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养蚕技术200问

实用养蚕技术200问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董瑞华,陈伟国 编
图书标签:
  • 养蚕技术
  • 蚕业生产
  • 桑树栽培
  • 蚕病防治
  • 蚕茧品质
  • 养蚕经验
  • 农业技术
  • 实用农业
  • 蚕丝生产
  • 养殖技术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中国农业出版社
ISBN:9787109144897
版次:1
商品编码:10291503
包装:平装
开本:大32开
出版时间:2010-05-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144
字数:119000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内容简介

  《实用养蚕技术200问》分基础知识、蚕种催青、饲养技术、上蔟采茧、防病消毒和常见蚕病6部分,采用问答形式,共200题。内容既有家蚕饲养基础知识,又有具体操作技术,力求贴近生产实际,是一本面向基层蚕桑技术人员和养蚕农户的科普读物。

目录

前言 一、基础知识 1.蚕的种类及家蚕在生物分类学上的 2.如何正确区分家蚕的外部形态? 3.家蚕的一生要经过哪几个发育阶段? 4.气象环境是怎样影响家蚕生长发育的? 5.营养环境是怎样影响家蚕生长发育的? 6.卫生环境是怎样影响家蚕生长发育的? 7.大、小蚕期是如何划分的? 8.如何做好全年的养蚕布局? 9.家蚕品种是如何分类的? 10.如何选择适宜当地饲养的蚕品种? 11.什么是雄蚕品种? 12.什么是蚕种三级繁育、四级制种制度? 13.为什么丝茧育生产上均饲养一代杂交种? 14.为什么蚕种必须实行计划供应? 15.蚕桑适度规模经营应考虑哪些因素? 16.规模养蚕户在饲养过程中应重点注意哪些环节? 17.使用温湿度计应注意哪些事项? 二、蚕种催青 18.什么是蚕种催青 19.蚕种催青室应具备哪些条件? 20.蚕种催青需要哪些设施和物品? 21.催青室加温有哪些设备? 22.催青室补湿有哪些设备? 23.催青室采用计算机实时监控和管理有什么优点? 24.如何确定蚕种出库催青适期? 25.催青前应做好哪些准备工作? 26.预催青有什么作用? 27.如何做好蚕种出库和运输工作? 28.蚕种长途运输应注意哪些问题? 29.催青过程中影响蚕种胚胎发育的环境条件有哪些? 30.怎样解剖蚕种胚胎? 31.蚕种进催青室当天应做好哪些工作? 32.现行蚕种催青技术操作方法(标准)有哪两种? 33.催青期间应做好哪些常规技术处理工作? 34.如何抓好3个关键胚胎阶段的技术处理工作? 35.遇到蚕种胚胎发育不齐时应如何处理? 36.怎样控制蚕种转青齐的时间? 37.遇到特殊情况需推迟发种收蚁时应如何处理? 38.怎样减少发种时的苗蚁? 39.如何做好发种工作? 40.如何做好领种过程中的蚕种保护工作? 41.怎样预防蚁蚕逆出现象的发生? 42.雄蚕品种催青有何特点? 三、饲养技术 43.养蚕需要哪些房屋设施?有什么要求? 44.饲养一张蚕种需要准备哪些物品? 45.养蚕前应做好哪些准备工作? 46.养蚕前蚕室蚕具消毒有什么要求? 47.为什么养蚕加温必须要采用暗火形式? 48.常见的暗火加温形式有哪些? 49.采用木屑桶加温时怎样操作? 50.小蚕共育有什么好处?有哪些主要形式? 51.什么是补催青?如何做好补催青工作? 52.常用的收蚁方法有哪几种? 53.如何做好收蚁工作? 54.怎样制作打孔薄膜收蚁网? 55.打孔薄膜网收蚁有哪些优点? 56.使用打孔薄膜网收蚁应掌握哪些要点? 57.遇到蚕种孵化不齐时怎样处理? 58.哪些因素可能导致蚕种孵化率低甚至不孵化? 59.小蚕期有哪些生理特点? 60.如何加强疏毛期的管理? 61.什么是打孔保鲜膜?有什么优点? 62.打孔保鲜膜覆盖小蚕两回育的饲养技术要点有哪些? 63.什么是适熟叶? 64.怎样生物鉴定1龄期适熟叶? 65.优质桑叶应具备什么条件? 66.哪些桑叶对家蚕生长发育有害? 67.怎样采摘小蚕期桑叶? 68.桑叶贮藏环境有哪些基本要求? 69.小蚕用叶有哪几种贮藏方法? 70.如何控制小蚕期各龄日眠? 71.怎样做到饱食就眠? 72.眠起处理分哪几个阶段? 73.小蚕期各龄如何做到适时加眠网? 74.怎样做好提青工作? 75.小蚕期各龄眠中保护应注意哪几个方面? 76.如何预防半蜕皮或不蜕皮蚕的发生? 77.怎样做到适时饷食? 78.为什么饷食前要进行蚕体蚕座消毒? 79.如何预防三眠蚕或五眠蚕的发生? 80.蚕体出现大小不匀的原因有哪些? 81.确保结茧头数有哪些主要技术措施? 82.大蚕期有哪些生理特点? 83.什么是大蚕三回育? 84.4龄蚕的生理特点和饲养管理要点有哪些? 85.大蚕期眠起处理应注意哪些方面? 86.大蚕期怎样合理安排用桑量? 87.如何做好5龄期的饲养管理工作? 88.大蚕期桑叶贮藏方法有哪几种? 89.大蚕有哪些饲养形式? 90.蚕匾育的方法和注意要点有哪些? 91.蚕台育的方法和注意要点有哪些? 92.地蚕育的方法和注意要点有哪些? 93.怎样进行立体条桑育? 94.室外养蚕大棚有哪些主要形式? 95.大棚养蚕有哪些优点? 96.大棚养蚕如何选择合理的饲育形式? 97.如何做好养蚕前大棚的消毒工作? 98.家蚕何时移人大棚饲养比较适宜? 99.怎样调控大棚内温度? 100.大棚养蚕重点应注意哪些问题? 101.夏秋蚕饲养有哪些不利因素? 102.如何养好夏秋蚕? 103.饲养雄蚕品种应注意哪些要点? …… 四、上蔟采茧 五、防病消毒 六、常见蚕病 附录 主要参考文献

精彩书摘

  打也保鲜膜覆盖小蚕两回育必须按照相关技术要求操作(参见附录3和附录5),才能达到既省工、节本,又能稳定提高张种产茧量的目的。   (1)为了确保蚕座安全和加温均匀,必须采用暗火加温,严禁用“顶头火缸”。   (2)打孔保鲜膜1~2龄上盖下垫,四周折好;3龄只盖不垫;各龄眠中不盖;给桑前半小时揭膜换气。3龄期如遇高温高湿天气,应适当延长揭膜换气时间或不盖打孔保鲜膜。   (3)用叶要求。1龄适熟略偏嫩,2~3龄适熟,并确保桑叶新鲜。   (4)由于每天2次给桑间隔时间长,所以必须做到超前扩座。要求每次给桑前都要进行扩座、匀座,以保持蚕座内的蚕分布均匀。一般1~3龄每张蚕种蚕座最大面积应分别掌握在0.7米、1.7米、5.2米。左右。   (5)做到定时定量给桑。小蚕期给桑量不在多而在匀,给桑量过多易增加遗失蚕。每次给桑量应按技术参考表和实际食桑情况灵活调整,残桑过多时,适当减少,过早吃完时,适当增加。张种卵量28000粒左右、蚕种一日孵化率达95%以上时,张种各龄用桑量春期:1龄约1.0千克、2龄约4.0千克、3龄约20.0千克;夏秋期:1龄约1.0千克、2龄约4.0千克、3龄约16.0千克。如张种卵量增加,则各龄用桑量应同比例调整。

前言/序言

  我国种桑养蚕有近5000年的历史,是世界上茧丝绸生产大国,长期以来在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上发挥了积极的作用。特别是21世纪随着国家“东桑西移”战略的实施,新区不断开发,生产快速发展,蚕桑成为一些经济欠发达地区农民脱贫致富的主要农业产业之一。同时,被誉为“纤维皇后”的蚕丝具有天然、绿色、环保等优点,符合现代人们的消费理念,在国际纺织纤维市场上仍占有一席之地,前景良好。
  养蚕生产从蚕种催青至上蔟采茧,时间短、工序多,只有熟练掌握相应的饲养、防病等技术,才能达到稳产、高产和提高茧质的目的。生产上基层蚕桑技术人员业务水平的提高、对广大蚕农的宣传指导和蚕农(特别是养蚕大户)自身养蚕技术的学习,都需要有既简明扼要,又通俗易懂的种桑养蚕科普书籍,供他们在实际生产中阅读参考,尤其对蚕桑新发展区来说显得更加必要。为此,我们在编写出版《桑树栽培技术150问》和《家蚕农药中毒图谱》的基础上,通过参阅大量资料,结合本地生产实际和历年工作经验编写了本书。
《小农户家庭式养蚕入门指南》 前言 蚕,这个看似平凡的生灵,却孕育着千年的文明与匠心。从古代的宫廷御用,到如今的特色农业,养蚕从未远离我们的生活。它不仅是财富的源泉,更是一种亲近自然、传承技艺的体验。本书旨在为那些怀揣着养蚕梦想,却又不知从何下手的小农户和家庭养殖爱好者们,提供一份详尽、实用的入门指导。我们深知,对于许多新手而言,养蚕过程中的每一个细节都可能成为一道难题,从选择品种到病虫害防治,从饲养环境的搭建到桑叶的储备,都充满了未知。因此,我们力求用最通俗易懂的语言,结合最贴近实际的案例,将养蚕的每一个环节剖析得淋漓尽致,帮助您跨越入门的门槛,自信地走上致富之路。 第一章:初识蚕宝宝——品种选择与孵化准备 踏上养蚕之路的第一步,便是了解你的“伙伴”——蚕。不同的蚕品种,其生长习性、抗病能力、茧丝质量都有所差异。对于家庭式养殖而言,我们推荐选用那些抗逆性强、饲养管理相对粗放、且市场需求稳定的优良品种。例如,一些地方特色品种,虽然产量可能不如大型商业品种,但在抗病性和适应性上表现突出,更适合新手在有限的资源下进行尝试。 在选择品种时,您需要考虑以下几个因素: 抗病性: 这是新手养殖能否成功的关键。选择那些对常见蚕病有较强抵抗力的品种,可以大大降低因病死亡带来的损失。 适应性: 考虑您所在地区的气候条件,选择最适应当地环境的品种。有些品种对温度、湿度变化比较敏感,不适合在波动较大的环境中饲养。 饲养周期: 不同的品种,其生长周期也不同。短周期的品种意味着您可以更快地收获,增加养殖的灵活性。 市场需求: 了解当地或周边的蚕茧收购情况,选择那些有稳定销路的品种,确保您的劳动成果能够转化为经济收益。 一旦确定了品种,接下来就是孵化前的准备工作。 蚕种的获取: 务必从信誉良好的蚕种场或专业合作社购买,确保蚕种的质量和纯度。劣质的蚕种孵化率低,蚕宝宝体质虚弱,后期饲养风险大。 孵化环境的营造: 理想的孵化温度在25°C左右,湿度保持在75%~85%。您可以在家中找一个温暖、避光、通风良好的地方,例如旧柜子、箱子等,并配合使用电热毯、加湿器等设备来维持适宜的环境。 孵化器具的准备: 准备干净、透气的孵化箱或竹匾。箱体要足够大,以便蚕卵均匀分布,避免堆叠过密。 第二章:精细饲养——蚕宝宝的“衣食住行” 养蚕的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您对蚕宝宝“衣食住行”的管理是否精细。 1. 食:桑叶的奥秘 桑叶是蚕宝宝最主要的食物,其质量直接影响蚕宝宝的生长发育和成茧质量。 桑叶的选择: 适龄的桑叶是关键。一般来说,蚕宝宝在低龄期(一龄、二龄)适合喂食鲜嫩、幼嫩的桑叶;到了高龄期(四龄、五龄),则需要喂食叶片肥厚、营养更丰富的壮老叶。要避免喂食被雨淋湿、沾有农药、有病虫害或者被污染的桑叶。 桑叶的采摘与储存: 采摘桑叶最好在晴朗的早晨,露水干后进行。采摘下来的桑叶应及时晾晒,去除表面水分,并妥善储存。短期储存可将桑叶置于阴凉通风处,但最好是现采现喂,以保证桑叶的新鲜度和营养。如果需要长期储存,可以将桑叶进行烘干或晒干,但会损失部分营养。 喂食技巧: 喂食要遵循“少食多餐”的原则。每次喂食的桑叶量要适中,既要保证蚕宝宝吃饱,又要避免因桑叶过多而引起霉变。喂食前,要将桑叶切碎,尤其是在低龄期,切碎的桑叶更容易被蚕宝宝消化。喂食时间要规律,每天定时定量,避免忽早忽晚。 2. 住:舒适的蚕室环境 干净、适温、通风是搭建舒适蚕室的要素。 蚕室的清洁: 蚕室必须保持清洁卫生,及时清理蚕沙(蚕的粪便),避免堆积发酵产生有害气体。可以定期用清水冲洗蚕床,或用消毒液进行消毒。 适宜的温度与湿度: 蚕宝宝对温度和湿度非常敏感。 温度: 蚕宝宝的生长发育需要一个相对稳定的温度。在低龄期,适宜温度为25°C~28°C;高龄期则稍低,24°C~26°C为佳。温度过高容易导致蚕宝宝过早眠,温度过低则生长缓慢。 湿度: 适宜的湿度在70%~80%之间。湿度过高容易滋生霉菌,导致蚕病;湿度过低则会影响蚕宝宝的蜕皮和吐丝。可以通过洒水、使用加湿器等方式调节湿度,同时也要保证通风,避免湿度过高。 良好的通风: 蚕室必须保持通风,但要注意避免贼风直吹。良好的通风可以及时排出蚕室内的湿气和有害气体,提供新鲜的空气,有助于蚕宝宝的健康生长。 蚕床的布置: 蚕床的宽度、长度要根据蚕的数量和大小来决定,保证蚕宝宝有足够的活动空间。可以使用竹帘、纸板等作为蚕床,方便清理。 3. 行:蜕皮与眠期的护理 蜕皮是蚕宝宝生长过程中必经的阶段,也是一个相对脆弱的时期。 蜕皮的迹象: 在蜕皮前,蚕宝宝会停止进食,身体变得短粗,颜色变浅,行动迟缓。这时需要保持环境的相对稳定,减少干扰。 蜕皮期间的管理: 蜕皮期间,应停止喂食,并适当降低湿度,防止蜕皮不遂。一旦蜕皮完成,蚕宝宝会迅速恢复进食,这时再继续喂食。 眠期的护理: 蚕宝宝在幼虫期会经历多次“眠”,即暂时停止活动和进食。眠期过后,蚕宝宝会继续生长。在眠期,要保持蚕室的温度和湿度相对稳定,避免惊扰。 第三章:防患于未“病”——常见蚕病与虫害防治 养蚕过程中,病虫害是影响产量和质量的重要因素。未雨绸缪,做好预防工作是关键。 常见蚕病: 软化病: 由病毒引起,蚕体变软、腐烂,有臭味。预防措施包括保持蚕室清洁、提供新鲜桑叶、避免蚕体受伤。 白僵病: 由真菌引起,蚕体表面长出白色绒毛,后期变为绿色或黑色。预防措施是保持环境干燥,及时清除病蚕,用石灰粉撒布。 萎缩病: 由细菌引起,蚕体萎缩、变黑,最后死亡。预防措施是提供优质桑叶,保持蚕体清洁。 其他病害: 如黄斑病、条纹病等,都与饲养环境和桑叶质量密切相关。 虫害防治: 螨虫: 寄生在蚕体上,吸食体液,影响蚕的生长。定期清洁蚕室,对蚕床进行消毒可以有效预防。 蚂蚁、蜘蛛等: 会捕食幼蚕。在蚕室周围设置防蚁措施,如涂抹石灰粉、放置粘虫板等。 鼠类: 会偷吃桑叶和蚕。做好防鼠工作,封堵洞口,使用捕鼠工具。 第四章:丰收的喜悦——采茧与后处理 当蚕宝宝完成生命的最后一次蜕皮,便进入了结茧期。这标志着辛勤付出的即将迎来回报。 识别饱食终龄蚕: 饱食终龄蚕停止进食,体色变透明,开始在蚕网上爬行,寻找结茧地点。 提供结茧场所: 为饱食终龄蚕提供充足的结茧场所,如稻草、麦秆、纸板等。结茧场所要方便蚕宝宝攀爬,且分布均匀。 采茧的时机: 蚕茧结成后,需要经过一段时间的成熟才能采摘。一般在蚕吐丝结束后3-5天,茧的颜色变深,外层缠绕的稀疏丝开始变硬时,即可采摘。 采茧的方法: 采茧时要小心轻柔,避免弄破蚕茧。可以用剪刀将结好的蚕茧从结茧架上剪下。 蚕茧的干燥与储存: 采摘下来的蚕茧需要及时干燥,以防止霉变和虫蛀。可以将蚕茧置于阳光下晒干,或用烘干机低温烘干。干燥后的蚕茧要存放在干燥、通风、防潮的地方。 结语 养蚕并非高深莫测的技艺,而是一门需要耐心、细致和实践的学问。本书从最基础的品种选择到最后的采茧,为您提供了一个系统性的入门框架。我们相信,只要您遵循科学的方法,用心观察,勤于实践,定能在这个古老而充满魅力的产业中,收获属于自己的成功。希望本书能成为您养蚕路上的忠实伙伴,伴您一同成长,共同致富。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本书的排版和设计,说实话,充满了“老派”的务实精神,一点也不追求时尚感,但这种“不时尚”恰恰体现了它的专业深度。图文并茂是肯定的,但那些插图不是那种为了美观而存在的装饰品,每一张图都像是一份详尽的解剖图,把蚕的生理结构、病变特征,甚至连常见的工具结构都画得一丝不苟。我记得有一章专门讲蚕的病害防治,内容之细致令人咋舌。它不像某些科普读物那样泛泛而谈,而是直接给出了不同病症的鉴别要点、病原分析,以及针对不同发展阶段蚕体的化学和物理防治措施。我特意对比了网上的零散资料,发现很多资料的描述都过于笼统,而这本书里提供的剂量、间隔时间,甚至对所用药剂的纯度都有明确的建议。这让我深切体会到,养蚕这个行当,看似简单,实则容不得半点马虎。对于真心想把养蚕技术搞精的人来说,这本书提供的是一套接近“标准操作程序(SOP)”的指南,不是让你“大概知道”,而是让你“精确做到”。

评分

我对这本书最欣赏的一点,是它在追求技术“实用性”的同时,也适度地触及了行业的发展趋势和经济效益的考量。虽然主体是技术操作,但书中穿插的一些关于不同蚕种的抗逆性和产茧质量的对比分析,以及如何通过优化管理来提高亩产和出茧率的章节,非常有启发性。它没有停留在“怎么养”的层面,还深入探讨了“如何养得更好,养得更有价值”的问题。例如,它对不同养殖模式(规模化、家庭式)下的成本控制和利润核算给出了粗略的框架,这对于想要将养蚕作为稳定收入来源的读者来说,提供了宝贵的宏观视角。很多纯粹的技术手册只会告诉你原料怎么用,而这本书更进一步地展示了如何将这些技术转化为实际的经济产出,体现了编写者深厚的产业经验和对市场运作的理解,绝非闭门造车之作。

评分

这本书的语言风格,用一个词来形容就是“接地气”,但绝不粗俗。它避免了晦涩难懂的学术术语,而是大量使用农民和技术人员日常交流中惯用的简洁明了的表达方式。即便是描述复杂的生物学现象,也能用非常直观的比喻或类比来阐述。这使得即使是那些文化程度相对不高的从业者,也能毫无障碍地理解并准确地执行书中的指导。而且,这种语言习惯还带有一种强烈的“经验传承”的色彩,让你感觉这本书是无数次失败和成功的经验教训提炼出来的精华,而不是基于理论推导的猜想。在阅读过程中,我能清晰地感受到作者对养蚕事业的热爱和对技术严谨性的坚守。它不是一本“速成指南”,而是一本需要耐心钻研、并能与你的实践经验产生共鸣的“技术伙伴”。它的价值在于,它为你构建了一个扎实的技术基石,让你后续的学习和创新都有了一个可以信赖的出发点。

评分

这本厚厚的《实用养蚕技术200问》摆在书架上,光是翻开扉页,那油墨的清香就带着一股乡土气息扑面而来,感觉像是直接从蚕农的田间地头搬过来的。我原本对养蚕是个一窍不通的门外汉,只知道蚕宝宝要吃桑叶,然后吐丝结茧,整个过程充满了神秘感。拿到这本书后,我立刻被那种直截了当的实用主义风格给吸引住了。它没有太多华丽的辞藻去描绘养蚕的诗意,而是直击核心,把每一个技术环节都掰开了揉碎了讲。比如关于蚕房的温湿度控制,书里详尽地罗列了不同龄期蚕对环境的精确要求,甚至连不同季节的日照变化对蚕的影响都考虑进去了。我尤其欣赏它那种“遇到问题就立刻解决”的思路,几乎涵盖了从蚕卵孵化到缫丝出茧的全链条可能遇到的所有“疑难杂症”。那种感觉就像是请了一位经验极其丰富、脾气又特别好的老把式在旁边手把手地教你,哪里有坑,他都提前给你标好了红线。读完第一遍,我感觉自己脑子里装的不再是浆糊,而是能立马套用到实践中的一套操作流程。

评分

阅读过程中的体验非常奇特,它迫使你必须带着一种“动手”的思维去吸收知识。书里很多地方都是以问答的形式展开,但那些“问题”都不是书本自己臆想出来的,而是带着浓厚的现实基础。比如,“蚕为什么会吐水死亡?”这个问题下面,作者会细致分析可能是饲料含水量过高、室温骤降或是蚕体消化机能紊乱等多种可能性,并给出相应的现场急救步骤。这种结构极大地提高了阅读效率,因为我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点或者针对我目前面临的困境,直接跳跃到相关章节去查阅,完全不需要按部就班地从头读到尾。它更像是一本随时可以翻开查阅的“技术字典”或“故障排除手册”,而不是一本需要从头到尾连贯阅读的小说。我将它放在工作台旁边,遇到不确定的地方,伸手就能找到答案,那种即时反馈带来的信心是其他泛泛之谈的资料无法比拟的。

评分

就这样吧就这样吧就这样吧

评分

还不错..................

评分

华南蚕区种桑养蚕实用技术及规程

评分

华南蚕区种桑养蚕实用技术及规程

评分

还不错..................

评分

就这样吧就这样吧就这样吧

评分

评分

这是神树

评分

华南蚕区种桑养蚕实用技术及规程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