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丁美洲热带木材(第2版)

拉丁美洲热带木材(第2版)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姜笑梅 等 著
图书标签:
  • 热带木材
  • 拉丁美洲
  • 木材鉴定
  • 木材利用
  • 林业
  • 木材科学
  • 木材工程
  • 可持续林业
  • 木材贸易
  • 建筑材料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中国林业出版社
ISBN:9787503851353
版次:2
商品编码:10482519
包装:精装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08-02-01
页数:334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编辑推荐

   《拉丁美洲热带木材(第2版)》图片说明
   本著作封面所用木纹是拉丁美洲珍贵商品材——椭圆叶纤皮玉蕊Couratarioblongifolia的实体木材照片。此种木材可用于室内装修、家具、胶合板制造等。封底的黑白照片分别系椭圆叶纤皮玉蕊木材横切面、弦切面、径切面显微构造照片,这些照片是通过将木样软化后在滑走切片机上切成厚度为15~20m切片,经染色、脱水、透明等处理后,制成切片,在光学显微镜下拍摄而成的,可为识别鉴定木材提供科学依据。

内容简介

   《拉丁美洲热带木材(第2版)》是由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木材工业研究所长期从事木材解剖及超微构造研究和木材识别鉴定工作的专家编撰完成。全书共包括拉丁美洲裸子植物及被子植物主要商品材特性和用途、拉丁美洲主要商品材的用途分类三大部分内容,记载了拉丁美洲主要商品材树种208种(隶44科153属)。对每个树种均记载了木材名称(中文名、拉丁名、商品材名和地方名),树木及分布,木材构造(宏观及微观特征),木材性质(密度、干缩、力学强度、干燥、耐腐及加工性能),木材用途等内容。每种木材均附有三张显微构造照片(横切面、弦切面及径切面)及部分实体木材标本的彩色照片,可供广大木材贸易、加工、生产,科研和教学人员查阅使用。

作者简介

姜笑梅,女,黑龙江哈尔滨市人。1968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生物系;1982年获南开大学理学硕士学位,同年分配到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木材工业研究所工作;1987年在英国伦敦大学帝国理工学院应用生物系木材工艺组进修1年。现为木材工业研究所资深专家、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兼任中国林学会生物质材料学会主任、中国木材科学学会副理事长和《林业科学》副主编、国际木材解剖学家协会(IAWA)会员;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长期从事木材科学应用基础研究,专攻木材解剖和超微构造。主持过多项国家级课题,如国家科技攻关项目、重大基础研究(973)项目、国际热带木材组织(ITTO)项目、引进国际先进农业科学技术(948)项目和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课题等。在国内外核心刊物发表研究论文70余篇,其中被SCI收录4篇;主编专著3部,参编8部;获专利1项。先后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国家自然科学四等奖1项,林业部科技进步一、二等奖各1项。
张立非,女,黑龙江海林市人。1982年1月毕业于东北林业大学林学系。1986年获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农学硕士,同年留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木材工业研究所工作,现为研究员。主要从事木材鉴定、解剖及性质的研究,参与了国际热带木材组织(ITTO)资助项目,国家“八五”科技攻关,国家科委攀登计划等多项科研项目的研究工作。参与编写了《非洲热带木材》、《拉丁美洲热带木材》、《海南岛欠知名树种》、《中国主要人工林树种木材性质》3部专著,发表学术论文十几篇。近年来,在科研为市场服务的方针指导下,从事了数百项包括考古、公安、外贸、生产、销售、使用等多方面的木材鉴定工作,已成为国内木材鉴定的权威专家。
刘鹏,男,河北固安人。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木材工业研究所副研究员,国际木材解剖学家协会(IAWA)会员。1960年毕业于河北农业大学园林化分校,同年分配到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40多年来一直从事木材构造、识别与利用等方面的科学研究。主持了国际热带木材组织(ITTO)资助项目;参与了国家“八五”科技攻关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主持编写了《东南亚热带木材》、《非洲热带木材》、《中国现代红木家具》等专著;参与编写了《中国热带及亚热带木材》、《广西木材识别与利用》、《木材学》、《中国木材志》等专著;负责起草了GB/T 18153-2001{中国主要进口木材名称》国家标准;发表论文数篇。先后获林业部科技进步一、二、三等奖多项。

目录

再版前言
第1版前言
说明
彩版(共18面)

第一部分 拉丁美洲裸子植物主要商品材特性和用途
1.南洋杉科
2.柏科
3.松科
4.罗汉松科

第二部分 拉丁美洲被子植物主要商品材特性和用途
5.鳞枝树科
6.漆树科
7.番荔枝科
8.夹竹桃科
9.五加科
10.芒籽科
11.紫葳科
12.木棉科
13.紫草科
14.橄榄科
15.多柱树科
16.卫矛科
17.使君子科
18.火把树科
19.翅萼树科
20.龙脑香科
21.船形果科
22.大戟科
23.壳斗科
24.大风子科
25.藤黄科
26.莲叶桐科
27.核果树科
28.核桃科
29.樟科
30.玉蕊科
31.豆科
苏木亚科
蝶形花亚科
含羞草亚科
32.楝科
33.桑科
34.肉豆蔻科
35.商陆科
36.蔷薇科
37.茜草科
38.芸香科
39.山榄科
40.苦木科
41.梧桐科
42.椴树科
43.马鞭草科
44.独蕊科

第三部分 拉丁美洲主要商品材的用途分类
中文名索引(按拼音排序)
中文名索引(按笔画排序)
拉丁名索引
商品材名称和地方名称索引
参考文献
图版(共104面)

精彩书摘

商品材名称:拉迪阿塔松Radiata pine
大乔木,高30~40m,直径0.4~0.9m,树干通直,形状好。在厄瓜多尔的海拔2500~3000m的区域,20年生的人工林,树高平均24m,在智利,树高达20~30m,干形颇佳。该树种可生长在各种类型土壤中,但在沃土和透水性良好的土壤中生长最好;该树种抗霜冻,易受冰雹影响和病菌侵染。树木节疤普遍,可通过调节种植密度和剪枝,使节疤减少。分布智利、厄瓜多尔等。心材新切面白色,置久后变成浅粉褐色,与边材略有区别。边材色浅。生长轮明显。树脂在纵切面呈细褐色线条。纹理近髓心处螺旋状,外部纹理直。木材轻至中等;干缩中至大;强度中等至弱。木材窑干迅速,干燥性能好,节疤会引起局部变形,含髓心的板材在干燥过程中应加重物,防止扭曲。天然耐腐性差,不抗白蚁,防腐剂处理容易,幼树的边材更易渗透。用手工和机械加工容易,在节疤周围,纹理易撕裂,采用锋利刀具并减小切削角,可获得光滑切面。染色和油饰性好。握钉力和胶合性亦佳。木材用于重型和轻型建筑材,承重和一般地板,枕木,家具,单板,胶合板,纸浆材,箱盒,室内装修,夹芯碎料板,火柴,细木工,刨花板,纤维板,玩具和装饰品,车旋材,木丝。
火炬松P.taeda L
商品材名称:洛博洛利松Loblolly pine,塔特达松Tratda pine
大乔木,高达30m,直径0.4-0.9m。在巴西21年生人工林平均树高23m,直径0.4m。该树种为美国东部和南部乡土树种,最适合生长在海岸和海拔近1500m山坡。此树种在乌干达引种十分成功。树木在透水性良好和潮湿地区生长最好,但也可生长在干旱、沙砾土壤中。此种比湿地松分枝多,是生长最快的南方松,常和湿地松及其他松统称为黄松,以混合价卖出。心材粉色至浅褐色,与边材略有区别。边材黄色,很宽。生长轮明显。木材含多数树脂道,有油腻感。木材有树脂气味,无特殊滋味;结构中至粗;纹理直;木材重量轻至中等;干缩变异大,从小至中到大;强度中等至弱。木材干燥性能相当好,略有扭曲或翘曲。原木易受变色菌感染而变色,树木伐倒后应立即处理。木材天然耐腐性差,不抗白蚁和海生钻木动物、小蠹虫和家具番死虫危害;心材防腐剂浸注性中等,边材易渗透。木材加工容易,由于节疤存在,板材表面常不光滑。染色和胶合性能好。木材汽蒸弯曲性好,常有多余的树脂溢出。木材用途为轻型建筑材,枕木,电杆,桩木,地板,家具,单板,胶合板,制浆,箱盒,室内装修,细木工,刨花板,纤维板,木桶,玩具和装饰品。

前言/序言

  本书是由国际热带木材组织(ITTO)资助,由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木材工业研究所(CRIWI)执行的研究项目"中国进口拉丁美洲热带木材的识别、性质和用途"[ITTO PD24/95 Rev.1(I)"Fhe Identification,Properties and Uses of Tropical Timber Imported to China from Latin America"]的最终产出之一,也是ITTO资助出版的《东南亚热带木材》、《非洲热带木材》的姊妹篇。
  拉丁美洲是指美国以南所有美洲地区的通称。包括墨西哥、中美洲、西印度群岛和南美洲。因大多数国家通用源于拉丁语的西班牙语、葡萄牙语和法语,故称为拉丁美洲。
  拉丁美洲森林资源丰富,林地面积为920万km2,占世界林地总面积的24%。森林基本由89%热带阔叶树林、6%温带阔叶树林及5%针叶树林组成。其中巴西是拉丁美洲最大的国家,森林面积367万km2,约占拉丁美洲林地的50%,蓄积量1250亿m3,占世界第二位。据报道世界热带雨林面积约为850万km2,其中40%分布在巴西。巴西热带雨林拥有世界上最丰富的天然资源和生物多样性。据报道,亚马孙热带雨林约有2500个树种,分隶118科,730属,每公顷林地最少150个树种,蓄积量545m3/km2。多年来,拉丁美洲生产的木材及木制品除满足本地区使用外,还远销到北美洲、欧洲及亚洲一些国家,为满足世界人民对木材的需求作出了贡献。
  我国森林资源短缺,人均森林蓄积量仅8m3,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2.5%;工业用材人均年消耗仅为0.05m3,不足世界平均水平的20%。据有关部门预测,到20世纪末,工业用材缺口将达5亿m3。特别是我国从1998年开始实施了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到2000年,木材产量将调减25%以上。为了解决此问题,我国政府早已决定大力营造人工速生丰产用材林,并发展木材合理综合利用技术,同时继续从东南亚、非洲和拉丁美洲进口热带木材,尤其是大径级木材。木材进口有利于我国森林资源休养生息、缓解供需矛盾和运输紧张,为弥补国内森林资源不足,调剂木材种类,维持销区木材加工工业,保证国家经济建设和人民生活需要都起到了积极作用。
拉丁美洲热带木材(第2版) 书籍简介 引言 拉丁美洲,这片广袤而充满活力的土地,孕育着地球上最丰富多样的热带雨林。这些雨林不仅是无数生物赖以生存的家园,更是地球重要的“肺”,调节着全球气候,维系着生态平衡。而在这些葱郁的森林深处,隐藏着一个价值连城的宝藏——拉丁美洲的珍贵热带木材。它们以其独特的纹理、卓越的性能和悠久的历史,在全球木材市场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拉丁美洲热带木材(第2版)》并非一本简单的木材图鉴,它是一部深入探索拉丁美洲热带木材世界的百科全书。本书旨在为读者提供一个全面、详实且富有洞察力的视角,去认识、理解并欣赏这些来自亚马逊、加勒比沿岸及其他热带区域的宝贵自然资源。第二版的推出,不仅是对第一版内容的精炼与升级,更是对当前木材研究、市场动态以及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最新 반영。本书将带领读者穿越热带雨林的浓荫,揭开那些古老而又充满活力的木材的神秘面纱。 本书内容概述 《拉丁美洲热带木材(第2版)》以其科学严谨的态度和生动形象的描述,系统地介绍了拉丁美洲地区具有代表性的数十种热带木材。本书的内容编排细致入微,力求为不同背景的读者提供所需的知识。 第一部分:拉丁美洲热带木材的宏观视角 地理与生态背景: 本部分将首先勾勒出拉丁美洲热带雨林所处的地理位置、气候特征、土壤条件以及由此形成的独特生态系统。我们将探讨这些环境因素如何影响着木材的生长、形成和最终的物理、化学性质。从亚马逊盆地的潮湿与高温,到中美洲沿海地区的季节性降雨,每一种环境都孕育出独具特色的木材。 热带木材的价值与重要性: 深入分析拉丁美洲热带木材在全球经济、文化和科研领域的重要作用。这包括其在家具制造、建筑工程、乐器制作、造船、工艺品以及传统医药等方面的广泛应用。同时,本书也将强调热带木材在生态功能上的不可替代性,例如作为碳汇、生物多样性栖息地以及水土保持的关键元素。 可持续采伐与保护: 面对日益增长的全球需求和对森林可持续性的担忧,本书将重点介绍拉丁美洲在热带木材可持续采伐、森林管理认证(如FSC)以及非法采伐打击方面所做的努力和面临的挑战。我们将探讨如何平衡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确保这些宝贵的自然资源能够世代相传。 第二部分:代表性热带木材的深度解析 本书的核心内容是对具体木材品种的详细介绍。每一款木材都将通过多维度的分析,呈现其独特的“画像”。 木材名称与分类: 准确列出木材的常用名、学名、科属以及相关的国际贸易名称,便于读者进行准确的识别和区分。 宏观构造特征: 详述木材的颜色、光泽、纹理(直纹、斜纹、交错纹、山纹等)、木射线、年生长轮等肉眼可见的特征。例如,有些木材呈现出深邃的赤褐色,而有些则带有温暖的黄褐色调,其纹理的流畅或粗犷,都赋予了它们不同的美学价值。 微观结构特征: 结合显微镜下的观察,描述木材的管孔(大小、数量、分布、排列方式)、导管、薄壁组织、木纤维等内部结构。这些微观特征是木材鉴定的关键,也直接影响着木材的加工性能和物理力学性质。 物理力学性质: 详细列出木材的关键物理力学参数,如气干密度、静曲强度、抗压强度、硬度(詹卡硬度)、收缩率(径向、弦向、体积)、稳定性等。这些数据是评估木材适用性的重要依据。例如,高密度和高强度的木材适合用于结构工程,而稳定性好的木材则更适合制作对尺寸变化敏感的家具。 加工性能: 评价木材的易加工性,包括锯切、刨削、旋切、钻孔、打磨等方面的难易程度。某些硬木可能对刀具磨损较大,而纹理交错的木材则容易产生撕裂。 耐久性与防腐防虫性: 评估木材在自然环境中的耐久度,以及其对白蚁、海生蛀木、真菌等生物的抵抗能力。这部分内容对于户外建筑、船舶制造以及潮湿环境下的应用尤为重要。 主要用途与应用案例: 结合木材的各项特性,详细介绍其在不同领域的经典应用。例如,哪些木材因其优异的声学性能而成为制造乐器的首选,哪些木材因其耐候性和强度而被用于制作高端户外家具或船舶甲板。书中将穿插生动的应用案例,让读者直观感受木材的魅力。 市场概况与经济价值: 简要分析该木材在国际和地区市场上的供需关系、价格波动趋势以及潜在的经济价值。 保护状况与替代品: 关注木材的濒危程度,以及在可持续性原则下,是否存在可行的替代木材或替代材料。 本书涵盖的部分代表性拉丁美洲热带木材(但不限于): 桃花心木(Mahogany): 以其温暖的红褐色、出色的稳定性、易于加工和优异的耐腐蚀性而闻名,是高档家具、乐器和船舶的经典用材。 巴西胡桃木(Brazilian Walnut / Ipe): 极高的密度和硬度,卓越的耐久性和抗腐蚀性,使其成为户外地板、码头、桥梁等结构工程的理想选择。 小叶红檀(Massaranduba): 同样以其极高的密度和强度著称,颜色呈深红褐色,稳定性极佳,常用于地板、户外景观和重型结构。 绿檀(Greenheart): 独特的绿色调,极高的密度和耐腐蚀性,是造船、码头和水下结构的优良木材。 西非红木(African Mahogany): 虽然产地在非洲,但其与拉丁美洲的某些桃花心木类木材在性质和应用上具有相似性,有时会在泛指的“热带硬木”范畴内被提及。本书在介绍拉丁美洲木材的同时,也会适当提及具有类比意义的品种。 黄花梨(Rosewood): 泛指多种带有黄色或黄褐色纹理的木材,以其美丽的纹理、独特的香气和良好的加工性,常用于高档家具、乐器和工艺品。 紫檀(Pau-Brasil / Brazilwood): 巴西国树,因其鲜艳的红色而得名,历史上曾是重要的染料来源,也是制作弓弦乐器弓杆的优质木材。 蚁木(Cumaru): 密度高,硬度大,颜色从浅黄褐色到深红褐色不等,纹理粗糙,具有良好的耐久性和抗白蚁性,常用于户外地板和栏杆。 红梢木(Sapele): 产自非洲,但常与拉丁美洲的某些硬木一同被讨论,其红褐色调、细腻的纹理和良好的稳定性,使其在家具和橱柜制造中非常受欢迎。 柚木(Teak): 虽然柚木的传统产地是东南亚,但其极佳的耐候性、耐腐蚀性和优美的纹理,使其成为全球硬木的标杆,本书也会在对比或提及高品质硬木时,作为参照。 (请注意:以上所列木材仅为示例,实际书中可能包含更多品种,且对于“红梢木”和“柚木”的收录,会根据其在拉丁美洲研究或贸易中的关联性来确定。) 第三部分:附录与参考资料 术语解释: 对书中出现的专业术语进行详细的解释,帮助读者理解。 数据图表: 提供各类木材的物理力学性能对比图表,直观展示不同木材的优势。 参考文献: 列出本书引用的主要文献、标准和数据来源,体现学术严谨性。 索引: 方便读者快速查找所需信息。 本书的特色与价值 《拉丁美洲热带木材(第2版)》之所以能够成为一本值得珍藏的书籍,源于其多方面的卓越品质: 权威性与前沿性: 本书汇集了众多在木材学、林业学、植物学以及木材加工领域的权威专家和研究者的智慧成果。第二版更是融入了最新的研究进展、市场数据和可持续性理念,确保内容的时效性和前沿性。 系统性与全面性: 从宏观的地理生态环境,到微观的细胞结构,再到实际的应用价值,本书构建了一个关于拉丁美洲热带木材的完整知识体系,满足了不同层次读者的求知需求。 实用性与指导性: 对于木材行业从业者、设计师、建筑师、木工爱好者以及关心森林资源保护的公众而言,本书提供了宝贵的参考信息,有助于他们做出更明智的选择,无论是选材、设计还是理解木材的价值。 科学性与艺术性结合: 本书在严谨的科学论证基础上,也注重对木材自然美学的展现。通过精美的图片和生动的描述,让读者不仅能理解木材的性能,更能欣赏其独一无二的天然纹理和色泽,体验木材的艺术魅力。 可持续发展视角: 在强调木材应用的同时,本书始终贯穿了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呼吁理性消费,推广负责任的森林管理,引导读者形成保护珍贵自然资源意识。 目标读者 本书的内容深度和广度,使其适用于广泛的读者群体: 木材生产与贸易商: 了解产品特性,把握市场趋势,制定贸易策略。 家具制造商与设计师: 深入掌握各种木材的性能特点,为创作出兼具美学与实用性的家具产品提供依据。 建筑师与工程师: 选择适合工程需求的结构性木材和装饰性木材。 木工爱好者与手工艺人: 学习木材知识,提升作品的品质与价值。 林业研究人员与学生: 获取权威、系统的研究资料,深化对热带雨林木材的认识。 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者: 理解热带木材的价值与保护的紧迫性,为制定更有效的保护政策提供参考。 对自然与文化历史感兴趣的读者: 了解拉丁美洲丰富的自然遗产及其与人类文明的互动。 结语 《拉丁美洲热带木材(第2版)》是一扇通往奇妙木材世界的窗口,是一部关于自然恩赐的百科全书,更是一份对地球宝贵资源的珍视与承诺。通过本书,我们不仅能深入了解这些来自热带雨林的珍贵馈赠,更能激发我们对自然保护的责任感,共同守护这片孕育生命的绿色星球。希望本书能为每一位读者带来启发,共同探索并珍惜拉丁美洲热带木材的无穷魅力与深远意义。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本书的语言风格和叙事节奏有一种独特的魅力,它既有科学家的冷静客观,又饱含着对自然界那种近乎诗意的敬畏。虽然内容专业性极强,但阅读起来却有一种沉浸式的体验,仿佛作者正坐在你身边,用他多年积累的田野经验,娓娓道来那些关于雨林深处的秘密。不同于一些过于注重“效率”的现代学术著作,它在恰当的地方会穿插一些富有个人色彩的观察和见解,比如对某一树种在特定季节开花时的气味描述,或者在极端天气下木材“挣扎求生”的韧性描绘。这种人文关怀的注入,极大地丰富了阅读体验,让读者不仅在学习知识,更是在建立一种与热带自然生态系统的情感连接。这种平衡感掌握得非常好,既保证了学术的严谨性,又避免了文本变得僵硬冰冷,让人愿意反复翻阅,每一次都有新的感悟。

评分

这本书最让我感到“物超所值”的一点,是它在实际应用层面提供的指导价值。我过去在处理一些老旧家具或建筑材料的修复工作时,经常会遇到木材来源不明的问题。翻阅这本书后,我学会了一套系统性的鉴别方法,不再是凭感觉猜测。它对不同木材在不同处理条件下(如干燥、受潮、长期暴露于紫外线下)表现出的物理和化学变化规律的描述,简直是“故障排除”的宝典。比如,关于某种含油量极高的硬木在特定溶剂下可能发生的变色反应,书里有非常具体的警告和处理建议。这不再是停留在实验室里的理论知识,而是直接能转化成工作中的“操作指南”。对于木材工艺美术师和文物保护专家而言,这种对材料“脾气秉性”的深入了解,是避免灾难性失误的关键所在。我感觉自己拿到了一把通往专业领域的万能钥匙。

评分

这本书的排版和插图简直是业界良心,阅读体验提升了一个档次。我通常看技术类书籍都很痛苦,因为插图要么模糊不清,要么就是那种千篇一律的黑白线条图,根本抓不住重点。但这本书完全不同,它似乎对“视觉辅助学习”有着深刻的理解。那些关于木材解剖结构的高清彩色显微照片,色彩的还原度高得惊人,木射线、导管的形态对比一目了然,完全能够取代我过去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在显微镜前观察的辛苦过程。而且,书中对不同木材的横截面照片处理得也极为出色,纹理、颜色、光泽的细微差别都被捕捉得淋漓尽致,这对于需要进行实际物种鉴别的木材鉴定师来说,简直是量身定做。这套书的编辑团队显然是花了大价钱和心思在视觉呈现上,这种对细节的极致追求,也反映了其内容的权威性和专业性。读起来一点都不费力,反而像是在欣赏艺术品集锦。

评分

坦白说,这本书的理论框架构建得非常宏大且逻辑严密,它不仅仅是一本物种图鉴,更像是一部区域生态史的缩影。作者似乎不太满足于仅仅罗列数据,而是将这些热带木材置于更广阔的拉美地理和人文历史背景下去考察。书中对不同地区(如亚马逊盆地、安第斯山麓、中美洲沿海)的木材资源分布与其特有的气候、土壤条件之间的相互作用进行了深入探讨,这种跨学科的视野非常开阔。我尤其喜欢它对“可持续性”议题的探讨,没有流于口号式的呼吁,而是基于详实的生物量数据和成熟度周期分析,为木材的可持续采伐提供了坚实的科学依据。对于政策制定者或者大型林业公司的管理层来说,书中提供的这些基于科学证据的建议,其价值远超一般的商业报告。它成功地将复杂的生态系统动力学,用一种让人容易理解的叙事方式呈现出来,避免了学术著作常见的晦涩难懂。

评分

这本书绝对是教科书级别的存在,尤其是对于我们这些刚刚踏入这个领域的“新兵”来说,简直是醍醐灌顶。我记得我第一次翻开它的时候,就被那种严谨和详尽深深地折服了。它不像那种市面上常见的入门读物,只停留在概念的表面,而是深入到了每一个细节的肌理之中。书中对不同树种的形态特征、生长习性以及生态位描述得入木三分,仿佛能让人身临其境地感受到那些热带雨林中光怪陆离的景象。更难能可贵的是,作者在描述这些复杂的生物学信息时,运用了极其精准且富有画面感的语言,这使得即便是涉及复杂的分类学和植物地理学内容,也显得生动有趣,而不是枯燥乏味。比如,它对某种珍稀硬木的纤维结构和细胞壁的分析,细致到令人咋舌,这对于进行后续的材料科学研究的读者来说,无疑是提供了无价的参考坐标。我特别欣赏它在案例分析中展现出的那种学术深度,每一次阅读都能挖掘出新的理解层次。

评分

绝对正版图书,很喜欢,送货很快。

评分

不错,挺好

评分

不错,挺好

评分

绝对正版图书,很喜欢,送货很快。

评分

绝对正版图书,很喜欢,送货很快。

评分

绝对正版图书,很喜欢,送货很快。

评分

很开心?

评分

帮朋友买的,朋友说书还不错

评分

绝对正版图书,很喜欢,送货很快。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