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图片对照——形象化;栽培技术——“傻瓜”化;方案处方——简约化;语言文字——百姓化。
内容简介
《图说芦笋栽培与病虫害防治》图文并茂、适宜文化素质参差不齐的农民劳动者看。务农劳动者是一个特殊的人群,素质参差不齐,多数需要看图识字,照方抓药。该书用图说话,将高深的科学道理蕴涵在简单的图片中,且这些图片是作者多年深入实际自己实地拍照的,极具有代表性,农民也好比照。这是科普图书的典型之作,也是需要广大的农业科技工作者和推广工作者学习的,农民需要的是科技的“三字经”,而不是高深理论。
作者简介
孙茜,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研究员。河北省政府蔬菜攻关专家组成员。从事蔬菜生产与病害防治研究近三十年,致力于无公害蔬菜生产一线病虫害防治新技术的普及与推广,具有较丰富的蔬菜生产一线病虫草药害疑难杂症的诊断与救治经验。2008年“神农科技科普图书奖”获得者。 乜兰春,河北农业大学园艺学院蔬菜科学系教授,博士。河北省芦笋产业专家顾问组成员。1987年毕业于河北农业大学园艺系蔬菜专业。曾主持完成“芦笋新品种及优质高效栽培模式示范与推广”,负责编制完成了“河北省芦笋育苗技术规程”。承担河北省科技支撑计划“芦笋高产优质栽培关键技术研究”,对芦笋生长发育特性及栽培新技术进行了较为深人系统的研究。
内页插图
目录
序言 编者的话 一、芦笋的生物学特性 (一)芦笋的形态特征 1.根 2.茎 3.叶 4.花 5.果实和种子 6.雌株和雄株 (二)芦笋的栽培特性 1.芦笋的生命周期 2.芦笋的年生长周期 3.芦笋对环境条件的要求 二、芦笋产品的类型与优良品种 (一)芦笋产品的类型 (二)芦笋优良品种 1.阿波罗F1 2.格兰蒂 3.冠军 4.紫色激情 5.泽西骑士 6.泽西巨人 7.太平洋2000 8.特来蜜 9.杰立姆 10.加州157 F1 (三)购买芦笋种子应注意的问题 1.一定从正规渠道购买种子 2.谨防常规品种或二代种 3.谨防假劣种子 三、芦笋高效栽培新技术 (一)播前种子处理 1.精选种子 2.种子消毒 3.浸种催芽 (二)优质壮苗培育技术 1.芦笋的育苗形式 2.露地育苗 3.设施育苗 4.芦笋壮苗的指标 (三)芦笋的定植技术 1.地块的选择 2.深翻整地,开沟定植 3.护根起苗 4.定植方法 (四)肥水管理 1.肥 2.水 (五)株丛管理技术 1.立支架 2.株丛及侧枝疏剪 3.摘除花果 (六)越冬管理 (七)冬季和早春设施生产 1.小拱棚栽培 2.大棚、日光温室栽培 (八)采收 1.采收季节 2.采收标准 3.采收方式 4.影响采收量(产量)的因素及其调控 5.保鲜绿芦笋商品化处理流程 四、芦笋主要病害诊断与救治茎枯病 褐斑病 炭疽病 枯萎病 梢枯病 根腐病 五、芦笋生理病害诊断与救治 弯曲笋 空心笋 嫩茎开裂 散头笋 生理性萎蔫 六、芦笋虫害与防治 负泥虫 蚜虫 棉铃虫、夜蛾类 蛴螬、金针虫 七、芦笋病害防治大处方 留母茎后的病害防治大处方 芦笋种子药剂包衣防病配方 营养土消毒杀菌处方 八、常用农药商品名与通用名对照表
精彩书摘
(3)秋发肥:在嫩茎抽发高峰过去后,一般在采笋结束之后的秋季8月进行。此次施肥以复合肥为主,每667米2施氮、磷、钾复合肥30千克、尿素10千克,以保证芦笋停止生长前对养分的需要,使母茎发育到最大化,根系积累足够量的同化物,为来年的丰产打下雄厚的营养基础。注意:每次施肥后必须及时浇水,以免养分流失或烧灼根系和植株。 绿芦笋生产中每年应重点施好催芽肥、复壮肥、秋发肥。催芽肥在春季地下根、茎和鳞芽开始萌动时施人,以促进鳞芽萌发和嫩茎生长。进入秋季后,气温适中,地上部和根系旺盛生长,此时追施秋发肥,可促进植株生长和营养积累,为来年优质丰产打好基础。施肥应在行间开沟施入,然后覆土。 2.水芦笋怕涝,特别是大雨过后,一旦田间积水,地下的肉质根和吸收根因土壤中缺少氧气而窒息,微生物乘机入侵而造成腐烂,严重时整个植株枯死。所以芦笋田要注意雨季排水。否则,田间积水将会带来严重的损失。 (五)株丛管理技术 1.立支架芦笋植株高大,自然生长高度可达1.5 米以上,最高可达2米多。但在我国芦笋生产中,芦笋地上母茎往往出现倒伏现象,如图73。为防止倒伏,很多地方在芦笋母茎长到80厘米左右时就摘除顶梢,即“打顶”,致使母茎高度不足1米。这种做法限制了地上茎的生长,减少了植株光合面积和光合产物的积累,产量也会受到影响。
前言/序言
我院孙茜等研究员请我给他们写的《无公害蔬菜栽培实战丛书》作一序言。看完她的书稿后,我内心非常恐慌,深深感到盛名之下,其实难副。我虽被人称作研究农业推广的专家,但是,没有种过设施蔬菜,没有实战经验和体会,也不知怎么才能为农民排忧解难,更上升不到研究的高度。既然应允,又必须写点东西,猛然想起我当过农民,了解农民对科学技术的渴求,知道什么样的书对他们最有用。教科书是写给需要系统学习的学生读的,而实战书是写给要解决问题的人看的,我一点也不会种大棚菜,看完这套书后会不会种呢?我看后认为,我能够会。为什么会呢?因为这套丛书有以下几个特点:
1.专家把自己看作是农民,从农民的需求出发而作。农民多没有系统知识,农民要面对问题、解决问题。
《舌尖上的绿色奇迹:芦笋的鲜美之旅与种植智慧》 在现代生活的快节奏中,寻觅一份返璞归真的健康与美味,已成为许多人内心的渴望。而芦笋,这根小巧而充满生命力的绿色茎秆,恰恰能满足这份需求。它不仅以其独特的口感和丰富的营养价值征服了无数食客的味蕾,更承载着种植者辛勤的汗水与对土地的深情。《舌尖上的绿色奇迹:芦笋的鲜美之旅与种植智慧》并非一本枯燥的农业技术指南,而是一部关于芦笋从田间到餐桌,再到深入人心的全方位探索。它将带领读者走进芦笋的世界,感受这份来自大自然的馈赠,并学习如何将其最美好的滋味融入生活。 本书的创作初衷,源于对芦笋这一“蔬菜皇后”的深深迷恋,以及对现代人日益增长的健康饮食理念的关注。我们希望通过生动详实的笔触,打破芦笋高高在上的“贵族”印象,让更多人了解它的种植过程,欣赏它的独特之处,并掌握在家中就能品尝到新鲜芦笋的乐趣。本书的内容绝非简单罗列枯燥的数字和图表,而是力求以一种更具故事性和人文关怀的方式,展现芦笋的魅力。 第一篇:舌尖上的诱惑——芦笋的美味与营养探秘 我们将从最直接的触感开始,邀请读者一同踏上这场味蕾的盛宴。这一篇,将深入剖析芦笋那令人难以忘怀的鲜美滋味。它为何能在一众蔬菜中脱颖而出?是其独特的清香,略带甘甜的口感,还是那入口即化的嫩滑?我们将通过对芦笋不同品种的品鉴,描述它们在烹饪过程中所展现出的不同风味侧面。无论是清炒的鲜嫩,蒜蓉的浓郁,还是西餐中与牛排的绝配,亦或是作为沙拉的清爽,本书都将通过 evocative 的文字,勾勒出一幅幅诱人的美食画面,让读者仿佛置身于米其林星级餐厅,或是在家中的温馨厨房。 更重要的是,我们将聚焦芦笋隐藏在翠绿外表下的丰富营养宝藏。这本书将以通俗易懂的方式,解析芦笋中富含的多种维生素(如维生素A、C、E、K以及叶酸)、矿物质(如钾、磷、铁、锌)以及膳食纤维。我们将深入探讨这些营养素对人体健康的益处,例如叶酸在孕妇健康和细胞生长中的重要作用,维生素C的抗氧化能力,膳食纤维对肠道健康的贡献,以及芦笋独特的抗氧化剂——芦笋皂苷。本书将引用一些科学研究的发现,但绝不会使用过于专业的术语,而是用生活化的语言,将复杂的科学知识转化为读者能够理解并应用于日常饮食的实用信息。我们将解释,为何芦笋被誉为“抗癌蔬菜”,它的某些成分是如何帮助人体抵抗疾病的。 此外,我们还将探讨芦笋的“时令”概念。不同季节的芦笋,其风味和营养价值是否有所差异?本书将引导读者认识到,享受芦笋的最佳时机,并推荐一些经典的芦笋菜肴,这些菜肴不仅美味,更保留了芦笋的营养精华。从简单的蒸煮,到复杂的烹饪技巧,本书都将提供详尽的指导,让读者在家中就能复刻出令人赞叹的芦笋美食。 第二篇:绿色的播种——芦笋的种植艺术与实践 从舌尖的享受回归到土地的孕育,本书将带您走进芦笋的种植世界。这一篇,我们将揭示培育出鲜美芦笋的奥秘。我们并非提供一本艰深的技术手册,而是以一种更贴近自然、更富有人文情怀的视角,展现芦笋的生长过程。 本书将从芦笋的生长习性入手,介绍其适合的土壤、气候条件以及对光照和水分的要求。我们不会堆砌复杂的生物学名词,而是用生动的比喻和细致的描述,让读者感受到芦笋生命力的顽强。从一颗小小的种子,或是一株幼苗,如何经历风雨,汲取阳光,最终长成餐桌上的美味,这个过程本身就充满了自然的智慧和生命的奇迹。 我们将详细阐述芦笋的种植过程,包括育苗、移栽、田间管理等各个环节。这部分内容将尽可能地贴近实践,提供一些实用的建议和技巧。例如,如何选择合适的育苗基质,如何在移栽时最大程度地减少对幼苗的损伤,以及在田间管理中,如何根据芦笋的不同生长阶段进行适时适量的水分和养分供给。本书将强调“顺应自然”的种植理念,鼓励读者观察芦笋的生长状态,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而非死板地遵循刻板的步骤。 书中还将穿插一些种植芦笋的“小故事”,可能是某位老农的经验之谈,或是某个家庭的阳台种植趣事。这些故事将为枯燥的种植技术注入情感的温度,让读者感受到种植的乐趣与成就感。我们也会介绍一些适合家庭种植的芦笋品种,以及在有限空间内实现芦笋种植的可能性。 第三篇:自然的守护——芦笋的健康生长与生态平衡 在追求健康美味的同时,我们更应关注芦笋的健康生长以及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本书的第三篇,将深入探讨芦笋的病虫害防治问题,但视角将是“绿色”和“生态”的。我们并非鼓吹使用化学农药,而是提倡一种更可持续、更环保的防治理念。 本书将详细介绍芦笋常见的病虫害,包括它们的发生原因、症状表现以及对芦笋生长的潜在危害。但重点将放在“预防”和“综合防治”上。我们将探讨如何通过合理的种植管理,如土壤健康管理、病虫害监测、植株抗性培养等,来降低病虫害的发生率。 在具体的防治措施上,本书将优先推荐物理防治和生物防治的方法。例如,如何利用天敌来控制害虫,如何通过调整种植密度和通风条件来减少病害的传播,以及如何利用一些天然的植物提取物来驱赶害虫。我们将详细介绍一些行之有效的“土方法”,这些方法不仅环保,而且成本较低,适合广大种植者和家庭园艺爱好者。 同时,本书也将探讨农药使用的风险,并倡导“减药”乃至“无药”的种植模式。我们将引导读者认识到,健康的生态环境才能孕育出健康的芦笋,而化学农药的滥用,不仅会破坏环境,更会威胁到人类自身的健康。因此,本书将提供一些关于农药安全使用的指导,以及如何识别和选择更安全的农产品。 第四篇:生活的馈赠——芦笋的文化与未来展望 最后,本书将跳出种植和食用的范畴,从更广阔的视野来审视芦笋。在这一篇,我们将探索芦笋在不同文化中的地位,以及它在未来农业发展中的潜力。 我们将搜集一些关于芦笋的文化故事和历史传说,或许在古罗马时期,芦笋就已是餐桌上的佳肴;或许在某些地区,芦笋有着特殊的节日寓意。这些故事将为芦笋增添一层人文色彩,使其不仅仅是一种食材,更是一种文化的载体。 本书还将展望芦笋产业的未来发展。随着人们对健康饮食的日益重视,芦笋的市场需求必将持续增长。我们将探讨现代农业技术如何进一步提升芦笋的产量和品质,以及如何发展芦笋的深加工产品,延长其产业链。同时,我们也将关注可持续农业的发展趋势,以及芦笋种植如何融入其中,成为绿色农业的典范。 《舌尖上的绿色奇迹:芦笋的鲜美之旅与种植智慧》是一本献给所有热爱生活、追求健康的人们的书。它不仅仅是关于芦笋,更是关于我们如何与自然和谐相处,如何从土地中获取营养,以及如何用最简单的方式,为生活增添一份绿色与鲜美。我们相信,通过这本书,读者不仅能品尝到芦笋的美味,更能体会到种植的乐趣,并从中获得一份对生命和自然的敬畏与热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