肇論是中國佛教思想史上的重要典籍之一,它上承龍樹、羅什的般若中觀學,下啓中國佛教的三論宗,是漢梵語言和思想交互詮釋的典範,在佛教中國化的思想進程中有著重要的地位和作用,為曆代緇素所推崇——注疏層齣不窮,治中國佛學、中國哲學者也無不以為必讀書目。遺憾的是,此書一直未有精準可靠的整理本。有鑒於此,早在二十世紀八十年代,我局便將其列入首批亟需整理的佛典擬目,並委托中國社會科學院哲學研究所研究員、著名佛教學者張春波先生負責整理。
引子
緒論
凡例
宗本義
物不遷論第一
不真空論第一
般若無知論第三
劉君緻書竅問
論主復書釋答
涅盤無名論第四
附錄
肇論集解令模鈔
說明
捲上
捲下
夢庵和尚節釋肇論
說明
注肇論疏序
捲上
捲下
此書是我國元代高僧文纔《公元二一四——二一一〇二年》所述,約八萬字,收錄於續藏經第一輯第二編第一套第三冊,也有散刻本流傳。據明高僧傳記載,文纔「遍遊講肆,盡得賢首之學」。可知文纔是華嚴宗學者。他對肇論的解釋自然也難免從華嚴宗立場齣發。華嚴宗認為萬法皆由心而生。如法藏說:“界所有法,唯是一心造,心外更無一法可得。”《修華嚴奧旨妄盡還源觀》文纔繼承瞭這種觀點。般若無知論中有這麼一句話:“聖心無知,故無所不知。”造句話的本意是,聖心沒有普通人那樣的執取,所以能認識萬物的本質。文纔的解釋是:“本覺靈明,無法不照。……況法依心現,無法非心。以即法之心,知即心之法,尤遍知也。”《疏般若無知論》這是說,聖心之所以能無所不知,是因為聖心本覺靈明,什麼都能認識。再者,萬物皆依心而現。既然如此,以産生萬物的心,去認識依心而現的萬物,是完全能做得到的。無疑,這是以華嚴宗覲點解釋肇論。
……
第三段評價 繁體竪排的編排方式,對於我這樣的老讀者而言,簡直是一種久違的親切感。它不僅僅是一種版式選擇,更是一種文化姿態的迴歸。在如今充斥著橫排簡體輸入的時代,能夠看到如此精美的竪排文本,每一次翻頁都仿佛完成瞭一次與傳統的精神對話。紙張的質地和油墨的暈染,都體現瞭齣版方對“物”與“道”結閤的追求。這種實體書的閱讀體驗,是任何電子設備都無法替代的。它迫使你的閱讀節奏慢下來,讓你的目光跟隨筆畫的起承轉閤,自然而然地沉浸到文本的情境之中。這種沉浸感,對於吸收那些需要反復咀嚼的哲學思辨,是至關重要的。我甚至會特意在光綫柔和的傍晚時分閱讀,享受那種古籍重現的儀式感。
評分第一段評價 初次捧讀這部書的時候,我對於“校釋”二字抱持著一份謹慎的期待。畢竟,在浩如煙海的佛經文獻中,能夠脫穎而齣並值得專題研究的,往往需要在文本的精準度和闡釋的深刻性上有所建樹。而這部書,從其裝幀到排版,都透露齣一種莊重典雅的氣息,讓人感受到編者對經典的敬畏之心。在閱讀過程中,我尤其欣賞它在原文考訂上的細緻入微。不同版本之間的差異,往往是理解古籍原貌的關鍵,而本書對這些細微之處的梳理,不僅為研究者提供瞭紮實的文本基礎,也為普通讀者展現瞭文獻流傳的麯摺曆程。那種“隻緣身在此山中”的睏惑,在作者抽絲剝繭的分析下,豁然開朗。它並非簡單地羅列異文,而是深入探討這些差異背後的時代背景與學派影響,這使得原本枯燥的校勘工作變得生動起來,充滿瞭曆史的張力。
評分第五段評價 坦率地說,我原本以為這是一本隻適閤專業研究人員的冷門著作,但這本書的廣博性讓我徹底改觀。它沒有將自己局限在對個彆詞句的咬文嚼字上,而是將所選的典籍放入瞭一個更宏大的思想譜係中去考察。閱讀過程中,我發現書中對相關曆史人物、地理背景乃至當時佛教內部不同流派的交織關係的介紹,都做得極其到位。即便是初次接觸這一領域的朋友,也能通過書中的引導,建立起對整個思想脈絡的基本認知。它不是那種生硬的教科書,而是一種充滿人文關懷的導讀。每一次重讀,都會有新的領悟,仿佛每一次翻開,都有不同的風景展現在眼前,這種曆久彌新的閱讀體驗,實屬難得。
評分第二段評價 這部書給我的最深印象,在於它那種化繁為簡的闡釋能力。麵對玄奧的佛學義理,稍有不慎便會陷入晦澀難懂的泥沼。然而,本書的譯注者顯然深諳“以淺顯的語言詮釋深奧的哲理”的藝術。在解釋那些看似繞口的概念時,作者總能找到一個恰當的比喻,或者引用一個生活化的例子,瞬間拉近瞭我們與古人思想的距離。我特彆留意瞭它處理那些關鍵術語時的處理方式,那種既忠於原義又不失現代可讀性的平衡把握,著實令人贊嘆。這不僅僅是一本學術工具書,更像是一位循循善誘的良師,它引導著讀者一步步踏入那片智慧的田園,而不是直接把我們扔進迷宮。讀完其中幾章,我感覺自己對那個時代的高僧大德們的思維脈絡,有瞭更為清晰的洞察。
評分第四段評價 這本書的價值,我認為超越瞭單純的學術範疇,它成功地搭建瞭一座連接曆史與當下的橋梁。校釋的文字背後,蘊含著對古代思想傢們“為什麼這麼說”的深刻追問。我們今天在探討現代社會中的許多睏境時,往往能從這些看似遙遠的經典論述中找到某種思想的源頭或啓示。我尤其欣賞作者在注釋中對時代背景的補充說明,這使得那些晦澀的論辯不再是孤立的文字遊戲,而是特定曆史環境下,思想傢們對真理不懈探索的真實記錄。它教會瞭我們如何帶著批判性的眼光去閱讀曆史文獻,而不是盲目崇拜或全盤否定。這種曆史的縱深感和思辨的橫嚮延展,讓這本書成為瞭我書架上常備的案頭工具。
評分物有所值,很喜歡的書籍,收藏瞭
評分中華書局的書品質就是好
評分質量不錯,印刷精緻,開捲有益,發貨也很快
評分此用戶未填寫評價內容
評分很不錯的書很不錯的書
評分我要集齊這套書啊~~~
評分幫老公買的 應該不錯,他很愛看
評分幫人下單,性價比那個啥的還可以吧
評分書質量挺好的,慢慢拜讀。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