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力学教程(第2版)

工程力学教程(第2版)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西南交通大学应用力学与工程系 编
图书标签:
  • 工程力学
  • 力学
  • 教程
  • 教材
  • 高等教育
  • 工程教育
  • 第二版
  • 大学教材
  • 理工科
  • 基础学科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高等教育出版社
ISBN:9787040249224
版次:2
商品编码:10405009
包装:平装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09-01-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433

具体描述

内容简介

  

《工程力学教程(第2版)》是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第1版于2004年出版,是教育科学“十五”国家规划课题研究成果。本教材按高等学校工科本科工程力学课程中、少学时(48~96学时)的要求编写,涵盖了理论力学和材料力学的主要内容。本次修订内容包括:静力学中增加了空间力系及摩擦两章,原书第6章“内力和内力图”分别放在后面相关章节中叙述,对需要重点掌握的概念加了着重符号,以利于学生学习或教师使用。
   全书共18章,包括静力学基础、平面汇交力系、力矩与平面力偶系、平面任意力系、摩擦、空间力系和重心、拉伸和压缩、扭转、弯曲、应力状态分析和强度理论、压杆的稳定性、点的运动、剐体的基本运动、点的复合运动、刚体的平面运动、质点的运动微分方程、动力学普遍定理、动静法。本书在叙述某些概念和方法的同时,给出了相关的思考题,可供课堂讨论之用。本书具有很强的教学适用性,有助于培养工程应用型人才。
   《工程力学教程(第2版)》可作为高等学校工科本科非机类及相关专业中、少学时工程力学课程的教材,也可供高职高专与成人高校师生、网络教育及有关工程技术人员参考。
   本书配有电子教案。本次修订工作由葛玉梅(第1~11章)、邱秉权(第12~18章)执笔完成,电子教案由葛玉梅主持完成。

目录

第1章 静力学基础
§1-1 静力学的基本概念
§1-2 静力学公理
§1-3 约束和约束力
§1-4 物体受力分析和受力图
习题
第2章 平面汇交力系
§2-1 平面汇交力系合成与平衡的几何法
§2-2 平面汇交力系合成与平衡的解析法
习题
第3章 力矩与平面力偶系
§3-1 关于力矩的概念及其计算
§3-2 关于力偶的概念
§3-3 平面力偶系的合成与平衡
习题
第4章 平面任意力系
§4-1 力线平移定理
§4-2 平面任意力系向一点简化
§4-3 分布荷载
§4-4 平面任意力系的平衡条件
§4-5 平面平行力系的平衡条件
§4-6 物体系的平衡问题·静定与超静定的概念
§4-7 平面静定桁架的内力分析
习题
第5章 摩擦
§5-1 滑动摩擦
§5-2 考虑摩擦时的物体平衡问题
§5-3 滚动摩阻的概念
习题
第6章 空间力系和重心
§6-1 空间汇交力系的合成与平衡
§6-2 力对点之矩与力对轴之矩
§6-3 空间力偶系的合成与平衡
§6-4 空间任意力系的简化·主矢与主矩
§6-5 空间任意力系的平衡
§6-6 重心和形心的坐标公式
§6-7 确定重心和形心位置的具体方法
习题
第7章 拉伸和压缩
§7-1 轴力及轴力图
§7-2 横截面上的应力
§7-3 拉压杆的强度计算
§7-4 斜截面上的应力
§7-5 拉(压)杆的变形与位移
§7-6 拉(压)杆内的应变能
§7-7 低碳钢和铸铁受拉伸和压缩时的力学性能
§7-8 简单的拉、压超静定问题
§7-9 拉(压)杆接头的计算
习题
第8章 扭转
§8-1 扭矩和扭矩图
§8-2 薄壁圆筒扭转时的应力和变形
§8-3 圆杆扭转时的应力和变形
§8-4 受扭圆杆的强度条件及刚度条件
§8-5 等圆截面直杆在扭转时的应变能
§8-6 矩形截面杆的扭转
习题
第9章 弯曲
§9-1 剪力和弯矩·剪力图和弯矩图
§9-2 剪力图和弯矩图的进一步研究
§9-3 弯曲正应力
§9-4 惯性矩的平行移轴公式
§9-5 弯曲切应力
§9-6 梁的强度条件
§9-7 挠度和转角
§9-8 斜弯曲
§9-9 弯曲应变能
§9-10 超静定梁
习题
第10章 应力状态分析和强度理论
§10-1 概述
§10-2 平面应力状态分析
§10-3 平面应力状态下的胡克定律
§10-4 三向应力状态
§10-5 强度理论及其应用
习题
第11章 压杆的稳定性
§11-1 关于稳定性的概念
§11-2 细长中心压杆的临界荷载
§11-3 欧拉公式的适用范围·临界应力总图
§11-4 压杆的稳定条件和稳定性校核
习题
第12章 点的运动
§12-1 运动学的基本内容·参考系
§12-2 点的运动的矢量表示法
§12-3 点的运动的直角坐标表示法
§12-4 点的运动的自然表示法(弧坐标表示法)
习题
第13章 刚体的基本运动
§13-1 刚体的移动
§13-2 刚体的定轴转动
§13-3 转动刚体上点的速度和加速度
习题
第14章 点的复合运动
§14-1 绝对运动、相对运动和牵连运动
§14-2 点的速度合成定理
§14-3 牵连运动为移动时点的加速度合成定理
习题
第15章 刚体的平面运动
§15-1 刚体平面运动分解为移动和转动
§15-2 平面图形上点的速度·速度瞬心
§15-3 平面图形上点的加速度
习题
第16章 质点的运动微分方程
§16-1 动力学的基本定律
§16-2 质点的运动微分方程
习题
第17章 动力学普遍定理
§17-1 动量定理
§17-2 动量矩定理
§17-3 动能定理
§17-4 动力学普遍定理的综合应用
习题
第18章 动静法
§18-1 关于惯性力的概念
§18-2 质点的动静法
§18-3 质点系的动静法
§18-4 刚体惯性力系的简化
习题
附录Ⅰ 型钢表
附录Ⅱ 简单荷载作用下梁的挠度和转角
参考文献
习题答案
索引
Synopsis
Contents
执笔者简介




结构力学导论:梁的弯曲与挠度分析 作者: 钱立群 出版社: 机械工业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21年10月 ISBN: 978-7-111-68800-5 内容简介 本书是为高等工科院校土木工程、机械工程、材料科学等相关专业本科生编写的一本结构力学基础教材。全书严格遵循力学基本原理,聚焦于工程结构分析中最核心、最基础的部分——静定和部分超静定梁结构的内力、应力和变形(挠度)的计算方法。本书旨在为学生构建严谨的理论框架,同时注重培养其将理论应用于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 全书共分十章,内容组织逻辑清晰,由浅入深,层次分明。 第一章:绪论与基本概念 本章首先回顾了材料力学和静力学的基本知识,明确了结构力学的研究范围、基本假设以及研究内容。重点阐述了结构、构件、结点等基本概念,并引入了结构变形分析中至关重要的虚功原理和互等定理,为后续复杂的力法分析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 第二章:静定梁的内力分析 本章是全书的基础。详细介绍了静定梁的类型(简支梁、悬臂梁、外伸梁等),以及如何运用平衡方程精确求解梁的剪力(V)和弯矩(M)图。特别强调了剪力、弯矩与荷载分布之间的微分关系,通过大量的实例演示了如何快速、准确地绘制各种荷载(集中力、均布荷载、力偶)作用下梁的内力图,这是后续应力分析的前提。 第三章:梁的应力分析——弯曲正应力 在确定了内力分布后,本章转入应力分析。重点阐述了纯弯曲理论,推导了著名的梁的挠度公式($sigma = frac{My}{I}$),明确了中性轴的概念。详细讨论了梁的横截面几何性质,如面积矩、惯性矩($I_x$)和面积惯性矩($W_x$)。并通过计算实例,展示了如何根据已知的弯矩值确定梁的危险点处的最大正应力,并结合材料强度条件进行初步的强度校核。本章也简要提及了剪应力的概念及其在梁中的分布规律。 第四章:梁的变形——挠度与转角 本章的核心在于结构变形的量化。系统地介绍了梁的变形分析方法。首先讲解了基于微分方程的积分法,即利用弯矩与挠度之间的几何关系,通过两次或四次积分求解位移。其次,详细阐述了挠度与转角的几何意义与工程应用。 第五章:能量法在梁变形计算中的应用 针对更复杂的梁系和变形计算,本章引入了能量法,这是现代结构分析的核心工具之一。重点介绍了单位力法(虚功原理)在计算梁的位移和转角中的应用,包括直接积分法和乘法规则(如莫尔积分)。通过能量守恒的思想,提供了一种与静力平衡法并驾齐驱的强大计算工具。 第六章:超静定结构的基本概念与力法 本章开始进入超静定结构的分析范畴。首先明确了超静定度的概念及其确定方法。随后,系统地介绍了经典力法(位移法的前身)。详细讲解了如何选择多余未知量(多余约束反力)、建立力法方程(挠度方程),并通过求解方程确定额外的约束反力,进而求出结构的全部内力和位移。书中选取了典型的超静定梁(如一次、二次超静定梁)作为算例进行深度剖析。 第七章:几何不变体系与几何不变机构 本章对结构体系进行了分类,巩固了学生对静定与超静定概念的理解。讨论了平面桁架的平衡条件,并重点分析了几何不变体系、几何不变机构的判断标准,这是防止结构在分析中出现错误假设的关键环节。 第八章:桁架的内力计算 本章将分析对象从梁拓展到桁架。详细介绍了求解平面桁架内力的方法,包括结点法和截面法。强调了在应用这些方法时,应注意的平衡条件限制和对简化假设的理解。 第九章:轴的扭转 虽然主要关注梁的弯曲,但本章作为补充,简要介绍了圆截面轴在扭转荷载下的力学行为。推导了扭转剪应力公式 ($ au = frac{Tr}{J}$),并讲解了扭转角(转角)的计算方法,帮助学生建立起梁和轴两种基本构件的力学联系。 第十章:温度应力和支撑变形 本章讨论了非荷载因素引起的结构内力与变形。详细分析了温度变化在梁中引起的内力和应力分布情况,并探讨了支撑点的沉降或转动对静定梁和超静定梁内力分配的影响。 本书特色: 1. 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 每个理论推导后紧跟具体的工程算例,确保学生能立即掌握计算步骤。 2. 强调基本概念: 摒弃繁复的矩阵代数,专注于经典方法(如力法),夯实学生对力学本质的理解。 3. 图示清晰: 大量使用清晰的荷载图、内力图和变形图,辅助直观理解复杂的力学现象。 4. 注重严谨性: 在推导过程中,严格遵守平衡、几何和本构关系,培养学生严谨的工程思维。 本书适合作为结构力学或工程力学(力学部分)的教材使用,也可供从事结构设计、分析、科研等相关工作的工程技术人员参考。

用户评价

评分

我一直认为,一本好的教科书,不仅要传授知识,更要培养读者的科学素养。这本《工程力学教程(第2版)》在这方面做得可圈可点。书中不仅包含了工程力学必备的理论知识,还融入了一些关于科学方法论的思考。我印象很深的是,在介绍一些实验方法时,书中会强调实验设计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分析和处理实验数据。这对于培养一个工程师严谨的科研态度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至关重要。而且,书中对一些历史上的科学发现和重要人物的介绍,也让我在学习理论知识的同时,能够对工程力学的发展脉络有一个大致的了解,这不仅增加了学习的趣味性,也让我对这门学科有了更深的敬畏感。

评分

这本《工程力学教程(第2版)》我断断续续读了有一阵子了,不得不说,这本书在一些基础概念的阐述上做得还是相当不错的。特别是对于那些初次接触工程力学,或者说对这门学科感到有些畏惧的同学来说,作者的讲解思路是循序渐进的,不会上来就抛出一大堆复杂的公式和定理,而是先从最基本的受力分析,以及牛顿运动定律这些核心内容入手,一点点地引导读者建立起对力的认识。我印象比较深刻的是,书中关于“质点”和“刚体”的概念区分,以及它们在力学分析中的作用,写得非常清晰,而且举的例子也很贴近实际,比如一些简单的机械运动,让我这个初学者一下子就抓住了重点。虽然有些地方我觉得还可以更深入一些,但总体来说,它提供了一个扎实的地基,让我在后续的学习中,能够更有信心地去啃那些更难的部分。

评分

说实话,这本书给我的感觉就像是在一座陌生的城市里,找到了一位经验丰富的向导。我之前在其他地方接触过一些力学知识,但总是觉得零散,不成体系。这本《工程力学教程(第2版)》就好像把这些零散的知识点,用一条清晰的线串了起来。它的逻辑性非常强,从静力学到动力学,再到材料力学的初步介绍,每一步都像是为下一步做好了铺垫。我特别喜欢书中那些大量的例题,它们不仅仅是简单地展示公式的应用,更重要的是,作者通过对例题解题过程的详细分析,揭示了解决力学问题的思维方式和方法。比如,在处理受力分析时,书中强调了画受力图的重要性,以及如何规范地标注力的方向和大小,这一点对培养严谨的学习习惯非常有帮助。而且,书中的插图和图示也很到位,很多复杂的概念,通过图示就能一目了然,大大降低了理解的难度。

评分

我平时阅读技术书籍,总会特别关注作者的叙述方式是否能够引发读者的思考。在这本《工程力学教程(第2版)》中,我确实感受到了这一点。作者并非简单地罗列知识点,而是常常会在讲解过程中抛出一些启发性的问题,引导我们去思考“为什么是这样?”、“有没有其他方法?”。这种互动式的写作风格,让我感觉自己不是在被动地接受信息,而是在主动地探索和学习。比如,在讨论虚功原理的时候,书中并没有直接给出结论,而是先从平衡方程的局限性入手,层层递进,最终引出虚功原理的优越性。这种循循善诱的讲解方式,让我在理解一些比较抽象的力学原理时,感觉更加深刻,也更愿意主动去钻研。

评分

作为一名已经工作了几年的工程师,偶尔需要回顾一下工程力学的基本原理,《工程力学教程(第2版)》给我带来了意想不到的惊喜。这本书没有那些过于晦涩的理论推导,而是更侧重于知识的实用性和应用性。我发现,书中许多章节都紧密联系着实际工程中的应用场景,比如在讲解梁的弯曲时,就结合了桥梁、建筑等实际案例,这让我能够更直观地理解理论知识的价值。而且,它的语言风格相对比较朴实,没有太多华丽的辞藻,读起来很舒服,更容易专注于内容本身。虽然我对其中一些进阶内容可能已经比较熟悉,但它在基础概念的梳理和一些常见工程问题的分析方法上,仍然提供了很有价值的参考。这本书更像是一本可靠的参考书,在我遇到具体工程问题需要回忆或验证时,能够迅速找到答案。

评分

很好,很喜欢这本书。是正版,很经典的教材。

评分

:..?&张艳丽张艳丽看了还是觉得不错,书薄了点但写的还不错。,还是朋友推荐我看的,后来就非非常喜欢他的书了。知识产权法简明教程(第2版),很值得看,价格也非常便宜,比实体店买便宜好多还省车费。买书就来来京东商城,文学名著,流行小说都看,只要作者的文笔不是太差,总能让我从头到脚看完整本书。价格还比别家便宜,还免邮费不错,速度还真是快而且都是正版书书的内容直得一读,阅读了一下,写得很好,知识产权法简明教程(第2版)是一本面向非法学专业本科生的知识产权法教材。知识产权法简明教程(第2版)针对非法学专业本科生,尤其是理工科专业本科生的特点与需求,系统地阐述了专利法、著作权法、商标法以及其他知识产权法的基本理论和相关国际条约,并结合实践对知识产权的应用与管理进行了介绍。知识产权法简明教程(第2版)难度适中,是一本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具有理工特色的知识产权普法教材,可供非法学专业师生使用,也可供知识产权研究人员、实务人员及相关从业人员参考使用。,内容也很丰富。知识产权自其产生到现在,对人类社会经济的发展、科技的进步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知识产权法是各国重要法律制度之一。尤其是当今社会已进入知识经济的时代,更使得企业之间、国家之间知识产权的争端不断升级和白热化,对知识产权的认定、利用和保护日益成为国际性的热门话题。伴随着知识经济和经济全球化的脚步,我国知识产权法律制度也在迎接挑战的前提下不断得到更新和发展。为了适应社会发展对高校培养人才的需求,在普通高校的本科教育中开设知识产权法学课程不仅必要,而且得到了我国教育界有关专家学者的呼吁和支持。北京理工大学基于理工专业特点和教学目标,决定将知识产权作为公共课中的一部分内容,在全校范围内对本科学生开展知识产权基础教育。本教材由北京理工大学人文学院法律系组织部分教师编写,用于满足非法学专业本科学生需要,难度适中。内容基本覆盖了当前知识产权法学的主要范围,涉及目前国际、国内最新知识产权公约和法律,在考虑理工专业特点的基础上,增加了有关保密和涉及国防知识产权的相关内容。通过对知识产权法的学习,使学生掌握知识产权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制度,形成较为合理的知识结构,并初步具备分析和解决知识产权问题的能力。本教材由张艳丽担任主编,郭德忠、侯仰坤担任副主编。参加编写的教师和具体的分工如下(按章节先后顺序)。,一本书多读几次,专利文献、科技杂志、科技书籍、学术论文、专业文献、教科书、技术手册、正式公布的会议记录或者技术报告、报纸、产品样本、产品目录、广告宣传册等,也可以是用电、光、磁、照相等方法制成的视听资料,例如缩微胶片、影片、照相底片、录像带

评分

不需要有生存的压力,必竞都是有父母的负担。

评分

同学推荐我买的这个果然不错,花了2个通宵通读了一遍!同学推荐我买的这个果然不错! 真心给力的一本书,喜欢这个作者!书质量很好,纸张不错!而且是活动买的,便宜啊。。。京那个东出品。正版。。。收藏用。物流挺好,派送迅速。快递态度ok。送货上门,服务好 速度很快,包装精美,每一本都有塑封,书很新 今天我在网上买的几本书送到了。取书的时候,忽然想起一家小书店,就在我们大院对面的街上,以前我常去,书店的名字毫无记忆,但店里的女老板我很熟,每次需要什么书都先给她打电话说好,晚上散步再去取。我们像朋友一样聊天。 坦白说这是我近几年来花最多时间去读的一本书,两天两万不吃不睡,50个小时时间一气呵成看完--回肠荡气、满腹沉重、欲罢不能。知道自己才疏学浅,为这样的书写评价不免有些班门弄斧的嫌疑,但是不写实在是对不住我两个个晚通宵读了这样一本好书,好在笔记只是自己的笔记而已。喜欢这本书的,看过了就过了,没有读过且不敢兴趣的,暂且就此止步就是。 我对所有事情都有兴趣,所以我经常上当,在一个冷漠的社会里,你的热情在他们眼睛里就是不成熟。他们为面子活,你为兴趣活,你觉得你这样很开心,他们觉得你很无聊;你觉得你很真诚,他们觉得你在标榜自己。所以,我现在即使有兴趣也会装做“平常心”的样子,只是为了满足大多数人的思维方式,因为只有这样,他们才觉得我这个人比较可靠。激情永远不能放在口头上,放在口头上就是闷骚——马上就给你扣帽子。你必须一个巴掌上去,给人看到五根手指头,他们才觉得你和他们一样。一样了,接下去才可以交流。不一样就要培养,培养不出,就是你领不清——人生除了物欲和强迫之外,几乎一无所有。即便如此,还要相互误读、有时夹带了各种自嘲与挖苦。难怪当我读过这本书之后,竟会流泪。我的生命接下去的一切似乎只剩下白描了。我不会缝殓衣,也不会做小金鱼,更不会升天。杀掉三千多人对我来说也只是一个数字而已,我是多么渴望生活呀,但生活却连看也不看我一眼,我被禁锢在羊皮纸里,因为我很孤独;因为我很孤独,所以我只能去那个地方…… 天马流星拳、庐山升龙霸、钻石星尘拳,一个个熟悉的名称,让人联想起那个上课在桌下偷偷看漫画,体育课在操场操练的动作,好书,值得推荐!小时候爱看,但没钱,也就一直没能买齐。长大后赚钱了,所以就买了。不是当年小时候看的版本,不过有机会买到一整套回味一下还是不错的。 所感所悟一一精彩呈现,得此鸳鸯谱,闪着智慧幽默的光。鸳鸯谱,靠谱。非常赞!正品!物流超快!好评!

评分

不错

评分

正版的书用着很好,,,,,

评分

很喜欢很喜欢很喜欢很喜欢

评分

母亲是一位命运多舛的人,她含辛茹苦、艰难地抚育着一个又一个儿女。她生养的众多女儿构成的庞大家族与20世纪中国的各种社会政治势力和民间组织以及癫狂岁月下的官方权力话语发生了枝枝蔓蔓、藕断丝连的

评分

很好的一本书。。。。。。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