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案设计色彩搭配手册

图案设计色彩搭配手册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熊文郁 编
图书标签:
  • 图案设计
  • 色彩搭配
  • 设计参考
  • 色彩理论
  • 设计工具
  • 视觉设计
  • 创意设计
  • 平面设计
  • 艺术设计
  • 配色方案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凤凰出版传媒集团 , 江苏美术出版社
ISBN:9787534434716
版次:1
商品编码:10816062
包装:平装
丛书名: 大视觉设计丛书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1-07-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203

具体描述

编辑推荐

《图案设计色彩搭配手册》为“大视觉设计丛书”中的一本。全书分为法国篇、荷兰篇、奥地利篇、意大利篇、美国篇、西班牙篇、英国篇等十二篇,精选了100幅美术大师的经典画作,以图解的方式,分析大师在画作中色彩运用的精妙之处。

内容简介

《图案设计色彩搭配手册》精选了100幅美术大师的经典画作,以图解的方式,分析大师在画作中色彩运用的精妙之处。实例应用部分通过选取名画中的经典配色,进而延伸到图案设计的案例中,让色彩、版式、纹样能够很好地和谐搭配。《图案设计色彩搭配手册》为读者呈上200种色彩搭配方案,200种版式设计,200余套图案配色设计案例,将艺术普及化,创意生活化,希望能给学习配色技巧的读者和平面设计师带来一些灵感。

目录

法国篇
NO.001 打阳伞的布列塔尼妇女 埃米尔·伯纳德
NO.002 肖像 西涅克
NO.003 绿衣舞蹈演员德 德加
NO.004 三个芭蕾舞女 德加
NO.005 头悬光轮的自画像 高更
NO.006 白马 高更
NO.007 布里顿的景色 高更
NO.008 收割 高更
NO.009 亚里斯露营 高更
NO.010 战争 卢梭
NO.011 自画像与风景 卢梭
NO.012 港湾 亨利·马丁
NO.013 画家的庭院 亨利·马丁
NO.014 巴黎雨天 凯勒波特
NO.015 红磨坊的舞会 劳特累克
NO.016 磨房街的沙龙 劳特累克
NO.017 白兰地 马奈
NO.018 复活节的早晨 莫尼斯·德尼
NO.019 特劳维尔的海滩上 莫奈
NO.020 划艇 莫奈
NO.021 船中女孩 莫奈
NO.022 公园:盘问 维亚尔
NO.023 可爱的掠夺者 威廉·阿道夫·布格罗
NO.024 天使之声威 廉·阿道夫·布格岁

英国篇
NO.025 可爱的羔羊 福特·马多克斯·布朗
NO.026 多洛美的皮亚 罗塞蒂
NO.027 所爱的 罗塞蒂
NO.028 执扇夫人 罗塞蒂
NO.029 特洛伊的海伦 罗塞蒂
NO.030 花中维纳斯 罗塞蒂
NO.031 火红的六月 弗里德里克·雷斯顿
NO.032 孔雀女 弗里德里克·雷斯顿
NO.033 玫·莎托丽斯小姐 弗里德里克·雷斯顿
NO.034 音乐课 弗里德里克·雷斯顿
NO.035 顶着一篮水果的少女 弗里德里克·雷斯顿
NO.036 旋律 凯特·伊丽莎白·斑西
NO.037 罗马温水浴女 劳伦斯·阿尔玛·泰德玛
NO.038 荷里奥盖巴留的玫瑰 劳伦斯·阿尔玛·泰德玛
NO.039 斗兽场 劳伦斯·阿尔玛·泰德玛
NO.040 吻 劳伦斯·阿尔玛·泰德玛
NO.041 问题 劳伦斯·阿尔玛·泰德玛
NO.042 无意识的对手 劳伦斯·阿尔玛·泰德玛
NO.043 爱尔吉娃 乔安娜·玛丽·伯依斯
NO.044 花神弗洛拉 依伏琳·德·莫甘
NO.045 奥菲利亚 约翰·埃弗里特·米莱斯
NO.046 野餐 詹姆斯·蒂梭特
NO.047 一束紫丁香 詹姆斯·蒂梭特

俄罗斯篇
NO.048 初雪 克姆·布赖托夫
NO.049 北方之二 克姆·布赖托夫
NO.050 老城和新城 克姆·布赖托夫
NO.051 绿色的喧闹 雷洛夫
NO.052 暴风雨之时 列维坦
NO.053 清新的风 列维坦
NO.054 月光倒影 列维坦
NO.055 早春三月 列维坦
NO.056 伏尔加河的春天 瓦伦瑞·耶戈罗夫
NO.057 二月末 维兰迪米尔·尤克
NO.058 三月里的森林 维兰迪米尔·尤克
NO.059 五月 维兰迪米尔·尤克

意大利篇
NO.060 红发女郎 莫迪利亚尼
NO.061 系黑领带的女人 莫迪利亚尼
NO.062 红色裸体 莫迪利亚尼
NO.063 勒奥波尔德·日波罗斯基 莫迪利亚尼
NO.064 春天 波提切利
NO.065 占卜者 卡拉瓦乔
NO.066 手持花篮的少男 卡拉瓦乔
NO.067 玩银鼠的女人 莱奥纳多·达·芬奇
NO.068 圣母 提香
NO.069 奥菲利亚 约翰·威廉·渥特豪斯
NO.070 风之花 约翰·威廉·渥特豪斯

荷兰篇
NO.071 吉卜赛女郎 哈尔斯
NO.072 吉卜赛人的篷车札营 凡·高
NO.073 朗卢瓦桥 凡·高
NO.074 麦田里的丝柏 凡·高
NO.075 茅草农舍 凡·高
NO.076 圣雷米医院背后多山的风景 凡·高
NO.077 陶罐中的夹竹桃 凡·高
NO.078 午睡 凡·高
NO.079 向日葵 凡·高
NO.080 修路者 凡·高
NO.081 通天塔 老彼得·勃鲁盖尔

奥地利篇
NO.082 朋友 克里姆特
NO.083 索尼娅·尼普斯像 克里姆特
NO.084 阿特西湖上的希洛斯卡默房舍·尼普斯像 克里姆特
NO.085 圣母与圣子 玛丽安娜·斯多克

比利时篇
NO.086 芙尔曼与孩子们 鲁本斯
NO.087 农民的舞蹈 鲁本斯
NO.088 抢夺留希波斯的女儿们 鲁本斯
NO.089 三美神 鲁本斯

西班牙篇
NO.090 加莱特磨坊 毕加索
NO.091 德埃布罗的工厂 毕加索
NO.092 自画像 毕加索
NO.093 金发女人 毕加索

美国篇
NO.094 西塞利·亚历山大小姐 惠勒斯
NO.095 萨瑟兰公爵夫人 约翰·辛格·萨金特
NO.096 静物 魏斯

波兰篇
NO.097 伯爵的肖像 蓝碧嘉
NO.098 布加迪车中的自画像 蓝碧嘉

爱尔兰篇
NO.099 在黑尔.兰卡郡 威廉姆·戴维斯

德国篇
NO.100 春光 卡尔·海德尔

前言/序言


书籍简介: 《现代建筑的结构美学:从古典到未来的空间探索》 作者:[虚构的专家姓名,例如:亚历山大·科恩] 出版社:[虚构的专业出版社名称,例如:远景建筑学社] --- 引言:凝固的时间与流动的空间 本书并非一本关于视觉符号或平面构图的指南,而是一次深入探究建筑本体——结构逻辑与空间形态之间深刻联系的学术旅程。我们聚焦于建筑如何通过其骨架、表皮与内部组织,来定义人类的体验、社会的功能以及我们与环境的关系。从古老的石砌拱券到当代超高层钢结构,再到未来主义的自适应形态,本书旨在揭示那些隐藏在美观外表之下的、驱动建筑永恒魅力的“内在语法”。 第一部分:结构的起源与古典语汇的重塑 本部分首先追溯了人类建筑实践的物质基础:材料的局限性与结构效率的永恒追求。 第一章:材料的语境与力的传导 我们将考察不同文明在特定地理条件下如何选择并优化其承重系统。重点分析了木材的张力、石材的抗压性以及混凝土的塑形能力。我们不讨论色彩心理学,而是深入研究这些材料在物理层面上的表现——它们的纹理、热力学性质以及如何影响建筑的耐久性和光线反射率。例如,罗马混凝土的秘密及其在跨度上的突破,如何为后世的工程学奠定了基础。 第二章:古典柱式的空间秩序 此章是对西方古典建筑(多立克、爱奥尼、科林斯)的结构性而非装饰性的解读。我们将其视为早期的“结构手册”,探讨它们如何通过比例的精确计算,将竖向荷载有效地分散至地面。我们侧重于柱式体系中梁、柱、基座之间的力学关系,以及这种秩序感如何被提炼为一种空间体验——步入神庙时感受到的稳定与崇高。 第三章:中世纪的向上野心:拱、券与飞扶壁的力学交响 本章聚焦于哥特式建筑的工程奇迹。我们详细剖析了尖拱、肋架拱顶的结构优势,它们如何将侧推力导向特定的点,并最终通过精巧的飞扶壁系统被地面吸收。这里的“美学”是结构效率的副产品,是抵抗重力的胜利宣言。本书将配以详细的结构剖面图,而非立面装饰图,来解释圣母院与沙特尔大教堂的内部空间是如何被其骨架塑形的。 第二部分:工业革命的冲击与现代主义的空间革命 工业时代带来了全新的结构可能性,彻底解放了建筑师的想象力,也迫使他们重新定义“空间”的含义。 第四章:钢铁与玻璃:从框架到自由平面 我们将重点分析钢材和钢筋混凝土的出现对建筑体量和表皮处理带来的颠覆性影响。勒·柯布西耶的“新建筑五点”在此不再被视为纯粹的风格宣言,而是对新材料特性的直接反应——特别是自由平面和自由立面的结构基础。我们探讨了密斯·凡德罗的“少即是多”哲学如何植根于精确的钢框架系统,以及这种系统如何实现内部空间的完全开放与模糊。 第五章:结构的诚实性:功能主义的逻辑演绎 本章探讨了现代主义建筑如何将结构暴露作为其设计语言的核心。诚实地展示承重墙、梁柱,而非用装饰材料进行掩饰,体现了一种新的伦理观。我们分析了包豪斯学派对结构清晰度的追求,以及这种追求如何在功能至上的理念下,塑造出简洁、去装饰化的室内外环境。对比了同一时期,不同地域(如美国芝加哥学派与欧洲现代主义)对高层建筑结构解决方案的差异化探索。 第六章:超高层结构的挑战与抗扭体系 随着建筑向天空延伸,结构工程师面临着风荷载和扭转力的严峻挑战。本章详细介绍了筒中筒结构、框架-核心筒结构以及斜撑网格结构的工作原理。我们将通过案例分析,展示如何通过优化核心筒的刚度,来实现数百米高建筑的稳定性和可居住性。这部分内容更偏向工程力学与建筑形态学的交叉研究。 第三部分:后现代的解构与未来的结构想象 进入后现代与当代,结构与形式的关系变得更加复杂、灵活,甚至具有表演性。 第七章:张力与悬浮:轻量化结构与膜结构 本书转向轻质材料和非传统受力体系。我们研究了悬索结构、充气结构和张拉整体结构(Tensegrity)如何通过预应力来平衡复杂的荷载。重点分析了肯尼思·诺尔顿·普林斯(Kenneth Snelson)的工作对建筑形态的启发,以及这些结构如何创造出轻盈、几乎“漂浮”的空间错觉,这与古典建筑的厚重感形成了鲜明对比。 第八章:形态生成与参数化设计 当代建筑越来越多地运用复杂算法来生成结构形态,以应对场地、气候和特定功能的定制化需求。本章探讨了参数化设计工具如何使建筑师能够探索传统几何学无法实现的自由曲面和仿生结构。我们分析了结构逻辑如何从“设计-分析-建造”的线性过程,转变为“形态-性能”的迭代循环,例如如何通过拓扑优化实现材料的最经济使用。 第九章:适应性、智能与可持续结构的展望 未来建筑的结构将不再是静态的,而是能够响应环境变化的动态系统。本章展望了使用智能材料、可更换组件和模块化系统的可能性。讨论了建筑的“寿命周期”——从原材料的获取到最终的拆解与回收,结构设计如何在整个生命周期中体现可持续性原则,并探讨如何通过结构创新来降低建筑的碳足迹。 结论:结构作为意义的载体 本书的结论将重申:建筑的美,根植于其结构解决问题的能力。结构不仅仅是支撑,它是建筑的骨骼、是其应对自然法则的宣言,也是其文化与技术水平的物质载体。理解了结构,才能真正理解我们周围的建筑环境是如何被塑造和界定的。 --- 本书的特色: 本书的分析基于结构工程学、材料科学以及建筑史的交叉视角,配有大量的结构剖面图、受力分析示意图和节点细节图。全书避免了对建筑的纯粹美学或装饰符号的讨论,而是将结构本身视为一种超越时代的、最基础的设计语言。它适合于建筑学、土木工程专业的高年级学生、结构工程师以及对建筑“硬科学”感兴趣的建筑评论家和专业人士阅读。

用户评价

评分

阅读体验上,这本书的结构安排非常人性化。它似乎采用了模块化的设计,每个章节都像一个独立的知识单元,方便随时查阅和回顾。我个人非常欣赏作者在介绍高级配色技巧时所展现出的严谨态度,它没有直接给出“万能公式”,而是鼓励读者去理解背后的规律,从而建立自己的色彩语汇库。书中针对不同行业(如时尚、室内、UI/UX)的色彩挑战进行了单独的剖析,这一点非常实用。我注意到它在介绍对比度时,不仅关注了明度对比,还细致讲解了饱和度和色相的相互作用。如果书中能加入一些关于“反向设计”的探讨,即如何故意打破常规配色规则却依然能达到视觉冲击力的效果,那就更完美了。这本书像是一位耐心的导师,引导你一步步揭开色彩的神秘面纱。

评分

这本书的装帧设计非常吸引人,封面采用了一种低饱和度的莫兰迪色系,与书名中的“色彩搭配”主题相得益彰。内页的纸张质感也相当不错,印刷清晰,色彩还原度很高。我尤其喜欢它在版式上的处理,大量的留白和合理的图文排布,使得阅读体验非常舒适,即便是长时间翻阅也不会感到疲劳。从目录上看,这本书的结构划分得非常清晰,从基础的色彩理论到具体的应用场景,层层递进,逻辑性很强。作者在引言部分就强调了色彩在视觉传达中的核心作用,而非仅仅停留在美学层面,这一点让我感到非常专业。我期待它能详细讲解如何通过色彩来引导用户的视觉流向,以及不同文化背景下色彩的象征意义。这本书的排版和设计风格,预示着它不仅仅是一本工具书,更像是一件精美的设计品。

评分

这本书给我最深刻的印象是它的“可操作性”与“理论高度”达到了一个奇妙的平衡点。它既有扎实的色彩理论基础,又不失对当下设计趋势的敏感捕捉。例如,它对“渐变色”的运用分析,结合了最新的渲染技术趋势,而不是停留在传统的色带过渡上。我特别期待它对“品牌识别色”的构建流程进行详细说明,包括如何从品牌核心价值中提炼出主色、辅助色和点缀色的层级关系。此外,书中对辅助图形和图案纹理与主色调的融合处理也描述得非常到位,这往往是很多初级设计师容易忽略的细节。这本书不像一本冷冰冰的教科书,它更像是一本充满灵感的工具箱,每翻开一页,都能从中汲取新的创意火花,让我对未来的设计工作充满了信心和方向感。

评分

这本书的深度远超我预期的“手册”范畴。它不仅仅罗列了色值和效果,更深入探讨了色彩背后的心理学机制。比如,它花了很大篇幅去解析为什么冷色调会让人感觉空间变大,而暖色调则更具包裹感。书中穿插的一些历史文献的引用,也让我了解到不同历史时期的主流色彩偏好,这为理解当下的流行趋势提供了很好的历史纵深感。我特别关注到其中关于“无彩色系的应用哲学”的那一章节,它强调了黑白灰在现代设计中的强大支撑作用,并非仅仅是背景色。我希望这本书能提供一套系统性的色彩校准方法,让不同设备上的显示结果趋于一致,这对于追求细节的专业人士来说是刚需。总的来说,这是一本能引导读者“思考色彩”而非仅是“选择色彩”的书籍。

评分

初次翻阅这本书时,我立刻被它深入浅出的讲解方式所吸引。它似乎避开了那些晦涩难懂的专业术语,而是用非常形象的比喻来解释复杂的色彩关系,比如将互补色比作“视觉上的交响乐”,将邻近色比作“和谐的对话”。书中大量的案例分析,让我对色彩的实际应用有了更直观的认识。我注意到,作者似乎非常注重色彩在不同媒介上的表现差异,这对于现在需要跨平台输出的设计师来说至关重要。我特别想了解它对于“情绪色卡”的构建方法,即如何通过一组特定的色彩组合来准确传达出“宁静”、“活力”或“复古”这类抽象的情感。如果它能提供一些快速配色方案的速查表,那将是极大的加分项。这本书的编写,显然是建立在多年实践经验之上的,充满了对色彩世界的热爱和敬畏。

评分

很实用方便 介绍的挺全面的

评分

呵呵呵呵呵呵

评分

不错

评分

很满意,呵呵,我想下次还会光顾。

评分

买了没时间来看,偶尔翻了一下,发现看不怎么懂,大概是自己理解力不强,名画的介绍,可以翻着对比着来调色吧~~

评分

值得推荐,货品齐全!价格合适,购买方便。

评分

很实用方便 介绍的挺全面的

评分

,。,。,。

评分

京东买东西,每次都令人满意,毫不犹豫好评!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