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人体寄生虫学实验指导
原价:28.00元
作者:段义农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8-06-01
ISBN:9787030221827
字数:
页码:206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322kg
编辑推荐
本书是为了适应医学教育新的发展形势,根据高等医药院校5年制和长学制学生培养计划和教学大纲的要求,由南通大学医学院和承德医学院合作编写。全书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实验指导,包括实验总则、常见寄生虫的实验及寄生虫标本的采集、保存与鉴定等;第二部分是人体寄生虫学考试题解,旨在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的理论知识,检查学习效果,复习迎考。另外,书的附录中还收集了部分寄生虫学网址,可供学生拓展课堂教学内容,丰富寄生虫学知识,了解最新研究动态,提高学习的兴趣。该书可供各大专院校作为教材使用,也可供从事相关工作的人员作为参考用书使用。
内容提要
本书为高等医药院校教材,是人体寄生虫学教学的配套用书。全书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实验指导,由10章组成,包括实验总则、医学蠕虫实验、医学原虫实验、医学节肢动物实验,以及寄生虫标本的采集、保存与鉴定等内容。第二部分是考试题解,由10章组成,题型包括选择题(A型题、X型题)、是非题、填空题、名词解释和问答题,供学生检查理论学习效果,复习迎考。
本教材适合于高等医药院校5年制和长学制教学使用,也可作为临床检验人员、卫生防疫人员、教学人员及科研人员的参考书。
目录
第一部分 实验指导
第一章 实验总则
第1节 实验守则
第2节 光学显微镜的使用
第3节 显微测微尺的使用
第4节 体视显微镜的使用
第5节 寄生虫学实验方法
第6节 实验报告
第二章 线虫
第1节 似蚓蛔线虫
第2节 毛首鞭形线虫
第3节 蠕形住肠线虫
第4节 十二指肠钩口线虫与美洲板口线虫
第5节 旋毛形线虫
第6节 班氏吴策线虫与马来布鲁线虫
第三章 吸虫
第1节 华支睾吸虫
第2节 布氏姜片吸虫
第3节 卫氏并殖吸虫
第4节 斯氏狸殖吸虫
第5节 日本裂体吸虫
第四章 绦虫
第1节 链状带绦虫与肥胖带绦虫
第2节 微小膜壳绦虫
第3节 细粒棘球绦虫
第4节 多房棘球绦虫
第5节 曼氏迭宫绦虫
第五章 叶足虫
第1节 溶组织内阿米巴
第2节 其他消化道阿米巴
第六章 鞭毛虫
第1节 杜氏利什曼原虫
第2节 蓝氏贾第鞭毛虫
第3节 阴道毛滴虫
第七章 孢子虫
第1节 疟原虫
第2节 刚地弓形虫
第3节 隐孢子虫
第4节 肺孢子虫
第八章 昆虫
第1节 蚊
第2节 蝇
第3节 白蛉
第4节 蚤
第5节 虱
第6节 臭虫
第7节 蜚蠊
第九章 蜱、螨
第1节 蜱
第2节 螨
第十章 寄生虫的采集、保存与鉴定
第1节 寄生虫的采集与保存
第2节 寄生虫的鉴定
第二部分 考试题解
第一章 总论
第二章 线虫
第1节 似蚓蛔线虫
第2节 毛首鞭形线虫
第3节 蠕形住肠线虫
第4节 钩虫
第5节 旋毛形线虫
第6节 班氏吴策线虫与马来布鲁线虫
第三章 吸虫
第1节 华支睾吸虫
第2节 布氏姜片吸虫
第3节 并殖吸虫
第4节 日本裂体吸虫
第四章 绦虫
第1节 带绦虫
第2节 微小膜壳绦虫
第3节 细粒棘球绦虫
第4节 曼氏迭宫绦虫
第五章 叶足虫
第1节 溶组织内阿米巴
第2节 其他阿米巴
第六章 鞭毛虫
第1节 杜氏利什曼原虫
第2节 蓝氏贾第鞭毛虫小
第3节 阴道毛滴虫
第七章 孢子虫
第1节 疟原虫
第2节 刚地弓形虫
第3节 隐孢子虫
第4节 肺孢子虫
第八章 昆虫
第1节 蚊
第2节 蝇
第3节 白蛉
第4节 蚤
第5节 虱
第6节 臭虫
第7节 蜚蠊
第九章 蜱、螨
第1节 蜱
第2节 螨
第十章 综合题
主要参考资料
附录
彩图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这本书的封面设计得很朴实,但内页的排版却让我眼前一亮。打开书本,首先感受到的是那种扑面而来的专业感。虽然我自认水平尚可,但在翻阅这些题目时,还是会忍不住停下来思考很久。它不像有些教材那样把知识点拆得七零八碎,而是采用了一种很自然的渐进式引导,让你在做题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地把那些复杂的死活概念融会贯通。我特别喜欢它对一些经典棋形的处理方式,不仅给出了正确的解法,还通过图示和简短的文字分析,将每一步棋背后的逻辑解释得清清楚楚。那种“原来如此”豁然开朗的感觉,是看再多AI复盘也无法替代的。对于中级棋手来说,它像是一个非常耐心的教练,知道你哪里会卡住,并且提前为你设置好障碍,等你克服之后,你的实战能力绝对会有一个质的飞跃。这本书的价值不在于题目的数量,而在于每一道题的精心打磨。
评分坦率地讲,这本书的难度曲线设置得非常巧妙。一开始的几章,我几乎是心安理得地快速通过,感觉良好,心想这不过是对我现有水平的巩固。然而,随着章节深入,我明显感觉到压力陡增,很多题目需要我反复地描画棋谱,甚至在脑中进行长达十几手的预演才能确定唯一解。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它对“不急不躁”的死活概念的阐述,非常到位。很多时候,最快的方法不是最优的,最优的方法往往需要更隐忍的手段。这本书教会我的不仅仅是“如何杀棋”,更是“何时该下这手棋”。对于那些热衷于追求效率和准确性的中级棋手来说,这本书绝对是案头必备的工具书,它能帮你打磨掉棋路中的那些浮躁和轻率。
评分这本书的装帧和印刷质量是值得称赞的,纸张手感很好,长时间阅读也不会感到疲劳。更重要的是,内容上的扎实程度远超同类书籍。我对比过市面上其他几本死活集,很多要么过于简单,要么就是堆砌难题而不做深入讲解。这本书则找到了一个完美的平衡点。它对于复杂的“双活”和“共活”局面处理得尤其出色,那些需要细致计算才能确认结果的棋局,书中的解说清晰到位,每一步落子都有明确的意图指向。我感觉它不仅仅是在训练我的计算能力,更是在塑造我的“大局观”中对局部战斗的掌控力。读完几章后,我发现自己在实战中对于局部死活的判断速度明显提升,不再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去纠结那些本来应该已经了然于胸的棋形。这是一本真正能让中级棋手脱胎换骨的佳作。
评分拿到这本书的时候,说实话,我对它的期望值是比较高的,毕竟“经典”二字分量不轻。实际阅读体验下来,这本书确实没有让我失望,但更准确地说,它更像是一份需要你付出努力才能收获回报的“武林秘籍”。它没有提供廉价的捷径,每一道题都要求你调动全部的计算力和对棋理的理解。我发现,很多我自认为已经掌握的死活技巧,在面对书中一些变着时,都暴露出了根基不稳的问题。这本书的妙处在于,它不会直接告诉你答案,而是通过连续的设问和巧妙的布局,把你逼到必须深入思考的境地。这种强迫性的深度思考,对我这种有点“眼高手低”的棋手来说,是极其宝贵的锻炼。我已经把这本书带到棋社好几次了,每次和棋友们一起探讨其中的疑难点,都会发现新的乐趣和不同的解法思路,可见其内涵的丰富性。
评分我习惯于用便签纸在书上标记那些特别有启发性的题目,但很快,我的便签纸就不够用了。这本书的题目设计极富创造力,很多棋形看似眼熟,但其中隐藏的陷阱却防不胜防。它并非那种简单粗暴的“一刀毙命”式教学,而是更偏向于对棋形本质的剖析。比如,它对于“打吃”、“禁着点”的运用,总能给出一些让人拍案叫绝的组合拳。我特别喜欢它在解析部分对“坏形”的辨识能力培养。很多时候,一个看似不错的棋形,在书中被指出了潜在的弱点,这让我对棋形美感和效率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这本书的编排逻辑,更像是一个经验丰富的棋手在手把手地带着你走过每一片雷区,让你在实战中能够提前预判危险。
评分方便快捷
评分很好
评分方便快捷
评分很好
评分给朋友买的,挺喜欢的说
评分内容丰富图解到位非常不错的书
评分书是正版,要坚持做,马上暑假了,有时间
评分内容、质量都很不错!
评分好,就是好。不多说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