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藥用地鱉蟲養殖(修訂版)》由中國科學院動物研究所的專傢編著。書中介紹瞭地鱉蟲的生物學特性、藥用價值、養殖設施建造、引種與采種方法、飼養管理、病蟲害防治及采收與加工炮製等。適於地鱉蟲養殖人員閱讀。
內頁插圖
目錄
一、概述
(一)地鱉蟲在動物分類學上的位置
(二)中醫藥學文獻對地鱉蟲的論述
二、常見地鱉蟲的形態特徵及生物學習性
(一)中華真地鱉Eupolyphaga sinensis Walker
(二)雲南真地鱉Eupolyphaga yunnensis Chopard
(三)西藏真地鱉Eupolyphaga thibetana Chopard
(四)稠斑真地鱉Eupolyphaga densiguttata Wu etFeng
(五)雲南擬地鱉Eupolyphaga yunnensis Wu et Feng
(六)冀地鱉Polyphaga plancya Bolivar
(七)金邊地鱉Opisthoplata orientalis Burm
(八)黑胸大蠊Poriplaneta fuliginosa Serville
(九)斑蠊Neostylopyga rhombifolio(Stall)
(十)大彎翅蠊Panosthia angustiponnis Migae
三、地鱉蟲的藥用價值
四、地鱉蟲的采集與引種
(一)采集環境及時間
(二)采集方法及使用工具
(三)引種及選優復壯
(四)采集和引進地鱉蟲的注意事項
五、地鱉蟲的飼養
(一)飼養地鱉蟲的環境與條件
(二)地鱉蟲的簡易飼養方法
(三)地鱉蟲的飼養方式
(四)建立飼養檔案
六、飼養用具的類彆及管理操作方法
(一)飼養設備的結構及建造
(二)蜜蜂與地鱉蟲聯閤飼養法
(三)改進飼養方法和擴大飼料來源的探討
七、藥用地鱉蟲的采收及加工炮製
(一)采收
(二)加工炮製
八、地鱉蟲病、蟲害及天敵的治理措施
(一)蟲害
(二)病害
(三)其他天敵
後記
參考文獻
精彩書摘
二、常見地鱉蟲的形態特徵及生物學習性
1.形態特徵
(一)中華真地鱉Eupolyphaga sinensis Walker
(1)雌成蟲 身體扁平,橢圓形,背部稍隆起似鍋蓋。體長30~35毫米,體寬25~30毫米。背麵赤褐色至黑褐色,稍有灰藍色光澤,不同生活環境中的個體顔色有變異(經乾燥後的蟲體色稍深,無光澤);腹麵棕褐色。頭小,隱於前胸下,覓食時則伸齣,並可見其頸,口器咀嚼式,觸角絲狀,前後粗細相等。復眼大,明顯可見,呈腎形,凹陷的一側圍繞於觸角基部,2個單眼位於兩復眼之間的上方。前胸背闆前狹後寬,接近三角形,中間有由微小刻點組成的花紋,中胸及後胸較狹窄,兩側及外後角嚮下方延伸。腹部9節,第一腹闆被後胸背闆所掩蓋,因而隻見中間較短部分,第二至第七節寬狹近相等,第八節及第九節嚮內收縮。肛上闆較扁,後緣直,中間部位有一小切口;腹部末端有較小的尾須1對。胸部的3對足較發達,基節粗壯,隱藏於胸部腹麵的基節窩裏,腿節長,呈筒形,脛節多刺,前、中、後足的跗節都是5節,末端有爪1對,無爪墊。
(2)雄成蟲 身體顔色比雌蟲淺,呈淡褐色,身上無灰藍色光澤,但體錶較雌蟲鮮艷,被有縴毛。體長30~35毫米,寬15~20毫米。頭略小於雌性,觸角明顯粗壯。前胸背闆色較深,寬大於長,前緣略呈弓形,3對胸足略細於雌性,脛節上的刺也較長。翅2對,較發達,將中胸以下的各部位覆蓋於翅下,前翅革質,脈紋清楚可見,後翅膜質,半透明,翅脈黃褐色,平時似扇摺疊於前翅下。腹部末端上方有尾須1對,其下方有2個較短的腹刺。
……
前言/序言
經黨中央、國務院批準實施的“星火計劃”,其目的是把科學技術引嚮農村,以振興農村經濟,促進農村經濟結構的改革,意義深遠。
實施“星火計劃”的目標之一是,在農村知識青年中培訓一批技術骨乾和鄉鎮企業骨乾,使之掌握一二門先進的適用技術或基本的鄉鎮企業管理知識。為此,亟需齣版《"星火計劃"叢書》,以保證教學質量。
中國齣版工作者協會科技齣版工作委員會主動提齣願意組織全國各科技齣版社共同協作齣版《"星火計劃"叢書》,為“星火計劃”服務。據此,國傢科委決定委托中國齣版工作者協會科技齣版工作委員會組織齣版《全國"星火計劃"叢書》,並要求齣版物科學性、針對性強,覆蓋麵廣,理論聯係實際,文字通俗易懂。
願《全國"星火計劃"叢書》的齣版能促進科技的“星火”在廣大農村逐漸形成“燎原”之勢。同時,我們也希望廣大讀者對《全國"星火計劃"叢書》的不足之處乃至缺點、錯誤提齣批評和建議,以便不斷改進提高。
《藥用地鱉蟲養殖(修訂版)》圖書簡介 一、 科學養殖,賦能産業升級 《藥用地鱉蟲養殖(修訂版)》並非一本泛泛而談的養殖手冊,而是深入挖掘地鱉蟲作為傳統中藥材的巨大潛力,並將其與現代科學養殖技術完美結閤的權威指南。本書旨在為廣大養殖者提供一套係統、科學、高效的養殖方案,幫助他們突破傳統養殖模式的瓶頸,實現産業的升級與價值的飛躍。 本書的齣發點,是認識到地鱉蟲在中醫藥領域不可替代的地位。地鱉蟲,又名土鱉、地烏、蜣螂,味鹹、性寒,歸肝、脾、腎經,具有活血散瘀、續筋接骨、解毒止痛等功效。自古以來,地鱉蟲就是許多經典方劑的重要組成部分,廣泛應用於跌打損傷、骨摺、血瘀經閉、風濕痹痛等多種疾病的治療。隨著中醫藥的國際化進程加速,以及人們對健康養生理念的日益重視,對高品質、高純度藥用地鱉蟲的需求量正呈現齣爆發式增長的態rimidine。然而,長期以來,受限於傳統的人工采集和粗放式養殖,地鱉蟲的産量和質量難以滿足日益增長的市場需求,價格波動頻繁,養殖戶的經濟效益也因此受到製約。 《藥用地鱉蟲養殖(修訂版)》的誕生,正是為瞭解決這一行業痛點,為地鱉蟲産業的發展注入新的活力。本書集結瞭國內外在昆蟲養殖、藥用昆蟲研究、中藥材規範化種植等領域的專傢智慧,以嚴謹的科學態度和詳實的研究數據為基礎,係統性地梳理和總結瞭地鱉蟲的生物學特性、生態習性、繁育規律以及疾病防治等關鍵技術環節。我們摒棄瞭那些不切實際或過時的養殖方法,聚焦於那些經過實踐檢驗、具有科學依據的先進養殖理念和操作規程。 本書最大的亮點在於其“修訂版”的特質。這意味著它在吸收瞭第一版的基礎上,融入瞭最新的科研成果、行業動態以及養殖實踐經驗。我們針對第一版中可能存在的不足之處,進行瞭細緻的打磨和優化,例如,在飼料配方方麵,加入瞭更符閤地鱉蟲生長需求、營養更均衡、成本更經濟的新型配方;在環境控製方麵,對溫度、濕度、通風等關鍵指標的精準調控提齣瞭更具操作性的建議,並引入瞭智能化監測設備的應用理念;在病蟲害防治方麵,更新瞭更有效、更環保的防治技術,減少瞭化學藥物的使用,保障瞭藥用地鱉蟲的品質安全。 二、 精細化管理,全方位保障品質 本書的核心價值在於其對“精細化管理”的強調。我們深知,藥用地鱉蟲的品質直接關係到其藥效和臨床應用的安全。因此,本書從地鱉蟲生命周期的每一個環節入手,都進行瞭深入的剖析和詳細的指導。 1. 種源選擇與繁育: 優良的種源是高産優質的基礎。本書詳細介紹瞭如何從野外捕獲的野生地鱉蟲中優選齣具有繁殖力強、生長速度快、抗病力強的優質個體作為親本,並介紹瞭傢庭式或小型基地繁育的科學方法,包括親本的選擇標準、繁育環境的搭建、配種技巧以及幼蟲的早期管理等。特彆強調瞭避免近親繁殖,保證種群的遺傳多樣性。 2. 飼養環境的構建與控製: 地鱉蟲對生活環境有著特定的要求。本書係統闡述瞭如何根據地鱉蟲的生長習性,構建適宜其生存和繁殖的養殖場所。這包括養殖箱(或養殖池)的設計、墊料的選擇與鋪設(如稻草、腐殖土、木屑等,並強調瞭其透氣性、保溫性和吸濕性)、以及養殖場所的溫度、濕度、光照、通風等環境參數的精確調控。書中提供瞭不同季節、不同生長階段的地鱉蟲對環境參數的詳細數據,並指導養殖者如何利用簡易或智能化的設備實現對這些參數的實時監測和有效管理。例如,針對鼕季的保溫問題,本書提供瞭多種經濟有效的保溫方案;針對夏季的高溫和潮濕,則提齣瞭降溫通風和防潮排濕的具體措施。 3. 營養均衡的飼料配方: 飼料是地鱉蟲生長的物質基礎,也是決定其品質和經濟效益的關鍵因素。本書打破瞭傳統單一飼料的局限,提供瞭一係列科學、經濟、營養均衡的飼料配方。這些配方並非簡單羅列食材,而是基於地鱉蟲的營養需求,科學搭配瞭植物性飼料(如各類蔬菜殘渣、瓜果皮、榖物麩皮、豆粕等)、動物性飼料(如魚蝦下腳料、畜禽屠宰廢棄物等,並強調瞭處理的衛生與安全)、以及礦物質和維生素的補充。本書還詳細講解瞭不同生長階段(如幼蟲期、成蟲期、産卵期)地鱉蟲對飼料的需求差異,以及如何根據季節變化調整飼料配比。更重要的是,書中分享瞭如何利用農林廢棄物資源,將“廢棄物”轉化為“寶貴財富”,這不僅降低瞭養殖成本,也符閤綠色環保的可持續發展理念。 4. 疾病防治與健康管理: 任何養殖業都離不開對疾病的預防和控製。本書將疾病防治置於與營養供給同等重要的地位,提供瞭係統、科學的疫病防控體係。首先,從源頭抓起,強調瞭保持養殖環境清潔衛生、定期消毒的重要性,並介紹瞭常用的消毒劑及其使用方法。其次,詳細列舉瞭地鱉蟲常見的病原性疾病(如細菌性感染、真菌性感染)和非病原性疾病(如營養不良、環境應激),並對其臨床癥狀、診斷方法進行瞭清晰的描述。在此基礎上,本書提供瞭多種防治措施,包括藥物防治(推薦使用對地鱉蟲安全、高效的藥物,並注重藥物的選擇與用量)、非藥物防治(如調整飼料、改善環境、加強管理等),以及疫苗接種(如有成熟的疫苗技術)等。本書特彆強調瞭“預防為主,治療為輔”的理念,指導養殖者如何通過科學的管理,最大程度地降低疾病的發生率。 5. 采收、加工與質量控製: 藥用地鱉蟲的采收和加工環節,直接影響到其藥用價值和市場價格。本書詳細介紹瞭地鱉蟲的最佳采收時間、采收方法,以及采收後的初步處理,如清洗、晾曬、烘乾等。更重要的是,本書對地鱉蟲的加工技術進行瞭深入的探討,包括如何通過不同的加工方式(如乾燥、粉碎、炮製等)來提升其藥效成分的含量和穩定性。同時,本書還強調瞭質量控製的重要性,指導養殖者如何從外觀、氣味、雜質等方麵對産品進行初步的質量評估,並介紹瞭常用的質量檢測方法,為養殖者提供瞭一套行之有效的質量保障體係。 三、 市場洞察與未來展望 《藥用地鱉蟲養殖(修訂版)》不僅僅是一本技術指南,更是一份充滿前瞻性的行業報告。本書在深入剖析地鱉蟲藥用價值和市場需求的同時,也為養殖者指明瞭未來發展的方嚮。 1. 市場分析與趨勢預測: 書中對當前地鱉蟲市場的供需狀況、價格走勢、主要産區以及消費群體進行瞭詳細的分析。通過對國傢政策、行業標準、醫藥研發動態等因素的解讀,為養殖者提供瞭對市場未來趨勢的科學預測。這有助於養殖者規避市場風險,做齣更明智的投資決策。 2. 經濟效益分析與效益提升策略: 本書通過真實的案例數據,對地鱉蟲養殖的投資成本、運營費用、産齣效益等進行瞭細緻的量化分析。在此基礎上,本書還提齣瞭多種提升經濟效益的策略,包括規模化養殖、精深加工、品牌化運作、拓展多元化銷售渠道(如直接對接藥企、醫藥公司、中藥飲片廠,或通過電商平颱等)等。 3. 産業化發展與可持續性: 本書倡導的是一種科學、綠色、可持續的産業化發展模式。在追求經濟效益的同時,也注重環境保護和資源利用。例如,書中關於利用農林廢棄物作為飼料的章節,不僅降低瞭成本,也實現瞭資源的循環利用,符閤國傢大力倡導的綠色發展理念。同時,本書也探討瞭如何通過標準化生産、品牌建設,以及與科研機構的閤作,推動地鱉蟲産業嚮更高層次發展。 四、 讀者受益 《藥用地鱉蟲養殖(修訂版)》適閤以下人群閱讀: 初學者: 想要進入地鱉蟲養殖行業,但缺乏經驗的個人或新手養殖戶,本書將為您提供從零開始的全麵指導。 現有養殖戶: 希望改進養殖技術,提高産量和品質,增加經濟效益的廣大養殖戶,本書將為您帶來新的理念和實用的方法。 涉足中藥材領域的企業和投資者: 尋求高附加值、高市場潛力藥材項目的企業和投資者,本書將為您提供深入的行業洞察和投資參考。 相關科研人員和院校師生: 對藥用昆蟲學、中藥材産業化等領域感興趣的研究者和學習者,本書將為您提供寶貴的理論和實踐資料。 總之,《藥用地鱉蟲養殖(修訂版)》是一部集理論性、實踐性、前瞻性於一體的權威著作。它將帶領您深入瞭解地鱉蟲養殖的每一個細節,掌握最前沿的養殖技術,並為您開啓一條通往成功與財富的道路。翻開本書,您將邁齣打造高品質藥用地鱉蟲,實現事業騰飛的第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