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男人有志,妇人有势。待有闲而读书,终无读书之时。勤奋读,走遍天涯如游刃。奉劝君子,各宜守己示。
内容简介
《国学必读系列:增广贤文》对原文进行了翻译,对重点词句给予了详细解释,同时还在书中设有“故事链接”,以便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掌握书中的知识。“国学点睛”和“国学小贴士”多是国学方面经典的常识或哲理小故事。另外,为了培养读者更多的国学兴趣,由当代书画家戴瑞刚老师为我们简述了欣赏书法的心得要领,帮助我们以最快的速度提高书画的鉴赏能力。
这套国学丛书不单单是圣贤名句,也向人们介绍了很多古人关于做人做事的规则和定律,大家可口诵心记,久熏成习,久习成性,在潜移默化中不断提高自身的修养。我们期望能通过它们弘扬中华民族的文化精髓,并代代相传。最后,衷心祝愿这套丛书能够给读者朋友的学习和生活带来帮助和乐趣。
内页插图
目录
忍一句,息一怒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
父母恩深终有别善恶到头终有报,只争来早与来迟。
一黄河尚有澄清日,岂可人无得运时送君千里,终有一别。
但将冷跟观螃蟹,看你横行到几时善事可作,恶事莫为。
许人一物,千金不移养儿防老,积谷防饥。
鸡豚狗彘之畜入门休问荣枯事,观看容颜便得知。
官清书吏瘦,神灵庙祝肥言既出,驷马难追。
道吾好者是吾贼,道吾恶者是吾师人有善愿,关必佑之。
莫饮卯时酒,昏昏醉倒酉宁添一斗,莫添一口。
螳螂捕蝉,岂知黄雀在后伤人一语,利如刀割。
枯木逢春犹再发,人无两度再少年死生有命,富贵在天。
击石原有火大家礼义教子弟。小家凶恶训儿郎。
善有善报,恶有恶报贞妇爱色,纳之以礼。
万恶淫为首好学者如禾如稻,不好学如草如蒿。
遇饮酒时须饮醉,迸山不怕伤人虎,只怕人情两面刀。
强中更有强中手,恶人终受恶人磨好人相逢,恶人回避。
羊有跪乳之恩但有绿杨堪系马,处处有路通长安。
见者易,学者难由俭入奢易,从奢入俭难。
知音说与知音听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
与人不和,劝人养鹅点塔七层,不如暗处一灯。
堂上二老是活佛众星朗朗,不如孤月独明。
兄弟相害,不如友生不忍不耐,小事成灾。
相论逞英豪乍富不知新受用,乍贫难改旧家风。
屋漏更遭连夜雨,行船又遇打头风,君子安贫,达人知命。
昔时贤文,诲汝淳谆近水知鱼性,近山识鸟音。
易涨易退山溪水钱财如粪土,仁义值千金。
流水下滩非有意美不美,乡中水,亲不亲,故乡人。
相逢不饮空归去红粉佳人休使老,风流浪子莫教贫。
黄芩无假,阿魏无真不信但看筵中酒,杯杯先劝有钱人。
闹里有钱,静处安身古人不见今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
莫道君行早家之计在于和,一生之计在于勤。
责人之心责己有茶有酒多兄弟,急难何曾见一人。
人情似纸张张薄若要断酒法,醒眼看醉人。
求人须求大丈夫养子不教如养驴,养女不教如养猪。
有田不耕仓廪虚美酒酿成缘好客,黄金散尽为收书。
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百年成之不足,一旦败之有余。
人心似铁,宫法如炉,是非终日有,不听自然无。
宁可正而不足,不可邪而有余但看三五日,相见不如初。
人情似水分高下,世事如云任卷舒知止常止,终身不耻。
有福伤财,无福伤己小时是兄弟,长大各乡里。
人见白头嗔,我见白头喜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也。
贫穷自在,富贵多忧晴天不肯去,只待雨淋头。
成事莫说,覆水难收月到十五光明少,人到中年万事休。
儿孙自有儿孙福,莫为儿孙作马牛,人贫不语,水平不流。
一家有女百家求大抵选他肌骨好,不擦红粉也风流。
受恩深处宜先退去时终须去,再三留不住。
……
国学经典入门:智慧之源,生活指南 品读古韵,传承智慧;洞察世事,修身养性。 在中国浩瀚的文化长河中,无数先贤智慧凝结成璀璨的经典,它们历经千年而不衰,至今仍闪耀着普适的光芒,为我们提供了认识世界、安顿心灵的宝贵财富。《国学必读系列》正是秉持着传承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使命,精心甄选了一批历久弥新、贴近生活的经典著作,旨在引领读者走进国学殿堂,感受其博大精深的魅力,并将其中蕴含的智慧融入现代生活,点亮人生之路。 本系列并非仅仅是对古籍的简单汇编,更注重其时代价值与实践意义。我们致力于将晦涩的古文化为生动的语言,将深奥的哲理阐释得通俗易懂,让不同年龄、不同背景的读者都能轻松入门,乐在其中。每一本书都经过严谨的校勘与注释,力求还原原文的风貌,并辅以详尽的解读,帮助读者深入理解作者的原意,体会字里行间的深层含义。同时,我们也注重结合现代社会的现实问题,引导读者思考古人的智慧如何应用于当下,解决我们所面临的挑战。 《国学必读系列》涵盖的范围广泛,从哲思哲理到修身养性,从治国安邦到处世之道,无不包含其中。我们相信,阅读这些经典,不仅仅是一种文化体验,更是一种精神的洗礼和人格的塑造。它们能够帮助我们建立更广阔的视野,培养更深刻的洞察力,更重要的是,它们能够教会我们如何更好地生活,如何成为一个更有智慧、更有德行、更平和的人。 --- 《周易》:变通之道,宇宙奥秘的解读 《周易》,又称《易经》,是中国古代最伟大的哲学著作之一,被誉为“群经之首”。它以六十四卦的象、数、理,描绘了宇宙万物的运行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变化的深刻哲理。本书精选《周易》的核心内容,并配以浅显易懂的白话译文和详尽的解读,帮助读者理解“天人合一”、“阴阳五行”、“自强不息”等核心思想。 核心内容提炼: 我们将聚焦《周易》中关于变化、发展、预测、决策等方面的智慧。通过对卦象、卦辞、爻辞的深入浅出地阐释,展现古人对自然规律和人生哲理的深刻洞察。 “易”的智慧: 本书将重点讲解“易”的根本含义——变化。古人认为,宇宙万物无时无刻不在变化之中,只有顺应变化,才能立于不败之地。我们将解析“观”、“临”、“否”、“泰”等卦象所蕴含的,关于如何认识和应对不同时期、不同情境下的变化。 人生辩证法: 《周易》并非仅仅是占卜之书,更是深刻的人生智慧宝典。本书将引导读者从“谦卦”的“满招损,谦受益”,到“乾卦”的“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理解古人对于人生起伏、福祸相依的辩证认识,以及如何通过修养德行来趋吉避凶。 决策的艺术: 在信息爆炸的现代社会,如何做出明智的决策至关重要。《周易》中的卦象提供了观察事物发展趋势、预判可能结果的视角。本书将通过“噬嗑”、“贲”等卦例,展示古人如何审时度势,权衡利弊,做出最符合当下情境的选择。 天人关系: “人与天地相应”是《周易》的重要哲学观念。本书将阐述古人如何通过观察自然现象来体悟人生哲理,如何理解个人在宏大宇宙中的位置,以及如何达到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状态。 易学入门: 对于初学者,本书将提供易学入门的引导,解释八卦的象征意义,以及如何初步理解卦象的组合与解读,为深入学习打下基础。 --- 《论语》:仁者风范,儒家思想的精髓 《论语》,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它以简洁的语言,阐述了仁、义、礼、智、信等核心道德观念,以及“学而时习之”、“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深刻的人生道理。本书精选《论语》中关于个人修养、人际交往、社会责任等重要篇章,并配以通俗易懂的解读,帮助读者构建健全的人格,赢得他人的尊重。 “仁”的内涵: 本书将深入剖析“仁”——儒家思想的核心。“仁者爱人”不仅是对他人的关爱,更是对自我的完善。我们将从“颜渊”、“公冶长”等篇章中,理解“仁”在不同情境下的具体体现,以及如何将“仁”的精神融入日常生活。 学习与成长: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是《论语》中关于学习的经典论述。本书将引导读者理解孔子关于终身学习、学以致用的理念,以及如何通过勤勉学习,不断提升自我,实现人生价值。 君子之道: 孔子用“君子”的概念来规范人们的行为准则。本书将解析“君子”与“小人”的区别,重点阐述君子应具备的品德,如“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以及君子在修身、齐家、治国等方面的行为指南。 人际关系的艺术: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处理人际关系的金科玉律。本书将通过“子贡”、“冉求”等弟子与孔子的对话,展现孔子在如何待人接物、处理矛盾、建立良好关系方面的智慧,教导读者成为一个受欢迎、有影响力的人。 政治与社会: 《论语》中也包含了不少关于为政、治国、社会秩序的论述。本书将选取“为政”、“公冶长”等篇章,探讨如何以德服人,如何选贤任能,如何构建和谐稳定的社会,为现代社会治理提供借鉴。 温故知新: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揭示了学习的精髓。本书将强调回顾与反思的重要性,引导读者在学习新知识的同时,不断巩固旧有学识,形成深刻的理解和长久的记忆。 --- 《道德经》:道法自然,宁静致远的智慧 《道德经》,老子所著,道家思想的源头。它以“道”为核心,阐述了“无为而治”、“柔弱胜刚强”、“知足常乐”等深刻的哲学理念。本书精选《道德经》中最具代表性的章节,并配以通俗易懂的解读,帮助读者理解顺应自然、清静无为的生活态度,在喧嚣的世界中找到内心的宁静。 “道”的奥秘: 本书将深入探究“道”——《道德经》的根本概念。我们将理解“道可道,非常道”,体会“道”的无形、无名、无始无终,以及它如何运行于万物之间。 “无为而治”的现代意义: “无为”并非无所作为,而是顺应自然,不强求,不妄为。本书将解析“无为”的智慧,如何在工作中减少不必要的干预,如何在生活中放下执念,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以柔克刚的哲学: “柔弱胜刚强”是《道德经》中一个极具启发性的论点。本书将通过“水”、“婴儿”等意象,阐述以柔韧、谦逊的方式应对挑战,反而能获得长久的胜利。 知足常乐的境界: 在物质充裕的时代,“知足”显得尤为珍贵。《道德经》强调“知足不辱,知止不殆”,本书将引导读者理解“足”的真正含义,以及如何通过减少欲望,获得内心的平和与满足。 辩证的视角: 《道德经》充满了辩证思维。例如,“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本书将解析这种看待事物两面性的视角,帮助读者在逆境中看到希望,在顺境中保持警惕。 返璞归真: 老子提倡“返璞归真”,回归生命最本真的状态。本书将探讨如何在这种快节奏的生活中,找回内心的纯粹,体验简约而充实的生活。 --- 《孙子兵法》:谋略智慧,运筹帷幄的艺术 《孙子兵法》,中国古代著名的军事著作,被誉为“兵家圣典”。它不仅是指导战争的兵书,更是蕴含着深刻的战略思想和人生智慧。本书精选《孙子兵法》中的核心篇章,并配以现代化的解读,帮助读者理解其在军事、商业、管理乃至个人竞争中的应用价值。 “不战而屈人之兵”的至高境界: 本书将重点解析《孙子兵法》的核心思想——“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理解如何通过战略、谋略、外交等手段,在避免直接冲突的情况下取得胜利。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是《孙子兵法》中最广为人知的一句话。本书将深入解读如何在竞争中充分了解对手,认清自身优势与劣势,从而制定出最有效的策略。 兵贵神速与出奇制胜: 孙子强调“兵贵神速”,以及“避实击虚”的战术。本书将解析如何把握时机,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出其不意地取得优势。 因势利导与灵活应变: 《孙子兵法》并非僵化的教条,而是强调根据具体情况灵活调整策略。本书将展示“地形”、“火攻”等篇章所蕴含的,如何根据环境变化,及时调整战术,制定最适合的方案。 军事战略在现代的应用: 本书将重点探讨《孙子兵法》在现代商业竞争、团队管理、个人职业发展等领域的应用。例如,如何进行市场分析,如何制定企业战略,如何管理团队,如何进行个人规划等。 “道、天、地、将、法”的五事七计: 本书将详细阐述孙子在开战前进行的“五事七计”分析,强调在行动前进行充分的评估与策划的重要性,以及如何系统性地考量影响结果的各种因素。 --- 《庄子》:逍遥游,超越世俗的哲学 《庄子》,道家学派的另一部重要经典,以其汪洋恣肆的想象、瑰丽奇绝的文笔,描绘了一个自由自在、超然物外的精神世界。本书精选《庄子》中最具代表性的篇章,并配以通俗易懂的解读,帮助读者领略其“齐物论”、“逍遥游”等思想,学会以更广阔的视角看待人生,摆脱烦恼束缚,追求心灵的自由。 “逍遥游”的精神境界: 本书将从“小知闲言,大知闲言也”开始,引导读者理解“逍遥游”所追求的那种不受外物羁绊,精神自由翱翔的境界。 “齐物论”的智慧: “物无贵贱,杂治也”是“齐物论”的核心。本书将解析庄子如何看待万物平等,如何放下主观的分别心,看到事物本质的一致性。 “坐忘”与“心斋”: 庄子提出的“坐忘”、“心斋”是一种高度的精神修炼。本书将阐释如何通过“坐忘”,达到“通于无人之境”,以及如何通过“心斋”,使心达到纯净无染的状态。 超越生死的达观: 《庄子》对生死有着深刻的哲学思考。本书将选取“德充符”、“达生”等篇章,展现庄子如何看待生命的流转,以及如何达到一种生死自如的达观境界。 寓言故事的启示: 《庄子》中充满了生动有趣的寓言故事,如“庖丁解牛”、“朝三暮四”等。本书将通过对这些寓言的解读,帮助读者领悟其中蕴含的深刻哲理,以及在生活中的启示。 “道”的自由形态: 庄子笔下的“道”更加自由、更加具象化。本书将带领读者感受庄子笔下那种“乘天地之正,御六气之辩,游无穷之上者”的自由自在,体会“道”在日常生活中的具体体现。 --- 《孟子》:仁政思想,民本主义的先声 《孟子》,战国时期思想家孟轲的言论汇编,继承并发扬了孔子的儒学思想,尤其强调“仁政”和“民本”的理念。本书精选《孟子》中关于人性善、仁政、民生等重要篇章,并配以通俗易懂的解读,帮助读者理解孟子如何将儒家思想推向新的高度,并对后世政治思想产生深远影响。 “性善论”的哲学基石: “人之初,性本善”是孟子思想的出发点。本书将深入解析“性善论”,以及由此推导出的“四端”——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并探讨其在个人道德修养中的重要性。 “仁政”的实践指南: 孟子是“仁政”思想的集大成者。本书将重点阐释“仁政”的核心理念,如“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以及如何通过关注民生、轻徭薄赋来赢得民心,实现长治久安。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政治智慧: 孟子认为,统治者的合法性源于其是否施行仁政。本书将通过“梁惠王”等篇章,解析“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政治逻辑,以及为何民心向背是决定国家兴衰的关键。 “浩然之气”的修养: “吾善养吾浩然之气”是孟子提出的道德修养方法。本书将阐释“浩然之气”的含义,以及如何通过正义的事业和内心的正直来培养这种强大的精神力量。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君子品格: 孟子对君子品格有着极高的要求。本书将带领读者理解,真正的君子应具备怎样的独立人格和坚韧意志,在任何境遇下都能坚守原则。 孟子与孔子的传承与发展: 本书还将简要介绍孟子在继承孔子思想的基础上,如何进一步发展和丰富儒家学说,尤其是其对政治伦理和社会关怀的强调,为理解儒家思想的演变提供脉络。 --- 《国学必读系列》期待与您一同踏上这场探索智慧的旅程。翻开这些经典,您将收获的不仅仅是知识,更是一种看待世界、安顿心灵的独特视角,一份穿越古今、照亮未来的智慧光芒。让经典成为您人生道路上永不枯竭的精神源泉,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光辉,永远照耀您的前行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