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饲料配方技术问答

鸡饲料配方技术问答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屠焰 等 编
图书标签:
  • 鸡饲料
  • 饲料配方
  • 养鸡技术
  • 家禽养殖
  • 畜牧养殖
  • 营养配方
  • 饲料添加剂
  • 养殖技术
  • 农业技术
  • 家禽营养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
ISBN:9787801198778
版次:2
商品编码:10364007
包装:平装
开本:32开
出版时间:2009-03-02
用纸:胶版纸

具体描述

内容简介

《鸡饲料配方技术问答》以问答的形式介绍了蛋鸡、肉仔鸡饲料配合中的新技术,主要内容包括鸡饲养特点、鸡的饲料、鸡的饲养标准和配方方法、肉仔鸡饲料配方技术、蛋鸡饲料配方技术和种鸡饲料配方技术。

目录

一、鸡的饲养特点
1.鸡的生理特点有哪些?
2.鸡的采食特点有哪些?
3.鸡可分为哪些种类?
4.肉用鸡和蛋用鸡在饲养上有哪些区别?
5.鸡需要哪些营养物质?
6.鸡对能量需要有什么特点?
7.鸡蛋白质营养有哪些特点?
8.什么是氨基酸?鸡必需氨基酸、限制性氨基酸指的是什么?
9.饲料蛋白质的品质有高低之分吗?
10.什么是可利用氨基酸?
11.鸡饲料中矿物质的种类和作用是什么?
12.钙、磷的作用是什么?为什么饲料中钙、磷比例很重要?
13.什么是有效磷?如何估算饲料中的有效磷?
14.鸡需要哪些微量元素?
15.鸡需要哪些维生素?
16.鸡常见微量元素和维生素缺乏症有哪些?
17.鸡对必需脂肪酸有哪些需要?
18.水对鸡的重要性是什么?
二、鸡的饲料
19.鸡配合饲料有几种物理形式?有哪些种类?
20.鸡配合饲料的原料有哪些?
21.鸡常用的能量饲料有哪些?
22.鸡常用的植物性蛋白质饲料有哪些?
23.鸡常用的动物性蛋白质饲料有哪些?
24.鸡饲料中可以使用的氨基酸添加剂有哪些?
25.鸡常用的钙源饲料有哪些?
26.鸡常用的磷源饲料有哪些?
27.鸡饲料中如何添加食盐?
28.饲料中添加剂有哪些种类?
29.使用微量元素预混料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30.使用维生素预混料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31.鸡饲料中还要添加哪些添加剂?
32.鸡饲料中的促生长剂有哪些?
33.鸡饲料中的饲料保存剂有哪些?
34.着色剂是什么?有哪些?
35.鸡饲料中的抗球虫药有哪些?
36.怎样选用浓缩料?
三、鸡的饲养标准和配方方法
37.什么是饲养标准?
38.如何选择合适的饲养标准?
39.制作配合饲料配方的原则有哪些?
40.制作饲料配方的步骤是什么?
41.怎样手工计算饲料配方?
42.采用计算机配方软件制作饲料配方应注意些什么问题?
四、肉仔鸡饲料配方技术
43.肉仔鸡对目粮有哪些要求?
44.怎样评价肉仔鸡饲料的好坏?
45.肉仔鸡的饲养分为几个阶段?
46.配制肉仔鸡前期料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47.配制肉仔鸡中期料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48.配制肉仔鸡后期料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49.肉仔鸡发生腿病是怎么回事?如何防治?
50.如何改善肉仔鸡的皮肤颜色?
五、蛋鸡饲料配方技术
51.蛋鸡饲养分为几个阶段?
52.衡量蛋鸡产蛋性能的指标有哪?
53.配制O~6周龄生长蛋鸡饲料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54.配制育成期生长蛋鸡饲料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55.如何对育成期生长蛋鸡进行限制饲喂?
56.怎样从育成期的低钙日粮逐步转换到产蛋期的高钙日粮?
57.配制产蛋鸡饲料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58.如何根据产蛋鸡的采食量调整饲料配方?
59.怎样减少笼养蛋鸡疲劳症?
60.如何维持较高的产蛋率?
61.哪些营养物质影响蛋重?
62.如何改善蛋黄颜色?
63.怎样提高蛋壳质量.避免软壳蛋、破蛋?
64.如何避免啄食癖?
六、种鸡饲料配方技术
65.衡量种鸡性能的指标有哪些?
66.如何配制种公鸡饲料?
67.种母鸡的饲养有哪些特点?
68.如何配制种母鸡饲料?
附录1 中国鸡的饲养标准(NYT33—1986)
附录2 羹国家禽营养需要(NRC,1994)
附录3 典型饲料配方
附录4 鸡常用饲料成分及警养价值表
附录5 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管理条例
耐录6 允许使用的饲料添加剂目录
附录7 允许作鸡饲料药物添加剂的兽药品种及使用规定

前言/序言


《家禽养殖实用技术手册》 前言 家禽养殖作为一种古老而又充满活力的产业,在满足人类对优质蛋白需求方面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从小型家庭农场到现代化大型养殖企业,高效、健康的家禽生产离不开科学的养殖理念和精细化的管理技术。本书旨在为广大养禽从业者、初学者以及对家禽养殖感兴趣的朋友们提供一本集理论指导与实践操作于一体的综合性参考资料。我们将系统地梳理家禽养殖的关键环节,涵盖从选种育雏、饲养管理、疾病防控到疫病防治、环境控制、产品加工等多个方面,力求内容全面、条理清晰、易于理解和应用。 第一章:家禽育种与选育 家禽品种的选择: 蛋用型品种:重点介绍高产蛋鸡的特点,如莱航、伊莎、洛克等,分析其产蛋率、蛋重、饲料转化率等关键指标。讨论不同地域、不同市场对蛋品品质(如蛋壳颜色、蛋黄颜色)的要求,以及如何根据自身养殖条件和市场需求选择最适宜的蛋用型品种。 肉用型品种:着重介绍肉鸡的生长速度、体型、胴体品质等。如白羽鸡(科宝、罗斯)、黄羽鸡(麻鸡、乌骨鸡)等。分析其增重能力、料肉比、出肉率等,并说明不同品种的肉质特点,如紧实度、脂肪含量等,以满足不同消费者的口感偏好。 兼用型品种:介绍兼具产蛋和产肉优势的品种,如绿壳蛋鸡、部分土鸡品种等,分析其经济效益的平衡点。 地方特色品种:鼓励发掘和利用具有地方特色的优良品种,它们往往适应性强,肉质独特,具有较高的市场潜力。 育种的基本原理与方法: 遗传与选择:阐述家禽生产性能受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共同影响的原理。介绍选择的基本原则,如个体选择、家系选择、配合系选择等,以及如何根据目标性状(如生长速度、产蛋量、抗病力)进行有效的选择。 杂交优势:解释杂交育种的原理,即不同品种或品系杂交后产生的“生产力”优于亲本的现象。介绍常见的杂交组合模式,如单交、三交、四交等,以及其在家禽生产中的应用,如提高生长速度、改善抗病力等。 选育过程:详细介绍一个完整的育种周期,包括种群建立、性能测定、选择、交配、繁育等环节。强调数据记录与分析的重要性,以及持续进行的选育才能保持和提高家禽的生产性能。 雏鸡的鉴别与初选: 性别鉴别:介绍羽毛鉴别、泄殖腔鉴别(梳肛法)等早期性别鉴别技术,对于提高育雏效率和种鸡管理至关重要。 健康雏鸡的标准:描述健康雏鸡的外观特征,如精神活泼、绒毛干燥、眼睛明亮、脐带愈合良好、腿部有力等。 淘汰不健康雏鸡:强调及时淘汰弱小、畸形、有残疾的雏鸡,以减少疾病传播和降低后期管理成本。 第二章:雏禽的饲养与管理 育雏前的准备: 育雏舍的消毒与清洁:详细说明育雏舍在进雏前必须进行彻底的清洁、消毒,清除病原微生物,为雏鸡创造一个安全的环境。介绍常用的消毒剂及其使用方法。 设备检查与调试:检查育雏器、供暖设备、通风设备、饮水器、喂食器等是否完好,并进行试运行,确保其正常工作。 垫料的铺设:选择合适的垫料(如刨花、稻壳),并进行适当的处理(如干燥、过筛),厚度适宜,以保持舍内干燥、卫生。 温度管理: 温度曲线:详细列出育雏不同阶段所需的适宜温度,并强调“热应激”和“冷应激”对雏鸡生长发育的危害。例如,第一周1-3日龄33-35℃,之后每周下降2-3℃,直至18-20℃。 温度控制方法:介绍育雏器的调控、通风换气与供暖相结合的策略,以及如何通过观察雏鸡行为来判断温度是否适宜(如聚堆取暖表示温度低,散开表示温度高)。 湿度与通风: 湿度要求:育雏早期适宜湿度为60%-70%,后期可降至50%-60%。湿度过低易引起呼吸道疾病,湿度过高则易滋生霉菌和细菌。 通风的重要性:强调在保证温度的前提下,进行适度的通风换气,排除舍内有害气体(如氨气、二氧化碳),补充新鲜空气,调节舍内温湿度。介绍不同季节的通风策略。 光照管理: 光照强度与时间:初期可采用较强的光照,以引导雏鸡采食饮水,之后逐渐减弱。连续光照(24小时)有助于促进早期生长,但需注意避免应激。 饮水与开食: 饮水的重要性:强调雏鸡入舍后1-2小时内必须提供清洁、新鲜的饮水,并在水中添加葡萄糖、电解质或维生素,以帮助雏鸡恢复体能,促进采食。 开食:使用新鲜、优质的雏鸡开口料,颗粒大小适宜,放置在喂食器中,少量多次喂食,确保雏鸡能轻松采食。 密度管理: 适宜密度:根据品种、日龄、养殖模式(平养、笼养)等因素,确定合理的饲养密度,避免过度拥挤导致争斗、应激,影响生长发育和疾病传播。 第三章:育成期及商品禽饲养管理 饲料的供给与管理: 饲料的种类:根据家禽生长发育的不同阶段(如雏鸡料、育成料、产蛋料、肉鸡料),选择营养成分全面、配比科学的配合饲料。 饲喂方式:介绍自由采食和定时定量饲喂的优缺点,以及如何根据生产目标选择合适的饲喂方式。 饲喂量与次数:根据家禽的日龄、生产性能、季节变化等因素,灵活调整饲喂量和饲喂次数,确保家禽获得充足的营养,同时避免浪费。 饲料质量控制:强调饲料的新鲜度、霉菌毒素含量、营养物质的稳定性和均一性。 环境控制: 温度、湿度、通风:与育雏期类似,育成期和商品禽饲养期同样需要精细的环境控制。随着家禽体型的增大,对空气质量、舍温要求也发生变化。例如,肉鸡在出栏前需要注意控制舍温,避免因过热导致死亡。 光照:蛋鸡需要通过光照刺激来诱导和维持产蛋。介绍不同品种蛋鸡的光照刺激方案,如逐渐延长光照时间。 密度:合理饲养密度是提高生产效率、降低发病率的关键。 行为观察与健康监测: 日常巡视:强调每日多次巡视禽群,观察家禽的活动状态、采食饮水情况、粪便形态、羽毛光泽等。 异常行为的识别:识别精神沉郁、采食量下降、腹泻、呼吸困难、跛行、羽毛蓬乱等异常表现,并及时分析原因。 生产性能的记录:定期记录家禽的体重、产蛋量、耗料量等关键生产指标,与标准进行对比,及时发现生产性能下降的问题。 第四章:家禽疾病的预防与诊断 家禽常见疾病分类: 细菌性疾病:如禽霍乱、白痢、伤寒、副伤寒、大肠杆菌病、沙门氏菌病、支原体病等。 病毒性疾病:如禽流感、新城疫、马立克氏病、传染性法氏囊病、传染性支气管炎、传染性喉头气管炎、鸡痘等。 寄生虫病:如球虫病、蛔虫病、绦虫病、羽虱、螨虫等。 营养代谢性疾病:如啄肛症、异食癖、佝偻病、软脚病、脂肪肝等。 疾病的综合防治措施: 生物安全措施: 隔离:严格控制人员、车辆、兽药、饲料等外来因素进入养殖场,实行封闭式管理。 消毒:制定科学的消毒制度,对养殖场、设备、车辆、人员等进行定期和季节性消毒。 疫病监测:建立完善的疫病监测体系,定期进行普查和抽查,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免疫接种: 疫苗的选择与使用:根据家禽品种、饲养条件、当地疫病流行情况,选择合适的疫苗,并严格按照免疫程序进行接种。 疫苗接种技术:掌握正确的疫苗接种方法,如饮水免疫、滴眼免疫、肌肉注射、皮下注射等,确保疫苗接种效果。 药物治疗: 合理用药:遵循“预防为主,治疗为辅”的原则,在兽医指导下,根据诊断结果,合理选择药物、剂量、疗程,避免滥用和误用。 药物的种类:介绍各类抗菌药、抗病毒药、抗球虫药、驱虫药等的作用原理和使用注意事项。 休药期:强调遵守休药期规定,避免药物残留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 疾病的早期诊断: 临床症状观察:通过对家禽精神状态、采食饮水、呼吸、消化、运动等方面的观察,初步判断疾病类型。 剖检观察:解剖病死禽,观察内脏器官的病变,辅助诊断。 实验室诊断:介绍常用的实验室诊断方法,如血清学诊断、病原分离鉴定、PCR检测等,提高诊断的准确性。 第五章:家禽的营养需求与饲料配制 家禽的主要营养素: 能量:阐述家禽对能量的需求,以及能量来源(如玉米、麸皮、油脂)的作用。 蛋白质与氨基酸:分析蛋白质在家禽生长、生产中的作用,强调必需氨基酸(如赖氨酸、蛋氨酸)的重要性,及其在饲料中的来源(如豆粕、鱼粉、合成氨基酸)。 维生素:介绍水溶性维生素(如B族维生素、维生素C)和脂溶性维生素(如A、D、E、K)的作用,以及在饲料中的来源。 矿物质:讲解宏量矿物质(如钙、磷、钠、钾、氯)和微量矿物质(如铁、锌、铜、锰、碘、硒)在家禽生理功能中的作用。 水:强调水是生命必需物质,对家禽的生长、采食、体温调节至关重要。 不同生长阶段的营养需求: 雏鸡期:高能量、高蛋白,并富含易消化吸收的营养物质。 育成期:能量和蛋白水平逐渐下降,但需保证全面均衡。 产蛋期:高钙、高磷,适宜的蛋白质和能量,以及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 肉鸡期:高能量、高蛋白,旨在快速增重。 饲料配制的基本原则: 营养均衡:满足家禽各生长阶段的营养需求,避免营养不足或过剩。 经济性:在保证营养的前提下,选择价廉物美的原料,降低饲料成本。 适口性:使饲料易于家禽采食,提高采食量。 安全性:避免使用霉变、有毒有害的原料。 饲料配制实例(以商品肉鸡为例): 原料分析:列出常用的饲料原料(如玉米、豆粕、麦麸、预混料、矿物质、添加剂等)的营养成分含量。 配方计算:根据家禽的营养需求和原料的营养成分,运用线性规划等方法,计算出满足各项指标的饲料配方。 饲料添加剂的应用:介绍益生菌、酶制剂、抗氧化剂、采食刺激剂等功能性添加剂的作用。 第六章:家禽养殖场的环境卫生与废弃物处理 环境卫生管理: 场内清洁:定期清理禽舍内的粪便、垫料、饲料残渣等,保持舍内干燥、整洁。 消毒制度:建立完善的场内消毒制度,对地面、墙壁、设备、车辆等进行定期消毒。 病死禽的处理:对病死禽进行无害化处理,如深埋、焚烧等,防止疫病传播。 废弃物处理: 粪便处理:介绍粪便的堆积发酵、沼气化处理、有机肥生产等方法,变废为宝,减少环境污染。 病死禽的处理:强调病死禽必须进行无害化处理,防止病原体扩散。 废弃包装物的处理:对废弃的饲料袋、药瓶等进行分类收集和处理。 环境保护: 废气处理:通过通风、绿化等方式,减少氨气、硫化氢等有害气体的排放。 废水处理:对养殖场产生的废水进行净化处理,达标后排放。 第七章:家禽产品加工与市场营销 家禽产品的品质要求: 鲜度、安全性:强调家禽产品从养殖到餐桌的全过程质量控制,保证产品新鲜、无药物残留、无病原微生物污染。 肉质特点:分析不同品种、不同饲养方式下肉质的差异,如嫩度、风味、营养成分等。 蛋品品质:介绍蛋壳颜色、蛋重、蛋黄颜色、蛋白粘稠度等对消费者购买决策的影响。 初级加工与保鲜技术: 宰杀与分割:介绍科学的宰杀和分割方法,减少损耗,提高出品率。 冷却与冷藏:介绍冷分割、冷藏保鲜技术,延长产品货架期。 冷冻技术:介绍速冻、慢冻等冷冻技术,适用于长期储存。 深加工产品开发: 禽肉制品:如熏鸡、烤鸡、鸡腿、鸡翅、香肠、肉松等。 禽蛋制品:如咸鸭蛋、茶叶蛋、皮蛋、蛋黄酱等。 特色产品:开发具有地方风味或特殊营养价值的产品。 市场营销策略: 品牌建设:打造有信誉、有特色的家禽产品品牌。 销售渠道:拓展线上线下销售渠道,如超市、农贸市场、电商平台、餐饮企业等。 宣传推广:通过媒体宣传、展会参与、节庆活动等方式,提高产品知名度。 消费者教育:普及家禽食品安全知识,提升消费者对优质家禽产品的认知。 结语 家禽养殖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从业者不断学习、总结经验,并与时俱进。本书提供的知识和技术,希望能为广大养禽同仁提供有益的参考和指导。愿每一个怀揣养殖梦想的人,都能通过科学的管理和不懈的努力,实现丰收的喜悦,为社会提供更多优质、安全的家禽产品。

用户评价

评分

我特别欣赏本书在处理行业标准和法规更新方面的严谨态度。对于任何涉及食品链安全的技术书籍而言,紧跟最新的国家或国际标准是衡量其生命力的关键指标。这本书在这方面做得非常出色,它不仅引用了最新的饲料卫生规范,还对一些争议性的添加剂的使用限制进行了深入的探讨,甚至对比了不同国家和地区在特定营养素添加上的微小差异。更难能可贵的是,作者似乎预见到未来趋势,在相关章节中加入了对新型环保型原料替代方案的探索性讨论,这使得这本书的价值不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迅速贬值。它不是一本静态的参考手册,而是一个动态知识体系的呈现。对于需要进行国际贸易或对产品出口有要求的企业来说,这种前瞻性和合规性是其不可替代的核心价值所在。

评分

这本书的结构组织逻辑清晰得令人称赞。它采用了一种由宏观到微观,再由基础理论推导至高级应用的递进式结构。开篇首先对整个行业背景和基础营养学原理进行了概述,打下了坚实的理论地基;随后迅速进入核心部分,对不同动物种类、不同生命阶段的营养需求进行模块化拆解,读者可以根据自身需求快速定位到相关章节。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其索引和交叉引用系统的完善程度。当你阅读到一个专业术语时,可以通过精巧的页码标注迅速跳转到该术语在本书其他章节中的详细解释或应用实例,这极大地提高了查阅效率,避免了在厚重的书中迷失方向。这种精密的编排,充分体现了编辑和作者在设计阅读路径上的深思熟虑,它确实是一部能够真正被“用起来”的工具书,而非仅仅是“供着看”的典籍。

评分

我必须承认,最初接触这本书时,我对手册的实用性持保留态度的。毕竟,市面上关于农业技术和动物营养的书籍汗牛充栋,很多内容都是大而化之,缺乏具体操作层面的指导。然而,这本书的内容深度和广度完全超出了我的预期。它不仅仅停留在理论层面,而是深入到了原料选择的细微差别,比如不同产地玉米的淀粉含量差异如何影响最终的配方调整,以及不同蛋白质来源(豆粕、鱼粉等)在不同生长阶段的添加比例的最佳平衡点。书中提供的案例分析非常详实,每一个配方都附带有详细的成本核算和预期产出对比,这种数据驱动的论证方式,极大地增强了内容的可靠性和说服力。特别是关于微量元素添加的章节,详细阐述了螯合态和非螯合态矿物质在实际应用中的吸收效率差异,这对于追求饲料转化率最大化的养殖户来说,无疑是金矿般的信息。它不是教你“做什么”,而是教你“为什么这么做”以及“在什么条件下应该如何微调”。

评分

这本书的语言风格非常独特,它成功地在学术的严谨性与实际操作的直白性之间找到了一个完美的交汇点。作者似乎深谙技术写作的难处——既要保证术语的准确无误,又不能让非科班出身的读者望而却步。因此,书中大量采用了“情景模拟”的叙述方式,仿佛作者正站在你身边,手把手地指导你完成一次配料计算。例如,在讲解能量与可消化粗蛋白比率时,书中不是简单地抛出一个公式,而是构建了一个场景:“假设你的目标是育成期的种猪,市场上的原料价格波动如下……”接着,便引导读者进行多变量优化。这种互动式的写作手法,极大地提升了阅读的参与感和知识的吸收效率。它避免了那种干巴巴的教科书腔调,读起来如同与一位经验丰富的行业导师进行深度对话,既能感受到知识的厚重,又不失亲切感。

评分

这本书的装帧设计和纸张的质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拿在手里感觉沉甸甸的,就知道不是那种轻飘飘、敷衍了事的出版物。内页的排版也非常讲究,字体选择适中,行距和页边距都把握得恰到好处,长时间阅读下来眼睛也不会感到疲劳,这对于技术类书籍来说至关重要。封面设计虽然朴素,但透露着一种务实和专业的态度,没有过多花哨的图形干扰,直接点明了主题的严肃性,让人一看就知道这不是一本普及读物,而是面向专业人士或深度爱好者的工具书。装订工艺牢固,即便是经常翻阅,也不用担心书页松散的问题。另外,侧边的切口处理得非常平整,体现了印刷厂的精细化管理水平。整本书的印刷色彩过渡自然,即便是书中可能出现的图表和公式,也清晰锐利,这一点对于需要精确参考数据的读者来说,简直是福音。从外观上来看,这本书无疑是制作精良、对读者体验考虑周全的作品。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