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因动成势
原价:29.80元
作者:涂光社 著
出版社:百花洲文艺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9-10-01
ISBN:9787806472910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
开本:
商品重量:0.341kg
编辑推荐
在古代中国,人们习惯于从“势”的角度去考察和判断事物的运动方式、轨迹和发展前景。“势”的民族特色鲜明,是一个从大局着眼、重视整体性、以运动属性为内核的形象性概念。
内容提要
《因动成势》介绍了先秦诸子以及古代诸“艺”(音乐、舞蹈、武术、围棋等)的“势”论;以翔实的资料和简要的评介重点展示了中国书法、绘画、文学领域“势”论的建树和演进历程。最后从艺术动力学的视角概括出“势”范畴的内涵和美学特征,论证了它的当代价值。
目录
总序(蔡锺翔 陈良运)
小引
第一章 传统文化中普泛的“势”意识
第一节 先秦两汉子书中的“势”
第二节 传统诸“艺”中的“势”
第二章 书法的“势”
第一节 泛论各体的“书势”论
第二节 探讨规范的“笔势”论
第三节 “势”在品鉴中的嬗变
第四节 小 结
第三章 绘画的“势”
第一节 “势”入画论的历史回顾
第二节 沈宗骞论“势”
第三节 小 结
第四章 文学的“势”
第一节《文心雕龙》论“势”
第二节 唐宋诗论中的“势”
第三节 明清小说和诗文评论中的“势”
第四节 小 结
第五章 “势”论——古代艺术动力学的理论意义与当代价值
第一节 从“镂金错采”不如“出水芙蓉”说起
第二节 艺术之“势”的属性
第三节 造“势”的两要素
第四节 “势”与现代艺术
后记
作者介绍
涂光社,1942年生,籍贯湖北黄陂,在贵州山区度过青少年时代。1978年考取辽宁大学研究生,毕业后留校任教至今。1981年起在“中国古代文学理论研究丛刊”、《文学评论》、《文史》、《文心雕龙学刊》、《古籍研究》等刊物上发表论文多篇,出版专著《文心十论》、《势与中国艺术》、《雕龙迁想》、《刘勰及其文心雕龙》、“中国古代美学范畴发生论》、《因动成势》等,为《文心雕龙研究论文选(1949-1982)》及《魏晋南北朝文学作品译注讲析》的两主编和撰稿人之一;并出版了自己创作的《夏天的寓言》。
文摘
序言
范畴,是对事物、现象的本质联系的概括。范畴在认识过程中的作用,正如列宁所指出的,它“是区分过程中的梯级,即认识世界的过程中的梯级,是帮助我们认识和掌握自然现象之网的网上纽结”(《哲学笔记》)。人类的理论思维,如果不凭借概念、范畴,是无法展开也无从表达的。美学范畴,同哲学范畴一样,是理论思维的结晶和支点。一部美学史,在一定意义上也可以说是一部美学范畴发展史,新范畴的出现,旧范畴的衰歇,范畴涵义的传承、更新、嬗变,以及范畴体系的形成和演化,构成了美学史的基本内容。
中国传统美学范畴,由于文化背景的特殊性,呈现出与西方美学范畴迥然不同的面貌,因而在世界美学史上具有独特的价值。中国现代美学的建设,非常需要吸纳融汇古代美学范畴中凝聚的审美认识的精粹。自20世纪80年代后期以来的十余年中,美学范畴日益受到我国学界的重视,古代美学和古代文论的研究重心,在史的研究的基础上,有逐渐向范畴研究和体系研究转移的趋势,这意味着学科研究的深化和推进,预期在21世纪这种趋势还会进一步加强。
这本书的索引和交叉引用系统设计得极其人性化,这对于一本需要频繁查阅和对比的参考书来说,简直是救命稻草。我发现当我在某一章节遇到一个我不熟悉的特定死活图例时,书内会明确指出它在另外一个章节或某一特定“外形分类”下的编号和页码,使得查找效率倍增。过去翻阅其他死活书时,常常因为找不到关联的变例而中断思路,但在这本书里,所有知识点仿佛被编织成了一张紧密的网,任何一个节点都可以追溯到其源头或衍生变化。这种严谨的结构管理,体现了编纂者对读者使用体验的极致考量,是真正为实战和研究而生的权威参考资料,而非仅供炫耀的“大部头”。
评分这本书的选材范围和深度,完全超出了我原本对一本“工具书”的预期。我原本以为它会集中火力在一些最常见的定式死活上,但翻阅目录后才发现,它几乎涵盖了从初学者都能理解的简单尖角形,到那些连职业棋手都会感到棘手的复杂“怪形”变例。更令人称道的是,对于某些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的复杂死活局面,作者并没有武断地下结论,而是并列呈现了多种高手的解法和思考路径,引导读者自己去判断哪种着法在特定局势下更具效率和弹性。这种开放式的探讨方式,极大地激发了我的主动思考能力,而不是被动地接受标准答案,这才是真正的高水平围棋教育。
评分从写作风格上来说,这位作者的笔调显得异常沉稳和冷静,带着一种历经千帆后的淡然。他似乎并不急于炫耀自己的计算深度,而是更专注于如何用最简洁、最不带感情色彩的方式,将棋理的精髓传达给读者。我特别喜欢他在引言部分对“生死观”的阐述,那段文字将围棋的哲学意蕴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让读者在学习棋谱的同时,也能对弈道中的取舍、进退有所感悟。这种深厚的文化底蕴贯穿于全书,使得即便是最枯燥的棋谱讲解,读起来也充满了韵味,让人感觉像是在听一位德高望重的师父娓娓道来,而不是一个冰冷的机器在输出数据。
评分这本书的装帧设计着实让人眼前一亮,封面那种沉稳的深蓝色调,配上烫金的标题字体,透着一股老派的匠心。拿到手里能感觉到纸张的厚度,那种略带纹理的质感,阅读起来触感极佳,不像现在很多轻薄的印刷品,让人总觉得少了些分量。内页的排版也处理得相当讲究,行距和字号的搭配恰到好处,即便是长时间盯着那些密集的棋谱和说明文字,眼睛也不容易感到疲劳。这大概是那种会让人忍不住想细细摩挲,愿意长期珍藏的书籍类型。从侧面看,书脊的装订也十分牢固,看得出制作者在细节上是下了功夫的,这不仅仅是一本工具书,更像是一件值得摆在书架上展示的工艺品。装帧的用心程度,往往预示着内容本身的深度和对读者的尊重,让人对即将翻开的篇章充满了期待与敬意。
评分我花了整整一个下午的时间,沉浸在书中对基本型和变化图的剖析中,那种感觉就像是走进了高手构建的迷宫,每一步都需要极度的专注和对全局的把握。这本书的叙事逻辑非常清晰,它没有采用生硬的公式罗列,而是通过一系列精心设计的“情景再现”,将那些原本抽象的死活概念,具象化成了棋盘上的血肉搏杀。作者在解释一些关键的“急所”时,总是能用非常精准且富有画面感的语言,点出那些稍有不慎就会满盘皆输的细微差别。特别是对于“打吃”、“点”、“并”这些基础手法的深层应用,分析得极其透彻,即便是自以为掌握了的棋手,读完后也会有茅塞顿开之感,发现自己过去理解的深度还远远不够。这本书真正做到了将“死”与“活”的辩证关系,讲得深入骨髓。
评分书蛮不错的,物流很快包装也蛮好
评分书蛮不错的,物流很快包装也蛮好
评分感觉是盗版,上下俩册印刷不一样,上册没有包装,邮寄包装也很不到位,书角都压变形了。网购这么多年,很少打差评,总之这次是相当的不满意!
评分不错。字数字数字数字数字数。
评分还可以吧,就是字有点小。
评分书很好,孩子喜欢。
评分还可以吧,就是字有点小。
评分还可以吧,就是字有点小。
评分必须看的书,大家加油。。。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