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与语言学概论:汉语系统功能语法

语言与语言学概论:汉语系统功能语法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彭宜维 著
图书标签:
  • 语言学
  • 汉语
  • 系统功能语法
  • 语言与语言学
  • 概论
  • 中国语言
  • 语言结构
  • 语法学
  • 文本分析
  • 语用学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
ISBN:9787301168530
版次:1
商品编码:10644872
包装:平装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1-04-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346
字数:410000

具体描述

内容简介

  《语言与语言学概论:汉语系统功能语法》是彭宣维博士在其博士后研究报告基础上修改而成的。它集中研究了现代汉语从词到小句的语义和语法范畴,包括词汇系统的语义和语法范畴、词组和短语的语义语法范畴、小句的语义语法范畴。作者在批判地借鉴了系统功能语法和认知科学理论的前提下,进一步完善了他先前提出的过程—维度模式,并从对语言事实的描写出发,得出了较为令人信服的结论,解释了从词到小句的汉语语言现象,也走出了一条既能综合吸收国外语言学的长处,又能自创理论方法解决汉语问题而不一味模仿的研究道路,对推动汉语的研究和普通语言学理论的研究,做出了可喜的成绩。课题涉及广泛,难度较大,作者付出了艰辛的劳动,也表现了良好的学风。

目录

第一章 语言以篇为本位:“过程一维度”模式概说 1 引言 2 语篇和语言:沿革小引及本书的基本观点 2.1 我国的语篇研究 2.2 从语言级阶理论看语言和语篇的关系 3 词一篇连续体 4 字的系统特征 5 词的基本特征 5.1 词的定义 5.2 词的构成 6.语言过程与过程一维度模式 6.1 问题的提出 6.2 选择 6.3 过程一维度模式 7.小结 第二章 词汇的概念意义系统:词义形成的认知机制及其系统网络关系 1 引言 2 经验范畴词义化过程的认知描述 3 从词串和词族看经验范畴和词义范畴的同步扩展 4 实词词类、词义特征及词义范畴 5 虚词的衔接特征:逻辑关系语义特征 6 小结 第三章 代词系统:代词的跨句信息功能属性概说 1 引言 1.1 基本主旨 1.2 问题的重新提出 1.3 解决方案 2.代词立类的理论依据以及代词的范围 2.1 代词立类的理论依据和代词的基本特征 2.2 汉语代词系统的范围及其过渡状态 3 汉语代词系统的功能分类 3.1 代词的特指性 3.2 从信息价值看代词的分类 4.汉语代词系统的语篇语用功能 4.1 从使用频率看现代汉语代词的语类和语体特征 4.2 汉语代词系统的历时语用模式 5.余论:语义特征的转化、语法化的本质及其他 第四章 词汇的评价语义系统 1 引言 1.1 基本议题 1.2 理论简介及相关问题 2 态度语义特征的分类描述 2.1 词语的情感特征 2.2 词语的判断特征 2.3 词语的鉴赏特征 3.介入和级差系统 3.1 介入系统 3.2 级差系统以及介入级差实例分析 4 态度级差现象的原型分析 5 余论:词义演进与褒贬语义特征的历时积淀 第五章 词汇的权势语义特征及其相关范畴 1 引言 2 权势性的意义及其分类:权势性=正式性+级差特征 3 正式性与级差特征 4 权势性与音节和语素 5 语素和正式性的关系 6 权势性与词类 7 权势性与评价特征 8 小结 第六章 词组和短语 1 引言 2 指示语和数量语 2.1 特指语和非特指语 2.2 非特指语和数量语 2.3 非基本指示语 2.4 小结 3 客观特征语及其和主观特征语的关系 4 类别语及其主要次类 5 事物语、“的”字结构及限定 6 除动词词组以外的其他词组和介词短语 6.1 数量词组和形容词词组 6.2 副词词组、介词词组和介词短语 第七章 动词词组及其连带范畴和范围范畴:从词组成分到句子成分 1 引言 2 能愿范畴和级差性 2.1 能愿助动词和能愿范畴 2.2 极差性范畴 3.基本事件的连带范畴和关联范畴:总体理论描述 3.1 连带范畴和关联范畴的特征及其分类 3.2 连带范畴的范围及其依据 4 基本事件的连带范畴:辅佐类连带成分 4.1 时间范畴 4.2 方式和效果范畴 5.基本事件的跨级类连带范畴:关联范畴 5.1 处所、跨度和伴随类跨级连带范畴 5.2 起因和角色类跨级连带范畴 5.3 方式和角度类跨级连带范畴 5.4 基本事件的关联范畴:范围 5.5 基本事件连带范畴及其相关范围范畴小 第八章 现代汉语的时间意义及其时制系统 1 引言 2 以言语事件为参照确立的3种基本时间及其表达 3 以“±现在”为着眼点的9个时间范畴及其表达 4 其他24种时间意义及其表达 5 结束语:现代汉语的时制及其时间语义范畴 附录:与杨国文模式的对应关系 第九章 小句:及物性及主语和主语结构 1 引言 2 与及物性有关的基本问题 3 小句的语法形式范畴:主语结构和主语 3.1 汉语的主题研究:沿革小引 3.2 系统功能语法的及物性及其参与者系统 3.3 小句的主语和主语结构:语法形式范畴 3.4 汉语句子的主语系统 3.5 主语和主题的关系 3.6 余言:谓语系统 参考文献 摘要 鸣谢

前言/序言







语言的奇妙之旅:从声音到意义的探索 语言,这个我们日常生活中习以为常的工具,实则蕴藏着无穷的奥秘。它不仅仅是简单的词汇堆砌,更是一个复杂精妙的系统,承载着人类的思维、情感、文化乃至社会结构。翻开《语言的奇妙之旅:从声音到意义的探索》这本书,你将踏上一段引人入胜的旅程,深入了解语言的本质,解开它神秘的面纱。 本书旨在为所有对语言感到好奇的读者提供一个全面而深入的视角,无论你是否拥有深厚的学术背景,都能在这里找到共鸣与启发。我们不求速成,只愿引导你领略语言的独特魅力,培养对语言现象的敏锐洞察力。 第一章:语言的脉搏——为何我们如此钟情于沟通? 从茹毛饮血的远古时期,到信息爆炸的现代社会,语言始终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我们为什么需要语言?它如何演变至今?本章将追溯语言的起源,探讨其在人类进化和社会发展中的关键作用。 语言的起源之谜: 从手势到语音,从简单的符号到复杂的语法,语言是如何一步步形成的?我们将审视各种关于语言起源的假说,如“哼唱理论”、“合作理论”等,并讨论语言能力的出现可能与人类大脑的演化、社会结构的复杂化之间的密切关系。 语言与思维的共舞: 语言是否仅仅是思维的表达工具,还是在塑造我们的思维方式?本章将介绍语言相对论(萨丕尔-沃尔夫假说),并探讨不同语言的结构如何影响其使用者对世界的认知。例如,色彩词汇的丰富程度、时间概念的表达方式,乃至对空间的感知,都可能受到语言的影响。 语言作为社会粘合剂: 语言不仅仅是个人交流的工具,更是维系社群、传承文化的基石。我们将分析语言在建立身份认同、构建社会秩序、促进文化传播等方面的重要功能。从方言的形成到语言的统一,再到语言在国家构建中的作用,你将看到语言如何成为连接人心的纽带。 语言的普适性与多样性: 尽管世界上存在着数千种语言,它们在基本结构上却展现出惊人的相似性,这背后隐藏着人类语言能力的共性。然而,语言的多样性同样令人惊叹,各种语音、语法、词汇的独特组合构成了地球上斑斓的语言画卷。本章将带你领略这种普遍性与多样性并存的奇妙景象。 第二章:声音的魔法——解构语音的世界 语言的载体是声音,而声音的背后则是一门精密的科学。本章将带你走进语音的世界,了解声音是如何被制造、传递并被我们辨识的。 发音器官的协同: 我们的肺、喉、口腔、鼻腔是如何协同工作,产生出千变万化的语音?你将学习到元音和辅音是如何通过不同的舌位、唇形、气流方式来区分的。例如,区分“p”和“b”的发音部位和发音方式,以及“a”和“i”的舌位高低变化。 音素:语言的最小单位: 什么是音素?为什么改变一个音素就能改变词语的意义?我们将通过大量的实例,让你理解音素在区分词语意义上的关键作用。例如,“tian”和“tian”发音的细微差别,如何导致“天”和“田”的意义截然不同。 音节与韵律:节奏的秘密: 语言并非一连串孤立的声音,而是由音节构成,并具有一定的韵律和节奏。本章将探讨音节的结构,以及语调、重音、停顿等语音现象如何影响语言的表达和理解。一个简单的疑问句和陈述句,其语调的差异就足以改变整个句子的含义。 超音段特征:情感与语气的传递者: 除了音素本身,语调、音长、音强等超音段特征同样承载着丰富的意义,它们能够传递情感、强调重点,甚至改变句子的语气。你将学会如何辨别不同语调所表达的不同含义,例如,升调通常表示疑问,降调表示肯定或结束。 第三章:词语的宝藏——构词的艺术与词汇的奥秘 词语是我们认识世界的砖石,它们如何被创造、组合,又如何承载着丰富的意义?本章将深入探讨词汇的构成与演变,以及词语的意义是如何被构建和理解的。 词的构成:形与义的结合: 什么是词?词的形态(词根、词缀)与词的意义之间存在着怎样的关系?我们将介绍构词法,如合成、派生、重叠等,让你理解新词是如何产生的。例如,“桌子”由“桌”和“子”组成,而“电脑”则是由“电”和“脑”合成。 词汇的海洋:意义的维度: 一个词语并非只拥有一个单一的意义,而是常常包含着多重含义。本章将介绍同义词、反义词、多义词、同音词等概念,让你看到词汇意义的丰富性和复杂性。例如,“花”可以指植物的花朵,也可以指花费。 词语的生命:演变与变迁: 词汇并非一成不变,它们随着社会的发展而演变、消亡,同时又不断有新词涌现。我们将探讨词义的演变现象,如词义的扩大、缩小、转移、褒贬色彩的变化等。例如,“同志”一词的意义在不同历史时期就经历了显著的变化。 词汇与文化:语言的镜像: 词汇是文化的载体,许多词语的背后都蕴藏着深厚的文化背景。我们将通过具体的例子,展示语言如何反映一个民族的价值观、思维方式和生活习惯。例如,某些语言中描述特定自然现象的词汇,可能比其他语言更加丰富和细致。 第四章:语法的骨架——句子如何变得有条理 如果说词语是构建房屋的砖石,那么语法就是支撑起这座房屋的骨架。本章将带你领略语法的魅力,理解句子结构如何决定意义的表达。 词类:句子的基本构成单元: 名词、动词、形容词……这些词类是如何划分的?它们在句子中扮演着怎样的角色?我们将详细介绍各种词类的特征及其功能,让你明了句子成分的划分。 句子结构:主语、谓语、宾语的舞蹈: 句子是如何由词语按照一定的规则组合而成的?本章将介绍句子成分(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状语、补语)及其相互关系,让你理解句子结构的类型,如简单句、并列句、复合句等。 语序的魔力: 在某些语言中,语序的改变会显著影响句子的意义。本章将探讨语序在确定句子成分、表达逻辑关系等方面的重要作用。例如,汉语中的“我爱你”和“你爱我”在语序上的差异,直接决定了谁是施动者,谁是被施动者。 语法与语义的互动: 语法不仅仅是形式的规则,它与意义的表达密不可分。本章将展示语法如何帮助我们区分句子中的不同意义,例如,主动语态和被动语态,以及各种从句的用法如何拓展句子的表达能力。 第五章:意义的深海——如何解读语言的内涵 语言的最终目的是传递意义,而意义的解读却远非表面文章。本章将带领你潜入意义的深海,探索语言是如何在复杂语境中产生丰富内涵的。 词义的构成:字面义与引申义: 一个词语的意义是如何产生的?它有哪些不同的层面?我们将区分词语的字面意义、引申意义,以及由字面意义衍生出的比喻、象征等。 句义的生成:组合与推理: 句子的意义是如何由词语的意义组合而成的?在句子层面,我们又会进行怎样的推理和理解?本章将介绍语义学中的基本概念,如语义场、语义关系等,并探讨如何从句子的字面意思推断出其隐含意义。 语用学的视角:语境的力量: 语言的意义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它所处的语境。本章将引入语用学的概念,如合作原则、会话含义、言语行为等,让你理解语言在实际使用中是如何产生和解读意义的。一个简单的“外面很冷”这句话,在不同的语境下可能意味着“请关窗”、“我不想出去”,甚至“让我给你披件衣服”。 语言的模糊性与歧义性: 语言并非总是清晰明了,有时也会存在模糊和歧义。本章将分析语言的模糊性和歧义性是如何产生的,以及我们在交流中是如何克服这些挑战的。例如,一个词语可以有多种解释,或者一个句子可能有两种不同的语法结构。 第六章:语言的多样性与跨文化交流 世界如此之大,语言亦是如此。本章将放眼全球,领略语言的多样性,并探讨在跨文化交流中,理解和尊重语言差异的重要性。 语言的家族与谱系: 世界上数千种语言并非孤立存在,它们之间存在着亲缘关系,形成不同的语系和语族。我们将简要介绍一些主要的语系,如印欧语系、汉藏语系等,让你看到语言演变的历史脉络。 从方言到语言:地域的印记: 在同一个语言内部,不同地区形成的方言也展现出丰富的多样性。本章将探讨方言的形成原因,以及方言在文化传承和地域认同中的作用。 非语言沟通的补充: 除了语言本身,手势、表情、眼神等非语言符号同样在沟通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本章将探讨非语言沟通的特点及其与语言的互补关系。 跨文化交流的挑战与机遇: 语言的差异是跨文化交流中最显著的障碍之一。本章将分析在跨文化交流中可能遇到的语言和文化误解,并提供一些促进有效沟通的建议,例如,学习对方的语言、尊重文化习俗、保持开放的心态等。 结语:语言的永恒魅力 《语言的奇妙之旅:从声音到意义的探索》并非一本枯燥的教科书,它是一扇通往语言世界的大门,邀请你自由探索。我们希望通过这本书,你能够: 培养对语言现象的兴趣: 让你在日常生活中,对身边所使用的语言产生更深刻的觉察和好奇。 掌握基本的语言分析工具: 能够运用一些基本的语言学概念,分析语言的结构和意义。 提升跨文化沟通能力: 更加理解和尊重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语言使用方式。 认识语言的深刻价值: 看到语言在塑造人类思维、传承文化、推动社会发展中的不可替代的作用。 语言的奥秘无穷无尽,探索之路也永无止境。愿这本书能成为你在这趟奇妙旅程中的一份有益的指引,让你更加热爱语言,也更加热爱这个由语言构筑而成的精彩世界。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本书的行文风格变化多端,时而严谨如法典般精确定义,时而又变得极其富于洞察力,像是与一位经验丰富的前辈进行深夜促膝长谈。尤其是在总结性的章节中,作者的语言常常流露出一种深沉的学者气质,那种对语言世界探索的激情和对真理的执着追求,隔着纸张都能被我清晰地感受到。这种情感上的共鸣,对于保持长时间阅读的专注度至关重要。它没有给人一种高高在上、不可企及的距离感,反而更像是一位热心的导师,在你感到困惑时,用最清晰、最富有人文关怀的方式为你点亮前路。这本书的成功,很大程度上归功于这种人文化、富有温度的叙事笔触。

评分

读完这本书的前几章,我立刻察觉到作者在构建知识体系上的独到匠心。他并没有采取那种教科书式、干巴巴的罗列定义的方式,而是通过一系列精心设计的、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引导读者进入更深层次的思考。比如,在介绍某个语言现象时,作者会先抛出一个我们日常生活中习以为常却从未深究的语例,然后层层剥开其背后的结构和功能逻辑,这种“问题驱动”的学习路径,极大地激发了我的求知欲。更难能可贵的是,作者在处理那些抽象的理论模型时,总能找到极富画面感的比喻或类比,将那些原本晦涩难懂的概念瞬间具象化。这使得即便是初次接触这一领域的学习者,也能迅速抓住核心要义,避免了在术语泥潭中迷失方向的窘境。这种教学上的高明之处,远超我预期的水平。

评分

坦率地说,这本书的深度和广度都令人印象深刻,但更让我赞赏的是它所展现出的跨学科视野。作者在阐述核心理论时,常常会巧妙地穿插引入社会学、心理学,甚至是计算语言学的一些前沿观点,这使得整本书的内容不再局限于单一的象牙塔内。它清晰地表明,语言研究是一个动态、开放的领域,必须时刻关注外部世界的变化。对于我们这些希望未来能在交叉领域有所发展的研究者来说,这种视野的拓展是无价的。它不仅仅是教会我们“如何分析”,更重要的是启发我们思考“为什么我们要以这种方式来分析”,引导我们形成更具批判性和整合性的学术思维框架。这本书无疑是拓宽我专业视野的一剂良药。

评分

这本书的案例选择简直是精妙绝伦,完全摆脱了以往许多教材中那种为了举例而举例的俗套。我发现书中所引用的语言材料,无论新旧,都紧密贴合了当代社会语言生活的实际脉络。它们不仅仅是用来佐证理论的工具,本身就充满了值得玩味的现实意义。我特别喜欢作者在分析那些看似微不足道的日常对话片段时所展现出的穿透力,他总能从中挖掘出隐藏在语言表层之下的复杂互动机制和文化意涵。阅读这些真实的语料分析,就像是进行一场高精度的语言“手术”,每一个被拆解的部分都精准无误,让我对语言的运作机制产生了全新的敬畏感。这种脚踏实地从实际出发的治学态度,是衡量一部优秀语言学著作的关键标尺。

评分

这本书的装帧设计着实让人眼前一亮,封面那种沉稳又不失现代感的排版,初次拿起时便给人一种专业而可靠的印象。内页的纸张质地也颇为考究,即便是长时间阅读,眼睛也不会感到过度疲劳,这对于需要细致研读文字的学术类书籍来说,是极其重要的体验。印刷的清晰度无可挑剔,即便是那些复杂的图表和示例句子,细节也展现得淋漓尽致,让人在阅读过程中能专注于内容本身,而不必费心去辨认模糊的文字。书本的整体装订也很结实,即便频繁翻阅查阅,也不担心书页会松散脱落。拿到手时,能感受到作者和出版方在细节上花费的心思,这不仅仅是一本知识的载体,更是一件值得收藏的阅读物件。整体来看,从触感到视觉,它都成功地为读者营造了一个舒适、高质感的阅读氛围,为接下来的学习旅程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评分

外语出身的研究汉语功能语法,很不错

评分

外语出身的研究汉语功能语法,很不错

评分

语言学专业的必读之书

评分

如果读过一遍英文的 再看中文更好

评分

了解一下系统功能语法,希望能紧扣现代汉语事实。

评分

用了券,真的好便宜哦。

评分

帮通知买的,应该不错吧。。。

评分

帮别人买的,京东送货速度很快。

评分

外语出身的研究汉语功能语法,很不错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