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棋经典死活3600题(中级)

围棋经典死活3600题(中级)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李春震 著
图书标签:
  • 围棋
  • 死活
  • 中级
  • 棋谱
  • 练习
  • 技巧
  • 对弈
  • 进阶
  • 益智
  • 棋类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文轩网旗舰店
出版社: 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
ISBN:9787538177121
商品编码:1027812358
出版时间:2013-02-01

具体描述

基本信息

书名:人体寄生虫学实验指导

原价:28.00元

作者:段义农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8-06-01

ISBN:9787030221827

字数:

页码:206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322kg

编辑推荐


本书是为了适应医学教育新的发展形势,根据高等医药院校5年制和长学制学生培养计划和教学大纲的要求,由南通大学医学院和承德医学院合作编写。全书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实验指导,包括实验总则、常见寄生虫的实验及寄生虫标本的采集、保存与鉴定等;第二部分是人体寄生虫学考试题解,旨在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的理论知识,检查学习效果,复习迎考。另外,书的附录中还收集了部分寄生虫学网址,可供学生拓展课堂教学内容,丰富寄生虫学知识,了解最新研究动态,提高学习的兴趣。该书可供各大专院校作为教材使用,也可供从事相关工作的人员作为参考用书使用。

内容提要


本书为高等医药院校教材,是人体寄生虫学教学的配套用书。全书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实验指导,由10章组成,包括实验总则、医学蠕虫实验、医学原虫实验、医学节肢动物实验,以及寄生虫标本的采集、保存与鉴定等内容。第二部分是考试题解,由10章组成,题型包括选择题(A型题、X型题)、是非题、填空题、名词解释和问答题,供学生检查理论学习效果,复习迎考。
本教材适合于高等医药院校5年制和长学制教学使用,也可作为临床检验人员、卫生防疫人员、教学人员及科研人员的参考书。

目录


第一部分 实验指导
第一章 实验总则
第1节 实验守则
第2节 光学显微镜的使用
第3节 显微测微尺的使用
第4节 体视显微镜的使用
第5节 寄生虫学实验方法
第6节 实验报告
第二章 线虫
第1节 似蚓蛔线虫
第2节 毛首鞭形线虫
第3节 蠕形住肠线虫
第4节 十二指肠钩口线虫与美洲板口线虫
第5节 旋毛形线虫
第6节 班氏吴策线虫与马来布鲁线虫
第三章 吸虫
第1节 华支睾吸虫
第2节 布氏姜片吸虫
第3节 卫氏并殖吸虫
第4节 斯氏狸殖吸虫
第5节 日本裂体吸虫
第四章 绦虫
第1节 链状带绦虫与肥胖带绦虫
第2节 微小膜壳绦虫
第3节 细粒棘球绦虫
第4节 多房棘球绦虫
第5节 曼氏迭宫绦虫
第五章 叶足虫
第1节 溶组织内阿米巴
第2节 其他消化道阿米巴
第六章 鞭毛虫
第1节 杜氏利什曼原虫
第2节 蓝氏贾第鞭毛虫
第3节 阴道毛滴虫
第七章 孢子虫
第1节 疟原虫
第2节 刚地弓形虫
第3节 隐孢子虫
第4节 肺孢子虫
第八章 昆虫
第1节 蚊
第2节 蝇
第3节 白蛉
第4节 蚤
第5节 虱
第6节 臭虫
第7节 蜚蠊
第九章 蜱、螨
第1节 蜱
第2节 螨
第十章 寄生虫的采集、保存与鉴定
第1节 寄生虫的采集与保存
第2节 寄生虫的鉴定
第二部分 考试题解
第一章 总论
第二章 线虫
第1节 似蚓蛔线虫
第2节 毛首鞭形线虫
第3节 蠕形住肠线虫
第4节 钩虫
第5节 旋毛形线虫
第6节 班氏吴策线虫与马来布鲁线虫
第三章 吸虫
第1节 华支睾吸虫
第2节 布氏姜片吸虫
第3节 并殖吸虫
第4节 日本裂体吸虫
第四章 绦虫
第1节 带绦虫
第2节 微小膜壳绦虫
第3节 细粒棘球绦虫
第4节 曼氏迭宫绦虫
第五章 叶足虫
第1节 溶组织内阿米巴
第2节 其他阿米巴
第六章 鞭毛虫
第1节 杜氏利什曼原虫
第2节 蓝氏贾第鞭毛虫小
第3节 阴道毛滴虫
第七章 孢子虫
第1节 疟原虫
第2节 刚地弓形虫
第3节 隐孢子虫
第4节 肺孢子虫
第八章 昆虫
第1节 蚊
第2节 蝇
第3节 白蛉
第4节 蚤
第5节 虱
第6节 臭虫
第7节 蜚蠊
第九章 蜱、螨
第1节 蜱
第2节 螨
第十章 综合题
主要参考资料
附录
彩图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围棋死活精要:从中级到精通的进阶之路》 本书并非市面上常见的“题海战术”式死活教材,而是一本旨在深入剖析围棋死活原理,循序渐进引导棋友构建系统性死活思维的进阶读物。我们深知,死活是围棋的基石,但许多棋友在面对死活问题时,往往停留在“记住棋谱”或“套用定式”的层面,难以触类旁通,遇到变化时便捉襟见肘。本书的诞生,正是为了打破这一瓶颈,帮助棋友从“解题者”蜕变为“思考者”,真正掌握死活的精髓。 本书特点与价值 一、 理论与实战并重,构建立体死活体系 与许多只提供题目和答案的图书不同,《围棋死活精要》注重理论的阐述和方法的教授。我们不会直接抛出大量题目,而是先深入浅出地讲解围棋死活的几个核心概念: 眼位原理: 详细解析真眼、假眼、假眼的变化,以及如何通过制造真眼或破坏对方眼位来达成目的。我们会从最基本的“两个真眼活棋”讲起,逐步深入到复杂的“曲四”、“直四”、“盘角曲四”等特殊棋形,并结合实战案例,分析在不同局面下眼位的重要性及演变。 气之奥秘: 强调气的概念在死活中的决定性作用。我们将分析“紧气”、“松气”、“劫争”等基本概念,并进一步探讨如何通过“提子”来剥夺对方的“气”,或通过“扑”来增加己方“气”等手法。本书还会讲解“同形”、“双打”等与气有关的常见战术。 劫争的艺术: 劫争是围棋中最复杂、最激烈的局部战斗,也是死活的关键所在。本书将系统性地讲解劫争的形成、发展、破解,以及如何通过“粘劫”、“破劫”、“双劫”等手段在劫争中占据优势。我们还将分析各种常见劫形,并教授如何计算劫形的大小,以及在复杂劫争中做出正确的判断。 扑、倒扑、点、挖等基本手法的运用: 这些是围棋中最常见也最有效的局部死活手段。我们将详细解析每一种手法的原理、运用时机、以及可能产生的变化,并辅以大量图例,让棋友能够清晰地理解其攻防逻辑。 在理论讲解的基础上,本书会将这些原理巧妙地融入到设计精良的例题和练习题中。每一道题都不是孤立的,而是与前面讲解的理论知识紧密相连,让棋友在练习中巩固理论,在解题中深化理解。 二、 精选典型题目,由浅入深,循序渐进 本书的题目 selection 严谨而有梯度。我们并非堆砌题目数量,而是精选了大量在实战中经常出现,且能代表不同死活阶段和难度的典型题目。 初级进阶: 针对已经掌握基本围棋规则,但对死活尚显生疏的棋友,我们提供了一系列相对简单但十分关键的题目。这些题目主要侧重于对基本眼位、气的理解,以及对扑、倒扑、点等基础手法的熟练运用。例如,如何快速做出两个真眼,如何利用紧气杀死对方,如何简单地破眼等。 中级突破: 随着棋力的提升,棋友会遇到更复杂的局面。本书的中级部分将重点训练棋友对复杂眼形(如曲四、盘角曲四)的判断,对劫争的计算能力,以及对一些经典死活手法的组合运用。例如,如何处理一些看起来难以杀死或难以活棋的微妙局面,如何利用一些并不起眼的手法来制造杀机或寻求活路。 高级启蒙: 对于已经具备一定死活基础的棋友,本书将提供一些更具挑战性的题目,引导棋友进入更深层次的思考。这些题目往往涉及多手连接的复杂变化,对棋友的全局观和预判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例如,如何通过一系列精妙的弃子或腾挪来达成死活目的,如何在高难度的劫争中找到突破口。 本书的每一道题目都配有详细的解题步骤和变化图,并辅以棋理讲解,帮助棋友理解“为什么是这样”而不是仅仅“知道答案”。我们鼓励棋友在没有看答案之前,反复思考、推演,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 三、 强调思维训练,培养主动学习能力 与被动接受知识不同,《围棋死活精要》更注重培养棋友的主动学习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变”中求“定”: 围棋的魅力在于其无限的变化。本书在解析题目时,不仅会给出最优解,还会分析其他看似合理的、但却错误的下法,并详细解释其错误之处。这有助于棋友理解死活的“不确定性”与“确定性”之间的辩证关系,培养在复杂变化中找到最佳路径的能力。 “活”中寻“死”: 很多时候,死活问题并非一成不变,而是存在着各种可能。本书会引导棋友思考,如何将一个看似必死的局面变得有生机,或者如何将一个看似必活的棋变成绝杀。这种“反向思考”的训练,能够极大地提升棋友的临场应变能力。 “棋筋”意识的培养: 在死活局面中,总有一些关键的落子点,一旦走错,全局皆输。本书在讲解题目时,会着重强调这些“棋筋”所在,引导棋友学会识别和把握这些关键点,从而提高解题的效率和准确性。 四、 贴近实战,学以致用 我们深知,脱离实战的死活技巧如同无源之水。因此,本书的题目 selection 紧密结合了现代围棋实战中的常见局面。 经典对局分析: 许多题目都来源于古代和近代的围棋名局,通过分析这些名局中的死活片段,棋友不仅能学习到高超的死活技巧,还能感受到围棋大师们的智慧和逻辑。 常见棋形总结: 本书还会对围棋中出现的各种常见死活棋形进行归纳总结,例如“双活”、“常见死棋”、“常见活棋”等,并详细解析其构成原理和破法。这有助于棋友在实战中快速识别相似的局面,并迅速做出正确的判断。 实战问题分析: 在本书的最后部分,我们将提供一些贴近真实棋局中可能遇到的死活问题,让棋友有机会将所学知识运用到模拟实战中,检验学习成果。 本书适用人群 已经掌握围棋基本规则,并有一定实战经验,希望系统提升死活能力的业余棋友。 在业余比赛中,常常因为局部死活问题而失利的棋友。 希望从“做题”转向“思考”,建立起独立死活判断能力的棋友。 正在为孩子或学生挑选高质量围棋教材的家长和教练。 结语 围棋的艺术,在于其深邃的计算与灵动的变化。而死活,正是连接这两者的桥梁。掌握了精妙的死活技巧,棋友们便能在棋盘上游刃有余,化险为夷,甚至以弱胜强。《围棋死活精要》便是这样一本用心之作,它将带领您告别盲目的题海,踏上真正理解围棋死活的进阶之路。我们相信,通过本书的学习,您将不仅能提升棋力,更能体会到围棋的无穷魅力。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本书的封面设计得很朴实,但内页的排版却让我眼前一亮。打开书本,首先感受到的是那种扑面而来的专业感。虽然我自认水平尚可,但在翻阅这些题目时,还是会忍不住停下来思考很久。它不像有些教材那样把知识点拆得七零八碎,而是采用了一种很自然的渐进式引导,让你在做题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地把那些复杂的死活概念融会贯通。我特别喜欢它对一些经典棋形的处理方式,不仅给出了正确的解法,还通过图示和简短的文字分析,将每一步棋背后的逻辑解释得清清楚楚。那种“原来如此”豁然开朗的感觉,是看再多AI复盘也无法替代的。对于中级棋手来说,它像是一个非常耐心的教练,知道你哪里会卡住,并且提前为你设置好障碍,等你克服之后,你的实战能力绝对会有一个质的飞跃。这本书的价值不在于题目的数量,而在于每一道题的精心打磨。

评分

坦率地讲,这本书的难度曲线设置得非常巧妙。一开始的几章,我几乎是心安理得地快速通过,感觉良好,心想这不过是对我现有水平的巩固。然而,随着章节深入,我明显感觉到压力陡增,很多题目需要我反复地描画棋谱,甚至在脑中进行长达十几手的预演才能确定唯一解。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它对“不急不躁”的死活概念的阐述,非常到位。很多时候,最快的方法不是最优的,最优的方法往往需要更隐忍的手段。这本书教会我的不仅仅是“如何杀棋”,更是“何时该下这手棋”。对于那些热衷于追求效率和准确性的中级棋手来说,这本书绝对是案头必备的工具书,它能帮你打磨掉棋路中的那些浮躁和轻率。

评分

这本书的装帧和印刷质量是值得称赞的,纸张手感很好,长时间阅读也不会感到疲劳。更重要的是,内容上的扎实程度远超同类书籍。我对比过市面上其他几本死活集,很多要么过于简单,要么就是堆砌难题而不做深入讲解。这本书则找到了一个完美的平衡点。它对于复杂的“双活”和“共活”局面处理得尤其出色,那些需要细致计算才能确认结果的棋局,书中的解说清晰到位,每一步落子都有明确的意图指向。我感觉它不仅仅是在训练我的计算能力,更是在塑造我的“大局观”中对局部战斗的掌控力。读完几章后,我发现自己在实战中对于局部死活的判断速度明显提升,不再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去纠结那些本来应该已经了然于胸的棋形。这是一本真正能让中级棋手脱胎换骨的佳作。

评分

拿到这本书的时候,说实话,我对它的期望值是比较高的,毕竟“经典”二字分量不轻。实际阅读体验下来,这本书确实没有让我失望,但更准确地说,它更像是一份需要你付出努力才能收获回报的“武林秘籍”。它没有提供廉价的捷径,每一道题都要求你调动全部的计算力和对棋理的理解。我发现,很多我自认为已经掌握的死活技巧,在面对书中一些变着时,都暴露出了根基不稳的问题。这本书的妙处在于,它不会直接告诉你答案,而是通过连续的设问和巧妙的布局,把你逼到必须深入思考的境地。这种强迫性的深度思考,对我这种有点“眼高手低”的棋手来说,是极其宝贵的锻炼。我已经把这本书带到棋社好几次了,每次和棋友们一起探讨其中的疑难点,都会发现新的乐趣和不同的解法思路,可见其内涵的丰富性。

评分

我习惯于用便签纸在书上标记那些特别有启发性的题目,但很快,我的便签纸就不够用了。这本书的题目设计极富创造力,很多棋形看似眼熟,但其中隐藏的陷阱却防不胜防。它并非那种简单粗暴的“一刀毙命”式教学,而是更偏向于对棋形本质的剖析。比如,它对于“打吃”、“禁着点”的运用,总能给出一些让人拍案叫绝的组合拳。我特别喜欢它在解析部分对“坏形”的辨识能力培养。很多时候,一个看似不错的棋形,在书中被指出了潜在的弱点,这让我对棋形美感和效率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这本书的编排逻辑,更像是一个经验丰富的棋手在手把手地带着你走过每一片雷区,让你在实战中能够提前预判危险。

评分

方便快捷

评分

很好

评分

方便快捷

评分

很好

评分

给朋友买的,挺喜欢的说

评分

内容丰富图解到位非常不错的书

评分

书是正版,要坚持做,马上暑假了,有时间

评分

内容、质量都很不错!

评分

好,就是好。不多说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