莫扎特) 本部分聚焦于奏鸣曲形式的成熟期,展现了清晰的线条感、结构对称美以及精致的键盘音色处理。 约瑟夫·海顿 (Franz Joseph Haydn): 维也纳的幽默与智慧 选入三首在演奏会上具有极高地位的奏鸣曲,它们代表了海顿在“交响乐之父”身份之外,对键盘音乐的深刻洞察。 奏鸣曲 No. 38 in F Major, Hob. XVI:23: 展现了海顿中期作品的活力与明快,尤其是在回旋曲式(Rondo)乐章中对主题的巧妙变化与再现,要求手指的灵活性和节奏的精准性。 奏鸣曲 No. 52 in E-flat Major, Hob. XVI:52: 被誉为海顿晚期最伟大的奏鸣曲之一。它在情感深度上已预示了贝多芬的倾向,尤其在慢乐章中,需要演奏者展现出对歌唱性旋律线的细腻控制,以及对和声色彩的敏感捕捉。 选自《伦敦奏鸣曲》的片段性练习: 选取了数个体现“苏格兰式”或“英国式”风格的快板乐章,重点训练快速音阶、琶音的均匀度,以及对“装饰音群”的清晰处理。 沃尔夫冈·阿玛多伊斯·莫扎特 (Wolfgang Amadeus Mozart): 优雅与悲剧的交织 莫扎特的奏鸣曲是钢琴技巧与抒情表达完美结合的典范。本部分精选了两部最常被演奏的作品。 奏鸣曲 No. 11 in A Major, K. 331 (Alla Turca): 重点收录了其著名的“土耳其进行曲”乐章。除了对主题的熟练掌握外,本书特别强调了第一乐章变奏曲中不同情绪(如忧郁、轻快、庄严)的快速切换,以及对踏板的谨慎使用,以保持键盘的透明度。 奏鸣曲 No. 16 in C Major, K. 545 (Sonata Facile - 易学奏鸣曲): 尽管被冠以“易学”,但本书收录的版本要求演奏者达到专业水准的清晰度。慢乐章(Andante)中的声部清晰度划分,以及快板乐章中对乐句的呼吸感处理,是本部分训练的核心。 第二部分:贝多芬的革命与精神探索(早期至中期作品) 路德维希·范·贝多芬(Ludwig van Beethoven)的奏鸣曲是钢琴文献的基石。本书精选了对技术和情感要求都显著提升的早期至中期作品,标志着奏鸣曲从娱乐性向哲学表达的转变。 “悲怆”奏鸣曲 (Pathétique) No. 8 in C minor, Op. 13: 引子处理: 对沉重、如宣叙调般的引子(Grave)中的力度对比和和声张力,提出了严格要求。 旋律线条: 第二乐章(Adagio cantabile)要求极高的歌唱性,手指必须在保持音色的圆润下,清晰地呈现出旋律的起伏。 技巧挑战: 快速的分解和弦和三连音的统一性训练。 “月光”奏鸣曲 (Moonlight) No. 14 in C-sharp minor, Op. 27, No. 2 (Quasi una fantasia): 本书更侧重于对第一乐章“朦胧感”的再现。它强调了对低音区的持续使用,以及三声部(或更多)的平衡,要求演奏者如同在处理弦乐四重奏一般,控制音量和音色层次。 第三乐章的狂暴性要求,是训练快速八度与破碎和弦的绝佳材料。 “沃尔多斯坦”奏鸣曲 (Waldstein) No. 21 in C Major, Op. 53: 本书收录此曲主要针对其超凡的技巧性。重点在于对整首乐曲的耐力要求,尤其是在快速的音阶跑动、密集的装饰音处理,以及乐章末尾对速度和精度的极致追求。 第三部分:浪漫主义的抒情与炫技(舒伯特、肖邦的影子) 虽然肖邦和李斯特的奏鸣曲未在收录范围内,但本书通过选取与早期浪漫主义精神相关的作品,为读者过渡到后期浪漫主义风格奠定基础。 弗朗茨·舒伯特 (Franz Schubert): 旋律的魔力与心灵的低语 舒伯特的奏鸣曲是古典结构与浪漫抒情完美融合的产物,其难点在于对“呼吸”和“延展性”的控制。 选自降B大调奏鸣曲 D. 960 的第二乐章 (Andante sostenuto): 这首被誉为舒伯特内心独白的乐章,要求演奏者在极慢的速度下维持紧张感,并对和声的微小变化做出即时反应。本书提供了详细的指法建议,以应对其广阔的音域和需要持续的踏板支撑。 D大调奏鸣曲 D. 850 的华彩片段: 侧重于舒伯特标志性的、如歌剧咏叹调般流畅的旋律线条处理,训练手指对歌唱性重音的准确把握。 技术性分析与演奏提示 本书的每一首曲目后都附有一份详细的“演奏者注释”,这些注释并非仅限于指法标记,而是深入到以下几个层面: 1. 触键的材料学: 针对不同作曲家的钢琴特性(如古典时期的轻盈与浪漫时期的厚重),分析如何通过触键的深度和速度来模拟理想的音色。 2. 乐句的呼吸与结构: 强调奏鸣曲中主题材料的对比与发展,如何通过乐句的起伏来清晰界定呈示部、发展部之间的戏剧性转折。 3. 踏板的哲学应用: 区别于早期钢琴的清澈踏板法,本书指导演奏者如何在大踏板、半踏板与无踏板之间切换,以适应贝多芬后期作品复杂的声部交织。 《世界著名钢琴奏鸣曲精选集》是致力于提升演奏技巧和深化音乐理解的演奏家不可或缺的工具书。它提供的不仅是乐谱,更是一条通往钢琴奏鸣曲艺术巅峰的清晰路径。

用户评价

评分

作为一名对双钢琴艺术情有独钟的音乐爱好者,我一直都在寻找一本能够真正展现双钢琴魅力,且曲目质量上乘的选集。终于,我找到了这本《双钢琴经典名曲集(原作版)》。这本书最打动我的地方在于其精挑细选的曲目,它们涵盖了从巴洛克时期严谨的复调创作,到近现代充满创新与激情的实验性作品,而且全部是原作。这意味着我不再需要忍受那些为了“好听”而牺牲了原作精髓的改编。我尤其欣赏书中对巴洛克时期作品的选择,那些赋格、卡农的精妙设计,在双钢琴的合奏下,层次感和立体感得到了极大的增强,仿佛是两位才华横溢的音乐家在进行一场精彩绝伦的思想交流。而近现代的作品,更是展现了双钢琴作为一种表现形式的无限可能,那种震撼人心的力量和细腻的情感,都通过这本选集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展现。对于任何希望深入了解和体验双钢琴纯粹艺术之美的演奏者和听众而言,这绝对是一本不可多得的珍品。

评分

我是一位对古典音乐有着深度热爱的听众,偶尔也会弹奏钢琴,虽然技术上还达不到专业水准,但对高质量的音乐始终有着执着的追求。这本《双钢琴经典名曲集》是我最近购入的一本,让我对双钢琴音乐有了全新的认识。我最欣赏的是它在选曲上的“纯粹性”,即坚持“原作版”,而不是市面上常见的那些经过大幅改编的作品。这使得我可以听到真正原汁原味的音乐,感受到作曲家最初的音乐语言。我尤其沉醉于其中巴洛克时期的作品,那些复调的交织,在两个钢琴之间产生的光影效果,就像精美的对话,丝丝入扣。然后过渡到古典时期的优雅流畅,再到近现代的激情澎湃,仿佛经历了一场穿越时空的音乐盛宴。虽然我不是专业演奏者,但光是阅读乐谱,就已经能感受到其中蕴含的丰富情感和精妙构思。这本书就像一个宝库,让我得以窥见双钢琴音乐的辉煌历史,也让我更加理解和热爱作曲家们通过两个钢琴创造出的独特音乐世界。

评分

这套《双钢琴经典名曲集》简直是为我量身定做的!我一直梦想着能和我的钢琴老师一起演奏一些真正称得上“经典”的双钢琴曲目,但市面上很多选集要么太初级,要么就是一些改编作品,缺乏原作的韵味。当我翻开这本《双钢琴经典名曲集》时,那种原汁原味的感觉扑面而来。从巴洛克时期充满精致对位法的作品,到近现代那些充满张力和戏剧性的乐章,编排得真是太合理了。我特别喜欢那些巴赫和莫扎特的四手联弹作品,原版的触键和和声处理,在双钢琴上奏响时,那种浑厚与灵动并存的质感,是任何改编都无法比拟的。而且,选取的曲目难度也正是我和老师目前正在攻克的“中级-高级”阶段,既有挑战性,又不会显得遥不可及,每次练习都能感受到明显的进步。对于追求纯粹双钢琴艺术体验的乐迷来说,这绝对是一笔宝贵的财富,能够让你沉浸在作曲家最初的构思中,感受最纯粹的音乐之美。

评分

这本书简直是双钢琴练习者的福音,它解决了困扰我许久的“曲目荒”问题。作为一名业余爱好兼职教师,我经常需要为学生寻找适合双钢琴演奏的曲目,既要保证音乐性,又要兼顾技术上的可行性。而这本《双钢琴经典名曲集》恰好满足了我的需求。它收录的作品横跨了从巴洛克到近现代的广阔时空,这意味着我可以根据学生的水平和喜好,灵活地选择不同风格和时期的作品。比如,在教授入门级学生时,我可以从巴洛克时期结构清晰、旋律优美的作品入手;而对于有一定基础的高阶学生,则可以挑战近现代那些节奏复杂、和声大胆的作品。更重要的是,这本选集强调“原作版”,这对于保证音乐的教育意义至关重要。学生们可以通过演奏原作,更好地理解作曲家的创作意图和音乐风格,而不是仅仅停留在改编曲的表面。每当我看到学生们因为掌握了一首高质量的双钢琴作品而露出自信的笑容时,我就觉得这本书的价值远超它的价格。

评分

这本书的出现,无疑为我们这些热爱双钢琴的“业余”玩家打开了新的视野。我参加过一些双钢琴的教学课程,但常常因为教材的局限性,只能接触到一些相对简单或者改编过的作品。这本《双钢琴经典名曲集(原作版)》则提供了一个绝佳的机会,让我们能够触碰到那些真正意义上的“经典”。它所收录的作品,从巴洛克时期的精致,到近现代的奔放,跨度非常大,而且强调原作,这对于我们理解不同时期音乐风格的演变,以及双钢琴在不同时代所扮演的角色,都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我特别喜欢书中一些相对不那么“热门”但却极具艺术价值的作品,这些作品往往隐藏着作曲家最纯粹的音乐想法,能够在双钢琴上得到完美的呈现。这本书就像一位经验丰富的向导,带领我们一步步深入到双钢琴音乐的腹地,感受那种四手同奏带来的独特魅力和无穷乐趣,这对于提升演奏技巧和音乐素养都大有裨益。

评分

好看

评分

好看

评分

好看

评分

好看

评分

好看

评分

好看

评分

好看

评分

好看

评分

好看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