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简逐字索引

秦简逐字索引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张显成 编
图书标签:
  • 秦简
  • 简牍
  • 索引
  • 文字学
  • 历史文献
  • 古文字
  • 秦代
  • 考古
  • 出土文献
  • 学术研究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四川大学出版社
ISBN:9787561450895
版次:1
商品编码:10406657
包装:精装
丛书名: 简帛逐字索引大系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0-12-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487
字数:630000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内容简介

  《秦简逐字索引》对所有出土简帛进行索引编制。工作是先做校释,对每一种简帛,均在充分吸收整理小组释文及时贤有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严格查核图版,仔细校释原释文,订正其错误,并对原释文为便于排印而改为通行体的字,一一恢复原字,力争使校订后的释文成为集大成的整理成果;在校释的基础上再进行逐字索引的编制。故项目成果既是百年来出土简帛整理释读之集大成成果和构建简帛语料库的重要成果,又是简帛学界的重要工具书。

目录

前言
凡例
秦简逐字索引之一:《睡虎地秦简》逐字索引
秦简逐字索引之二:《放马滩秦简》逐字索引
秦简逐字索引之三:《周家台秦简》逐字索引
秦简逐字索引之四:《龙岗秦简》逐字索引
秦简逐字索引之五:散见秦简逐字索引
秦简逐字索引总检字表
后记

前言/序言


《秦简逐字索引》一书,旨在为研究秦代文献提供一套系统、详尽的工具。本书的编纂,是基于对传世秦代简牍资料进行全面而深入的整理与分析。秦代,作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王朝,其短暂而辉煌的历程,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历史印记。而简牍,作为那个时代主要的书写载体,承载着秦朝的政治、经济、文化、法律、军事等方方面面信息,是窥探秦代社会风貌的珍贵窗口。 然而,秦代简牍的材质、字形、语境等诸多特点,都为后世的研究者带来了不小的挑战。许多简牍历经千年,已然残破不全,文字模糊,断句困难。即便是保存较为完好的简文,其语言习惯、词汇用法,也与现代汉语存在显著差异。传统的文献研究方法,在面对如此繁复且信息量巨大的原始资料时,常常显得力不从心,效率低下。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秦简逐字索引》应运而生。本书的核心目标,是构建一个以秦代简牍为基础的、全面细致的逐字索引体系。这并非简单的字词汇集,而是一个立体化的信息平台,旨在将每一枚汉字,在秦代简牍中的具体使用情况,进行系统性的梳理与呈现。 本书的编纂过程,可谓是一项庞大而精细的工程。首先,我们对目前所能见到的、经过学术界普遍认可的秦代简牍资料,进行了全面而细致的收集与整理。这包括但不限于:已公布的考古发掘简牍、国内外重要博物馆和研究机构收藏的秦代简牍拓片、影印本等。在收集过程中,我们严格审校资料的来源与真伪,力求资料的权威性与可靠性。 随后,便是对这些海量资料的逐字录入与分析。我们建立了一个庞大的数据库,将每一枚简牍上的每一个字,都经过反复辨认、校对,录入数据库。这个过程,需要研究者具备扎实的古文字学功底,能够准确识别各种字体,例如小篆、隶书,以及各种简牍中常见的异体字、草书、行书的早期形态。每一个字,都不仅仅是简单的字符,更是一个承载着特定意义的符号。 《秦简逐字索引》的独特之处,在于它不仅仅停留在字形的辨识,更深入挖掘了每个字在具体语境中的含义与用法。对于数据库中的每一个字,我们都会进行以下几个层面的标注与分析: 第一,字形演变与辨识:我们会标注出该字在秦代简牍中的具体字形,并与同时期甚至前后朝代的同字字形进行比对,分析其演变过程。对于有争议的字形,我们会引用相关学者的考证意见,并提供不同释义的可能性。这有助于研究者在阅读古籍时,能够更准确地辨认字迹,避免误读。 第二,释义与用法:这是本书的核心价值所在。对于每一个字,我们都会 exhaustive地罗列其在秦代简牍中出现的具体语境。每一个词条,都将包含该字的多种可能意义,并附有具体的简牍出处,例如简的编号、所属遗址、出土时间等。我们会根据语境的不同,详细解释该字在此处的具体含义,以及其作为动词、名词、形容词、副词等不同词性的用法。例如,一个“用”字,可能表示“使用”、“原因”、“因为”等多种含义,本书将一一列举并给出例证。 第三,常用词组与固定搭配:许多汉字并非孤立存在,而是与其他字组成固定的词组或搭配。本书不仅关注单个字的用法,更会关注其在常见词组中的意义。例如,“天下”、“万民”、“居无何”、“不得已”等,这些都是秦代简牍中频繁出现的词组,《秦简逐字索引》会将其归类,并分析其中每个字的意义及其对整个词组意义的影响。 第四,计量单位与专有名词:秦代简牍中包含大量的计量单位(如“尺”、“寸”、“斤”、“石”、“钟”等)和专有名词(如地名、人名、官职名、制度名等)。本书将对这些特殊词汇进行专项整理,详细解释其内涵,并梳理其在不同语境下的使用变化。例如,对于“斤”这个计量单位,我们会分析其在不同场合下的具体重量,以及与“两”、“锊”等单位的关系。 第五,语法现象与句法结构:虽然本书以“逐字索引”为名,但我们深知,文字的意义往往离不开其所处的句法结构。因此,在对字词进行分析的同时,我们会适当地关注一些基础的语法现象。例如,一些特殊的句式结构,如省略句、倒装句,或者一些特殊的虚词用法,都可能影响到字的意义。本书将在必要时予以提示,帮助研究者理解原文的语法逻辑。 第六,文献比对与异文考辨:在整理秦代简牍资料的过程中,我们也会参考同时期甚至稍晚时期的一些文献资料,进行相互印证与比对。这有助于我们更准确地理解秦代词汇的演变,以及一些异文的来源。例如,一些在秦简中出现的词汇,在后来的文献中可能有所演变,本书会对此进行标注。 本书的编纂团队,由一批在古文字学、历史学、文献学等领域具有深厚造诣的学者组成。我们在整个编纂过程中,始终秉持严谨、审慎的学术态度,力求做到科学、准确、全面。我们深知,任何学术研究都非一蹴而就,本书的编纂也是一个不断完善、不断充实的过程。我们乐于接受学术界的批评与指正,并将其作为未来修订与增补的宝贵财富。 《秦简逐字索引》的读者群体,主要包括但不限于: 秦史研究者:本书将为他们提供最直接、最权威的秦代语言文字资料,大幅提升研究效率,深化研究内容。 古文字学研究者:本书可以作为研究秦代文字形体、用笔、结构演变的重要参考。 出土文献研究者:本书为研究先秦至秦汉时期出土文献的语言文字特征,提供坚实的基础。 古代汉语语言学研究者:本书可以帮助他们了解古代汉语的词汇、语法在秦代这一关键时期的实际面貌。 对秦代历史文化感兴趣的普通读者:本书虽然是一部学术工具书,但其详实的例证和清晰的解释,也能帮助普通读者更深入地理解秦代文献,感受那个时代的文字魅力。 本书的结构设计,力求简洁明了,便于查阅。每一字条都将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并辅以详细的索引,方便读者快速找到所需信息。我们采用了先进的排版技术,确保文本的清晰可读,字体、字号的选择也充分考虑到了长时间阅读的需求。 我们相信,《秦简逐字索引》的出版,将为秦代简牍研究打开一扇新的大门,为相关领域的学术研究注入新的活力。它不仅仅是一部工具书,更是我们对秦代先民留下的宝贵文化遗产的敬意与传承。我们希望,本书的问世,能够激发更多人对秦代历史文化的兴趣,让更多精彩的秦代故事,通过文字的梳理,得以更清晰地呈现在世人面前。 本书的编纂,也凝聚了众多学者的心血与智慧,在此一并致谢。同时,我们也要感谢相关考古机构、博物馆以及所有为本书提供资料支持的单位和个人。 《秦简逐字索引》,是秦代简牍研究领域的一项重要成果,它将成为研究者案头必备的参考工具,为我们更深入地理解秦朝,理解那个伟大的时代,提供 invaluable 的支持。

用户评价

评分

阅读这本书的过程,与其说是获取知识,不如说是一次沉浸式的考古体验。作者的叙事手法非常独特,他巧妙地将枯燥的考据工作描绘得如同侦探小说般引人入胜。我特别欣赏他那种严谨的求证精神,每一个推论都建立在扎实的文献基础上,而不是空泛的想象。跟随作者的思路,我仿佛亲手触摸到了那些尘封已久的竹简,感受到了古人的智慧和挣扎。这种将学术研究转化为生动故事的能力,是很多同类书籍所欠缺的。每一次翻到新的章节,都会带来一种“原来如此”的豁然开朗感,让人对古代的文化传承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和敬畏。

评分

这部书的装帧设计真是让人眼前一亮,从封面到内页的排版都透露着一种古朴而典雅的气息。尤其是纸张的选择,那种略带粗粝感和温润的触感,让人在翻阅时仿佛穿越回了那个用竹简承载文字的时代。内页的字迹清晰锐利,间距处理得恰到好处,长时间阅读也不会感到疲惫。作者对于字体和版式的考究,无疑是为这部作品增添了极高的收藏价值。装帧的细节处理得非常到位,比如书脊的设计,既结实又不失美感,即便是经常翻阅,也能保持良好的形态。整体而言,这不仅仅是一本书,更像是一件精心制作的艺术品,让人爱不释手,无论是放在书架上还是手中摩挲,都能感受到一种宁静致远的力量。

评分

这本书的理论框架构建得非常扎实,逻辑链条环环相扣,层次分明,即便是初次接触相关领域的人,也能被作者清晰的论证过程所折服。我尤其赞赏作者在关键概念界定上的精准性,避免了许多学术著作中常见的含糊不清之处。阅读过程中,我发现自己不时停下来,反复咀嚼某些关键性的论述,那感觉就像是在攀登一座结构严谨的知识高塔,每一步都走得稳健有力。它提供了一种看待和分析古代文本的全新视角,极大地拓宽了我原有的认知边界。对于希望深入研究相关领域的读者来说,这本书无疑是奠定坚实基础的必备读物,它的价值是不可替代的。

评分

坦白说,这本书的阅读门槛确实不低,它要求读者具备一定的耐心和基础的专业知识储备。有些段落的文字密度非常高,信息量巨大,需要反复研读才能完全消化其中的深意。这并非一本可以轻松“刷完”的休闲读物,它更像是一部需要沉淀、需要时间的“慢读”之作。但正是这种略显“费力”的阅读体验,才更显出其内容的珍贵性。每一次攻克一个难点,都会带来巨大的成就感。对于那些不满足于浅尝辄止、渴望真正钻研学术的读者而言,这本书的挑战性本身就是一种吸引力,它筛选出了真正有志于此的探索者。

评分

这部作品最让我动容的地方,在于其字里行间流露出的那种对传统文化近乎虔诚的热爱与守护之情。作者在梳理和阐释那些古老文字符号时,那种细腻的情感投入,使得原本冰冷的考据工作充满了人情味。他不仅仅是在解读文字,更像是在与千年前的先人进行跨越时空的对话。读完最后一页,我感到一种充实的宁静,仿佛我的精神世界被这批珍贵的历史碎片重新梳理了一遍。这种对文化血脉的追溯和致敬,是任何技术层面的分析都无法替代的,它给予了读者一种深沉的历史使命感和文化认同感。

评分

8、《简帛量词研究》,国家社科基金2005年度项目项目批准号:05BYY003。

评分

4.《传世藏书?礼记正义》(点校。合作,排名第三),海南国际新闻出版中心,1997年。

评分

10.《简帛文献学通论》,中华书局,2004年。1、《秦汉简帛词汇研究》,国家教委九五社科项目项目批准号:96JAQ740020。

评分

6.《中国历史文选》(参编),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年。

评分

3、《秦汉简帛词语丛考》(与蒋宗福教授共同申报),国家社科基金97年度项目项目批准号:97BYY013。

评分

张显成,男,1953年生,汉族,四川成都双流县人,西南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重庆四川三峡学院兼职教授,主要从事简帛文献和中医文献研究的语言文字研究以及文献学研究。专书

评分

不過,儘管如此,我們仍然很滿足,因爲學術工作就是付出,祗要是對科學發展有利的事,無論多辛苦,我們都樂意爲之。

评分

10.《简帛文献学通论》,中华书局,2004年。1、《秦汉简帛词汇研究》,国家教委九五社科项目项目批准号:96JAQ740020。

评分

簡帛逐字索引大系之一:秦簡逐字索引》編了好幾年,現在終於殺青了。但是,心裏卻沒有輕鬆下來,總覺得不太滿意,要不是出版社催促要稿,還想再繼續刮垢磨光,以儘量釋然。這是第一點心理感受。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